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滦河现代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滦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北岸,是1915年滦河改道进入现今位置入海之后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扇状三角洲,在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人中流水利工程对其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角洲大致经历了堆积前展,相对稳定和侵蚀衰亡3个阶段,不同阶段扇状三角洲表现出不同的几何学特征。作者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1932年以来不同时期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为依据,对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认识扇状三角洲的发育阶段和三角洲海  相似文献   

2.
滦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北岸,是1915年滦河改造进入现今位置入海之后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扇状三角洲,在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人类河流水利工程对其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角洲大致经历了堆积前展、相对稳定和侵蚀衰亡3个阶段,不同阶段扇状三角洲表现出不同的几何学特征。作者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1932年以来不同时期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为依据,对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认识扇状三角洲的发育阶段和三角洲海岸演化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中游穿过燕山山地,经滦县大桥向南流入平原,在乐亭县王庄子公社汇入渤海。历史时期,滦河口多次分流改道,先后形成了全新世早期、全新世中期、历史早期、历史晚期和最新的五个次一级的三角洲体,从而构成了滦河复式三角洲体。滦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洪水期以径流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堆积向前延伸,枯水季节以波浪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前缘被破坏和改造。关于滦河三角洲,在国内不少单位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丰硕的科研成果。但对某些个别问题的解释尚存有争议。本文对现代滦河口及其周围海  相似文献   

4.
从晚更新世晚期(早于距今15 000年前)至大约距今2 500年前滦河从河北省迁安流出山区,形成以迁安为顶点的老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大约2500年前滦河改道,在迁安瓜村东北冲出断层破碎带,夺青龙河,形成以滦县为顶点的新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全新世海侵最大边界为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分界,该界限以北为老冲积扇和新冲积扇,界限以南为老三角洲(陡河口至溯河口)和新三角洲(溯河口至现代河口北),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西界在迁安-陡河口,新、老滦河冲积扇-三角洲的界限在滦县-滦南-溯河口,曹妃甸岛是老三角洲废弃后仍然残留的障壁岛。滦河三角洲既具有河控三角洲的特点,也有波控三角洲的特点,但滦河三角洲海岸波能相当低,显现出波控三角洲的特点是因为滦河入海泥沙粒度粗的原因,将它归类于河控-波控三角洲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黄河、滦河三角洲的物质组成及其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分,对于阐明沉积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说明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规律以及物质来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蚀源区的母岩成分及其矿物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了研究黄河、滦河三角洲的物质组成及其来源,本文对黄河、滦河三角洲表层的近百个碎屑矿物样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滦河是北方大河之一,河水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不但在河口形成三角洲,而且也影响周围较大海域的含沙量和海底地貌。因此调查研究滦河的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调查研究滦河口附近海域的输沙状况,对于了解滦河口地貌的形成、演变以及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滦河三角洲属波控型三角洲。由于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致使河口三角洲的作用营力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洪水期以径流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堆积和向前伸展;枯水季节以波浪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前缘被破坏和改造。典型的地貌标志是沿岸分布的沙坝-潟湖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滦河三角洲属波控型三角洲。由于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明季节变化。致使河口三角洲的作用营力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洪水期以径流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和堆积向前伸展;枯水季节以波浪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前缘被坏和改造。典型的地貌标志是沿岸分布的沙坝-Xi湖体系。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元素分析法研究滦河三角洲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滦河发源于巴延图古尔山,流经内蒙高原和燕山山地,在滦县出山区进入平原,至乐亭县汇入渤海。全长877公里,流域面积449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8米~3/秒,输砂量达2670万吨/年,是一条多沙性河流。滦河进入平原以后,大量泥沙堆积于河口地区,加之海水的作用,形成了滦河三角洲平原。由于滦河的多次改道,泥沙的堆积随着河口位置的迁移而变化。因而老的三角洲随着泥沙来源的中断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的三角洲不断发育。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各种元素的迁  相似文献   

10.
在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滦河下游从老到新分为(1)—(5)五个内迭三角洲,它们总的顺序是自西向东迁移。这种迁移与燕山褶皱沉降带南部一些 NNE、NE 和 NW 方向的断裂活动有关。进入全新世后,通过滦县的NNE 向断裂和顺滦河方向的 NE 向断裂相继活动,使(2)迁移到(3),然后又在(4)的位置形成新的三角洲,湖林口往西的沿岸沙坝如蛤坨、月坨和曹妃甸等都是(4)的产物,在 NE 方向的断裂活动后滦河才形成了最新三角洲(5)。因此,由于滦河三角洲不断向海淤进,使得渤海湾北部岸线的弧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滦河三角洲滨岸沙体的形成和海岸线变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滦河是渤海沿海地区的多沙性河流,每年输入渤海2,670万吨泥沙,主要堆积在河口附近,在波浪作用的参与下,建造了一个发育较快的三角洲平原。据C14测定的年代数据和考古历史资料,全新世以来先后形成五个次一级三角洲堆积体。  相似文献   

12.
河口三角洲沉积地球化学是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分析测试实验手段的不断改善和河口三角洲研究的不断潭入,河口三角洲沉积物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沉积磷酸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批突出的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长江、珠江及滦河三角洲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滦河三角洲海岸潮汐汊道——潮盆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千年以来,滦河尾闾从西向东迁移,形成了由不同时期的亚三角洲互相叠复而成三角洲体系。丰富的入海泥沙和弱潮环境使该三角洲海岸发育了我国较为完整的潮汐汊道——潮盆体系群。尽管滦河三角洲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有诸多相异之处,但动力泥沙条件的某些相似性使它们的汊道潮盆体系的演变可以进行类比。研究表明,决定潮汐汊道——潮盆体系发育阶段的是它所在的亚三角洲的废弃年龄。从狼窝口到湖林口的各亚三角洲均处于演变的第一阶段。即以受蚀陆岬及其沙咀状堡岛为特色的第一阶段。而大清河口附近则处于以堡岛弧为代表的第二阶段。目前,曹妃甸附近的亚三角洲正在向第三阶段,即堡岛演化为内陆架浅滩的阶段演化。从现代滦河口向曹妃甸,对应于废弃年龄的增加,潮汐汊道分别属于五种类型,即新生波浪型、新生过渡型、潮汐型、老年过渡型及老年波浪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均匀分布于滦河水下三角洲的85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基于地统计学的粒径输运趋势方法对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以0.015°(地球大圆弧度)为插值半径加密后(规则分布)的平均粒径半方差值具有随变程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在变程值达到0.09°后趋于稳定,而原始数据的半方差值与变程相关性较差。以此(0.09°)为特征距离计算的粒径输运结果显示,滦河水下三角洲南部水深12 m以浅区域粒径输运趋势以向南为主,北部具有向西和向北的趋势;水深12~15 m范围内粒径输运趋势近似西南方向,且趋势较大;南部水深15 m以深地区粒径输运趋势方向为西北向,北部为东南向。粒径输运趋势整体上与实测潮流、余流和泥沙输运方向一致,显示潮流对研究区沉积物的输运具有控制作用。滦河水下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和输运趋势受河流、波浪、潮流、残留沉积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粒径输运趋势仅能够较好地解释潮流影响,对于残留沉积等复杂沉积过程的解释则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5.
冰后期滦河在渤海西北岸入海,因其自西南向东北迁移,西起曹妃甸,东至现代滦河口,在不同时期堆积了一系列的三角洲。当它们依次被废弃后,形成以风浪作用为主的湖沙坝海岸,很不稳定,故各岸段的冲淤动态十分复杂。笔者以京唐港附近海岸为例,分析了30余年来的演变过程,并与滦河为主的各入海河流的泥沙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滦河改道后,海岸变化进入由淤进转变为蚀移时期;(2)在大陆季风条件下,沙坝作不同方向的迁移,而现代滦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对沙坝迁移无直接影响;(3)不同时期形成的废弃三角洲的沙坝蚀移速率不同。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段海岸的冲淤动态提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郜昂  黄海军  樊辉 《海洋科学》2007,31(1):43-48
基于1987年和2000年LandSat卫星影像的分类结果,结合常规调查资料,得到了滦河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岸地带近13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动态信息。通过对地类变化的细致分析,得出本区研究时段内自然与人类活动情况的地面指示。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海相地层是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面变化、海侵海退过程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我们在开展滦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通过对该区东麦港(乐7孔)、坨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     
渤海西部的一大海湾 ,为中国的内海。位于黄河口和大清河口一线以西。面积为1 2 5 0 0 km2 ,最大深度约 2 5 m(在湾口中部 )。西有海河、蓟运河、马颊河、徒骇河 ,东南有黄河 ,东北界外有滦河入海 ,并分别形成海河现代三角洲、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和古滦河三角洲平原。湾内地形单调 ,向东缓倾。在北部有一始自海河口且伸向渤海海峡的水下谷地 ,此为沉溺于海底的古河道。此湾沿岸发育了中国规模最大的潮间带和范围最广、岸线最长的淤泥质海岸。夏季 ,湾顶表层水温一般为 2 7℃ ;冬季 ,冰情较重 ,结冰期约 3个月 ,正常年份冰厚为 2 0~ 30 cm。湾…  相似文献   

19.
冰后期滦河在渤海西北岸入海,因其自西南向东北迁移,西起曹妃甸,东至现代滦河口,在不同时期堆积了一系列的三角洲,当它们依次被废弃后,形成以风浪作用为主的Xi湖沙坝海岸,很不稳定,故各岸段的冲淤动态十分复杂,笔者以京唐港附近海岸为例,分析了30余年来的演变过程,并与滦河为主的各入海河流的泥沙量变化 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滦河改道后,海岸变化进入由淤进转为蚀移时期;(2)在大陆季击风条件下,沙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七里海砂坝——泻湖的沉积特征及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坝和泻湖通常构成一个统一的沉积体系,它们在现代海岸带分布相当普遍.对它们的研究必将对同类古代沉积有一定对比意义.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砂坝——泻湖沉积体系有多种类型,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渤海西岸七里海砂坝——泻湖便是其中之一.1977年以来,我们在对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地区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七里海砂坝——泻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将根据近年来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资料和成果,对七里砂坝——泻湖体系的沉积特征和发育过程,作一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