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3年正式建立,实验室主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研究生教育和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设有海洋物理博士点(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遥感与GIS博士点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洋遥感学科特聘教授岗位。在海洋遥感领域进行前沿性基础研究并发展海洋高新探测技术。教授10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工程师5人,国内外客座教授20人,博士研究生25人。  相似文献   

2.
<正>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1月正式列入中国海洋大学"211"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2009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实验室依托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院建制于1946年,是我国从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本科教育最早、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国家重点学科、海洋气象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海洋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主要开展物理海洋、海洋一大气相互作角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始建于1987年。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27日,第七届国际潮流沉积学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此次盛会由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挂靠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的王颖院士、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RichardDavis教授、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面向我国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服务于港口工程、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围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该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为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7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目前,实验室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3):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5):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7):F0002-F0002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1 1月 1 1~ 1 7日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线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2 0 0 1年学术年会 ,即“人类与海岸海洋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琼苑宾馆召开。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以及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承办了本次会议 ,来自教育部高校、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系统的海洋地理、地貌、地质、工程水利专家 ,以及沿海投资开发决策、高级工程专家和学者们近 6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南京大学朱大奎教授主持大会 …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创建于1975年。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惟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2年成立海洋地质教育部开放实验室。2002年.在原有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1月通过科技部“深海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23—29日,“中国海洋资源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宁波云海宾馆举行。本次研讨会同时也是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线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和城市与资源学系、南  相似文献   

15.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   

16.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立项建设,2001年9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副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和丁仲礼院士。  相似文献   

17.
序言     
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1959年创建海洋化学系,1982年和1986年建立全国首批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3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学点)。2002年改名为化学化工学院。2005年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5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8.
<正>(2014-07-25)汪品先1936年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2):F0002-F000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信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海洋测绘》2002,22(6):29-29
经国家海洋局批准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MASEG)于 2 0 0 2年 9月成立。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 ,固定科研人员由 32人组成。著名海洋沉积学家秦蕴珊院士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石学法博士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 ,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海洋沉积与海洋环境地质研究基地及相关的海底探测技术研究基地 ,为推动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为完成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能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设立的五个研究方向为 :海洋沉积与古环境演化 ;海岸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