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大直径钻孔施工中掉钻事故的各种原因及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处理孔内掉钻事故的一些方法及预防孔内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灌注时断桩的处理方法及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砼灌注桩灌注施工中,经常出现断桩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暂不探讨),断桩后的处理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若刚开始灌注即发现断桩,有的做法是将钢筋笼及导管拔出,重新开钻或在砼凝固前用反循环泵抽上来后再灌注;若灌注到离孔口几米时断桩,可待凝固后人工处理...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地区巨厚砂层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进 《江苏地质》2004,28(1):27-30
根据张家港、扬州等地砂层中施工钻孔灌注桩的实践,论述了巨厚砂层对施工的影响,指出必须采取配制优质泥浆、建立科学的泥浆循环系统、选择合适的钻具及钻进参数、进行孔径检查、提高灌注效率等技术措施,介绍了在砂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有效处理埋钻事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堵管事故的原因,介绍了防止堵管的措施和堵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米家塬大桥桩基施工中,发生埋钻事故的原因,介绍了气举法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对处理类似事故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钻孔灌注桩成孔和水下灌注砼施工中,我们曾遇到并有效地处理过多起工程事故,现将典型的实例介绍如下。1 成孔中脱埋钻具事故处理11 事故概况1994年,我公司在广东省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发生2起严重脱埋钻具事故。施工区钻遇岩层:0~20m为全风化或强风化泥质...  相似文献   

7.
石立明 《探矿工程》2004,31(4):49-50
对ZK1601孔钻具脱扣事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处理方法,提出了处理事故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避免及处理类似事故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岩心钻探水下灌注水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心钻探中,常常要用水下灌注水泥的方法来护壁、堵漏、封孔、处理井故。对水下灌注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探讨,对水下灌注失败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压差卡钻是钻井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井下事故,处理不及时会给钻井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压差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用增压机处理基岩地层中压差卡钻事故的方法及其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在历年的钻探施工中,由于地层原因造成埋钻或处理烧钻、卡钻时间久衍生埋钻事故,使用常规的套铣方法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公锥等材料消耗多,并且成功率低,容易产生弃孔损失。本文介绍了使用超长套铣筒处理鄂尔多斯盆地铀矿钻探中埋钻等孔内事故的方法,可大幅度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台的本质安全度,降低报废钻孔的概率,为今后钻探施工中处理埋钻等孔内事故提供一种比较快速、安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解放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广州市解放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着重阐述各主要工序如测量、机械设备、固定钢平台及其搭设,钢护筒制作与安装,钻机成孔,钢笼制作与安装,清孔,导管,漏斗,剪球,水下混凝土配制及浇注等施工工艺。经本工程的实践,对跨江大桥的水下桩施工总结出一套较成熟,可操作性较强的施工工艺经验。  相似文献   

12.
袁从华  章光 《岩土力学》2003,24(6):1045-1048
针对某工程钻孔灌注桩的单桩进行静、动试验,对单桩极限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柔性深层搅拌桩弥补刚性灌注桩承载力不足的处理措施,对刚、柔性桩受力和变形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并使二者共同作用。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既经济,又便于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对类似地基事故处理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益飞 《江苏地质》2003,27(2):110-112
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若干因素,如桩孔垂直度、孔深、孔径、沉渣、砼的拌制和砼灌注工艺及现场施工管理等。提出了相应质量保证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夯扩桩成桩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夯扩桩在成桩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通过采用柱形孔扩张理论,推导出砂土中形成扩大头时引起的挤土影响半径和土体位移,并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唐山LNG罐区对9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竖向荷载现场试验,其中桩端后注浆工艺试桩3根,三岔双向挤扩工艺试桩3根,挤扩支盘工艺试桩3根。基于现场静荷载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工工艺的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拐点,后注浆工艺试桩荷载传递过程表现为摩擦桩的特性,桩侧阻力几乎承担全部荷载,而三岔双向挤扩支盘工艺和挤扩支盘工艺试桩荷载传递过程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阻力占总荷载的20%~30%;3种不同施工工艺试桩的轴力及桩-土相对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桩侧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且相互影响,桩侧摩阻力均表现出强化现象。对整个罐区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8 100 kN。3种施工工艺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沉桩挤土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通过在软粘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和双桩的模型试验, 研究了沉桩挤土效应, 获得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变化的规律, 并对压入单桩与双桩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拱效应的边坡抗滑桩桩间距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明华  廖彬彬  刘思思 《岩土力学》2010,31(4):1211-1216
基于桩间土的斜拱效应,考虑边坡的倾角对抗滑桩桩间距的影响,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首先在假定土拱的轴线为抛物线的基础上,根据水平面、竖直面内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强度条件,推导出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合理桩间距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考虑边坡倾角情况下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桩间距与土体内摩擦角以及桩间距与坡面倾角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的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随边坡倾角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郭一斌  张立明  郑刚  杨振丹 《岩土力学》2014,35(10):2941-2948
盾构近距离穿越大型立交桥超长桩基础会对桩基础及上部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盾构近距离侧穿超长桩基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深度处盾构掘进对超长桩承载性状、变形和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盾构近距侧穿超长桩会导致桩身出现较大变形及内力,且隧道轴线与超长桩处于不同相对位置时会对桩的特性产生不同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盾构从桩身上部的近距离穿越,将引起桩身最大的横向水平位移;盾构从桩身中部近距离穿越则将引起桩身产生沿盾构掘进方向的最大的水平位移;盾构从桩端附近穿越时将引起桩身产生最大的竖向位移;盾构从桩身中下部穿越时将引起桩身产生最大的附加轴力。桩身侧阻在隧道轴线附近呈“S”型,同时桩身轴力最大值也出现在隧道轴线附近。盾构导致桩身产生纵向和横向变形延伸至桥面高度的变形量相当可观。当盾构穿越高架桥梁基础时应该严格控制桩顶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9.
王成华  李全辉  张美娜  苏娟  占川 《岩土力学》2014,35(11):3207-3213
为评价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因形成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导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程度,针对缺陷桩单桩开展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进行正常桩和缺陷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测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缺陷桩和正常桩的单桩承载特性,分析了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正常桩和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得出了基于文中缺陷桩设计方案的结论,缩径缺陷和泥皮缺陷均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降幅在正常桩极限承载力的15%范围内;扩径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无明显陡降点,桩顶沉降较正常桩递增缓慢;断桩缺陷影响荷载-沉降关系曲线中反弯点的出现位置,即反弯点出现时的桩顶位移与断桩缺陷距地表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指出了以往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权重确定方法和评价结果表达形式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后的权重确定方法和结果表达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使模糊综合评判法更加合理和实用,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