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十年,全球汇款流在稳步增长并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财政发展的重要源泉。汇款成为家庭收入中稳定的一部分,并组成了发展中国家第二大资金流——处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之后,海外开发援助(ODA)之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流动工人的汇款成为财政发展以及救助穷人的财政服务的重要主题。本论文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迁移人口的汇款及其作用,并以马里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结论是,汇款在国家收入中占有重要比例,并将继续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重要支持,应该鼓励当地引导汇款促进基础设施发展和收入产生。  相似文献   
2.
当代非洲城市化的动因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的城市人口已经正在以年均超过4%的增长率增长,居世界首位,其中个别城市甚至还要高。对文献的回顾显示,贫困、非正规经济或类似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城市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结论是快速城市化是非洲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管理挑战。并且,要在致力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创造使城市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更有效中心的政策环境。城市必须是可控制的、适于居住的、以及经济上可望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广雄  丁金宏  曹蕾 《地理科学》2009,29(5):627-633
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从经济紧凑度、城市用地及形态紧凑度、交通紧凑度和人口紧凑度等方面,构建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模型。运用熵值法,对江苏省13中心城市紧凑度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各中心城市紧凑度总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明显,大致由南向北渐次减弱,根据差异可将江苏省中心城市紧凑度划分为紧凑、较紧凑和不紧凑三类。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紧凑度主要是制度调控力,市场拉动力、人口推动力和交通引导力共同驱动的结果,结合回归模型对主要驱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制度调控力,市场拉动力和人口推动力对江苏城市紧凑度影响显著,交通引导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4.
胡焕庸线的学术思想源流与地理分界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金宏  程晨  张伟佳  田阳 《地理学报》2021,76(6):1317-1333
20世纪早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人地关系矛盾空前剧烈,地理学家对于中国人口国情、西北开发及国内移民等关乎国运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孕育了中国的人口地理学。1935年胡焕庸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识,文中提出的“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的存在性与稳定性被人口普查等现实数据反复验证,其科学原理也被学术界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加以揭示和阐释。本文指出食物与就业是胡焕庸线潜在的两大逻辑。胡焕庸线正在成为一条重要的国家地理分界,对认知与分析中国国情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胡焕庸线的研究有了广泛引申,并衍生出多个领域、多种意义下的胡焕庸线,在应用层面上还出现了对该线的修正与变通。在“总理三问”的影响下,胡焕庸线能否突破成为一个学术热点,本文认为重要的不是增加西北人口份额,而是让西北地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人口问题在国土资源评价中的意义 国土工作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图1简示了“人地关系”的结构模式,它表示国土工作处于经济活动的外围,是经济发展的“维护层”;作为国土基本要素的人口及劳动力主要是通过经济过程与自然资料、生态环境发生联系的;在“人地关系”系统中,人占着主导地位,人口(及劳动力)问题是国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人口评价是国土资源评价中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部塌陷”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尽管近年来中国人口地理学在地理学科领域给人留下的是萧条、甚至被边缘化的印象,但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该学科还是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口地理学者在复兴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在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口地理学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在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人口分布、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老龄化、婚姻模式和移民犯罪等众多人口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和人口城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领先地位。中国人口地理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加,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逐渐偏离主流人文地理学的倾向;今后,中国人口地理学应更多地回归地理学领域,在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间寻求健康、平衡的定位,以促进其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自然资源合理定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上广  丁金宏 《福建地理》2006,21(2):3-5,15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资产,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源无价,造成了资源开发的“无偿、无序、无度”状况。因此,如何对自然资源合理定价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和当前自然资源定价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自然资源定价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总被引:129,自引:8,他引:129  
顾朝林  丁金宏 《地理学报》1993,48(4):317-328
本文通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调查,在探讨中国城市边缘区划分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性、社会特性、经济特性、土地利用特性以及地域空间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