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六盘水市倒春寒发生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11年六盘水市3个气象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以及1970—2011年的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六盘水市倒春寒天气发生的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倒春寒发生频繁且严重,中级以上等级的年份超过7成,其中,重级以上等级接近4成;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其次为4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王运旭 《气象》1978,4(2):8-8
每年3月25日—4月10日,是我地早稻、棉花的大播期。在这半个月内,遇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阴雨或强寒潮带来的霜雪冻害(统称倒春寒),对春播工作危害很大。多年来,我们对农谚“冬暖春寒”进行验证,并用来预报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3.
丽水市倒春寒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采用统计诊断学的方法对丽水市7个测站自建站以来的倒春寒天气过程进行统计,总结了倒春寒的分布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西北部的遂昌倒春寒出现得最多,东南部的青田最少;时间分布上,每年4月上旬出现次数最多.类型上多为连续阴雨型.根据倒春寒危害程度指标,选取影响严重的年份,研究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引言 本方法制作于1982年,样本个例为1955~82年共28年,历史概括率为100%。从1983年使用到95年,预报准确率为11/13=85%。 1 预报对象分级 1.1 预报对象分级 预报对象_ye(e为预报对象的级数,e=0,1)为嵊县倒春寒天气。4月3日~30日,受冷空气影响,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11.0℃为倒春寒天气,即y_e=1;反之。为无倒春寒天气,即y_e=0。 1.2 预报因子分级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1971-2005年六盘水市3个测站的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六盘水地区倒春寒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倒春寒发生的总次数及总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5a倒春寒天气东部、北部较重,南部较轻;倒春寒天气总日数和总次数近35a来均呈下降趋势;倒春寒天气总日数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著的16a、准10a周期振荡,在年际尺度上,存在准6a和2~4a的振荡周期;倒春寒天气总次数存在显著的准10a周期振荡和一个较弱的准4a振荡周期;目前倒春寒天气由偏少向偏多的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现象与反常天气的关系,寻找桂南倒春寒预报因子,并用有效指数法建立倒春寒预报模式,从而提高了春播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7.
韦成宁 《广西气象》1995,16(3):27-29
通过分析顾尔尼诺和反顾尔尼诺现象与反常天气的关系,寻找桂南倒春寒预报因子,并用有效指数法建立倒春寒预报模式,从而提高了春播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宇发 《贵州气象》1998,22(1):33-36
该文首先滑动计算了贵州倒夫寒中期过程.并由此将贵州例春寒分为当前滑动时段有倒春寒Y类和当前滑动时段元倒春寒W类。然后分析了贵州倒春寒的中期过程及其前期500hPa的环流特征。发现贵州倒春寒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具有2~3年的韵律,前期发生倒春寒后期发生右能性大。加外贵州倒春寒中期过程与极涡偏强、北半球环流经向度大、西伯利亚中部高压脊较强等有关。在此基础上,制作贵州倒春寒中期预报,历史拟合率Y类为87.5%,W类为93.3%;经过1991~1994年试报,准确率Y类达71.4%,W类为88.2%。  相似文献   

9.
用年雨量和11月份气温作融安县倒春寒预报覃克星(融安县气象局545400)1倒春寒预报指标融安属桂北山区,倒春寒是以3月20日以后出现日平均气温≤12.0℃且连续3d或以上称为有倒春寒,反之为无倒春寒。经过分析,得出:融安降雨量偏少(即年雨量在160...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汉中市2018年和2020年两次典型的倒春寒天气过程,分析汉中春茶倒春寒冻害特征以及相应的气象服务特点。结果表明:2018年4月5—7日倒春寒天气降温幅度、最低气温、冻害影响均比2020年3月27—30日倒春寒大。茶区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降幅超过8℃,最低气温低于4℃会引起春茶冻害,最低气温低于2(0)℃会造成中(重)度冻害,前期气候越暖,入侵冷空气越强,降温幅度越大,最低气温越低且持续时间越长范围越大,造成的冻害越严重。加强春季强降温和低温预测预报研究,尤其是最低气温≤4℃的低温天气过程的提前预报和影响预估,提高决策服务的提前量,建立多渠道、覆盖面广的气象灾害预报信息服务,可为各级部门、茶企和农户采取应对措施争取充足的时间。种植和管理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增加抗寒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提升树势;倒春寒天气前后积极采取防冻措施和补救措施,也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春茶冻害。  相似文献   

11.
黄桂东 《贵州气象》2011,35(5):25-27
为了更好地掌握倒春寒天气的特征及影响,分析2011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出现的倒春寒过程的轻重程度,发生的天气形势,与30a来倒春寒过程进行比较,评估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这是一次区域性的重级倒春寒过程,从出现的站数看,为30a来的第4位。天气形势主要是北方高空横槽逐渐东移南压,缓慢转竖,引导的冷空气在受到副热带高压的阻挡下,在地面形成静止锋造成的。倒春寒的出现使作物生长生育期推迟,特别对经济作物有较大危害,并影响大季作物的接茬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1—2021年云贵高原中部45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2.5°×2.5°再分析日资料,采用倒春寒指数计算、分级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云贵高原中部倒春寒天气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确定特重级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为倒春寒极端类型年,对比分析其环流特征,以期找出其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1981—2021年云贵高原中部区域年度倒春寒标准化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1998年前后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突变(α=0.01)。特重级和重级倒春寒年基本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以轻级倒春寒年和无倒春寒年为主。(2)在特重级倒春寒年,500 hPa极涡偏强,亚洲中高纬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异常环流型,有利于东亚地区环流径向度加大,同时50°N以南温度基本呈负距平分布,表明冷空气活动异常活跃,从而造成地面云贵准静止锋偏强。与此同时,700 hPa上,云贵高原受异常气旋式环流东侧的偏东气流控制,与华北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底部的偏东气流在云贵高原上空辐合,将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向云贵高原上空输送,从而有利于低温和降水天气的形成。在无倒春寒年,上述形势相反。(3)在特重级倒春寒年,前期夏季、秋季、冬季和同期春季中东太平洋海温均表现为东部型厄尔尼诺;而在无倒春寒年,均表现为中部型厄尔尼诺。  相似文献   

13.
两次冰雹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08年4月8日和2009年3月21日发生在湖南的两次春季冰雹天气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前期形势均为500 hPa西风槽以阶梯槽的形势影响湖南,槽前配合有冷锋南下,锋前的西南倒槽明显发展,低槽、切变以及冷空气是其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通过雷达产品对比分析发现,4月8日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过程,3月21日过程为一次强飑线过程,在降雹前VIL值均有明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春季强低温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建萌  段旭 《气象》2001,27(5):35-37
运用北半球500hPa格点资料,分析了3月倒春寒天气发生的同期、前期500hPa环流特征。云南春季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与同期500hPa上乌拉尔山脊的建立、新西伯利亚附近横槽转竖有关,孟加拉湾南支槽的影响使倒春寒天气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7,(2):7-7
一、确定倒春寒天气标准在历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2℃,并连续等于大于4天者;连阴雨日等于大于6天者;有冰雹或雪者。凡符合上述任意两条即称为“倒春寒”天气。二、选取预报因子我们用综合点聚图方法,主要选取季节转换和特殊极值的要素,从本站历年资料中选出10组预报因子。X_1年最高气温与12月最低气温X_29月降水量与12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6.
赵安  复真 《气象》1979,5(12):28-30
去冬今春我国天气气候变化很大,入冬后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3月上旬,我国大范围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其中2月上旬至3月上旬气温偏高尤为显著。冬季(12—2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季平均气温偏高2℃左右,北方地区偏高2—4℃。为少见的典型暖冬年。入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3月中旬初,受北方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到12℃以下,并出现较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4月份江南气温有所回升,而华北地区自3月中旬以来气温长期明显偏低,为建国以来所少见的“倒春寒”天气。俗称冬春“十年九旱”的华北地区,去冬今春两季雨雪反而很多,春季雨水之多仅次于1964年。本文就去冬今春我国天气特点和环流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昆明静止锋下的云南强倒春寒天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尤红  曹中和  郭文华  罗金秀 《气象》2006,32(3):56-62
利用NCEP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3月云南出现强倒春寒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无南支槽的配合下,由昆明静止锋和高空切变线引发的大范围降雪和降温的强倒春寒天气发生前后中低层环流的演变、热力学和动力学物理因子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及其形成条件,为今后预测这类天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应用水城县气象站及乡镇气象资料,结合核桃生长适宜气象指标,对水城县核桃种植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城县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核桃生长,最适宜核桃生长的区域为温凉山区;高寒山区霜期较长,易发生晚霜冻害,适宜栽培晚熟品种;温热河谷区适宜栽培早熟耐高温品种;核桃种植时宜选择日照时间长的南向坡土地;影响水城县核桃生长的主要灾害有倒春寒、冰雹和春季干旱。  相似文献   

19.
贵州倒春寒的气候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的东侧,地势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春季南方暖空气势力增强北上,我省气温明显回升、但时有较强的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造成“倒春寒”天气,引起水稻烂秧烂种,危害农业生产。1单站倒春寒标准1.1单站倒春寒过程标准凡在3月用日至4月30日这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10.0℃连续3天或以上(从第4天起可见许间隔1天日均温<10.5℃),则定为一次倒春寒过程。详见《贵州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灾害性天气划分标准》,后面简称文献1。如果过程在3月用日以前开始延续到3月21日以后,或过程在4月30日以前开始延续到5…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4年盘县各测站逐日风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盘县大风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大风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盘县一年四季均有大风天气出现,但大风天气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出现频次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小。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5月,3月最多,4月次之,9月最少。大风天气20世纪60、70年代持续偏多,进入80年代后,大风日数持续偏少。从总的气候趋势看,大风天气总日数近45 a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