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宝山多金属矿田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的提出大宝山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成因的矿床类型,早在国内享有盛名.六十年代,许多人将大宝山矿床归属于碳酸盐岩中沿层交代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花岗闪长斑岩是形成母岩.后来,有人提出次英安斑岩是成矿母岩.近年来又有“层控矿床”、“沉积成矿热液叠加的复生矿床”“海底火山沉积-断裂凹陷型黄铁矿型铜矿”、“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生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台型火山成矿作用的火山喷发异地沉积改造矿床”种种说法.随着矿床的开发,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许多新的地质事实表明,大宝山是一个复成矿床.本文试从多源成矿和不同的成矿作用来阐述矿床类型,进而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宁佐金 《云南地质》2010,29(4):409-415,381
大红山铜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矿床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哈母白祖熔岩铁矿位于大红山铁铜矿区东部.矿体均赋存于大红山群红山组变钠质熔岩、绿片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磁铁矿为主。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的海相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关系密切,具有火山喷溢和火山喷发沉积的特点,后期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成因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判断为火山岩浆喷溢-喷发沉积-变质改造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4.
云南大红山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段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中台拗内,是六十年代航磁异常发现的。矿区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铜矿组成。铁、铜矿均产于前震旦纪大红山群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是典型的优地槽火山岩型矿床,其含矿母岩或围岩为细碧一角斑岩、绿色片岩及不纯大理岩的组合建造,海底的火山作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铜矿区电气石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集中区。在胡-篦型层控铜矿床容矿热液沉积岩建造和铜矿峪型铜矿床容矿钙碱性次火山-火山沉积岩系及其它地质环境内发现有大量电气石产出。电气石均属镁-铁系列,且以不含锂为主要特征。电气石由海底盆地热液沉积作用、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这些地质作用的产生均与中条山地区21亿年左右的岩浆活动有关。由于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不同,在不同地质环境产出的电气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光性和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大红山铜(铁)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控于康滇地轴早元古代裂陷海槽背景下发育的梳状断裂构造系;梳状断裂构造系通过控制沉积盆地、曼岗河组沉积作用、火山活动等间接控制了铜(铁)矿空间展布和定位.大红山矿区外围找矿首先应沿着同沉积断裂寻找古海底洼地.在康滇地轴基底大红山群及同时代含矿火山-沉积建造普遍被中生界覆盖的情况下,同沉积断裂相对于其他标志可能更易于识别,因而可作为区内勘查大红山式铜(铁)矿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喷发作用。矿床与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流体类型相似,其包裹体基本为早期石英硫化物中的Ⅰ型包裹体及后期方解石、石英硫化物中的Ⅱ和Ⅲ型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反映为火山喷发沉积期的主成矿阶段;而Ⅱ型和部分Ⅲ型包裹体反映了晚期流体混溶现象,显示矿床经历了后期改造。根据同位素测年数据,将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分为火山喷流作用(1600~1800 Ma)、变质变形作用(1000~1100 Ma)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770~900 Ma) 3个阶段。初步认为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但河口群不同的火山喷发旋回具有不同的矿化样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云南易门式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丛强  马更生 《地质通报》2007,26(12):1549-1563
系统地概括了易门铜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及2种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为该类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红山古火山口的碳酸盐围岩的氧和碳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大红山矿区为我国著名的同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的铁铜矿床。矿区地质、岩石学研究工作已相当详尽。据云南省地质九队等单位研究,从喷发物的产状分布特点推断为中心式喷发。由于火山喷发这种巨大热源将引起围岩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而导致同位素分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红山矿区为我国著名的同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的铁铜矿床。矿区地质、岩石学研究工作已相当详尽。据云南省地质九队等单位研究,从喷发物的产状分布特点推断为中心式喷发。由于火山喷发这种巨大热源将引起围岩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而导致同位素分  相似文献   

14.
陈连红 《矿产与地质》2007,21(3):257-261
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柞水-山阳成矿区西部,是一个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而这种矿床的成矿条件非常有利于铜的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根据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电阻率异常预测,矿床北部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15.
大红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大红山矿床的成因,过去主要有变质热液富化的火山矿床,火山喷发(喷气)-沉积变质矿床,受变质火山喷气——沉积矿床等观点。本文研究表明,矿床为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变质-改造成因。成矿作用演化经历了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及后期改造三大成矿阶段。盖层中矿脉可作为基底隐伏矿床的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新桥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大的硫铁矿矿床。矿床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下不同的认识:一认为是早期的热液成矿;二认为是接触交代型(层控夕卡岩型)矿床;三认为与石炭纪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喷发-沉积形成黄铁矿型铜矿,后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本次工作采集矿  相似文献   

17.
(三)火山岩铜矿化火山岩铜矿的硫同位素测定,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壳下层或上地幔,与火山作用有关.火山作用表现为多期多旋回,而与铜矿化有关的则是喷发后长期活动的含矿气液对喷发物的交代.火山岩成矿作用与侵入、次火山、大陆或海底喷发-沉积作用都有联系.火山气液可与地表水、地下水、特别是海水作用而使铜质集中.与铜矿化有关的火山岩,有玄武质岩浆分异物和安山质岩浆分异物两大类.(1)"黄铁矿型"铜矿化地槽发育早期.玄武岩浆沿基底断裂喷溢成海底枕状熔岩  相似文献   

18.
大红山铜矿床Ⅰ号矿带赋存于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内,含铜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变质的变钠质凝灰岩、钠长黑云片岩和火山喷流沉积的电气石硅质岩。含矿层岩性水平分带特征明显,由北向南可分为火山喷出岩相带→火山碎屑沉积岩相带→正常碎屑沉积岩相带,铜矿化与火山碎屑沉积岩相带关系密切。曼岗河上旋回酸性火山喷发及其碎屑沉积是该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3期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分别形成了矿带内的3个主要铜矿体群初始矿层,后经区域热变质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乃庙铜矿赋存于中浅变质的中元古界白乃庙组基性-中酸性海相火山岩系中.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曾经历与海相火山喷发相伴的金属矿化和斑岩矿化两个矿化期.早期矿化发生于中元古代晚期,形成含铜矿源层;晚期矿化发生于志留纪,使矿床最终形成.该矿床应属多因复成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拨茅山—牛头山铜矿床的的赋矿岩石为中生代的火成岩系。侵入岩一潜火山岩一火山岩构成完整的侵入—喷发系列。该矿床可分为火山气液—沉积铜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两种类型。在成矿前期,陆相火山岩在湖底发生火山喷气、火山热泉以及火山热水沉积。潜火山岩的侵入,伴有长期热液循环活动,在张性断裂为主的赋矿空间生成与斑岩有关的各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