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河北流水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生  夏星辉 《地理科学》1999,19(4):290-294
河流水资源是我国水 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河流水质监测站网的发展,河流水化学特征和30a来河流水质变化3方面,总结我国学者对我国河流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沙漠油田南部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漠油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流动沙丘群中,距沙漠南北边缘绿洲均有200 km多,塔里木盆地南缘分布众多发源于昆仑山区的地表河流,而沙漠中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以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与其南部区域的地表水的循环转化有密切的水力联系;通过对沙漠油田南部分布的地表河流水质、泉水水质、湖泊水质、沙漠地下水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初步弄清了沙漠油田南部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水化学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探索沙漠中可利用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近年来开展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划》调查研究成果,首次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按地下水含水层系统进行了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研究,明确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水质动态变化特征,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由于农垦事业的发展,河流的水量及水质均呈现明显的变化。文中就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资源利用的指导方针、具体分配方案以及据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艾比湖水质现状及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艾比湖天然水体化学成分的分析,确定了水化学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湖水属高矿化度,pH偏碱,溶解氧含量低。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盐钠组Ⅱ型,水体矿化度达202.2 g/L。还采用水质综合特征模式、综合营养指数法对湖水质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得出艾比湖以劣五类水体为主,中度富营养化的评价结论,为艾比湖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表水资源质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根据实测资料对新疆主要河流和湖泊、水库的天然水化学特征及水资源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多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能反映新疆主要河流水质特点的水质参数,采用剔除了水质浓度受流量季节性影响的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新疆主要河流1993~2000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地资源型城市地理条件复杂,近现代人类活动强烈,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脆弱,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失衡而引发水安全问题。我国西南山区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干旱灾害频发,加之资源型城市地区长期存在水污染问题,区内居民水安全风险较大。本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分析其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并对不同海拔梯度自然村进行农村饮水、灌溉用水问卷调查;对区内主要河流进行水质采样、以分析东川现存水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结果显示,东川区近年来水资源量有减少趋势,农业发展增速缓慢;同时区内存在水量、水质两类水安全问题;干旱期,中、高山区以山泉作为主要水源、及雨水作为主要灌溉用水的自然村常存在用水量短缺问题;大部分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河流水资源难以利用;河谷区人畜饮水及灌溉用水受河流水质恶化影响较重。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对中高山等水源涵养区进行生态修复;严格控制重金属排放,恢复河流水质;以及加强小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东川是典型的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其水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可为上述地区水土资源耦合调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喀什河是伊犁河的三大支流之一,了解流域水质状况对于伊犁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喀什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及其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对河流进行灌溉适宜性评价。通过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采集喀什河河水水样289组、泉水水样5组、井水水样30组,应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关系等方法,探讨了喀什河流域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控制因素,并采用USSL图、Wilcox图对河水进行灌溉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喀什河流域各水体均呈现弱碱性,井水和泉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及电导率(EC)略大于河水,各水体水化学类型均为Ca2+-HCO3-型。(2)岩石风化是流域内各水体离子来源的主要控制因素,且各水体离子来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3)河水离子质量浓度短时间序列平缓变化表明,2018—2021年干流离子浓度因冰雪融水和降水的稀释作用强弱而变化,4—7月较低,8月—次年3月较高;空间变化上离子质量浓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4)河水的水质为优秀,可直接用作灌溉用水,但2021年的EC略有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喀什河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开发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评指标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彦  何大明  杨丽萍 《地理研究》2012,31(3):389-398
河流健康是近年来探讨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热点,其评价指标体系正成为河流管理的目标。为了筛选出一些基本的、易于量化的主要评价指标来揭示河流健康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对1972~2010年约150篇相关文献、45个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902项指标的整理和归纳,应用统计、层次和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被采用率,并同时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普遍性、可量化性和易获得性,筛选出揭示河流生境物理、水环境、生物和水资源利用4类特征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有以下8个指标可作为河流健康的主评指标:河岸植被覆盖率、河流连通性、湿地保留率、径流量变化率、水质达标率、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水资源利用率和流域天然植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调查西藏的水质和水资源特色,2013 年在西藏拉萨、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36 个县乡镇采集了60 个水样(地下水35 个,地表水22 个,温泉水3 个),对其水化学性质与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周边的青海西南部、新疆南部、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等地水的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不同地区内水化学类型的差异。总体上看西藏大部地区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样pH 处于6.75~8.21 范围内;总溶解性固体(TDS) 均值为225.54 mg/L;阿里地区水中砷元素含量超标(超过10 μg/L),双湖地区水中氟含量超标(超过1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型;由南向北水中阳离子由以Ca2+ 为主逐渐过渡到以Na+ 为主,阴离子HCO3- 逐渐减少,Cl- 与SO42- 逐渐增多;河流水与冰川融水的成因类型主要为岩石风化型,地下水成因受多种因素控制;构造分区控制水中主要元素进而影响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11.
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格局不匹配,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情复杂,河湖水系正面临洪涝频繁、供水不足、河湖萎缩、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面向国家发展新战略要求和现代化目标,有效解决复杂水问题,是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河湖水系连通,着力提高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河湖健康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抵御能力,是科学治水兴水的重大战略;开展深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是科学推进河湖水系连通的当务之急,也是治水兴水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全国河湖水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框架,并对河湖水系连通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跃军 《地理研究》2011,30(11):2052-2058
流域降雨引起水土流失,影响观光河道水体质量,探讨水体观光影响性降雨特性,对于旅游地水土保持建设和景观资源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天台山风景区石梁景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观测,获取流域降雨特性与观光水体浊度数据,借助水体视觉美感和侵蚀性降雨分析,探讨观光影响性降雨的临界值、降雨特性、时空差异及其水色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在德国,饮用水被确定为生活中的第一物质材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是一项法律程序。德国人经过100多年的长期实践,迄今为止已建立近2000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保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被欧美工业国吸收采纳。本文介绍了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政策、规范与模型;保护区的划定原则与方法,以及利用岩石土壤对水污染的过滤净化能力或者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分区分级保护和利用水源保护区的实用哲学。本文还描述了全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水源保护区的关系,东德与西德水源保护工作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退化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系统退化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近代地表水资源开发及其绿洲变迁,近年来流域用水量分配,降水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等因素多年来观测研究,认为:降水量对天然植被的生长没有大的作用;由于人口的增加,流域地表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开发过度,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流域经济因素促进社会因素的变化,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经济、自然诸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水资源的变化驱动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世界大河澜沧江—湄公河流跨亚洲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6 国, 是亚洲第一国际大河。流域内有多种气候区和地理环境,其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极大。文中着重对该区流域内的河川径流特征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该区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为国际河流的国际合作开发和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北干旱区的水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西北干旱区的水文气象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干旱化和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等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西北水资源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有关措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以宁夏黄河干流流域开发为例,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PRED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污水排放口污染物质的实测值与河流中同种物质的量,通过各河段推求的参数K1建立起数学关系,利用这种数学模型来预测和模拟河流各河段的各种污染物质量,这是当前流域水质管理和污染治理规划最经济适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Situated at an elevation of 905 m above sea level in the Province of North Sumatra, Lake Toba and its surrounding landscapes are regarded as a natural heritage in a certain extent, as a quoted national treasure. Unfortunately degradation of the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watershed along Lake Toba is taking place at an alarming and totally unacceptable rate. The quality of the lake is partly depended on input the quality of the rivers.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rea the water quality that influenced by the piggeries are highly pollut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albe River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piggeries has been polluted and apparently it is a serious problem to the catchment area managemen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polluted river would influenc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Lake Toba. Based on calculation, the permissible BOD5 according to B- river standard is 238 mg/L, it means the river still in B standard but the condition and quality are decreasing continuously. Following the Indonesian health standard the permissible BOD is - 461 mg/L. It means BOD in the river should be reduced 461 mg/L or clean program is needed.  相似文献   

20.
郑连生 《地理研究》1985,4(2):18-25
水利工程设施对防治旱涝及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对环境不良影响的环境水利问题并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