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俊臣  阚学敏 《矿物学报》1994,14(3):292-297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穆斯鲍尔诺、EPR谱和红外光谱,对不同颜色的岫岩玉(岫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绿色岫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黄色岫玉由叶蛇纹石和利蛇纹石组成。穆斯鲍尔谱显示出Fe2+和Fe3+的两个双吸收特征。Fe2+:化学位移为1.122mm/s,四极分裂为2.701~2.721mm/s,占据八面体位置;Fe3+:化学位移为0.155~0.355mm/s,四极矩为0.337~0.470mm/s,占据四面体位置。电子顺磁共振谱显示出中心场0.336T附近,存在一个具有超精细结构的六重吸收,g≈2.0,与处于八面体上的高自旋Mn2+有关。在低场区(0.16T附近),出现两个吸收线,g分别为4.29和3.88,与处于四面体位置的Fe3+有关。红外光谱显示出与叶蛇纹石有关的OH-振动吸收带(3665~3670cm-1);在3690~3680cm-1间显示出与利蛇纹石有关的吸收肩。1070,980cm-1出现Si-O振动吸收,另尚有5个吸收带(610,560,445,400,300cm-1)。随着绿色的加重和质量的提高,岫玉中Fe2+和Mn2+的浓度也增加。证实了岫玉的绿色与Fe2+→Fe3+的荷移有关,岫玉的黄色与O2-→Fe3+荷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在1.0~4.0GPa和773~1134K下用阻抗谱法就位测定了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温度是决定辉石岩电导率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lgσ与I/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式;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活化焓和独立于温度的指前因子亦降低。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口沉积物有机碳、总氮、总磷、Fe、Mn、AI及孔隙水和上覆水体中营养盐、Fe、Mn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合早期成岩模型及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在河口环境中影响孔隙水营养盐和Fe、Mn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孔隙水中NH4^+、NO3^-、PO3^4、H4SiO4和Fe、Mn的含量显著高于上覆水体。早期成岩过程是控制长江口沉积物孔隙水营养盐和Fe、Mn分布的主要因素。NH^4+剖面暗示长江口近岸和远岸海域存在两类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孔隙水Fe、Mn剖面暗示在河口环境中其是有机质降解的重要电子受体。在近岸海域MnO2可能是底部NH4^+ -N移除的重要机制。长江口孔隙水中低磷酸盐与铁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有关。通量计算结果显示NH4^+、NO3^-、PO4^3-、地SiO4、Fe和Mn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通量分别为356—3074μmol/(m2·d)、-45.3~62.6μmol/(m2·d)、-0.3~1.7μmol/(m^2·d)、323—3172μmol/(m^2·d)、3.0~10.5μmol/(m^2·d)和35.7~439.5μmol/(m^2·d)。N、P、Si界面通量对上覆水体浮游生物所需营养盐的贡献分别为0.19%~1.65%、0.13%~0.14%和1.2%~12.2%,因此在考虑长江口区域浮游生物所需营养的来源时,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设|E1|,|E2|为在远场区观测的同一电偶极天线的两个辐射电场强度。如地质介质的电导率连续变化,观测场强的辐射频率ω1,ω2之差较小,则有如下的电导率层析成象方程|E1|-|E2|=20log(ω1/ω2)+20log(e)μ/2(ω2-ω1)∫σ~(r)dr式中σ^=σ,σ为介质的电导率。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象方法克服了长期困扰电磁波吸收层析成象的初始辐射场强计算问题,应用实例表明它可获得更精确的层析图。  相似文献   

5.
本区的Mg-Fe云母是富镁黑云母及金云母,MF>1.35,[Mg/(Mg+Fe3++Fe2++Mn)]>0.65,[(Fe3++Fe2+)/(Fe3++Fe2++Mg)]<0.4,属于富镁、富碱、高硅、贫铁类型云母。根据Mg-Fe云母的成分及形成的物化条件,表明其寄生岩石属于富碱,浅成一超浅成的幔源岩石。  相似文献   

6.
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大村段是云南楚雄盆地的主要含铜层位之一。通过六苴zK24401钻孔岩芯样品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大村段是半干旱-半潮湿气候条件下盆地边缘的湖泊沉积形成,沉积物距物源区较近,其沉积演化过程与物源区具有一致性。主元素组成的W(SiO2+Al2Oa+K2O+Na2O)占49.64%~81.84%,n(SiO2)/n(Al2O3)平均值为3.65,n(Al)/n(Al+Fe+Mn)值为0.71~0.78,n(Si)/n(Si+Al+Fe)值为0.69~0.87,反映出沉积物物源以陆源为主;n(Al2O3)/n.(Al2O3+Fe3O3)值为0.79~0.91,显示了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的特点;K2O/Na2O多大于1,表明物源区主要为偏酸性的花岗质岩石。沉积旋回造成多层泥页岩中Cu、Zn、Sb等元素初始富集。稀土总量ω(EREE)为104.12×10^-6~181.69×10^-6,n(La)N/n(Yb)N〉1,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稀土配分模式为Eu、Ce亏损——轻稀土富集右斜型。  相似文献   

7.
硫酸盐的氧同位素测量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硫酸盐不仅是常见矿物,还是自然界少数几个具有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矿物之一。硫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别是硫酸盐的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可以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和条件提供大碹有用信息,揭示一些元素浓度甚至单个同位素比值测量无法获得的特殊作用过程。但由于硫酸盐的氧同位素分析技术难度大,这一方法在国内尚未建立起来。论文介绍了BrF5法测量硫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实验装置、分析流程和测量结果。该方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时测量硫酸盐^17O/^16O和^18O/^16O比值的方法。对BaSO4国际氧同位素标准样品NBS-127和一种BaSO4化学试剂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测量的NBS-127国际标样的δ^18Ov-SMOW=(9.20±0.11)‰,与标准值完全一致;BaSO4化学试剂的δ^18Ov-SMOW=(14.64±0.13)‰。分析精度(标准偏差)达到0.13%。(1σ),优于国外(0.15~0.29)‰(1σ)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条件下斜方辉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0~4.0GPa和1073~1423K及不同的氧分压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测定了斜方辉石的电导率。氧逸度控制由Ni NiO、Fe Fe3O4、Fe FeO和Mo MoO24种固态氧缓冲剂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1在所选择的频率范围内(10-1~106Hz),  相似文献   

9.
方同辉  马鸿文 《现代地质》1998,12(2):197-203
摘 要 利用穆斯堡尔谱仪对辽宁宽甸地幔岩包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三价铁的测定‚测试结果 与国内外已发表的数据接近。Fe 3+ /∑Fe 比值分别为:斜方辉石0∙066~0∙196‚单斜辉石 0∙216~0∙344‚尖晶石0∙283~0∙299‚石榴石0∙057~0∙223。依据电价平衡原理计算的 Fe 3+ 含量受 Si 4+ 、Al 3+ 和 Cr 3+ 的电子探针分析误差影响很大。根据地幔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计算平衡温度、压力和氧逸度时‚二辉石 En、Ca 转移反应温度计和石榴石 斜方辉石 Al 压力 计的计算结果不超过温压计的一般误差范围‚而石榴石 单斜辉石 Fe 2+ Mg 交换反应温度计 在忽略 Fe 3+ 时计算的温度值可偏高100℃以上;采用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组合氧压力计 计算的氧逸度值‚误差一般约在±0∙7个对数单位。  相似文献   

10.
黔东留茶坡组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晚震旦世一早寒武世留茶坡组硅质岩,具有展布广、层位稳、厚度大等特征,并具有热水沉积的岩石学证据。代表性剖面硅质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SiO:)为93.41%一96.32%,均值95.23%,表示其为化学成分纯净的硅质岩;TFeO、MnO相对富集,A12O3、TiO2、MgO含量相对较低,与热水沉积物相似,表明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研究区硅质岩的Ba/Sr和U/Th等比值均大于1,以及稀土总量偏低(∑REE为9.22×10^6~24.04X10^6),Ce负异常(0.44~0.76),重稀土富集等特征,表现出热水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而其At/(A1+Fe+Mn)、K2O/Na20、CaO/(CaO+Fe)和MgO/A12O3等比值的均值分别为0.46,1.86,0.33和0.19,也暗示出研究区热水沉积硅质岩受到一定程度陆源物质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典型剖面硅质岩形成于大洋盆地向大陆边缘台地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三塘湖盆地早石炭世安山岩(ECA)、早二叠世粗面岩类(EPT)以及中二叠世玄武岩(MPB)样品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于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Nb和Ta强烈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类似于和俯冲带相关的岩浆特征。ECA具有高的Zr/Nb(4.67~12.39),低的Nb/La(0.27~0.30),Ce/Ce*=0.63~0.89,Sr/Sr*=1.32.2.49,并具有Ti的负异常,另外(^87Sr/^86Sr)i=0.70408~0.70451,εNd(t)=+7.42-+7.88。与ECA相比,EPT大离子亲石元素更为富集,Ti和P的负异常明显,特别是Ce/Ce*=0.72—1.64,Sr/Sr*=0.38~1.87,相对较低的Al2O3和CaO含量以及(^87Sr/^86Sr);=0.70414~0.70481和εNd(t)=+4.93~+6.13而区别于ECA。MPB与ECA相比具有较低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和较高的Nb、Ta含量,Ce/Ce*=0.69~0.84,Sr/Sr*=1、44~2.13,未有明显的Ti负异常,(^87St/^86Sr)i=0.70388~0.70396,εNd(t)=+7.10-+7.99。所有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石炭世或更早,三塘湖盆地为与俯冲带相关的构造背景,ECA是典型的弧火山岩,其岩浆主要源于被流体或沉积物交待改造的亏损地幔楔。早石炭世以后,三塘湖地区逐渐进入碰撞后伸展拉张阶段,EPT和MPB都为后造山火山岩。EPT岩浆主要源于亏损软流圈底侵前二叠纪形成的造山组分的部分熔融;MPB的岩浆主要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被前二叠纪形成的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混染。三塘湖地区二叠纪伸展拉张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由于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大范围拆沉而导致的大范围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和上部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的相互作用,这种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具有低的(^87Sr/^86Sr),比值和正的εNd(t)值。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没有明显地幔柱的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12.
罗金海  车自成  曹远志  张敬艺 《岩石学报》2008,24(10):2281-2288
南天山南缘小提坎里克组酸性火山岩高碱(Na2O+K2O=6.03%~7.70%)且富钾(K2O/Na2O=2.35,5.03),铝饱和指数A/CNK=0.89~1.59(平均1.24),里特曼指数(σ)为1.48,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轻稀土强烈富集,亏损Ba、Cs、Nb、T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Hf、Zr等高场强元素基本无亏损,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44~0.66),总体具有碰撞晚期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点。岩石的Nd/Th(1.78—3.50)、Th/U(4.10~9.79)、La/Ta(17.69~35.77)和Nb/Ta(10.48~11.84)比值显示了壳源特征。对火山岩中锆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微区测定获得了289.4±5.5Ma的形成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分析认为,早二叠世初南天山地区处于碰撞晚期冲断造山作用阶段,小提坎里克组火山岩是对南天山造山带南缘碰撞晚期冲断变形和前陆盆地发育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铋砷黝铜矿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铋砷黝铜矿产于广东陆丰中低温热液黄铁矿矿床中,呈它形粒状嵌布在黄铁矿内,粒径0.05~0.22mm,与黄铜矿、针硫铋铝矿共生。反射免呈灰色微带蓝色,均质性。显微硬度Hv=295.5kg/mm2。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平均值)为:S24.4%,Cu38.25%,As13.03%,Bi17.人83%,Sb0.48%,Zn2.39%,Fe2.13%,Te1.47%,化学式为:Cu10(Fe0.65Zn0.63Cu0.49)1.77(As2.97Bi1.46Sb0.07)4、50(S12.8Te0.20)13。X射线粉晶衍射强线:2.95(10),2.55(3),1.866(5),1.727(4),1.041(5)。晶胞参数α=1.0218nm。  相似文献   

14.
捕虏体麻粒岩是了解下地壳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样品。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二辉麻粒岩捕虏体样品中富含各种硫化物相,主要类型有:①孤立产出的球状出溶硫化物;②矿物颗粒之间或颗粒内的粗晶硫化物;③次生硫化物包裹体群;④裂隙充填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的矿物成分均为贫镍磁黄铁矿,(Ni+Co+Cu)/Fe(原子比)远小于0.2;(Fe+Cu+Co+Ni)/S(原子比)比地幔岩的磁黄铁矿小,多小于0.875,反映了一种S过饱和环境。各种产状的磁黄铁矿中Au、Ag都有一定的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19%~0.22%(Au)、0.01%~0.02%(Ag),反映下地壳的麻粒岩化与金矿化的成因联系。磁黄铁矿的Ni、Co、Cu含量与S正相关,说明微量重金属元素与S具有同源的关系,由于地幔去气伴随S而进入下地壳。  相似文献   

15.
河南商城鲢鱼尖变形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含矿性研究表明,岩体具有贫SiO2、K2O,富Al2O3、TiO2、CaO、MgO、Fe2O3+FeO之特征,Na2O+K2O为7.65%~8.84%。K2O/Na2O为0.66~0.9;分异指数(Dr)为71.2~80.7,ASI值为0.81~0.98,氧化指数(OX)为0.55~0.32,8值为3.1~4.05,为准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在An—Ab—Or图解及R1-R2多阳离子图解上多落于花岗闪长岩一二长花岗岩区,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可形成Cu、Pb、Zn、Ag、Mo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南华砷铊矿床铊黄铁矿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宝贵  王三学 《矿物学报》1998,18(2):174-178,T001
铊黄铁矿产在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是钻的主要工业矿物。矿物是浅黄白色,金属光泽,条痕黑褐色。呈微粒和结核状分散在砷铝矿石中。矿物粒径0.001~0.028mm,HM=5.4,VHN100=514kg/mm2,D=5.2。共生矿物有雄黄、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石英和流砷铊铅矿等。矿相显微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均质性。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S48.64(45.58~50.12),As5.31(3.80~6.96),Fe38.63(37.65~40.50),T16.96(514~865),总计99.56。按(Fe,T1)/(S,As)原子数1:2计算,钻黄铁矿理论式为(Fe,Tl)(S,As)2。X射线粉晶分析属等轴晶系,空间群Pa3,Z=4,a=0.5442±0.02nm,略大于黄铁矿。从矿物化学式中可看出铊和砷分别替代铁和硫,它们的含量已超出通常黄铁矿中杂质含量范围,放将其定为铊黄铁矿。矿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  相似文献   

17.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鸭湖和盐湖剖面进行了露头取样,并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ω(TOC)为0.15%~O.75%,ω(S1+S2)为(0.24~2.5)×10^-3。第四系气源岩中的有机质类型多以Ⅲ型有机质为主,少数为Ⅱ型,极少数为Ⅰ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生物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是典型的低丰度有机质气源岩。C29甾烷异构化参数C28αββ/(αββ+ααα)、C29ααα20S/(20S+20R)分布分别为0.34~0.38、0.27~0.33,C31升藿烷22S/(22S+22R)分布为0.49~0.56,显示第四系样品多处于未熟状态。巨厚的气源岩沉积厚度、第四纪寒冷的气候和高盐度的水体环境及有效的生储盖组合是形成第四系大型生物气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西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岩石学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4,他引:18  
朱永峰  周晶郭璇 《岩石学报》2006,22(5):1341-1350
西天山石炭纪火山岩连续从玄武岩、粗面质玄武安山岩、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一直演化到流纹岩。不同地区火山岩的同位素组成差别很大。出露在拉尔敦达坂一带的晚石炭世粗面安山岩-粗面岩具有较高的εNd(t)值(+2、68~+4.29)和较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015~0.7051)。新源城南的早石炭世粗面安山岩.流纹岩具有相对较低的εNd(t)值(-0.22~+0.87)和变化较大的初始^87Sr/^86Sr值(0.7045~0.7068)。早石炭世玄武岩的初始^87Sr/^86Sr值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0.7045~0.7058),εNd(t)值高且变化范围大(+0.89~+3.04)。本文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前期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西天山晚泥盆-早石炭世岛弧自西向东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晚石炭世碰撞后富钾岩浆的喷发。  相似文献   

19.
Nd-Sr-Pb同位素体系对三江地区古特提斯火山岩的示踪结果表明,古特提斯时期三江地区存在亏损和近原始两种地幔储库。亏损地幔的Isr=0.7041~0.7077,εNd(t)=+2.87~+7.24;近原始地幔的Isr=0.7039~0.7079,εNd(t)=-0.95~+5.41。它们均属南半球地幔域。亏损地幔和近原始地幔分别是三江地区MORB和OIB的源区物质。金沙江洋内弧火山岩继承了MORB的源区物质,Isr=0.7060~0.7066,εNd(t)=+6.24~+7.54;碰撞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是陆壳重融物,Isr=0.7203~0.7235,εNd(t)=-8.80~-10.76;滞后弧山岩的源区物质是陆壳重融物与少量地幔柱熔融物的混合物,Isr=0.7077~0.7099,εNd(t)=-2.56~-9.93。澜沧江陆缘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是洋壳、大洋沉积物和陆壳物质的混合物,Isr=0.7052~0.7111,εNd(t)=+0.61~-7.26。Sr-Pb同位素联合示踪还表明,三江地区存在Dupal异常,其△Sr>40,△8/4>60和△7/4>7。  相似文献   

20.
宋小年  冯天培 《岩矿测试》2006,25(2):189-19019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铝丝(Al—1%Si)中Si及杂质元素Fe和Cu。确定了最少取样量和样品溶解方法,优化了元素分析谱线和仪器的测量条件。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叭%,相对标准偏差(n=6)低于1.4%,Si、Fe、Cu的检出限分别为8.5、1.0和0.4μg/L。该方法应用于快速测定键合硅铝丝中的各种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