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刁龙咀海岸的发育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蔡爱智 《海洋与湖沼》1980,11(3):204-210
海岸堆积体的研究是海岸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对砂质海岸堆积地貌及其相应的沉积相的研究进展很快。一些地质研究者对北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典型海岸的观测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对黑海和里海也做过一些工作。砂质海岸堆积体的,研究,过去偏重于沙坝、沙咀、沙堤等,而且多注重于陆上部分。从近几年发表的论文看来,已较普遍地重视了水下岸坡的坡度和粒径与波浪的关系,并探讨了堆积形态的冲淤  相似文献   

2.
白沙口海岸小泻湖的演变及砂坝泻湖海岸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凡 《海洋科学》1983,7(6):12-18
砂坝泻湖海岸约占世界海岸线总长度的11%,它伴有巨大的堆积体,成为某些沉积矿床发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对于砂坝泻湖海岸的研究,不但与研究海岸演化、新构造运动等理论问题关系密切,而且对海岸工程、寻找砂矿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都讨论过砂坝泻湖海岸的形成问题,但至今各家观点尚未  相似文献   

3.
形成各种堆积体——砂滩、砂嘴、砂洲等的近岸沉积层结构的研究在海岸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在沉积层结构中,以及它的岩石学和动物区系方面反映着沉积层发展的历史。对于堆积体结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追溯它发展时期的层序性,从而指出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的海岸演化的一般规律性。通过厚度的研究、层次相关性的对比、使用现代方法测定沉积层的绝对增长,我们就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岸侵蚀主要出现于废弃三角洲前缘地带和现代三角洲局部地区。其次出现在堆积性海岸阶地或沙坝区域。 河流沉积中心转移、流域来沙减少、河口水动力变异是废弃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侵蚀的重要条件;陆架供沙不足是海岸砂质堆积体蚀退的主要原因;较高能量的海浪、风暴和近岸水流作用是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海平面上升对海岸蚀退有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海岸侵蚀仍在继续。今后,随着海岸带的开发建设,必须重视对海岸侵蚀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沙坝和沙脊是广泛发育于河流、河口海岸与浅海陆架的大尺度泥沙堆积体,由于发育环境和动力过程的不同,它们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动力过程、形成机制和预制理论模型等方面分别评述了河流沙坝、河口海岸沙坝与沙脊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沙坝与沙脊形成发育的4种预测理论,并指出现有理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天然砾石海滩作为一种高能环境下的海岸堆积体,因其粒径粗、孔隙度大等特征,是良好的海岸防护屏障.了解砾石海滩形成过程离不开砾石形貌这一重要参数,但要快速、准确获得大量砾石的定量参数比较困难.本文对山东北长山岛3个砾石海滩(九丈崖、月牙湾、长滩)、南长山岛的4个砾石海滩(仙境源、林海、长山尾和明珠广场)进行现场剖面测量并采...  相似文献   

7.
台风作用下淤泥质海岸动力地貌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509号麦莎台风(近似百年一遇)作用前后杭州湾北岸龙泉-南竹港实测的海岸地形和水文资料,利用分形技术、冲刷深度和闭合水深等相关概念分析淤泥质海岸的剖面变化、岸线进退以及地形冲淤,进而探讨海岸响应台风作用的动力地貌行为.结果表明:1)台风作用前后的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表现为水下类似沙坝的堆积体削平、凹处填洼,水下平台发育锯齿或较小的坝--槽,海岸剖面的分维数降低,剖面坡度处于平缓;2)麦莎台风对海床的整体冲淤幅度不大,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大潮讯的增水致使波浪对海床的塑造能力减弱以及码头的遮蔽作用造成;3)台风作用对海岸的冲刷深度约为0.8 m,闭合水深为9.5 m,近岸-1 m邻近区成为海岸响应台风作用最敏感的地带;泥沙主要在0 m到闭合水深区间的海床发生纵、横向运移.  相似文献   

8.
黄渤海水体交换、悬沙特征及其对渤海海峡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桂芝  高抒 《海洋通报》2002,21(1):43-48
根据渤海潮流、环流和悬沙浓度特征,黄海水体由渤海海峡北部输入渤海,在渤海循环后,经由渤海海峡南部输出到北黄海。输出水体的悬沙浓度达到0.01kg/m^3的量级,远高于输入水体。因此,黄、渤海水体交换的结果是悬沙向北黄海输出。渤海海峡南部是高悬沙浓度区,又是渤海水体输往北黄海的通道,因而渤海海峡楔状堆积体似乎是截留部分悬沙并发生堆积的结果。但是,渤海海峡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均不支持这个假说。楔状堆积体的主体部分可能是在全新世高海面以前就形成了,而其物质可能是来源于海面上升过程中的海底物质改造和局部的海岸侵蚀。要弄清渤海海峡楔状堆积体的成因和物质来源,还需深入研究堆积体的表层沉积速率、泥碳的年龄、泥质沉积区的动水沉降通量、以及浅地层剖面层序。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沿岸多港湾,主要有3种类型的潮汐汊道型港湾:(1)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港湾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海岸,以三亚港最为典型。三亚港原始岸线为基岩港湾海岸,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风化泥沙充填谷地港湾连成陆地,以沙坝-泻湖体系形式逐渐堆积成海积平原。(2)港湾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起源于构造断裂带的港湾。其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及海岸侵蚀向湾内供应的沉积物以及巨大的纳潮量形成的潮流动力。消费品流及海岸供沙使纳潮水域淤积,纳潮量相应减少,同时在口门内外形成潮流三角洲(拦门沙浅滩)。(3)溺谷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岸、东北岸。其演化过程是:古河口溺谷,沿岸输沙发育海岸沙坝,古河口溺谷逐渐淤积衰退,潮流作用形成 口门外落潮流堆积体及涨潮带入海相细粒物质,使纳潮水域进一步淤浅缩小,目前这类汊道处于发育演化的晚期,接近汊道整体的消亡。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与沙质海岸地貌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北起胶莱河口 ,蜿蜒曲折 ,经烟台、青岛、日照等地 ,南达绣针河口 ,长2713km。这里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经常出现强风天气并伴随大浪。1烟台沿海防护林的发展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带的森林 ,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人类的砍伐和战争的破坏等原因 ,已所剩无几 ,除少数残疏林外 ,大部分为荒山、荒滩、秃岭。建国后 ,人民群众大规模地在泥沙质海岸上栽种海岸防护林 ,主要分布在日照、牟平、胶南、荣成、文登和蓬莱等地 ,主要树种是黑松、赤松、刺槐、紫穗槐和柽柳等 [1],其发展过程有3个。(1)垦殖期 :…  相似文献   

11.
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演变与泥沙输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坚  蔡锋 《台湾海峡》2001,20(2):135-141
通过海岸地貌调查、沉积物分布、岸线对比、沿岸输沙率计算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海滩的演变特征,认为厦门岛东南部海岸的沿岸净输沙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由东向西;黄厝湾中北部存在反向输沙。文中划分了中-强侵蚀海岸、中侵蚀海岸、中-弱侵蚀海岸、弱侵蚀海岸、弱淤积海岸和不确定海岸等6种类型。人工采沙是引起海岸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海岸工程》由青岛市海岸工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它是海岸环境和工程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二、征稿内容1、海岸工程环境(浪、潮、流等);动力地貌,工程地质,泥沙洄淤;海岸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论文,调查研究和分析实验报告。2、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综合评述,重要书刊和论文评介。  相似文献   

13.
姚国权 《海洋信息》1999,(10):21-22
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经过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开发,其美丽富饶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近十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岸交往日趋扩大。1993年以来,分别在南京、台南和西安等地举办了3次关于海峡两岸港口及海岸开发研讨会。为了促进大陆人民对台湾宝岛的了解,特对台湾海岸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岸工程》2014,(1):F0003-F0003
《海岸工程》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治、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垦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6.
《海岸工程》2011,(4):89-89
《海岸工程》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治、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垦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海岸湿地类型、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海岸侵蚀、油气资源开发、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压力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矩阵因子分析表明,不同的海岸湿地类型所承受的环境压力和所遭受的环境退化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三角洲、海岸潟湖、砂质海岸、珊瑚礁、淤泥质海岸、滨岸沼泽和红树林等湿地类型遭受的环境压力最大,环境退化也最严重;指出了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岸湿地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海岸工程》2010,29(3):F0003-F0003
《海岸工程》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治、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垦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9.
《海岸工程》2010,29(1):F0003-F0003
《海岸工程》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治、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垦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0.
《海岸工程》2013,(1):83
《海岸工程》是海岸工程及海岸带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内容包括:港湾、海岸环境、入海河口整治、海岸保护、港口码头、防波堤、滩涂围垦及排海工程、能源、矿藏、渔业等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岸带调查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调查和实验报告、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新工艺及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专题综述,并介绍国内外海岸工程科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