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2.
198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对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万案国内推荐搞作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现将经过修改审定的推荐方案刊登出未,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3.
宗淳虎 《岩矿测试》1984,(4):310-321
1983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对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国内推荐稿作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修改补充意见。现将经过修改审定的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4.
试论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岩型分为隐爆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亚类型。文中结合实例对各种类型储层的成因机制、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储集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国内推荐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火山岩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勘探,以及资料对比和综合研究工作,统一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在不同范围内使用过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方案较多,这些方案虽然具体划分还存在不少差别,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有共同点或者比较接近,因此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分类命名的大界线,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火山岩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勘探,以及资料对比和综合研究工作,统一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在不同范围内使用过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方案较多,这些方案虽然具体划分还存在不少差别,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有共同点或者比较接近,因此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分类命名的大界线,  相似文献   

7.
火山碎屑岩分类评述及火山沉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岩类复杂。长期以来,火山碎屑岩的分类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先后提出了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虽然目前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命名委员会确定的火山碎屑物和火碎屑岩岩性分类已得广泛推广,但此分类尚有不足之处。中国学者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时间较早,有自己特色,在一定的范围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火山沉积作用是介于火山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研究领域。近20年来,火山沉积作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了深化,火山喷发和沉积的物理作用及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这样,野外地质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仍是火山碎屑岩成因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资料出发,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搜集资料。观察研究了三千多个典型薄片,对六千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本文提出了一组互相基本对应的定性分类,矿物定量分类和化学定量分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定量分类。对于那些全晶质或半晶质的,可以或难以测定矿物含量的,以及具有或没有化学分析数据的火山岩,三种分类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互相配合使用。同时还绘制了里特曼指数(σ)等值线图、暗色指数  相似文献   

9.
国内岩石工作者对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不尽统一,阻碍了各金伯利岩产区的相互交流和对比。本文在分析国内现有多个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汲取其合理部分,并结合代表性产地的实际资料,提出关于对我国内生金伯利岩按“构造-结构-矿物(金云母)含量”定量分类命名的表格。  相似文献   

10.
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是两类最主要的火山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火山喷发方式和成岩过程,是火山岩分类命名中首先要注意区分的。囊状体具有与浆屑很相似的形态和结构,但对其研究还相当不足,易导致富含囊状体的流纹质—英安质熔岩与富含浆屑的熔结凝灰岩相混淆,产生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分类上的错误。本文首次介绍囊状体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与浆屑之区别。囊状体由矿物集合体(结晶内带)和外围脱玻体(脱玻外带)构成,因形态总体似囊状而得名,可呈条带状、透镜状,两端呈撕裂状或须状等,有时也呈斑块状消光和脱玻褪色体;它们是火山岩中微小的高温气相或液相长英质组份结晶、并释热诱发周围玻璃质脱玻形成的一种原生岩石结构。正确区分囊状体和浆屑对火山岩的分类命名及成因研究有重要作用,并避免火山碎屑岩的人为扩大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火山熔岩分类命名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岩的分类、命名是研究岩浆岩岩石学的基础,愈来愈为岩石学者所重视。在24届国际地质会议上确定了深成岩的分类、命名方案,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火山岩的复杂性,在分类、命名方面,至今尚无统一的口径。因此,火山岩分类方案多如雨后春笋,岩石名称杂乱,对岩石学的发展颇为不利,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分类、命名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1年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委托瑞士学者施米德提出的那个分类表比较简明,但还有些问题值得商榷。50年代末笔者提出了国内第一个岩性分类表。近30年来,充分吸取了国内外学者分类表的优点,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最近又提出了一个修订的岩性分类表,尚需进一步完善。当前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由岩性分类重点转向成因分类。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成因分类的新见解,初步提出了一个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方案,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白云鄂博群的酸性火山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报道了内蒙白云鄂博群中一些新认识的岩石类型(徐志平等,1980;李继亮与胡辅佑,1981;李继亮,1981)。这些岩石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内蒙地区元古代地质发展史和白云鄂博群的成矿作用提供有益的证据。1980年,我们考查了白云鄂博镇西面元古界白云鄂博群的酸性火山岩,并进行了初步的室内分析,这里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永登石灰沟奥陶纪岛弧区沉积建造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众自然地把岛弧与火山活动联系起来,认为无火山喷发、无火山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就不能称其为岛弧,火山活动无可非议的被认为是判别岛弧的首要标志。火山熔岩及火碎屑岩,自然地成为岛弧区建造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但应予注意的是,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是不是岛弧区建造序列中的唯一成员,这一问题在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中未被引起重视。笔者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造山带之一-北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并获  相似文献   

15.
岩石分类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课题。由于油气勘探的需要,针对储层研究的盆地火山岩分类已经成为火成岩研究的重要新方向。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火山岩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3条野外剖面和21口钻井岩心岩屑的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和化学成分分析等资料,依照结构-成分-成因分类原则,建立了适于储层评价的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及其他岩类的岩性分类体系和识别标准。将本区火山岩划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等4大类;同时将盆地内与火山岩共生的其他岩类也进行分类和识别,共划分出8大类45种基本类型。与我国东部的中新生代盆地火山岩不同,本区古生代火山岩普遍遭受较长期风化改造和蚀变作用,常见有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黏土矿化。这些蚀变会影响到TAS图解岩性判别的结果,因此笔者探讨了蚀变条件下的岩石识别和定名方法。本文分类体系针对火山岩储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该分类体系岩性与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相关性,不同岩性的储集空间类型、组合方式和发育程度存在差异,由此可指导火山岩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6.
陈能松  夏彬  游振东 《地球科学》2021,46(9):3049-3056
为建立一个较严密、系统的常见变质岩石的岩相学分类,采用既反映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又蕴含岩石基本组成的变质岩组构组分作为岩石分类的一级分类指标,以岩石结构、构造和组构组分的成分依次作为二、三和四级指标,划分了归属于造山区域变质岩、接触热变质岩、断层动力变质岩、蚀变交代变质岩和混合岩这5个大类变质成因的基本岩石.如岩石的地质产状已知,可用对应于地质产状的成因类型变质岩替换组构组分,升级为一级分类指标,然后用同样程序进行划分.本分类方案中,造山区域变质岩与接触热变质岩因具有相同组构组分,因此,大部分基本岩石名称相同,但可借助其地质产状和一些特征变质矿物的特殊显微构造的有无将它们区分开来.本分类方案的分类效果优于国内外现有的岩相学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no generally accepted time or time‐rock Precambrian stratigraphy, as there is for the Phanerozoic. Many authors suggest that a time‐rock nomenclature based on similar principles should be used. But no explicit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erection of major time or time‐rock stratigraphic divisions exist, or have even been used, while the confusion caused by the evolutionary and unsystematic growth of the Phanerozoic systems is admitted. Consequently, geologists dealing with the Precambrian may feel free to choose whatever methods of time subdivision and nomenclature seem most effective, unprejudiced by Phanerozoic precedent. The familiar ones used by historians seem to be more useful for Precambrian rocks and time, if megacenturies (of 108 years, or 106 centuries) are used instead of centuries, than those used in Phanerozoic stratigraphy. The conclusions that: (1) stratigraphic rock units, plus isotopic age determinations to inter‐relate major sequences and events within a numerical time‐scale of years, are together adequate for handling Precambrian stratigraphic problems, and conversely (2) traditional time and time‐rock stratigraphy is superfluous, represent the main thesis of this paper. Although there is no rock unit of system rank the local restriction of systems would overcome this deficiency; the Adelaide System is an example. Three common fallacies are: (1) rocks are the primary standard of reference for time, (2) geological maps cannot be published without time‐rock stratigraphy, and (3) the same type of nomenclature must be used for both Phanerozoic and Precambri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adoption of standard rocks for isotopic dating is advisable to promote accurate correlations in the Precambrian.  相似文献   

18.
陈曼云  金巍  郑常青 《岩石学报》2009,25(8):1749-1752
变质岩分类的三要素是:变质岩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组构(结构、构造)和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类型和形成变质岩的物理化学条件).由于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组构特征和形成变质岩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致使至今尚无以变质岩分类三要素为基础的、内容比较完善的分类方案.本文中主要变质岩的分类是以其分类三要素为基础编制的,首次将不同成因的变质岩类并列于同一表中、将鉴定变质岩的主要标志性矿物成分和组构特征列入同一分类表中.该分类对鉴定变质岩石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分类表中涵盖了自然界主要的变质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