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攀西地区地处我国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的接合部位,是著名的攀西裂谷所在地;地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小三江流域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该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聚集的地区。调查显示,该区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但至今尚未建立一个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也相对滞后。本文以近期调研资料为依据,根据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发育分布特征,提出了该地区建立地质公园的思路和设想,即根据各个景观地在地质成因上的相互联系,按景观地的组合形式,建立地质公园;以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地为中心,与相邻近的大型水电工程组合,建立地质公园;以著名的大型矿山为中心,联合邻近的地质遗迹景观,建立矿山公园。并通过典型实例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嶂石岩地貌与云台山地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行山中南段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河北嶂石岩国家级地质公园和河南云台山世界级地质公园旅游地质地貌特征最具特色,分别代表了本区砂岩和碳酸盐岩独特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前寒武纪地质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山前寒武纪地质现象丰富、典型、集中,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成因和科学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了前寒武纪地质旅游线路,为地质实习与地质考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嵩山真正成为前寒武纪地质教学与科普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景观丰富。以岩溶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基本代表了我国岩溶景观的分布和观赏价值。以41个岩溶类国家地质公园的系统分析为基础,分析我国南北方岩溶景观及其形成条件的差异。1从岩溶类国家地质公园的数量上可以看出,南方地区(30个)较北方地区(11个)岩溶景观更为发育;2尽管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泛,但岩溶景观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山区、华北的太行山和燕山地区;3成景地层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北方地区的成景地层相对集中,以中元古界、寒武-奥  相似文献   

5.
<正>本论文依托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下发,长安大学刘建朝老师负责的项目《太行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要求对太行山平顺地区、邯郸地区、石湖地区、涞源地区及灵丘地区典型矿床及外围进行系统的研究,支家地铅锌银矿床正是该项目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引用的图片及数据也都是来源于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阜新—义县盆地和医巫闾山地区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地貌学和年代地质学资料的基础上,对辽宁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岗岩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系统总结.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阜新—义县盆地和医巫闾山同属于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系统,阜新—义县盆地的发育、热河生物群兴起与医巫闾山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一结论为整合地质遗迹资源,整体规划建设锦州国家地质公园,打造地质旅游品牌提供了科学支撑,同时也为将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基础地质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5):623-631
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大小是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者世界地质公园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随着全球地质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与地质公园建设者逐渐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和国际、国内价值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地质遗产科学价值评...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地质奇观报道热情大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推出了地质公园计划,给出地质公园的定义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我国很重视地质公园计划的推行,专门立法的《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第八条就明确指出,“要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建立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9.
河南是我国从大洋地壳演化成大陆地壳最先形成陆地的地区之一,经历了太古代到元古代的地质发展时期,穿越华北板块及秦岭造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造就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全省已建立的地质遗迹保护区中,有2个世界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10多个省级地质公园。就目前而言,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的某些问题[1]已引起重视外,其它如地质灾害发育强度、交通、社会经济等对地质遗迹保护及建设有影响的因素至今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初衷在于利用GIS技术优势对地质遗迹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  相似文献   

10.
论贵州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在强化地质遗迹保护、深化地质科学研究、推进地学科普教育、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地质公园建设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以期使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地质公园在国土资源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情  邢立达  王晓丽  潘正华  胡毅  路硕 《地质通报》2017,36(9):1506-1513
安徽齐云山兽脚类足迹群是目前中国晚白垩世保存最好的恐龙足迹群之一,对其沉积环境的研究为恢复白垩纪末期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提供了证据。研究区足迹全部为兽脚类凸型足迹,与无脊椎动物遗迹Palaeophycus tubularis和Scoyenia sp.保存在一起,指示陆相沉积中的浅水沉积。通过薄片鉴定,足迹层位主要为岩屑砂岩,其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和峰度4个粒度参数特征与典型的河相砂一致;粒级分布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图及散点图表明,足迹层位从下到上颗粒逐渐变细,水动力条件变弱,沉积环境由河床沉积转变为边滩沉积。综上,齐云山兽脚类足迹点沉积环境为大型曲流河沉积,足迹保存在边滩沉积的下部,是白垩纪末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兽脚类恐龙动物群的水源地。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沉积建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北古大陆南缘,以控制不同构造单元的断裂为界,构造格局自北而南划分如下:古大陆边缘的基底与盖层单元(华—熊陆缘带),宽坪群构造单元,二郎坪群构造单元,北秦岭(秦岭群)构造单元和南秦岭(刘岭群)构造单元。据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控矿因素,划分该区沉积建造演化阶段:①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建造;②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③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演化阶段;④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⑤中生代陆内碰撞演化阶段。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分别研究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成矿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礁是造山带内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可以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研究这些岩石组合的结构组成及生物赋存状态可为古地理恢复及造山带演化提供依据。分布于北大巴山地区与富TiO2碱性火山岩紧密相关的碳酸盐岩组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被动陆缘台地相组合。该套碳酸盐岩组合主要由生物礁、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泥质灰岩、角砾灰岩共同构成。砂屑灰岩及生物灰岩中常伴随有薄层凝灰岩夹层;同时这些碳酸盐岩中富含不同比例的火山碎屑成分,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波纹斜层理和滑塌构造。生物碎屑灰岩通常与凝灰质砂岩、泥岩构成韵律层,火山质碎屑在类岩石中主要表现为粒径0.5~3 mm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和凝灰岩碎屑,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生物礁中通常出现1~2.5 cm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碎屑,且在生物礁之间的砂岩夹层中含有丰富的0.5~1 mm的次圆状玄武岩碎屑;砂屑灰岩中含有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和辉石两类碎屑,其中辉石碎屑粒径通常为1~2 mm,同时该类岩石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这些黄铁矿通常因其粒径变化而发育粒序结构特征。角砾状灰岩可分别由砂屑灰岩、生物礁及生物碎屑灰岩构成,也可由三者共同构成,玄武岩碎屑仅出现于角砾状生物礁灰岩中。这些碳酸盐岩中的生物化石具有曾经历过明显的搬运改造特征,其中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屑灰岩中的化石碎屑以次圆状为主,生物礁中的生物化石平行于砂岩夹层分布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压扁和挤压变形,岩石中普遍发育滑塌沉积构造。这些特征共同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与下伏的碱性玄武岩形成密切相关,二者共同构成了与现代大洋中典型洋岛/海山相一致的结构特征,且这些碳酸盐岩多沿着下伏玄武岩的周边沉积,具有深水—斜坡环境的沉积组合,同时因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化石经历了一定距离搬运作用而发生再沉积,进一步表明这些生物发育时代可能要略微早于该套火山—沉积组合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博格达山东北缘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上二叠统进行详细观察和精细测量,详细分析了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特征,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博格达山东北缘上二叠统自下而上发育泉子街组、梧桐沟组与锅底坑组;泉子街组沉积期,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分别发育冲积扇、曲流河,冲积扇砂砾岩体内有大量的砂岩砾石与油页岩砾石,为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芦草沟组被剥蚀后在山前沉积的产物;梧桐沟组沉积期,博格达山隆升为物源区,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分别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砂砾岩体内火山岩砾石较多;锅底坑组沉积期,西大龙口剖面与水西沟剖面主要发育曲流河泛滥平原,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5.
博格达山北缘是准噶尔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之间的关键部位,是研究盆山关系的重点区域。博格达山北缘二叠纪中、晚期的构造演化与沉积时空演变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勘测、镜下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实验和地震资料解析等方法,针对博格达山北缘东、西部两条剖面—大龙口剖面和井井子沟剖面开展研究,分析其沉积类型和演变过程,解析盆山构造变形和发育特征,探讨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瓜德鲁普统乌拉泊组为湖成三角洲相,井井子沟组至红雁池组为湖泊相,乐平统泉子街组为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为滨浅湖—三角洲相沉积;研究区可分为两个主要构造层,下构造层以伸展断陷为主要结构,上构造层以前陆冲断为主要构造变形;多期构造活动控制瓜德鲁普统、乐平统沉积演化过程,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瓜德鲁普统的湖泊相转变为乐平统冲积扇—河流相沉积,晚期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区域进入准平原化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天山北缘白杨河及玛纳斯河现代辫状河沉积作用为主的洪积扇的研究,认为此类洪积扇以活动的辫流带和洪水 期才发生沉积的漫洪带为特征。扇面上不能全区同时发生沉积,而是选择扇面低势能区发生沉积。辫状河道呈条带状分 布,与常规砾质辫状河沉积特征类似,并向扇缘散开,沉积的砾石条带物性好。洪积扇的发育受构造、气候、水系的共同 控制,这些条件决定了洪积扇的沉积特征及发育规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古代洪积扇以辫状河道沉积作用为主,是 发育在盆地边缘低坡度洪积扇,更倾向于辫状河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同构造沉积盆地的沉积作用与构造环境及其活动性质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尽管控制沉积作用的因素很多(诸如气候、物源等),但最基本的因素乃是同沉积作用的构造活动,它控制着沉积体的分布、厚度、相型等。甚至不少沉积体是在两种或三种构造环境下发生的,因而有着纵横交替、相互更叠的复杂层序。而作为特殊沉积作用的沉积矿产,则更显著地制约于同沉积构造活动,尤其作为导矿构造的基底构造以及盆地演化中的控制性构造,则是寻找隐伏矿产的一  相似文献   

18.
砂砾岩体一般为多期发育、多次沉积的复合体,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对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与对比问题,国内外尚无很好的解决先例.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相反演的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精细划分方法.文章在岩芯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用岩芯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建立研究区成像测并模式,并精确地识别出鲍马层序、高密度浊流序列和中扇辫状水道...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trapped noble gas contents in a variety of shales and related samples. These data, along with those previously available, indicate that the normal sedimentary rock pattern is one of progressive enrichment of the heavier gas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oportions in air, from which sedimentary rock gases were presumably acquired. Within this normal pattern, however, variations considerably beyond an order of magnitude characterize both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so that multiple processes appear to be necessary to account for trapping of noble gases in sedimentary rocks. Relative to the normal pattern a number of cases of anomalous Ne enhancement occur. This unexplained phenomenon, previously thought to be exotic, must now be considered unexceptional.Noble gases in air occur in approximately the ‘planetary’ proportions characteristic of meteorites, except for more than an order of magnitude deficiency of Xe. It is commonly held that atmospheric noble gases are indeed planetary, the Xe deficiency in air being made up by the inventory in sedimentary rocks. We consider that while this hypothesis cannot be proved false the available data do not support it. At least equal weight should be given to the alternatives: either that (preferentially) Xe has failed ever to become part of the atmosphere or that the total terrestrial noble gas inventory is simply not planetary.  相似文献   

20.
鄂西是中国沉积型高磷赤铁矿的重要产区,含矿岩系为上泥盆统黄家蹬组和写经寺组,前者主体为近滨亚相沉积,后者为较平坦的远滨带。铁矿化受含矿沉积盆地和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化主要赋存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含矿建造层序构成了沉积旋回,与海进-海退相呼应。中泥盆世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晚泥盆世下陷加速,在晚泥盆世晚期海水最深。之后盆地抬升,海平面上升,盆地沉积结束。沉积期成矿作用表现为机械沉积作用、胶体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形成赤铁矿。成岩期表现为固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新生矿物充填交代作用,磁铁矿在该期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