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土整治是保障国民经济与人类社会持续进展的必要措施,以自然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的地理系统为指导思想,讨论了国土整治研究的目的、任务、方法等问题,以此阐述了自然资源研究在国土规划和国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地图与国土整治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地图能把国土的历史、现状、评价与规划等内容用图形符号正确的显示在具有严密数学基础与地理基础的平面上,用以说明对国土的认识和实践的结果。 因此,地图是国土整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土整治的地域研究与实践,是从地图开始,又以地图告终的,这是由国土整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地貌学在国土整治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地貌学与国土整治学术会与会者的共同认识。 此次会议于1984年11月8—13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05名地貌工作者。会上共收到论文120篇。 施雅风、丁锡祉、王乃梁、严钦尚和罗来兴等老一辈地貌学家亲临并指导了这次会议。 会议交流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地貌学为国土整治服务 与会同志发言指出,地貌是构成国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研究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形成过程是国土整治的一项基础工作。应用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急需的问题,尤其是在前期、战略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土开发整治是综合性、区域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种学科共同研究。地理学是国土工作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国土工作中的资源考察、国土开发、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人口与城镇和生产力布局、有关的立法等方面,都同地理学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地理学可以,也应该为国土工作服务。国土工作为地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实践场所。地理学  相似文献   

5.
五月六日至十日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国土工作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大城市国土工作交流会,会议还邀请河北、吉林、湖北以及重庆、西安、太原、哈尔滨等四省、七市的国土部门,以及国家计委国土局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出席会议。会议针对大城市国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城市国土规划的策略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初步认为:大城市(特别是京津沪三市)国土工作,因其在国家政经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和深远影响,在全国国土工作和国土整治方面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城市的国土规  相似文献   

6.
前言什么是国土整治?1950年《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的问世,标志着国土整治的正式展开。据该法第二条,国上整治(日本叫国土计划)就是国家和地方团体实施政策的综合面基本的规划,其内容包括:(1)资源的开发利用,(2)自然灾害防治,(3)城乡规模的确定和布局,(4)产业的合理布局,(5)电力、运输、通信等公用设施的规模确定和布局以及文化、卫生和游游资源的保护。这些设施的规模确定和布局。此外还有防治公害、保护环境等内容。可以说国土整治是政府和团体对国土进行综合管理和改造的规划。国土规划可分为全国规划、地方规划和都道府县规划等。  相似文献   

7.
国土整治包括的范围广,涉及的学科多,是一项综合性的为全民造福的战略任务。作为研究对象,国土是一个因素繁多、动态复杂的大系统,而地貌学着重研究地表形态的形成、发展以及分布规律,是国土整治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之一,作为国土的一个组成部分,地貌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开放小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国土整治规划工作的开展,使地理学更好地为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服务,本刊编委会组织了编委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讨论,经编辑部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是地理学和国土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季刊 ,公开发行。它重点反映地理学和国土工作方面的科研成果、经验总结、理论进展、发展动态等方面的内容。栏目包括 :国土资源、国土整治、国土研究方法、地理学进展、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专题研究、科学家传略、会议报道、书评等。2  来稿务请按科技学术论文规范撰写 ,本刊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3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 ,将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当前国土规划的几个理论问题,认为国土整治是硬任务,国土规划必须以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整治二者为其基本内容。国土规划是完成国土整治的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应该从国土规划工作向前跨越,走向抓国土整治典型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一、人口问题在国土资源评价中的意义 国土工作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图1简示了“人地关系”的结构模式,它表示国土工作处于经济活动的外围,是经济发展的“维护层”;作为国土基本要素的人口及劳动力主要是通过经济过程与自然资料、生态环境发生联系的;在“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占着主导地位,人口(及劳动力)问题是国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人口评价是国土资源评价中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2月25—26日,江西省国土开发整治研讨会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省直有关委、办、厅、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各地、市从事国土工作的同志62人。省顾委主任、省国土委名誉主任赵增益,副省长、省国土委副主任张逢雨等领导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国土工作是件很重要的工作,涉及到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强调“要使国土开发整治的政策、措施切合实际,……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搞好全省的国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区域,泛指地表一定的地域空间,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划定的地域范围。国土整治,无论是就全国或就国家的某一部分而言,都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单元进行的。所以,区域研究同国土整治是密不可分的。 区域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服务,包括进行国土区划,为分区开发整治国土确定合理的地域范围;进行区域综合考察,为分区开发整治国土提供依据;开展区域规划,为国土开发整治提供建设兰图;等等。 建国后,我国在区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区域研究,不仅是发展区域科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搞好国土开发整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杨庆媛  张浩哲  唐强 《地理学报》2022,77(10):2583-2598
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是有序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前提与基础。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突出。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讨基于适应性循环模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诊断国土空间系统潜力、连通度和韧性3维属性的时空演变趋势,识别县域单元所处适应性循环阶段,划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并明确基于分区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重庆市国土空间系统3维属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当前各县域单元大多处于重组阶段、开发阶段和协调开发阶段,少部分处于保护阶段,尚未进入释放阶段。② 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包含4个大区和9个亚区。总体而言,生态修复区应关注建成区的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改良与治理力度;生态提升区应逐步提高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标准,优化各类生态要素的协调度,提升综合生态效益;生态控制区应限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降低人类活动干扰的负面影响;生态保育区应优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区管理与生态问题治理。  相似文献   

15.
平潭县国土开发和整治战略构想平潭国土规划课题组根据平潭县国土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与缺陷,根据平潭社会经济现实基础条件和当前区域发展的周边环境因素及国家政策性因素(参看《福建地理》1994.No2:“平潭县国土环境和资源的综合评价”),我们提出了平潭县中近...  相似文献   

16.
《地理研究》1987,6(3):93-94
自然地理研究室1984年以来分别参加了“黄淮海平原的治理和开发”、“京津生态系统特征”、“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等攻关及重点项目;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制图等连续工作继续在进行,几年来,在同志们的努力下,克服了人少任务重的困难,取得了一批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地貌是构成国土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活、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地貌形态及地貌类型组合特征制约着国土资源分布规律和利用方向。研究地貌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是国土整治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拟就重庆地貌特征与国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 一、地貌特征与农业生产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其利用方式受其地貌形态类型的制约,并以此影响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重庆地貌基本特征,归纳起来有三: 1、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综合发展。境内各种地貌类型,以丘陵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59.4%,山地占30.4%,平坝(缓丘带坝)占10.2%。据典型调查表明,土地类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与环境”一章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总结.至此,贯穿于上下两册的人地关系主线更为突出。这一章中图表不多,仅“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一幅。该图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较清晰地概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禹贡》——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本文从九州边界的确定、九州的区域研究模式、治山和治水的辩证关系与圈层地带结构模式的朦胧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禹贡》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土综合整治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内分分区国土整治开发,分系统国土整治开发和国土整治开发战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五服说在理论、内容、方法上,都显示了超前水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相似文献   

20.
受国家计委的委托,中国地理学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日一十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了山区综合开发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国家计委国土局系统等92个单位和各个专业的教授、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国土整治工作的科技干部170多人参加。会议期间共收到有关学术论文11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