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岩体结构控制论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作者于1984年提出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并全面、系统地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研究了岩体变形、岩体破坏及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提出岩体变形系山岩体材料变彤和岩体结构变形共同贡献的,岩体破坏系受岩体材料破坏和岩体结构破坏控制的;岩体力学性质不仅决定于岩体材料力学的性质,而且受控于岩体结构力学效应及环境因素力学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岩体可以划分为连续介质、碎裂介质,块裂介质及板裂介质四种岩体力学介质,从而建立了完整的岩体结构力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创建人为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教授,其代表作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1979)。该学科是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程地质学和岩体力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化的结果,是地质研究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岩体水力学基础(一):岩体水力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和实际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岩体水力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阐述了岩体水力学的定义、岩体的空隙结构类型、岩体的渗流问题、岩体的渗透稳定性问题以及岩体水力学的系统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试验条件与岩体力学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加载速率和围压效应的研究,分析了不同试验材料的粘弹性对加载速率和围压大小反应的差异性。为避免因加载速炫和围压范围选用水当,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因人而异的现象。文中述用稳态加载速率研究岩体力学特性的必要性。用三轴试验法研究岩体力学特性,围压条件的确定,要在满足岩体赋存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围压的上,下限。针对不同的破坏机理,选用不同的强度判据。研究抗剪强度,还应当注意试样剪破坏机理的同类性。  相似文献   

5.
岩体风化程度量化分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岩体风化程度分带,是常用于区分地壳表部岩体工程地质性质优劣的一种较老的岩体质量分类,由于参与风化带划分的因素中定量指标较少,因而造成分带的误差较大。从风化岩体裂缝发育程度的变化、岩体完整性的变化和岩体结构的变化出发,研究用岩体裂隙间距、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原有的定性因素,对风化岩进行量化分带。  相似文献   

6.
杨昆  陈云杰 《地质论评》2019,65(Z1):107-108
正1区域岩体特征1.1岩体概述研究区处于北祁连造山带中东端北缘,老虎山一毛毛山区域大断裂北侧。沿该断裂带北侧加里东中晚期岩浆侵入活动较为强烈,发育基性一超基性、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于莲花山、毛藏寺、直沟、北大坂、银洞沟、干沙沟一带,形成规模巨大的复式岩基(图1)。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采空区软弱破碎岩体加固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采空区岩体结构特征,通过内模拟试验和岩块尺寸效应试验,研究了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对矿柱和护顶矿柱分别提出了加固补强措施。  相似文献   

8.
岩体工程地质综述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本次大会有关岩体工程地质的定性、定量分析问题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岩体微结构及应用,岩体赋存环境、岩体构造、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工程地质勘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采用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一种通用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复式岩体和杂岩体是花岗岩类岩体组合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华南花岗岩类岩体的普遍特征之一。所谓“复式岩体”系指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岩体在空间上的共生,组成复式岩体的各部分彼此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成因联系。所谓“杂岩体”则是指来自同一岩浆房(或岩浆源地)的同源岩浆多次分离、上升和侵入定位所形成的岩体共生组合。研究花岗岩类岩体组合演化的规律,按照明确的涵义,正确地区分复式岩体和杂岩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岩体质量等级指标是岩石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新修订的《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增加了边坡工程岩体质量(QISERM)指标[BQ]的计算公式,包含一个反映边坡倾角与主要结构面倾角间关系影响的修正系数F_3,其由结构面倾角与边坡坡面倾角之差确定。文中讨论了规范中F_3的确定方法存在的缺陷,建议其取值改由结构面倾角与边坡坡面在结构面倾向方向上的视倾角之差来确定。通过13 357个算例的对比计算,统计了新标准取值方法和文中建议方法获得的边坡工程岩体质量指标[BQ]值之间的差值。结果表明,当主要结构面类型与延伸性修正系数λ=0.6时,差值在40以内,其中78.3%的算例中差值小于5;当λ=1时,差值在60以内,其中有68.7%的算例中差值小于5。文中提出的方法相比新标准取值方法在理论上更完备,精度上更准确,可为边坡工程岩体质量指标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明西安隐伏花岗岩体的圈定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培森 《广东地质》1994,9(2):77-80
  相似文献   

13.
萝岗岩体是典型的复式岩体,岩性复杂,由多期多次岩浆上侵形成,由2个独立单元和3个序列组成,分别形成于中三叠世一晚侏罗世。岩浆定位经历了被动就位→强力就位→被动就位的过程。在空间上,岩浆上侵就位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4.
岩体风化的综合分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岩体的风化不仅会引起岩石物质成份、化学成份变化 ,而且也引起岩体裂隙、岩体完整性的改变。因而风化岩体中裂隙数量、岩体块度的变化与岩体的风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论文研究了用岩体裂隙间距、岩体的完整性指标、岩石质量指标对岩体风化程度进行分带 ,较好地将岩体风化分带与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岩体风化程度的定量划分上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岩体工程特性研究中弹性波速参数取值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梧秀  姚增  蒋振 《岩土力学》2004,25(9):1353-1356
工程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导致了弹性波速的各向异性。因此,在岩体工程特性研究、岩体质量评价等方面,应注意合理地应用岩体弹性波速资料。笔者分析了岩体波速的各向异性特征,并指出:由于波速各向异性的存在,在岩体完整性系数计算中,岩体波速应取不同方向波速的几何平均值。当利用文中所给公式进行岩体孔隙率计算时,建议波速取最小值;在进行节理、裂隙发育的优势方向判断时,则取不同方向的波速值分别进行计算;当计算弹性模量时,必须取与岩体受力方向相一致的波速值。并给出了利用波速进行有关参数计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岩体结构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力学是解决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国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岩体工程建筑的基础理论。但是工程界仍感到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低。作者认为原因有两条:(1)岩体力学研究与地质研究脱节,(2)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不能反映岩体力学的真实规律。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是从材料力学和土力学移植过来的,实质上是连续介质力学,不符合岩体的地质实际。  相似文献   

17.
岩石质量指标RQD与工程岩体分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讨论了工程岩体分类中 RQD确定的某些问题 ,对正确选取 RQD指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谷德振先生开创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是我国工程地质代表性科学理论之一,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简要概括了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20多年来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岩体结构参数模型、应力-应变模型、强度与破坏概率模型、岩体水力学模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体变形、破坏与水力学性质的各类力学效应与定量控制规律,并探讨了充分调动边坡岩体自稳潜力的主动加固理念、固脚和护腰的加固模式与锚固设计方法。本文认为,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深刻把握了岩体工程行为的基本控制因素和作用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定量理论研究是后来者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
运用结构面模拟技术分析岩体质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以往岩体质量分类经验基础上,突出岩体的结构特征分析与研究,阐明了岩体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结合实例建立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在这一系统中,突出了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分析在评价中对确定RQD值的重要作用,解决了RQD值的定量分析,对岩体质量评价向定量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工程实践说明这一评价体系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