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林三谜     
孔林有三谜。 一、神道两侧的古柏缘何无顶? 曲阜北门到孔林大门,有条一公里长的神道。两侧古柏森严,却没有一棵是正顶的。相传神道古柏原来皆“森茂葱郁,其直如矢”。清乾隆年间,孔子后裔继涞,是孔子六十九代衍圣公的五弟。他一心想超过衍圣公,一夜之间将神道两旁的柏树统统用“除法”异术肖去正顶,表示除掉“正枝”发“偏枝”之意。古柏树顶到底是孔继涞用“奇门遁甲”除去的,还是人为锯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但无论属那一类的物质,均是由“元素周期表”上若干种元素构成的。周期表上原子序数排第92号的是铀(U),这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用于核电站、造原子弹等。在92号元素以前的元素在地壳中已发现,它们单独形成如金刚石、自然金(Au)等,或互相结合形成各种化合物有机的或无机的,而在92号元素后面的一些高序号元素是人工合成的人造元素,它们都有放射性。  相似文献   

3.
张敬业 《中国沙漠》1987,7(2):55-56
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干草原地区,小老树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据调查,内蒙古地区截止1980年,造林保存面积约146.7万公顷,其中杨树保存面积有93.3万公顷,占63.6%。小叶杨(Populus simii Carr.)小老树面积为37.3万公顷,约占总造林保存面积的25.2%。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赤峰市翁牛特旗原鸭鸡山林场,造林近6.7万公顷,现已形成小老树的有4.7万公顷。敖汉旗原三义井国营林场从1958年以来,造林面积3.3万余公顷,据1980年统计,形成小老树达2.3万余公顷,占保存面积的69.7%,该场小老树20多年每公顷蓄积量只有3立方米,每年平均生产量只有0.15立方米,相当于速生丰产林年生长量的1/100。  相似文献   

4.
蛤蜊岛     
在辽宁省庄河市城镇以南,谁都会看见离海岸不远处有一座孤岛,稳稳当当地坐落在一条人海河道上,那形状,很象一只大花蛤,露出半截身子卧在那里,十分壮观。这就是人所共知的蛤蜊岛。上了年纪的人都传讲,这个岛子原来是龙王女儿的化身。相传,早年间人们都把黄海叫做东...  相似文献   

5.
宋福 《中国地名》2014,(6):33-33
造福人类启福苍生送福百姓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喜爱一起在天空中玩耍,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天帝,他派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叫后羿把他的儿子们吓回来,顺便剿灭横行的禽兽。后羿和妻子冷美人嫦娥下到凡界,看到千里焦土,遍地枯骨,听到百姓对太阳的诅咒,气得后羿怒火中烧,对着天上的太阳弯弓搭箭作势欲射,可十个太阳却有恃无恐,依然嬉戏。后羿见状,  相似文献   

6.
在江西分宜严嵩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俚语“:十条坎坡九条空,留条坎坡出严嵩。”说的就是那严嵩家老屋后那十条起伏不平的坎坡,据说原来是十条龙。老辈人这样说:本来严嵩家十代为官,可惜他祖上德行不好,所以被人打死了九条龙,剩下的这条龙呢,就出了严嵩这个大奸臣。严家自从出了严嵩后,他家族死的死,散的散,从此颓落下来。要说起这件趣事,还得从肖九平扯起。肖九平家境贫寒,从小就替人看牛。有一天,他把牛赶到村外一口水塘边吃草,自己溜下塘去扒泥鳅,扒着扒着,从泥土中扒出一条鞭子,这鞭子乌黑发亮,像一根乌丝扭结而成。心想,这正缺少一…  相似文献   

7.
提起新疆,也许映现在你脑海中的是那颇具民族风情的维吾尔族歌舞、名闻遐尔的哈密瓜和珍珠玛瑙般的吐鲁番葡萄;呈现在你眼前的自然景观是“三峡二盆”、“十天九风沙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在这使你望而却步的沙漠、戈壁底层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叫报恩寺的庙宇不少,但川北平武县报恩寺,被认为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朝宫殿式佛教寺院建筑群。这座距今近580年的"深山里的宫殿",背依群山,面临涪江,掩映在黛色参天的古柏丛林中,在青山绿水衬托下显得古朴静雅,雄伟壮观。有"缩小版故宫"之称的报恩寺,是一座极为有趣的建筑群:它缘起于一场惊天骗局,完成一段刀尖上的舞蹈侥幸存活,最终成就惊世圭臬。川北的热辣阳光,在这座全楠木建筑下投映出浓重的阴影,也让我在历  相似文献   

9.
一、叠置——把单一要素的地图组合为整体 地图的“叠置”,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一地理要素的图象叠放在一起,把图像复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接、互相补充、互相贯通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陕速地突破重点难点,从整体上全面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21日,《中国青年报》第七版一则“题海英雄兵败德国考场”报道,说的是一个到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由于始终摆脱不了那套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一次考试前,把所有的计算方法都背得滚瓜烂熟,而教授出的题目却是一个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概率分布图给他,让他解释,而这位学生顿时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这个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减贫”,在于突出体现湿地在消除贫困、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人们通常都把湿地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房龙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著述颇丰,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吸引众多的读者,这本《地理的故事》也不例外.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在前记中写道,这本书的宗旨是"把所有的高山、城市、大海统统放进地图里,只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把人类关心的故事写进地理学."他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纯人"的那一面,展现人文地理独特的概念,如他首章的标题"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人"一样,他把"人"放在舞台中央,认为"我们大家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伙伴,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们大家都要共同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瓜州绿洲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普幸  张杰 《中国沙漠》2012,32(2):407-412
在瓜州四工和桥子天然胡杨林区设置两个样方,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建立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和存活曲线,分析其动态量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完整,大体呈偏正态分布型,为衰退种群。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桥子缺失幼苗和Ⅷ-Ⅺ级大树、老树,幼树较多,中树最多,占总数的84.91%,林分年轻,十分稠密、相对矮小;四工幼苗和Ⅲ级中树缺失,幼树甚少,中、大树比例高,分别占总数的51.27%和45.57%,林分偏大,相对稀疏、高大。胡杨种群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为下降种群;幼、中树存活率较高,大树、老树存活率很低。桥子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四工。胡杨种群发育过程存活数量的动态量值计算表明,幼、中树的动态量值为负值,变化幅度大;大、老树为正值,变化幅度小,种群总体为衰退的结构动态关系。总之,研究区胡杨种群未来因幼苗缺乏而趋于衰退演替,且以四工胡杨种群的演替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2,(19):63-63
喀斯特地区不适宜耕作,这是在毁坏生态,但不耕作。那许多山民的生计怎么办?破解这道中国独有的难题。中科院亚热带所的科学家们在广西环江扎根18年——把绿色还给喀斯特峰丛洼地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事物起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与同类事物相区别,互相关联的名字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其含义。以地名而论,山有白山黑山,地有宽甸长甸,而河流则有浑河与清河之分。浑河与清河同为辽河的支流,都发源于清原流入辽河。既然浑河有清河这么一位兄弟,古人将相距不远的这两条河分别命名为浑河与清河,其含义我觉得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已经争论一百几十年、跨越3个世纪的地学问题——罗布泊迁移问题。这宗学术公案,人称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林学会十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是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我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这是继中国林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全面部署本届理事会五年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上次的大会闭幕式上,我提出了十届理事会五年工作设想。经过近几个月的思考和实践,特别是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把学会工作融入林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中思考,我对新时期学会事业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到很有必要召  相似文献   

19.
鲍国达 《地理教学》2004,(11):16-18
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存在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了地理学上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地理事象按照某些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或把同类地理事象归属在一起,这就需要运用地理分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03,58(3):477-478
地理学究竟是什么?地理学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认识做了什么?地理学还将做什么?对这些作为一个地理学者时怀萦念、也是公众所关注的问题,虽然国际上不断有经典文献加以总结,但业外似乎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业内也大有不得要领者。近几十年来,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地理学也老树新花,以往的经典文献已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更为要紧的是,如果说“地理盲”在过去的时代尚能混下去,那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要落伍、做蠢事还浑然不觉。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新思考,不仅地理学界自身责无旁贷,而且也应该让公众知晓。美国科学院1997年出版的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