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间叙事论纲(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叙事是指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口头叙述活动,主要指他们的艺术叙事。口头性是其基本特征,与此相关则有易变、易散失、往往无主名、在流传中发生增删而形成地域性和历史性异文、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反映民众心理、民众思想和趣味、真实反映与自由想象相混杂,以及与主流文化既矛盾又统一等特点。民间叙事首先大量地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其次是寄居在文人叙事的文本中。文人的介入使民间叙事经历了一个文本化的过程,使民间叙事渐渐从活态的口化之物固化为书面文字。而官方的介入则进一步使某些文本变成了经典。文本,包括被经典化了的文本,又可以成为民间叙事的新源头,成为新的民间叙事的依据,即所谓“反哺”。  相似文献   

2.
民间叙事论纲(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物主题、禁忌主题、婚恋主题、英雄主题和伦理主题,是民间叙事中最常见因而最重要的主题。民间叙事的形象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形象的实质是人,进入民间叙事的万事万物都会打上或深或浅的人性烙印。民间叙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是非常鲜明的类型化。民间叙事对于小说文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培养和提高了中国人的叙事思维和叙事能力;哺育滋养了文化人从记录民间故事进入自主创作的境地;从故事题材、人物形象、情节模式、民俗场景、细节语言等多方面不断给小说创作以营养;始终与中国小说的形式与发展相辅相扶而行。民间叙事还有一种特别值得关注的形态即活态的民间叙事。活态民间叙事包括以前曾被记录而今仍在口头存活的和一直只在口头流传而从未被记录过的两大部分。活态民间叙事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媒介的叙事——民间行为叙事。民间叙事传达民众的心声,打破了统治阶级官方话语和主流话语的霸权,对整个民族、国家有着极大、深刻、长远的影响,是有一种超越皇权、超越政府行政权力的在野权威。  相似文献   

3.
宝物主题、禁忌主题、婚恋主题、英雄主题和伦理主题 ,是民间叙事中最常见因而最重要的主题。民间叙事的形象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 ,形象的实质是人 ,进入民间叙事的万事万物都会打上或深或浅的人性烙印。民间叙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是非常鲜明的类型化。民间叙事对于小说文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培养和提高了中国人的叙事思维和叙事能力 ;哺育滋养了文化人从记录民间故事进入自主创作的境地 ;从故事题材、人物形象、情节模式、民俗场景、细节语言等多方面不断给小说创作以营养 ;始终与中国小说的形式与发展相辅相扶而行。民间叙事还有一种特别值得关注的形态即活态的民间叙事。活态民间叙事包括以前曾被记录而今仍在口头存活的和一直只在口头流传而从未被记录过的两大部分。活态民间叙事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媒介的叙事———民间行为叙事。民间叙事传达民众的心声 ,打破了统治阶级官方话语和主流话语的霸权 ,对整个民族、国家有着极大、深刻、长远的影响 ,是有一种超越皇权、超越政府行政权力的在野权威  相似文献   

4.
文学制图作为一种再现文学空间的文学地理研究方法,能将历时性叙事与共时性空间进行相互映射,但是过往的实践案例往往受限于单一的研究视角,忽略了二者内部的整体性互动关系及其与外部时空的联系。为了促使文本中的线性叙事与并置空间作为整体概念而服务于当代的文学制图实践活动,本文依据巴赫金文学时空体中的历史时空、文本时空和读者时空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叙事时空数字模型,并以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为文学制图实践案例,可视化再现了这个以唐长安为中心的爱情故事。在融合了计算叙事和地理叙事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本文对叙事文本所蕴含的顺序的、多维的和背景性的信息,进行了语义提取、语义的时空循环映射和“时间—时空—空间”的叙事再现,从而呈现叙事的语言线性、体验性和意义性的特征。该模型以开放的和可对话的框架帮助当代人理解古典文学叙事及其地方性历史语境,同时将拓展从宏观、微观的角度以沉浸式方式对地方(place)进行叙事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同伴检视模式中学生间叙事话语分析以过程为焦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对翻译能力培养的教学效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经对同伴间检视叙事话语数据量化与具体例子并结合学生检视一二稿中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语言属性与情感属性是影响建立同伴检视有效教学场的关键因素。语言属性主要指错误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话语对同伴检视辨析度与接受度的影响。情感属性主要指通过积极情感交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接受和能产生移情作用的教学场。  相似文献   

6.
"舆"的含义是民众或者公众,"情"的含义是情绪或者意愿,在《辞源》中,把"舆情"解释为"民众的意愿"。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舆情,反映了公众对某一公共事件所表达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倾向性,具有虚拟化、快捷化、多元化、开放性、匿名性及互动性等特征。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增强,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赋偏序向量空间的格子空间指的是它的一个向量子空间对于诱导序(the induced ordering)成为一个Riesz空间。主要研究了正则算子空间上的一类格子空间,其中每一个正则算子的值域具备Dedekind完备性。首先讨论了一类经典Riesz空间上的正投影,然后得到主要结果存在Riesz空间上的一类正投影使它的值域成为一格子空间,最后讨论了全空间与格子空间中正则算子的不交性。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数据可以为台风灾害追踪、灾时救援和灾情评估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现有研究常采用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等技术对台风期间社交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等)舆论话题和情感变化进行研究。在省域范围内以小时为时间粒度的多维度有效性论证尚有欠缺,且在舆情分析时未能区分用户群体差异。本文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在浙江省域范围内,以新浪微博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词频分析、台风关注度时空变化以及特定灾害事件响应3个角度探讨了微博数据对台风灾情响应的有效性;其次采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技术挖掘微博文本主题信息,并根据Louvain算法对主题社团进行划分;然后开发了一种基于自定义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用于情感指数计算,与SnowNLP相比情感倾向性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最后分析了台风期间官方和民众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话题关注以及情感演变差异。结果表明:① 在省级范围内,微博数据能有效反映台风动态和灾害时空分布;② 台风事件微博文本的主题变化反映了灾情不同阶段舆论关注点的动态变化;③ 官方微博文本比民众微博文本具有更明确的主题社团结构;④ 台风事件相关微博文本中的消极情绪在台风登陆后显著增加,其中民众微博文本对台风灾害的情绪响应更及时,官方微博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始终相对积极。  相似文献   

9.
唐代人喜欢写鹏,《全唐文》与《全唐诗》中留下了大量与“鹏”有关记载。鹏的形象内涵在唐代的不同阶段是不尽相同的,它与国运联系紧密。初唐,鹏的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熙熙攘攘、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盛唐,鹏的形象反映了意气昂扬、绚烂多彩;中唐,则回归到对《逍遥游》主旨的阐发,反映出遁世的态度;晚唐,出现了以《庄子》中“蝴蝶”“螳螂”等朝不保夕的小虫为描写中心的文章,表现出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对李唐王朝的离心。  相似文献   

10.
李旭雨的中篇小说《厚土》以"家族历史"为幕布,描画了"吕氏族人"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作品的叙事契机是"不愤不启"式;叙事策略表现为:人物出场采用的是"牵引式",情节生成采用的是"径流式";叙事旨归表现为对文化的眷顾和对历史的反思。《厚土》在叙事艺术上展现的"平说"色彩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思潮与民间文化都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严格概念,与其他思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间文化因为自己特殊的存在状态和创造主体而形不成思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五大运动都与民间文化有关,但是不能以民间文化思潮的面目出现。高有鹏先生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命题不准确,文中尚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2.
基于GeoWeb2.0的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实现民俗旅游的信息化、网络化是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村镇民俗旅游的特点,采用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Web Setrice技术为基础,结合Web2.0技术、WebGIS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构建了基于GeoWeb2.0的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以旅游目的空间信息为纽带的多媒体信息Mashup展示.为村镇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提供一个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交流的整合平台,为解决民俗旅游经营中遇到的交流推广问题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掌握语言学修辞知识、语境知识,对理解课文内容及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变传统的"表面释义型"教学模式为"深层理解型"教学模式,通过相关修辞学、语境学的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挖掘、领略名家作品之丰富内涵,真正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页面和社交网络文本中蕴含丰富的道路交通信息,是其他交通信息采集平台的有效补充。然而,自然语言文本形式的交通信息多以线性参考或地标方位描述交通事件空间位置,且大量存在事件元素缺失或隐含现象,对交通信息的自动化抽取有着较大影响。考虑到交通信息的自然语言表达方式虽然自由随意,但表达模式相对固定,提出一种从互联网文本中抽取道路交通信息的模式匹配方法。首先,基于道路交通事件描述的语言特征构建模式库;然后,以特征词词性序列的形式表达互联网文本和抽取模式,利用DTW距离度量序列相似度,实现抽取模式匹配;最后,在匹配抽取模式和填补规则指导下获取结构化的道路交通信息。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相关门户网站和微博客平台的实验过程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模式匹配方法,抽取道路交通信息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抽取互联网文本蕴含的道路交通信息,且实现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扩展,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互联网中网页文本蕴含的丰富地理空间信息,抽取网页文本中蕴含的地名实体,提出了一种地名共现网络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网页中地名的频次信息,表达网页文本中地名的共现及联系传递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链接分析的网页文本核心地名的提取方法,通过PageRank算法计算每个地名在共现网络中的链接权重,对网页文本构建的共现地名网络进行核心地名的提取,从而在庞大的网络资源中发现具有显著的焦点特征或导航枢纽特征的重要地名。最后,采用人民日报与新浪新闻体育版2份语料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中的字、声、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字正腔圆、以字行腔、声情并茂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必须遵守的法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以上海为代表的"挟带洋场风韵市井"、以大江南北小镇等为代表的"闾巷市井"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市井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本蕴含大量地理位置描述信息,有效融合地理关联信息以实现文本的精细定位是地理信息服务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描述地理位置的细粒度定位方法:在文本描述地理关联信息(地理位置实体、土地利用/覆被实体与空间关系)抽取、土地利用/覆被精细分类与地理位置粗粒度匹配定位的基础上,使用自然语言空间关系近似转换模型,确定地理位置的细粒度定位范围;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实体及其周边精细分类信息,在该范围内检索匹配,确定地理位置的细粒度定位坐标。本文以野生亚洲象活动/肇事监测文本为例开展实验,并用匹配率与位置精度评价定位质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显著提升了地理位置的细粒度定位质量,实验精确匹配率(81.51%)、位置误差距离的均值(65.97 m)及其≤50 m的比例(70.50%)均优于国内主流在线地理编码与地名检索服务结合空间关系或其单独使用结果。该方法有助于完善地理位置定位方法体系、提升地理信息空间化质量,并可服务于野生动物活动/肇事监测预警等精细定位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社交媒体中挖掘灾害应急信息,能够有效帮助传统灾害管理获取实时、主题丰富的灾害信息,从而成为灾害应急管理的新手段。得益于深度学习在自动特征提取上的成就,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社交媒体中的灾害应急信息进行自动实时提取与分类的方法。首先,利用社交媒体数据和Word2vec模型,构建与灾害类事件相关的语料库并获得相应的词向量;其次,将词嵌入文本和相应的灾情类别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多分类学习得到分类模型,用以提取近实时灾害信息。以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为案例,通过分类模型获得常见灾情类别的暴雨灾害社交媒体信息。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达到了90%以上,并且将模型运用于新爬取的2016年暴雨数据集上也得到了较好的表现,说明该模型在近实时自动提取灾害信息方面具有可行性。在对2012年分类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暴雨灾害主题信息符合灾害发展的规律,说明了利用深度学习提取社交媒体数据中的灾害应急信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实时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