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正>矿田构造、建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找矿富集中心圈定是矿田找矿勘查评价的核心。研究表明,矿田岩浆-热力构造因其发育程度不同或有某些特殊性,对其多有忽视。但现代成矿理论研究发现壳幔混合岩浆-热力构造叠加成矿中经常会形成富大矿田、超大型矿床或重要成矿叠加类型出现。为试图建立以岩浆-热力构造为基础的成矿构造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新方法,我们按深度划分了五类岩浆-热力构造成矿类型:1)地热异常型-热水喷流沉积型;2)热液型;3)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大厂矿田91、92号矿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厂矿田成矿背景及91、92号矿体的矿石构造、成矿构造类型及成矿构造系列等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和认识:(1)大厂矿田91号、92号矿体矿石构造有韵律层纹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节理脉状构造等,矿体成矿构造类型划分为同生沉积型成矿构造、构造型成矿构造和叠加型成矿构造;(2)通过构造解析,将大厂矿田成矿构造划分为沉积型成矿构造系列、挤压型成矿构造系列、挤压-走滑成矿构造系列三类,分别对应早期(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列、中期(印支期)剪切带型成矿系列、晚期(燕山期)花岗岩型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3.
陕西蓝田铀矿田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在商丹—铁炉子断裂以北,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质-岩浆活动-隆升断陷等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成矿热液活动明显,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前人虽对蓝田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较详细的矿田内控矿构造和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预测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前人对矿区构造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认为构造成矿动力学应用于隐伏矿预测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成矿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和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验模拟,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综合信息提取(成矿环境→成矿作用过程→构造条件→构造地球化学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流体动力学条件)→模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构造控矿模式→构造地球化学场→构造应力场、能量场→流体运移势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模型检验和优化→矿床(体)定位预测的研究,从而构成了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实践表明它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田构造的解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遂昌银 -金矿田研究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 .将地质力学的体系分析与板块理论相结合 ,首先对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作了简要描述 ,提出矿田内存在早、晚两期矿化作用 ,即 :吕梁期 (Ag -Au)和燕山期(Pb·Zn -FeS2 ,Au -Ag) ,并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矿田控矿构造体系为陡倾折面体系、格状叠改体系以及川字型断裂破矿体系 .然后 ,通过鉴定不同成矿期矿田所处板块环境 ,确立了控制矿田的区域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不同期控矿构造体系的板块驱动机制 .  相似文献   

7.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上,成矿系统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成矿全球系统、成矿巨系统、成矿大系统、成矿系统、成矿亚系统、成矿子系统和成矿亚子系统,它们分别对应于全球、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或矿集区、矿田和矿床,低级别成矿系统的发育受到高一级成矿系统的约束,它们又受多级别成矿构造体系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其中区域断裂-岩浆网络体系是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层次结构的主导因素,矿田内断裂-岩浆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模式控制了成矿子系统的分带性,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多样性使成矿亚子系统和矿床产出各具特色。构造和岩浆活动的耦合是成矿系统发育的重要动力学机制,相对持续稳定的矿田构造应力场和成矿流体系统是形成大型矿田(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思源  肖骑兵 《地球科学》2000,25(4):410-415
矿田构造的解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遂昌银-金矿田研究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将地质力学的体系分析与板块理论相结合, 首先对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作了简要描述, 提出矿田内存在早、晚两期矿化作用, 即: 吕梁期(Ag-Au) 和燕山期(Pb·Zn-FeS2, Au-Ag), 并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矿田控矿构造体系为陡倾折面体系、格状叠改体系以及川字型断裂破矿体系.然后, 通过鉴定不同成矿期矿田所处板块环境, 确立了控制矿田的区域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不同期控矿构造体系的板块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相山铀矿田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飞  徐恒力  邹茂卿 《铀矿地质》2009,25(3):137-143
文章系统论述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特征,从时空尺度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合成矿的构造-岩浆-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研究了相山火山盆地成矿热液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认为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系统是受区域构造环境制约、火山岩浆期后热液系统演化的客观产物。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在时间上延续了大约50 Ma,但在不同时间域内其活动空间有异,并由此制约着矿田内铀矿化的时空分布。文章还对矿田内深入找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翟裕生 《地质论评》2002,48(2):140-146
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改造和保存有重要作用,本文扼要论述了矿田构造、大型构造和全球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简史。成矿构造研究由单个构造控矿→综合构造控矿→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文中提出:①成矿构造研究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是探索成矿规律的重要方法;②构造-流体-矿床(体)是一个自然系统;③伸展、挤压、走滑等不同构造体制十产生不同成矿系统;④将构造成矿与构造破矿研究相结合,将矿床的形成、破坏或保存、产出现状等作为一个演化过程加以研究,以便更有成效地指导勘查工作;⑤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典型矿田的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个旧高松矿田的构造地质调查、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和分析,初步厘定了个旧高松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燕山中晚期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区内有利含矿岩系空间分布,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是层间氧化矿重要的控矿因素;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矿田内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就位及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矿的产出;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岩溶残坡积型和溶洞沉积型砂锡矿的形成。EW向与NE向构造交接复合,形成了向断凹式、羽列式、背突式、断裂-接触带构造式等复合控矿构造样式。此外,构造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4.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花垣矿田成矿构造特征,包括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通过矿田地质调查,认为铅锌成矿作用与液压角砾岩关系密切,而液压角砾岩为成矿期构造;根据成矿后断裂的主要特征,结合擦痕产状,反演出花垣矿田成矿后共受到3期构造应力作用;根据成矿期构造的空间分布规律(成矿期构造受花垣—张家界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张性空间控制)和原始礁灰岩台地的分布规律,预测了远景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地壳地洼阶段的热塑性变形应力场有利于锡成矿。构造应力场对锡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成矿域的矿液运移势和能量场的控制。推导获得矿液运移势的计算公式:Vi=-(a·K_0/u)·[exp(σ_1-σ_2)]·(σ_1+σ_2),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对成矿域矿液的运移和成矿部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矿田系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相当于成矿区划Ⅴ级成矿单元。研究近期提出"矿田地质学为矿田构造学、矿田建造学和矿田成矿学所构成的学科研究领域"的新概念;重点分析矿田地质找矿的基本思路-构造岩相界面是地质找矿的基础,构造地球化学界面是找矿预测的信息,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是成矿规律的本质。本文近期提出"整装勘查区就是包含一个或几个矿田的成矿地质区段"的论证,为地质找矿突破探讨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20,56(2):265-276
内蒙古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中部,矿田内分布有红岭铅锌矿等8处铅锌矿床。为研究该矿田内已发现的铅锌矿与锡矿的关系以及成矿系统演化特征,本文从时间、空间、成矿构造、岩浆演化、矿化分带、成矿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锡与铅锌属同一成矿系统,明确了矿田以萤石矿为边界,确定了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细粒花岗岩,建立了矿田"三位一体"成矿地质模型,并指出了青松沟和额吉锡盛2处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8.
引言构造条件是成矿的外部因素,它和成矿内因一样,是成矿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研究和确定成矿区域内不同期次的各种构造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恢复地质构造—成矿过程发展史,乃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研究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掌握矿产的分布规律及指导找矿勘探、矿产预测和开采工作。本文简要论述矿田构造的基础问题,即矿田的分类,矿田构造的分期、矿田构造的形成(包  相似文献   

19.
湖南水口山矿田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南水口山矿田成矿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与压剪性断裂作用有关。H、O、C、S、Pb同位素资料、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开放体系下的(断裂)构造作用控制了矿田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含矿流体的形成、流体的迁移、汇聚及矿液的沉淀与矿床的定位,文中分析了其动力学机理。最后建立了矿田的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综合数学模型,对成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本文反映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5-02-01专题的地质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燕山期本区为大陆板块内部的断块与裂陷交织的构造-岩浆-成矿带。燕山早期,以NWW—EW向为主的岩石圈断裂,控制了铜、钼、(金)矿带的分布;燕山晚期,以NNE—NE为主的岩石圈断裂,主要控制了铁及铁-铜矿带的分布。矿带内各矿田的位置,受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的联合控制。根据环形构造、线性构造与侵入岩体的关系,建立了本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三层结构”模式。首次研究了主要赋矿层位——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球化学,包括有机碳含量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对中生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和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3个成岩成矿亚系列。在综合研究区域构造、沉积、岩浆、成矿等作用演化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存在两个成矿系列,即沉积成矿系列(古生代为主)和岩浆成矿系列(燕山期为主),后者是本区主要的金属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的叠加复合是本区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是造成矿床多样性和复合性的重要原因。论文讨论了铁矿带和铜矿带的区域分布及二者的相互关联,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环太平洋矿带中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