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甘肃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表征台网监测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区域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分析了甘肃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利用ldquo;震级 序号rdquo;法、ldquo;最大曲率rdquo;法(MAXC)、拟合度分别为90%和95%的拟合优度检验法(GFT)及ldquo;完整性震级范围rdquo;法(EMR)等,研究了甘肃区域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甘肃测震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模拟记录时期和ldquo;九五rdquo;期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明显高于祁连山地震带中西段,ldquo;十五rdquo;测震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的空间差异明显缩小.最小完整性震级Mc和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台网的改造,Mc逐步降低,ldquo;十五rdquo;台网运行后,甘肃及邻区的ML1.8以上地震基本完整.此外,还讨论了相关技术规范对区域台网地震目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消除该影响的科学途径和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甘肃及邻区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山东区域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准确的评估,分析山东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该区的地震研究和测震台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通过计算山东测震台网的117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测震台网的合成检测概率以及最小完整性震级,来评估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PMC方法可客观反映117个台站对地震事件的监测能力,在距离台站较近的区域,检测概率随着震级和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处于沂沭断裂带中南段的台站对低震级档的地震有较高的监测能力.合成检测概率结果显示,检测概率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台站密集的胶东半岛和沂沭带中南段,而靠近山东省界的鲁西和鲁北区域则监测能力较差.最小完整性震级的结果也反映了类似的规律.同时,PMC方法还可以检测不同深度对检测概率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多年来台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两种测震台站优化布局方法:即正三角形布局法和正方形布局法。应用这两种布局法可以在监测区范围内布设尽可能少的台站而获得有效的监测效能。近几年来,人们对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和评价,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所研究的内容是台网布局的正演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另一方面还需对台网布局的反演问题进行研究,台网的优化布局是提高台网监测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台站作用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已建成台网对台站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在测震台网中,相邻几个台站在地平面总要构成一种几何图形,而在目前的许多台网中这些几何图形是无规则的图形,这是造成台网监测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所谓优化布局就是找出一种或几种最适合测震台网布局的几何图形,这种几何图形需满足:台站分布合理;在台网内任何地点发生台网记录的震级下限M_(min)级的地震不漏记,并有三个以上台站记录;对地震参数测定精度高;在同一监测范围记录同一震级下限使用台站数最少。根据上述原则,提出测震台网两种优化布局的几何图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检验台网监测效能的3种方法(即有效观测范围的估算,b值检验和下限震级漏记率检验),对陕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正方形布局法对现有测震台网布局的优劣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改进现有测震台网的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近震震级公式,得出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理论监测能力在坝区为M_L 0.5,在坝区周边,理论监测能力为M_L 0.7。基于G-R震级频度关系及Wiemer Wyss最小完整性震级估计方法求取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实际监测能力,结果证明,其实际监测能力能够满足理论监测能力的要求。在0.5的理论监测区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 0.0,而在0.7的理论监测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 0.4。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方法(PMC),对青海省测震台网稳定运行以来实际产出的地震观测报告数据(2014—2021年)进行分析,获得该台网单台检测概率(PD)、合成检测概率(PE)以及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P)的空间分布。通过对青海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的评估,获得如下认识: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在台站分布较为密集的青海东部、中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好,MP分别为ML 1.5—2.0和ML 1.8—2.5;在台站分布较为稀疏的青海西部和南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则相对较差,MP分别为ML 2.5—3.5和ML 2.2—2.7;在台站分布最为稀疏的青藏交界地区,地震监测能力最差,MP约为ML 2.5—3.5。对青海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可为进一步改善台网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运用国际上新近发展的"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计算获得山西及邻区区域地震台网44个台站对周边地震事件的检测概率及台网检测概率。发现,因台网布局等影响,山西中部断陷盆地展布区域及两侧隆起区大部分地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P≤1.5,山西西部边缘地区和最北端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交界地区震级达到1.5≤MP≤2.0,山西最南端的晋陕交界MP为3.0级左右。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提高山西地区整体监测能力,在山西西部边缘地区、最北端和最南端可增设台站或引入更多邻省台站。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_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_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_D与M_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_D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蒙古测震台网的台站分布和监测能力,从地震事件的速报时间、定位质量和震级偏差等方面评估内蒙古测震台网的速报能力和速报质量,分析影响速报能力和速报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内蒙古测震台网监测能力总体偏弱,区域差异较大,事件的速报实际时间相对较长,震级差异和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10.
镇江地震台网理论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近震震级公式,对镇江地震台网理论监测能力进行评估,绘制地震监测能力图,以确定监测区不同地点发生地震时能被台网有效分析和定位的地震最小震级。镇江市句容县在该台网理论监测震级最小,为ML1.2—1.3;在镇江及相邻城市,发生ML 1.8分析认为,以上地震均能被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和新疆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和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在乌鲁木齐地区100km范围内1993年6月至1993年12月10日各自定位的地震资料,以新疆地震台网为参考基准,将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资料与其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遥测地震台网比新疆地震台网在地震数量上多32.9%,在定位精度上也相对要高一些。另外,根据地震定位的三种交切结果,分析了遥测台网地震定位现状。  相似文献   

12.
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震监测台网从1970年前的4个台发展到2008年数字测震台网建设完成以后,共有测震台站63个,结合邻省的15个地震台站的实时数据,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阿勒泰构造小区、西准噶尔小区、北天山西段、南天山东段和西段现今的地震监测能力为1.5~2.0级,东天山为2.0~2.5级,西昆仑、阿尔金和交汇区为2.5~3.0级,乌鲁木齐和喀什附近地区的现今监测能力为0.5~1级。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的建设着重考虑了对新疆活动构造的监测,目前对新疆大部分活动断裂带的监测能力都在1.0~1.5级,这对今后的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测震台网历史监测能力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单新建  韩京 《内陆地震》1996,10(1):61-67
文中计算了新疆从始建区域测震台网到1994年止主要几次变动的台网监测能力。总结出震级M_L、震中距、周期和最大S波振辐之间的关系。最后又把新疆区域台网和新建的乌鲁木齐遥测台网组合到一起,展望了新疆测震台网未来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泉  何彦 《内陆地震》1995,9(2):163-170
对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布局、观测项目的配置和技术系统的总体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突出了系统的特点和先进之处。台网的建成对加强乌鲁木齐和北天山地区的监测预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内遥测台网的设计建设和技术改进建设和技术改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国产方舟SOC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 它支持TCP/IP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具有自监控、自复位功能,支持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功耗小,授时精度高,运行连续可靠,可以通过网络同时向20个客户端提供实时波形数据服务,满足固定台网观测、虚拟地震台网观测的实时波形数据传输的需要,也适用于流动观测、强震观测及地震勘探观测等.   相似文献   

16.
Nagios在网络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Nagios在网络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及部分功能创新,最后对此软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何香玲  邢力 《高原地震》2011,23(4):52-55,60
对近两年河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的观测仪器和技术系统中出现的典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阐述了维护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提出了对仪器与技术系统的一些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使用Bungum和Huseby方法对地方地震台网的监控能力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用震源位置的标准计算机码重新定位地震事件。由频率震级分布导出50%,90%和100%的累积监控能力阀值,对这些阀值23年内记录资料的监控能力水平作了估测。分析表明,在台网内发生的地震事件的台网100%监控能力水平为ML=1.7,从台网内固定实时震源对台网震源解精度作了分析。地震事件在台网内发生时,震中误差低于4km。最后讨论了地方地震台网连续运行期间影响监控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十五"数字测震台网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并成功地经受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考验。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后至5月31日,陕西测震台网速报地震669个,其中在地震速报规定范围内速报5级以上地震11个。在应对2009年11月5日陕西高陵4.4级地震(Ⅰ类速报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Ⅲ类速报地震)及余震序列时,两个主震各种速报参数偏差全部符合地震速报规定对相应类别地震速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地震波形的分析处理并不是一般的数值运算或者数据编辑过程,其中有许多环节需要结合人在图像识别方面的经验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至今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用计算机代替人来自动而又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地震信号。通过实时处理所得的结果和数据还需要在地震分析人员的干预下进一步分析处理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在遥测地震台网中使用人机结合方式分析处理地震波形,这在国内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了发展这种处理方法,作者成功研制了兰州遥测台网地震波形人机结合分析处理系统。本系统是用计算机显示的地震波形来分析处理地震的,不仅适合常规地震波形分析,也特别适合于地震速报分析,使地震波形分析处理工作更加快速、准确。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模块结构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