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严格按国家标准GB3840-83中稳定度分类法得出重庆近12年大气稳定度频率,分析了其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与局地天气、气候的关系。对国家标准中有关日、夜分界、δ取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用计算级差的方法对重庆沙坪坝站和陈家坪站的稳定度差异进行了讨论,指出用沙坪坝站的资料可以进行陈家坪站区内的大气稳定度评价而不会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实测温度梯度确定成都、重庆的大气稳定度频率,用P-T法的两种日、夜分界法统计大气稳定度频率;两种结果对比分析指出,h_1分界能更客观更精确地反映大气层结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标准HJ/T2.2-93大气稳定度分级中整数风速使用问题,日、夜分界问题及太阳倾角取值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大量统计结果指出,整数风速不能直接按标准中稳定度等级规定的风速分级带入,而应以1/2计数法代入分级;日、夜分界应以日出后1小时与日落前1小时为界,太阳倾角每10日取一概略值已十分精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两种不同日夜分界限统计了成都、重庆的P-T大气稳定度频率。结果表明,两种分界统计大气稳定度频率,不稳定类完全相同;以h=0分界比以h=k_1分界中性频率增加,稳定频率减少,两者频率差值大小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天气特征有关;这与理论分析完全符合。通过对比指出,h=0分界的应用有局限性。同时,通过计算表明,实际工作中,太阳赤纬σ每十日取一概略值已足够精确了。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每日24次、12次、8次、4次采样密度统计了成都、重庆两地的各类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结果指出:对年平均而言,采样密度对两地各类稳定度频率统计无影响,每日4次采样已足够。采样密度对冬季稳定度频率影响较大,应加密为每88次采样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在精细研究稳定度频率的日变化时,应以每日24次采样为宜。为保证稳定度频率统计的正确和环境评价的精度,确定合宜的污染物排放时间,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应取不同的采样密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高稳定度频率计。该频率计采用彩电副载频作为内时基并引进了单片微机系统,因此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及准确度,各种辅助功能强。体积小,耗电省,尤其适用于野外条件下的频率测量和校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改进的Pasquill-Turner法统计了成都近8年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析了其分布和变化特点,研究了变化原因,指出,由于局地环境和气候变化及热岛效应的增强导致稳定度频率的明显逐年改变;并提出用计算级差的方法,处理近郊和远郊的稳定度调级订正问题。结果表明:对不稳定类,近郊比远郊向不稳定方向高一级左右;中性,近郊和远郊无级差;对稳定类,近郊比远郊向稳定方向降约0.3~0.4级。由此推测;当用近郊稳定度推算市心区稳定度时,对不稳定类,市心区相对于近郊至少要向更不稳定方向提级修正一级,中性不修正,考虑热岛效应影响,稳定类可基本不作修正。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卷积的正弦波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通过离散卷积实现对频率稳定度的测量,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且与通用的硬件频率测量仪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仪器测量频率稳定度的方法相比,此方法灵活简单,测量精度和仪器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藏日喀则、那曲1993年7月至1994年4月近地面层梯度观测资料,采用近地面层相似理论方法,计算了观测期间地面粗糙度、平均曳力系数、平均动量通量、平均感热通量和平均湍流系数,讨论了它们与稳定度的关系,给出了日变化个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用概率公式计算形变点位稳定度的方法,并与按指数公式计算的稳定度作以比较。证实了随着|T|值的增大,前者较后者收敛得快,有利于拉开距离,突出稳定点。文章提出了稳定场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与位移场、应变场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石举例说明一维到三维稳定度的具体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定时观测整数风资料正确地用于大气稳定度分类的1/2计数修正方案,成都、重庆各十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案的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的自记风统计结果十分吻合,从而使整数风速能替代自记风速用于大气稳定度统计,而不带来多大误差。  相似文献   

12.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国家重点调水工程 ,工程总设计造价 180亿元。目前 ,对于从万家寨到太原的一期工程而言 ,大多数工程已经阶段性竣工 ,其余工程也正在施工 ,预计 2 0 0 1年通水到太原。从它的超长距离、大流量、多隧洞、超长隧洞和具有大型地下泵站等特点来看 ,确系全国之最、举世罕见。在该工程的施工测量中 ,有许多施工测量工作是超规范作业 ,存在着大量的特殊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些结论已经被应用于该工程的施工测量中 ,并且它们的正确性大部分已被工程实践所验证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市南部的中生代花岗岩是伴随华北地块南缘陆内碰撞作用就位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类,成因类型为Hs、S型,各序列起始岩浆的酸度从早到晚有增高趋势,铁族元素丰度偏高,显示该区地壳偏基性的特点,按照花岗石资源评价的标准提出四棵树序列晚期单元是本区花岗石资源最有远景的成矿单元。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非金属矿产值和产量均超过金属矿产,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80多种非金属矿产,产地5500多处。近年来,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长足发展,前景广阔。从现在到本世纪末将是我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抓住时机,优先发展国民经济急需、国际市场畅销、创汇率高的新矿种和新产品,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首都圈GPS形变监测网的资料,用伯尔尼软件计算并分析了大规模GPS地形变监测网中起算点坐标误差对水平形变计算结果的影响,给出了3种典型图形。利用速率动态平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固定点的情况下,GPS形变监测网的点位位移中误差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21世纪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既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7.
ISO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国际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应用的主体内容是质量管理模式(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其对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到社会投标、承揽地勘项目,保证地勘工作成果质量,提高单位在地质市场中的信誉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ISO19100地理信息系列标准特点及其本土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文章简略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研制ISO19100地理信息系列标准的概况,着重分析其结构体系、研制特点,讨论将这些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即本土化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方法、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划分等问题,并提出ISO19100地理信息系列标准本土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的沈阳地区地下水化学微量组分动态特征及趋势分析,是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尽管地下水中绝大部分微量组分在各井点中均能检出,但超背景及超标井点的检出率并不高,且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大部分微量组分的检出有明显的不均一性,以及重现性差,检出具有较强规律性的有六价铬、镉等少数项,并与地表排污有关。而地下水中微量组分污染的特征是,绝大部分组分呈现出明显的点源污染。作者根据有机污染的指标化学需氧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它与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炭的关系,凡有机污染日趋严重的地段,地下水的化学需氧量就愈高。在动态趋势分析上,采用数字模型方法以六价铬为例,进行了单井的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污染发展的环境管理目标值。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法在大骨节病区饮水水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正交试验法对陕西永寿等大骨节病区饮水水质及其与病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取得了如下初步认识:1)饮用缺乏Mg~(2+)、C1~-、SO_4~(2-)、HCO_3~-、Se、Sr等组分的低矿化度水,是导致大骨节病发生的重要原因。2)水中的Na~++K~+、Mg~(2+)、Ca~(2+);C1~-、SO_4~(2-)、HCO_3~-;可溶性SiO_2、有机耗氧量、矿化度;Sr、Se、Zn等含量(或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的任何一组最优组合,均可用来作为优质水的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了非致病水的水质标准。文章还对所确定出的非致病水水质标准进行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