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岩金矿床矿石品位计算和特高品位处理,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合理、又被公认的算法。国内多数矿山仍采用算术加权平均值法(以下简称算术平均);国外有的采用三参数正态分布曲线拟合几何平均值估值法(以下简称几何估值)。算术平均在于样品位比较接近且没有出现特高品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并为岩金储量计算所采用;但在于样品位相差悬殊,又出现特高品位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合理,也不准确了。这主要是由于特高品位处理不合理而引起的。算术平均只适用常数正态分布,而金、银等元素的品位则呈对数正态分布,具跳越性的变化,经常出现特高品位,称之为“块金效应”。遂昌金矿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特富矿段的圈定及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良伟 《地质与勘探》2010,46(2):272-276
小秦岭金矿为一超大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石英脉数量多、规模大、品位富,金的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地段常形成特富矿段,对资源量的估算结果影响很大,因而需要对特富矿段进行合理的圈定和估算。资源储量估算时特高品位的确定和处理非常关键,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矿体平均品位和资源储量结果之间差别很大,直接影响到对资源量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储量计算中特高品位的处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系数对特高品位进行修正,但即使是同一矿床,该系数也可能因人而异,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处理特高品的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储量计算的精度. 笔者试图把一种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格拉布斯法移植到地质学,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处理特高品位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  相似文献   

4.
金矿中特高品位样品的处理问题,多年来在金矿储量计算中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有的矿区规定,凡是大于平均品位12~15倍的特高品位要删去,有的则按格拉布斯公式进行取舍.这些处理方法的共同之点就是要把特高品位删去,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算术平均值来计算矿块品位所引起的.一个特高品位的影响要相当于20~30个一般品位的数据.如果不删去,将使平均品位增加1~2倍.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偶然现象,不能代表矿体的真实情况,就将它删去了.简单的推理看来好象是正确的,因此这种处理方法也就沿用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5.
谢小峰  孙华山  刘浏 《贵州地质》2012,29(2):151-155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属于矿床统计模型,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河南省陕县金矿储量核查成果数据,选取崤山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及Excel对全矿区75个金矿矿体块段品位、吨位数据进行频率分布分析与处理,然后进行P-P图及Q-Q图正态检验,建立了矿体块段品位模型、吨位模型、品位-吨位联合模型。总结了崤山金矿区矿体块段品位及吨位分布的典型数学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品位-吨位模型在该矿区资源预测评价中的作用,为今后矿区的地质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早子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区矿体的矿化强度指数、品位变化规律的统计计算,建立了矿体金品位变异函数模型,分析研究了矿体金品位分形分布特征及矿体金金属量-平均品位特征。金品位变化规律及特征的研究表明,金矿体在深部向北东侧伏,金矿体品位呈波状变化,矿体金品位的对数转换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变异函数模型显示具有各向异性,北东55°方向为矿化最连续方向;金品位分形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对矿区资源储量贡献最大的矿石类型是石英细脉-网脉脉岩型矿石,脉岩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及部分含矿小岩脉应是今后勘查的重点,沿倾向金品位具有明显的等间距变化特征,向北东方向每隔140~260 m将会出现富矿段。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控矿构造条件,探讨了矿床深部找矿方向,总结了今后的勘查重点部位及重要的岩性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矿体储量计算的精度,实现矿体的可视化建模和储量计算,以内蒙古白音高勒有色金属矿区为例,提出普通克里格法可视化的计算方法。根据矿区的地质勘查资料,结合DIMINE数字矿山软件建立矿床地质数据库,构建了可视化的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筛选出钻孔样品数据并对其进行组合,根据组合后样品的统计分布特征,构建了矿区变异函数模型,并对矿床内矿体的品位进行赋值计算,采用普通克里格法进行空间插值,较为准确地计算了该矿床的矿产储量,降低了计算误差,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砂金矿地质勘探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个矿区有个别,或少量样品的砂金品位,大大高于其他样品的、或一定范围内样品的金品位。这种“风暴式”的金品位,即特高品位,对砂金平均品位和储量计算影响很大。如何对待特高品位,使品位和储量计算结果比较合乎实际情况,以利于砂金开采,一直是广大砂金地质工作者所关心和研讨的问题。本文根据去前年专题研究的情况,归纳为如下认识,供砂金矿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云南某金矿床的品位分布规律,建立了该矿床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即边界品位-储量数学模型,并首次提出“工业矿体含矿率”的概念,以此作为划分表内矿和表外矿界线的标准;建立了块段最低工业品位-表内矿石储量的数学模型,最后运用这两个数学模型对不同品位指标方案进行了储量计算,经验证该模型可行,计算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0.
用MAPGIS建立起矿床的平面、剖面和矿石品位的模型.在该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矿床进行模拟勘查的步骤如下:布置勘探剖面及形成工程设计剖面;布置剖面上的工程及模拟施工结果;布置见矿孔段的样品及模拟矿石品位;圈定矿体及储量计算;根据工程总成本及储量单位成本等指标,对勘查结果的评估做出模拟.最后,简单地演示软件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胶东金矿床集中产于伸展构造系统内,常常显示出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但前人提出的阶梯式成矿模式难以回答哪些构造特征真正控制了金矿床的形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地质勘查数据的挖掘、成矿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选择胶东地区的大尹格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控矿因素的不同特征进行定量表达,进而分析其与金矿化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招平断裂带的距离场因素与金品位和金属量均呈双峰分布特征,与大尹格庄金矿床存在的两类矿化相对应,直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矿石的相对空间位置。断层的坡度与金品位近似呈高斯分布,品位峰值区累积了大量的金属量,暗示了成矿流体更多地在某一特定的坡度范围内汇聚、停留。断裂面的陡缓变化和起伏程度显著地影响了金的富集程度,能够清晰地区分出经济品位的矿石和矿化体并确定矿体的最有利部位。在蚀变带中最强烈的蚀变部位,金的沉淀量急剧增加,暗示蚀变带内相同的部位可能叠加了持续的热液交代或多次成矿作用。控矿因素大数据分析表明,招平断裂面的形态特征是控制大尹格庄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种规律可被推广到整个胶东地区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地质变量的变化与地质体的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地质变量的研究可以揭示地质体某一特征的规律性。多次地质事件的数理统计特征表现为多个总体叠加的混合分布,因此通过研究混合分布和单一分布的特征,对矿床的矿化成因、矿化过程和矿化特征认识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枪马金矿的金品位主要由2个对数正态分布总体叠加而成,并对应于本区2次主要的成矿事件。对金的特征参数垂直空间上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强度向深部逐渐增高,深部找矿远景很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从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矿体的空间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墨江金厂金矿床金元素的空间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金元素空间分布总体上遵循左偏对数正态分布,为两个正态分布的混合,金品位平均值分布区构成了矿化区的主体;金矿体较集中分布于三叠系底板起伏较大的地段,富集方向主要呈北西、北西西向,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北西向断层组较北北西向断层组易于金元素的矿化富集,形成大矿体;矿体金品位一般有远离岩体升高、靠近岩体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探明的格尔托中型金矿床,与格尔珂、贡北金矿床构成了大水金矿田。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等方面总结了格尔托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又从主矿体规模、厚度稳定程度、品位分布均匀程度、形态产状、资源量占比等方面总结了格尔托金矿床的主矿体特征,进而简要对比分析了大水金矿田各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和主矿体的资源量占比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Voxler平台对安徽马头铜钼矿矿区品位数据建立三维矿化模型,系统研究矿化体在不同边界品位下的空间展布形态,确定矿床的天然边界品位;通过多角度剖切、矿化-岩性耦合模型、三维矿化梯度分析等工作,基本确定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和就位空间,划分出2个主要矿体。通过Voxler软件对矿床矿化数据三维建模及成矿控矿因素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一条快捷仿真模拟矿化体立体空间分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云 《地质与勘探》2009,45(5):493-501
在总结陕西青山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矿区控矿因素、成矿元素基本分析统计规律、黄铁矿标型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矿体主要受含矿岩系、岩相和次级构造的控制,从地表到深部金和铁的品位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高,黄铁矿晶体形态以五角十二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与立方体聚型为主,流体包裹体为单相及气液两相,均一温度、盐度在垂向上呈正弦波状变化,建立了青山金矿热泉型成矿模式。由此对青山金矿的深部找矿远景作出了预测,初步认为青山金矿远景资源量较大,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
萨瓦亚尔顿金矿是新疆地区在西南天山发现的第一个穆龙套型金矿,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矿化均匀的特点。矿石中以Au为主,伴有Ag、Sb。文章通过对该金矿床矿物标型特征、矿石类型、金在矿体中的分布富集规律等研究,提出了寻找该类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甘肃马泉金矿金品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政科  姜启明 《甘肃地质》2009,(2):30-34,71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主体(三、四号矿带)及外围矿带矿石品位分布资料的研究后认为:四号矿带金品位高于三号矿带,夹石含量少予三号矿带,易选矿石多于三号矿带,因而矿石质量优于三号矿带;外围矿带品位低于矿床主体品位.以低品位矿石为主。通过对矿石品位分布直方图(数学模型)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概率(〉95%)假设检验后认为:矿床主体品位分布概率曲线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通过对矿床平均品位算术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研究后认为:矿床属品位均匀型矿床,建议矿床的氧化矿石边界品位为0.5×10^-6原生矿石边界品位为1.0×10^-6;特高品位下界为29.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