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大气化学是研究发生在大气中各种化学现象和过程的一门学科,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工业与航空工业的高度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进入大气,迫切需要研究污染物对人类短期和长期的影响,这样就更促进了大气化学的迅速发展。这里介绍这一领域中两本最近的新书。 一本是麦克伊温(M.J.Mcewan)和菲利浦斯(L.F.Phillips)所编著的《大气化学》,于1975年出版,该书主要是对具有化学或化学物理基础的人们介绍大气化学。全书共有八章,前两章介绍大气的一般特性和大气的光化机制,这些可以说是一些准备知识,第三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与气候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主要由两类物质形成:一是气溶胶状污染物,它包括粉尘、煤、烟、飞灰、有机物颗粒、矿物质烟尘和大量的煤、石油未充分燃烧而遗留的残渣等;二是气体状污染物,它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有机氯化物等。这些污染物大部分是由各种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要经过一系列过程,这包括:随气流飘移,并逐渐扩散稀释;在大气中发生物理和化学的转化;因各种自然过程而从大气中清除。这3个过程不断地影响和改变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一般能存在一定时间,有的甚至能存在几十年。大气…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自发  庞成明  朱江 《大气科学》2008,32(4):987-995
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称大气所)在大气环境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自主发展和引进,建立了完备的多尺度、多成分的大气环境数值模式,包括全球大气化学输送模式、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大气所利用这些模式研究各种空间尺度上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污染物的输送和演变,研究了多种污染过程的成因和污染变化规律,在污染物输送、低对流层臭氧高污染、区域及城市污染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对区域或城市空气质量进行业务化实时预报。大气所还拓展了我国大气环境模拟研究的新领域:大气化学资料同化、污染模式集合预报、污染源反演新方法。初步建立了空气质量模式的资料同化系统(分别基于最优插值技术和集合卡曼滤波技术)和多模式集合预报体系,提高了模式预报水平;在污染源反演新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的大气环境问题,对今后大气环境数值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一、八十年代美国在大气化学方面的主要任务美国大气科学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指出,八十年代大气化学方面的主要研究任务是:1.全球大气化学循环,特别是那些影响全球气候和区域气候方面的问题;2.区域性大气化学和污染问题。 1.全球大气化学循环人们在过去几年已注意并关心到,作为人类活动的副产品的气态污染物污染了大气。并且,由于它们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相当长久,故对全球热量平衡有相当的影响并破坏大气的有益的特性(特别是O_3层,它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危害)。已有许多专门的临时性研究,为政策制定者们提供目前的大气化学的许可含量标准。然而,这些研究都着重于大气化学的基本知识。八十年代,需要在以下两个方向作广泛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结合MEIC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利用耦合了大气化学模式的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Chem,对2016年5月6日广东地区一次深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大气化学气体成分变化进行模拟,着重研究深对流系统对大气化学气体成分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较真实地再现了这次深对流天气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计算,评估了这次对流降水对不同溶解度的大气污染气体的湿清除效率,发现湿清除过程对低溶解度大气污染气体CO、NO_2和O_3的湿清除效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SO_2、H_2O_2和HNO_3的湿清除效率则分别达到50.8%、98.6%和38.2%。随着溶解度的增大,清除效率并不一定增大,这是因为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共同影响着气体污染物的清除效率。  相似文献   

6.
空气污染是近代城市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各种废气、烟尘排入大气,势必改变大气成份,直接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兰州市区为四周环山的河谷盆地,静风多、风速小,大气层结稳定,一年四季皆有逆温层存在;加之近年来工业、交通发展迅速,每年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和污染物,直接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但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7.
大气污染物SOx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 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 ,尤其对 3种起汇作用 (去除机理 )的机理 (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在不同尺度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SO2 的气相化学作用小于干沉降和湿清除的作用 ;干沉降作用很依赖于模式最底层厚度的选取 ;在有降雨时湿清除作用一般较大。文中还对大气污染物SOx 输送方程各项特征量的量级作了分析对比 ,得出了控制不同尺度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零级近似方程和一级近似方程 ,并指出了这些方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1.前言许多人对大气污染物的局地影响已有所了解,比如烟尘会使人类健康和植被受到危害、使得能见度下降等等。自从《净化空气法》以及其它法规实施以后,伦敦和其它城市地区受灾难性烟雾威胁几乎成了过去的事情,工业污染也在持续下降。尽管一次性污染方面还有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然而,人们的注意力已开始转向某些大气污染物远距离影响的问题上。人们尤其关心的是那些新的污染物,它们不是直接排入大气,而是受大气化学的作用在大气中生成的。这种新生成的污染物有可能对未曾受其前身物影响的环境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在欧洲的西北部,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日光所引起的大气转化过程的研究方面,光化学大气污染就是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英国和荷兰分  相似文献   

9.
大气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边缘性学科,又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科学。近几十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出,本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这一迅速增长着的领域中有大量出版物,其中匈牙利布达佩斯大气物理研究所E·美索罗斯(E·Meszaros),编辑的《大气化学——主要问题》一书于1981年在国外出版,该书向从事气象学,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化学工作者介绍一些大气化学的基本原理。该书作者的愿望是为那些不熟悉这一大气科学分支的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以短而紧凑的方式概括了大气化学的主要结果和问题。全书引用参考文献328种,其中10种是作者本人的科研工作成果。该书几乎概括八十年代以前的最新成果,又浅显易读,对环境科学工作者也非常有用。全书分六章:  相似文献   

10.
不同高度的大气结构和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许多年来通过各种气象研究计划(例如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气的低层部分得到了经久不衰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火箭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以电离层为主体的超高层大气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平流层、中间层和热成层下部的大气状态,人们对它的了解有限.这一层大气从10公里到100公里,称为中层大气,也  相似文献   

1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空气的运动状态。因此,气象条件成为制约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的重要因子。为了分析某一地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规律,必须研究该地区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虽然国内外已进行过许多污染气象的观测研究,但由于受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已有资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研究的需要。因此,通过低空探测来研究葫芦岛地区的污染气象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料来源我们于1998年2月20日至3月1日在葫芦岛市环保局大楼顶上进行了低空气象观测。观测内容:设1个低空探测点,施放小球测量大气边界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严重大气污染的气象和化学因子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3  
利用北京325 m 气象塔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气象要素的同步观测, 对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和化学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变化的规律, 为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研究各种条件下污染物的输送扩散 ,提出不同大气扩散模型的差别 ,给出选择大气扩散模型、参数、气象条件的要点。并对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不同高度的大气结构和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流层是我们所熟知的。另一方面关于以电离层为主体的超高层大气,以电波传导或反射以及太阳活动与地球磁场的关系等各种现象为线索,结合近年来利用飞行器探测工作的进展,也可看出这方面研究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扩散模型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各种条件下污染物的输送扩散。提出不同大气扩散模型的差别。给出选择大气扩散模型、参数、气象条件的要点。并对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微量成份的一门学科。一立方米大气约重1.2公斤,一般说来,其中所含的悬浮微粒不会超过100微克,约占总质量的80 ppb(十亿分之一)。这些被称之为痕量物质的元素,10年前的技术对它还是无法测定的,但是现在,随着新方法的出现,测定它已经成了现实,从而不断地揭示出大气化学方面的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痕量物质的自然源包括火山、植被、土壤沼泽、海洋等,另外,对低层大气来说,平流层也应算做是一个臭氧的自然源(图1)。人工源来自燃烧、工业过程和消费产品(图2)。这些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不仅相互间发生化  相似文献   

17.
化学转化作用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稳定和不稳定层结二种情况,求出了大气边界层中在输送、扩散和化学转换、衰减的共同作用下的次生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同时也完善了初生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公式。由于化学转换和衰减的作用,初生污染物随着下风距离而较快地减少,特别是在10公里以后的中距离上更加明显;相应地,一个较高的次生污染物浓度将稳定地维持在一个较长的下风距离上。  相似文献   

18.
大气化学研究进展——臭氧、气溶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研究,但是真正发展则以1929年对大气臭氧的观测和对平流层臭氧光化学的理论研究为契机。现阶段大气化学的研究许多事实和现象还不清楚。尤其是关于一些大气微量成分的源、汇和时空分布,它们的迁移、输送和全球循环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观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空气的运动状态。因此,气象条件成为制约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的重要因子。为了分析某一地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规律,必须研究该地区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围绕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物理化学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结构的观测试验研究,开展了城市边界层大气污染物三维结构观测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等5次综合性观测试验研究。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初步建立了城市环境边界层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