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水样硝酸盐氮同位素分析预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肖化云  刘丛强 《岩矿测试》2002,21(2):105-108
采用离子交换色层法和扩散法进行水样硝酸盐δ^15N分析预处理。所用的Dowex^R 1-X8树脂(>5mL)对50mL浓度为500、1000、2000mg/L的硝酸盐溶液的吸附率均>99.9%,30mL 2mol/L KCl溶液对树脂柱长5cm的色层柱洗脱率>95%。该方法适用于在野外及时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并可在树脂柱内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影响分析结果。水样洗脱液用扩散法进一步处理,50℃时,对硝酸盐扩散10d,回收率>95%,且不会引起氮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2.
作为早期王权国家诞生的核心区域,洛阳盆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对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生业经济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植物考古方面,尚需其他证据予以全面评估。为此,本文对仰韶晚期的中沟遗址和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王圪垱遗址出土人骨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中沟(δ^13C=-7.5±1.4 ‰,δ^15N=8.5±0.8 ‰,n=28)与王圪垱遗址人群(δ^13C=-9.9±1.9 ‰,δ^15N=8.8±1.1 ‰,n=14)的δ^13C值略有差异,而δ^15N却比较接近。结合植物考古等相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两遗址先民虽然均主要以粟、黍等C4类食物为食,但王圪垱先民食物中水稻的比例有所增加。这种状况可能与龙山晚期之后本地与南方稻作农业人群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有关。本研究的另一发现是,中沟与王圪垱遗址中墓葬人群(δ^15N=8.9±0.6 ‰,n=17;δ^15N=9.2±1.0 ‰,n=9)的δ^15N值明显高于灰坑人群(δ^15N=7.8±0.7 ‰,n=11;δ^15N=7.9±0.7 ‰,n=5),即前者饮食中肉类比例高于后者。考虑到仰韶中期以来中原地区社会分层越演愈烈,肉食消费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人群分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黄土覆盖,干旱半干旱自然景观区采用水化学测量进行普查找矿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化探水样中Pb、Cr、Co、Ni的测定报道不多。对于水样中痕量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虽有介绍^[1,2],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较为理想^[8,4]。为提高分析的质量,普遍使用基体改进剂。我们采用HNO8-H2O2消化水样,加入钯盐作基体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化探水样中的铅、铬、钴、镍进行测定,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原油运移过程中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传平  梅博文 《地球化学》2002,31(2):201-205
辽河高升油田和塔里木轮南14井为实例,探索了原油横向和纵向运移过程中氮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初步探讨了原油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运移机制。在莲花油层中,原油沿横向运移约10km后,δ^15N值由12.80‰逐渐变化为11.07‰,下降了1.73‰。在轮南14井由下至上753m厚的五个油层中,原油δ^15N值由0.24‰逐渐变化到-2.92‰,下降了3.19‰。两个实例均表明,原油的运移过程会引起δ^15N值下降。  相似文献   

5.
A 63-cm sediment core document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in sediment, such as organic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continu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in Longgan Lak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C/N ratio and δ^13Corg revealed that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 derived mainly from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ources is a minor contributor. Excess phosphorous is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marked by utilization of phosphoric fertilizers since 1952 A.D. The increase of δ^13Corg towards the sediment surface, together with increasing of OC and N accumulation, indicated the elevation of lake primary productivity due to excess phosphorous loading caused by utilization of phosphoric fertilizer. The decrease of δ^15N during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elev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after 1952,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scharged of nitrogen with lower δ^15N into the lake.  相似文献   

6.
针对硝酸盐对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介绍了用CaO除去CO2和H2O的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的燃烧等方法和和利用AgNO3 C(石墨)生成CO2的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燃烧法,研究了用^15N和^18O同位素分析地下水中NO^-3来源和判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判别常州地区地下水氮污染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运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常州地区地下水氮的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和微承压水中NO3-含量高,平均含量为38.32 mg/L,δ^15N为4.818‰~32.834‰,δ^18O为12.502‰~20.757‰,反映了多数潜水和微承压水受到了厩肥和污水的污染;中深层承压水(第1承压水、第2承压水、第3承压水)中NO3^-含量低,NO3^-平均含量为0.52 mg/L,未受到氮污染,δ^15N为2.163‰~6.208‰,δ^18O为17.051‰~23.201‰,NO3^-应主要来源于早期形成时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8.
Lake sedimen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n records of paleoenvironments and paleoclimates and their changes.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sedimen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m Taihu Lake based on seven geochemical indices measured in an 89-cm long sediment core. The core, corresponding to a time period from 6870 a B.P. to the present, was analyzed for δ^13Corg, δ^15N, TOC, TN, TP, C/N ratio and radiocarbon dates. Comparison of these multiple geochemical tracers helps to impro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ll of the geochemical proxies used in the study change regularly, and show four major time scales that suggest different environments. During 6870-6532 a B.P., the values of all parameters slightly varied. δ^13Corg values increased in a wave pattern from -25.9‰ to -20.7‰. Similarly, δ^15N values increased from 1.6‰ to 4.5‰. TOC,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remained around 0.8%, 0.1%-3.2% and 0.5%, respectively. C/N ratios varied from 20.6 to 6.6. At 6370 a B.P., the sediment record profile showed dramatic variations in all parameters. δ^13Corg and δ^15N values dropped to -26.9‰ and 1.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硝酸盐中氮、氧同位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琳  苏小四 《世界地质》2003,22(4):396-403
农业区内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普遍存在。为保证供水安全和有效治理污染的地下水体。确定硝酸盐中氮的来源及影响硝酸盐浓度的物理、化学作用尤为重要。由于不同成因的硝酸盐中δ^15N值存在差异,利用N同位素可以确定氮污染源,但有时存在多解性问题;分析硝酸盐的δ^18O值,可提高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研究深度。本文综述了用硝酸盐中N、O同位素来区分地下水污染中硝酸盐的不同来源和示踪氮循环过程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中氮及其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真空热解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碱性玄武岩和基性侵入岩中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喷出岩和侵入岩中流体组分在岩浆的上升侵入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喷出岩与围岩有较少的混染作用发生。碱性玄武岩包裹体中氮含量较低,为1.91-14.01μL/ g,δ^15N为-22.6‰~-1.8‰。侵入岩包裹体中氮含量为25.39-731.30μL/g,δ^15N为+0.7‰~ 20.9‰。碱性玄武岩中N2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可能部分代表了上地幔流体的特征,脱气作用造成同位素值有较大变化;而侵入岩中的N2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更多地反映了地壳中含氮物质浓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1.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氯硫氮磷钾铜锌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用微晶纤维素垫底镶边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生物样品中的Cl、S、N、P、K、Cu、Zn和Br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N的分析条件和校正方式,K、Cu和Zn的内标选定,测量次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基本满足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方法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化学法相符。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使用新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样品中的C、N、S、Cl、Na、Mg、Al、Si、K、Ca、Fe、As、Ba、Br、Ce、Co、Cr、Cu、Ga、Hf、La、Mn、Nb、Ni、P、Pb、Rb、Sc、Sr、Th、Ti、U、V、Y、Zn、Zr等36种组分的直接同时测试进行了探讨测试。研究了测试中各种分析条件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大多数满足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的要求,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其标准值相吻合,适合土壤样品中多组分的同时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及硫酸盐中硫同位素制样装置及其反应器。实验证明,采用该装置及其反应器制样具有真空度好、使用方便、无污染、制样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所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纯度高,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完全能满足硫化物和硫酸盐中硫同位素分析测试的制样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固体化学盐样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矿产资源,目前缺乏盐湖样品分析相应的国家标准,在分析固体化学盐样的实验室对该类样品的分析方法没有统一规范,因此对固体化学盐样监测数据的合理性检验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 0130—2006),介绍了氯化物及硫酸盐型固体化学盐样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判断方法,包括在样品加工过程中掌握矿区的盐样类型,提供水分的检测数据;将盐样分析数据的离子质量分数换算为化合物质量分数时,要正确把握各种化合物的换算顺序和原则;利用阴阳离子平衡原理初步判断样品分析质量;充分了解样品的分析结果,根据配盐后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通过分析元素加和判断样品分析质量;通过离子间的关系、加标回收和重复性实验、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来判断样品分析质量。简要提出了氯化钠、氯化钾、高纯氯化镁、高纯氯化锂等特殊固体盐样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固体盐样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加热分解试样配位滴定法测定了萤石中氧化钙,与经典沸水浴浸取方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符合、精度水平一致,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大大提高,适合于大批量样品分析。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复杂金矿样品制样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金矿床矿石样品加工流程试验,制定出新的样品加工流程和制样方法,将细磨圆盘机改为棒磨机,将样品缩分从60目改为80目,使样品的均匀度和代表性大大提高;在制样过程中将样品的焙烧设计为两阶段,可以较好地分解金属硫化物及砷化物,形成易溶化合物,同时可有效除去样品中的S、As、C等杂质。为了使载金矿物充分溶解,选取了7种溶样方案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用第一个方案分析的金矿样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质标准物质作为地质材料成分分析的计量标准,在分析质量监控、方法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制与应用地质标准物质是推动地质分析技术与方法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通过介绍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和技术方法,重点讨论了地质标准物质的样品加工制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及定值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中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敬华  马辉  王水锋 《岩矿测试》2009,28(2):182-184
用王水浸提法和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混合酸消解法处理样品,原子荧光光度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样品中的砷。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两种前处理方法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均可以满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要求。单纯测定样品中砷含量时,王水浸提法更好;如果在测定砷同时还要测定其他元素,则可以选用混合酸消解法。  相似文献   

19.
含金地质样品的均匀性及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金矿石的制样研究认为,金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样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不同类型的金矿石制样,改进加工流程,是保证金分析质量的前提.通过对甘肃李子园、小沟里、三洋坝等秦岭山脉区的粗颗粒性金矿石的制样研究,制定出了比较合理的制样流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实验室制备红土型镍、钴矿分析样品时,通常是将矿样直接通过磨细或者将矿物的砾石扔掉再进行磨细而制得的,由于矿样含有一定比例的砾石,而砾石的孔隙富集一定量的镍、钴元素,造成评价镍、钴矿床品位偏低的问题。本文将红土型镍钴矿样品烘干擀细,通过2 mm标准筛筛分,保留筛下样品;将筛上样品置于2 mm的筛子中进行水洗,去除洗后的砾石;经水洗的样品通过研制的样品抽滤装置进行脱水、烘干。然后将筛下样品和制备好的筛上样品混匀,用堆锥四分法进行缩分,经过碎样机磨细使样品粒度达到74μm(200目),制得红土型镍钴矿分析样品。使用研制的样品制备方法制备红土型镍钴矿分析样品,测定镍、钴元素的品位比传统直接磨细制备的样品的测定品位高7%~14%。制备过程无污染、快速、安全、成本低、效率高,制备的分析样品能够准确代表镍钴矿床镍、钴的品位,克服了以往不经水洗直接碎样,使镍钴矿床品位偏低的问题。该制样方法对地质勘探找矿、矿床品位的评价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镍钴矿床冶炼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