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在混养精养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在取得虾池混养经验后,今年,这个镇又独劈蹊径,大力推广对虾、螠蛏混养新技术。目前,全镇虾蛏放苗混养面积达2000多亩。 小观镇是个水产养殖重镇,全镇有虾池  相似文献   

2.
“涨潮碧水茫茫,退潮绿蛤(单齿蛤)一片,遇风蛤堆成‘岭’,引来人群万千”。这是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小汪子滩涂近日出现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育苗场经过大胆探索泥蚶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北方实现泥蚶工厂化育苗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贝类动物因具贝壳而得名,又因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如果把化石种类计入在内,全世界共有贝类动物14.5万多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包括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掘足纲和头足纲等七大类。除瓣鳃纲有淡水种类和腹足纲有淡水、陆栖种类外,这七大纲的贝类都生活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5.
于2001年和2002年,对广东省近岸海域的18个地点进行了贝类生物采样。采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贝类的主要毒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染毒贝类含有的高毒性毒素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GTX3,GTX4检出率较高;与2001年相比,2002年染毒贝类毒素成分的检出率和检出的毒素含量有所降低,贝类消化腺在这方面变化尤其明显;主要染毒贝类是华贵栉孔扇贝、翡翠贻贝和长牡坜等;不论消化腺或壳内全部软组织,贝类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亚湾和大鹏湾海域>深圳湾、珠海海域和粤东海域>粤西海域;大亚湾和大鹏湾的翡翠贻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样品中,毒性效能较高的STX,GTX1和GTX4等成分均占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份以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小观贝”家族之一的毛蚶获得了空前的丰收,本地和周围县市500多条渔船云集在该镇海域昼夜捕捞。海陆两条运输线源源不断地把鲜肥的毛蚶运向四面八方,使这一名产不仅装满了胶东人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7.
多倍体贝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倍体贝类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主要是从多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繁殖力以及其性成熟年龄和性比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三倍体贝类的性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总体表现出高度的不育,而四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正常;三倍体、四倍体贝类的生殖细胞明显大于同龄的二倍体的生殖细胞;多出的几套染色体使多倍体贝类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形式复杂化;多倍体贝类的性成熟年龄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三倍体贝类雌雄比例与二倍体有所不同,雌雄同体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8.
贝类免疫系统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世良  麦康森 《海洋学报》2003,25(2):95-105
介绍贝类免疫学的历史,从贝类血细胞和免疫因子方面综述了贝类免疫研究的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和体液因子的分类及功能.在贝类中没有免疫球蛋白,而血细胞的防御功能得到公认。贝类体内防御主要通过颗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实现,其中包括水解酶类的消化作用和伴随吞噬的活性自由基杀伤作用及细胞毒作用。并分析了贝类免疫与高等动物和甲壳类的不同点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受陆源排污、渔船作业及海水增养殖自身污染等共同影响所导致的养殖海域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威胁养殖贝类的质量,并制约着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结合正在开展的我国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对我国重点海域贝类养殖环境安全评价及其监控体系技术研究作一分析和探讨,并简要介绍了该公益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和目的,同时指出现阶段我们必须阐明海洋环境对养殖贝类质量的影响,并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养殖贝类质量监控过程之中,开发全新的贝类养殖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体系技术,才是保证未来海水贝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大丰市和东台市海岸外侧,有一块面积达104万亩的海滩,这里涨潮为海,落潮为滩,这便是东沙。东沙滩面平缓,含沙量高,潮流畅通,海水营养盐丰富,生物饵料充足,是贝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盛产文蛤、青蛤、四角蛤、竹蛏、缢蛏、泥螺等经济贝类,是江苏省贝类生产出口和苗种基地。但由于这里长期以来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贝类日趋  相似文献   

11.
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些年来海洋经济贝类育种现状 ,综述了传统的杂交育种和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如多倍体、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贝类杂种优势预测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手段。该技术的应用可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目前海洋贝类品种培育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在贝类体内的蓄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韧  杨颖  李志恩 《海洋通报》2007,26(5):117-120
根据2006年5—7月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和海洋环境背景值的调查资料分别分析了海州湾、吕泗、嵊泗和舟山海产贝类重金属与环境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贝类体内重金属Hg,Cd和Pb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而不是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在贝类体内的富集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Cd>Hg>Pb;不同贝类对重金属富集效果比较,紫贻贝(Mytiluse dulis)对重金属富集效果最为明显,红螺(Rapana bezoar)对重金属富集效果较其它物种较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海洋贝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产物。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近海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排放使近海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贝类由于其滤食性特点而易受到重金属、农药、生物毒素、细菌、病毒等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更是贝类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因食用重金属污染食品而中毒的现象已有发生[1-2],这些污染直接  相似文献   

14.
山东荣成天鹅湖海草场大型底栖贝类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天鹅湖不同微生境条件下底栖贝类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对天鹅湖矮大叶藻区、空白区、大叶藻区边缘及其内部的底栖贝类和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发现15种大型底栖贝类,隶属14科15属;贝类种类组成、分布密度、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在4种生境中差异显著,但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空白区域中贝类总密度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大叶藻区内部最低,但矮大叶藻区和大叶藻区内部多样性指数较高。大叶藻区内部的贝类以腹足类锈凹螺、日本月华螺、刺绣翼螺等刮食者为主,而双壳贝类则更倾向于选择无海草覆盖的空白区或者海草较为稀疏的草场边缘。综合分析表明,天鹅湖底栖贝类的分布和多样性受底质特征和海草覆盖影响最为显著,同时与水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滤食性贝类在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混养虾池中滤食性贝类如何影响虾池整个生态系统这个问题,综合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从滤食性贝类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和其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影响,以及混养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2):22-27
Ⅰ.3.东海渔业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现以北纬24°30′~32°00′,水深200m以內陆架海域为一生境单位。在这海域內,依据环境条件,聚集栖息5个类群,类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东海渔业生物群落。 Ⅰ.3.1. 贝类类群 东海西区的浙江、福建两省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产量较多的有螠蛏、牡蛎、泥蚶,菲律宾蛤仔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沿海部分海域麻痹性贝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产于大连、深圳、广西北海和福建厦门海域的贝类进行麻痹性贝毒检测,选取部分有毒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小白鼠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样品消化腺毒素含量为0—25.3MU/g,剔除消化腺的其他贝类软组织均没有检测到PSP的存在。消化腺和其他软组织的毒力加权平均值为0—2.6MU/g,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4MU/g。大连海域染毒样品的检出率为50%,在四个海域中最高,福建海域检出率则最低。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和广西北海海域贝类所含PSP成分相似,包含有C毒素(C1/2),GTX毒素(GTX1—4)和STX,而大连海域贝类含有的毒素组分与前两者有较大差异,且随贝类采集的不同时期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2,(10):54-55
最近,来自英国南极考察队、国家海洋学中心、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墨尔本大学和新加坡大学的科学家们完成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贝类生物样本的甲壳厚度和骨骼大小。这些贝类生物样本分为4种类型,生活在从热带到极地地区12种不同的环境。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要更清楚地了解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并且对这些动物如何能更好地适应海洋酸度增加做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酸度的增加会影响贝类生物和其他鱼类骨架的大小和重量,而贝类生物  相似文献   

19.
海水贝类养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水贝类养殖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由于贝类大量摄食而导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 下降、种类组成改变,以及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截留和再循环从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筏式养殖的“岛屿”效应而引起的水动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滤食性贝类对浅海养殖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浅海贝类养殖系统中 ,营养盐的浓度和形态对贝类生长有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 ,贝类对系统中的营养盐循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 ,贝类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 ,使其组成和密度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贝类又可向水体中排泄无机营养盐 ,如铵等 ,还将粪和假粪排放于底泥中 ,改变了底泥的数量和质量 ,增加了底泥中营养盐的浓度 ,而底泥中的沉积有机物经矿化作用和再悬浮作用 ,又可使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重新进入水体进行物质循环 ,为贝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条件 (见图1)。图1浅海贝类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盐循环(仿Kassp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