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阴市率先设立"不开发区"的做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可称作是中国版"精明增长"的典范。具体方法是:首先采用SPOT和TM卫星遥感融合影像和人工解译方法,提取生成具有较高精度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然后根据不开发适宜性与灾害、农业、生态、建成区等地理因子分布的关系,采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GIS手段,制作形成区域不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图;之后,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不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运用生态安全网络原理,借鉴自然保护区管理经验,科学划定不开发区及其核心区的位置和范围;最后,对于划定的不开发区,规划提出只允许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限制开展大工业开发和高强度城镇建设活动,并将现有工业企业逐步转移至工业园区的保护措施。这种地方政府主动划出一定土地留给未来开发的良好实践,比单纯地城市扩张战略更先进,对促进我国苏南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开发区是在一定上地范围内开发的区域。新形势下我国的开发区,主要是指政府划出一定范围的土地,搞经济建设开发的区域。地名规划则是给这个区域依整体建设规划给予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命名。开发区离不开地名规划,地名规划对开发区的整体功能又起着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是科学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坚持可持续、提升竞争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已有农业区划的单一目标和单一类型划分问题,以宁夏为例,基于农业相关的耕地、气候、水、地形、地貌、项目布局、生态规划等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学综合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动态与静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的13项多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合理且可操作的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了包含过渡类型的一级区划(7大类型:重点开发区、“重点+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保护+限制”开发区、“限制+重点”开发区、“限制+保护”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和二级区划(24个亚类),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是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之后,首次实现在省(区)级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划分,可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项目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投入提供重要依据,为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工作的具体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陈雯  段学军  陈江龙  许刚 《地理学报》2004,59(Z1):53-58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特征,将某一区域划分不同开发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子区域,是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实施区域空间调控的重要依据.本文着重对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类型、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以经济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判定为基础的矩阵分类方法,并将空间的开发功能区分为适宜开发区、有限制开发区、适度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和灰色弹性区等5大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南通市沿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区划研究,以此作为岸线开发和调整方向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两个层面对近5年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研究不足表现为考虑因素不够充分;因素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和重叠,区分度不够;以GIS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不够深入.研究的关键与焦点在于一是如何打破行政区的束缚和限制,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类功能区和保护类功能区的划分阈值点.未来研究应从三方面进一步展开:构建科学的规划模型;基于模型构建一套系统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以GIS为支撑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长江金沙江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功能区划——以昭通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昭通市为例,探讨生态屏障地区的功能区划方案。生态屏障地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4大类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其目标是实施以国家、区域或流域生态安全为保障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程。运用功能区划的基本思想,以昭通市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主要因子的评价为基础,借助G IS分析工具,以参评因子的空间态势为依据,划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功能兼备的主体功能区,为在中小尺度的生态保护地区划分功能区提供了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7.
陈玲  谢正观 《干旱区地理》2007,30(2):301-306
干旱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强烈受制于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土地类型等自然约束条件,它们是人口、产业和城镇发展布局的地理基础。干旱区城镇体系构建的优化模式选择,应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区域的范围大小。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贯彻非均衡发展思想,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开发区,构建合理的“集聚型城镇体系”是符合干旱区的最佳选择。结合阿拉善左旗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进行分析,提出其未来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应该坚持非均衡发展与优势区位优先开发的道路,通过功能分区、“轴线”的打造、“极点”的快速壮大加快空间集中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下,确保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与维持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这一类主体功能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基础薄弱、投入产出规模小、可进入性差、生态功能地位突出等成为影响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限制开发区域格局下,拟以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尤其是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区域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位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牧民生计都极为脆弱,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工程以恢复该区的退化草地。2014年青海省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本文旨在识别不同主体功能区采用的草地恢复措施并评估其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筛选有效的恢复措施。基于195份牧户调查问卷和遥感、统计数据,分析发现3类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1)研究区域应用了5种草地恢复措施;(2)2000-2016年间,重点开发区的草地恢复效果优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3)重点开发区的家庭纯收入最高;(4)重点开发区牧民对于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治理的认知和意愿比其他区域更为积极,该区牧民更多采用围栏+灭鼠+人工饲草地+暖棚舍饲措施。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评估不同区域草地恢复措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理解区域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唐山海港开发区总体规划确定以后,为了便于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社会交往,确保标准地名的及时使用,市地名办公室于1993年9月开始与开发建设开发部联系会商,反复酝酿,草拟了开发区主次干道命名规划方案。 这次命名,主要是为《唐山海港开发区总体规划》中所设36条主次干道命名。 从整体上讲,这个规划力求反映唐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同时又体现海港开发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位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牧民生计都极为脆弱,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工程以恢复该区的退化草地。2014年青海省实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本文旨在识别不同主体功能区采用的草地恢复措施并评估其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筛选有效的恢复措施。基于195份牧户调查问卷和遥感、统计数据,分析发现3类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1)研究区域应用了5种草地恢复措施;(2)2000—2016年间,重点开发区的草地恢复效果优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3)重点开发区的家庭纯收入最高;(4)重点开发区牧民对于草地保护和退化草地治理的认知和意愿比其他区域更为积极,该区牧民更多采用围栏+灭鼠+人工饲草地+暖棚舍饲措施。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评估不同区域草地恢复措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理解区域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根据山东省区域发展情况,参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思路,尝试建立由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状态空间法划定山东省主体功能区。结果表明:除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散布在各地市外,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限制开发区集中在西部地区。该研究以期为山东省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并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及其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这是新时期传统区划理论和方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次重要创新。作者认为: 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在于解决区域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区域发展。 因此, 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文章通过盐城沿海开发空间区划实例进行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首先, 综合经济区划。运用传统的综合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经济区划分, 大致确定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方向; 其次, 控制开发区划。 综合考虑上述综合经济区的功能, 景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辐射沙洲分布、近海海域污染、海港分布、水源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 确定相关的禁止开 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第三, 开发潜力区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 运用多因子分析方法, 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强度、未来发展潜力3 个主因子进行开发潜力区划; 最后, 在上述三个区划的基础上, 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文章也认为: 主体功能区实质是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区, 其区划也只是一种纯粹的区域划分, 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分立走向“三规”合一的空间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环新疆经济圈是以中国新疆为中心区域构建的经济圈,为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大方面选择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等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并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将新疆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战略后备区.基于环新疆经济圈视角做出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结论为当前新疆实施的跨越式发展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格局演变及障碍因素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2017年各市(州)的截面数据,从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3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 2005-2017年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现“N”字型波动上升的时序演化特征,总体上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较慢。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且两级分化特征更加明显。人均工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人均水资源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是研究期内制约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指标层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6.
于涛方 《地理学报》2007,62(10):F0003-F0003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分,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空间响应,也是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7.
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是依据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对省域国土空间的划分和规划,指标体系和划分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利用GIS技术建立规划支持系统.可以将数据管理、模型计算、区划和规划结果可视化显示集成在一起,为区划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规程为指导,围绕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库内容、功能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阐释结合部地区概念及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结合部地区县域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规划的意义。随后,以京珠高速公路曲江段为例,对结合部地区高速公路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进行探讨,提出了开发原则、开发目标和“点轴开发、形成系统,两侧辐射、层次扩散,依托中心、发挥区域特色”的总体开发思路。最后,阐明了该产业一经济带的产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长安秦岭北麓发展带的现状分析,从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的概念入手,提出规划目的是维护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划原则是整体优化、持续发展、自然优先、适度开发和文化特色原则,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分区、廊道建设等相关问题。通过规划把发展带融入整个秦岭的大自然之中,形成了“水体-绿林-城市-群山”的风貌特色。蓝道、绿道网络的建立,使区域中的自然斑块和人文斑块与秦岭有了联系的通道,整体上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对于维护基本生态安全、实现土地综合协调利用与保护、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连云港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标,应用土地利用生态因子耐受度测算了具体生态限制因子的耐受度值,据此划定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结果表明:连云港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共计489.67km2,该区域包括了地形地势、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水质与水文条件等所有生态限制因子类型。该文研究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和限制作用,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的需要,并可为其他城市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