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里散半岛位于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交接处的死海盆地中。该盆地面积大,构造简单且有下沉运动,说明它是一拉张型盆地。由重力异常数据发现死海盆地可划分成沿南北延伸各约30km长的几个块体,里散半岛是其中最深的一个。中生代沉积厚度约6km,更新世沉积厚度为9km。死海盆地的拉张距离为20km,表明死海盆地的年龄约3.3Ma。里散半岛下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磁化率较高,这与区内延续的构造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分。基底深断裂对盆地的形成与盖层构造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盆地实例分析 四川盆地基底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鸿彪  罗志立 《地学前缘》1995,2(4):231-237
根据对近年来区域地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和深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岩石圈巨厚,最厚可达200km,川西高原属青藏板块的东缘,同时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中段,软流圈呈北东向上隆,岩石圈减薄,其最薄处厚度约70km左右,四川盆地的基底由结晶基底与沉积岩变质基底组成,上震旦统为该地区在扬子古板块形成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基底的性质、厚度、埋深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盆地内部构造区的划  相似文献   

4.
杨文采 《地质学报》2008,82(1):1169-1177
:本文讨论川甘青复理石盆地的地质概况、地壳属性、形成机制和资源前景。这个地区是中央造山带 中未发生陆陆碰撞的构造单元,包括甘南、青海东及川西北的倒三角形地区,过去称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波 速结构的特点包括:①上地壳分两层,上层的波速较低的沉积岩层,厚度可达7km,波速小于6.0km/s;下层为结晶 基底,波速6.0~6.2km/s。②中地壳为正常波速,但厚度较大,可达20km 以上。③下地壳波速从6.6km/s随深度 上升到7.3km/s,厚度亦增加到20km 以上。上述特点的产生与复理石盆地形成时洋壳的俯冲有关。构造演化可 分四个阶段,①洋壳俯冲阶段;②深水浊流沉积及等深流沉积阶段;③ 陆坡凸起沉积加剧阶段;④ 古特提斯洋封闭 以后,地壳推挤成高原阶段。川甘青复理石盆地也许是中国大陆浅层油气勘探的最后希望。在盆地边部及西秦岭 西延余脉,有良好的金矿资源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白垩-第三纪盆地地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显球 《广东地质》1999,14(3):53-57
广东省白垩-第三纪盆地计有108个,总面积约3*10^4km^2,。盆地的分布受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多数沿北东向,少数沿北向向和东西向,呈带状,串珠状。盆地的沉积厚度一般为1000-4000m。盆地的岩相岩性变化大,沉积类型多样,普遍发育河流相粗碎屑岩,湖相泥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  相似文献   

6.
西太平洋中段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主要发育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陆架边缘盆地。文中通过综合研究西太平洋中段17个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和沉积特征后认为:(1)各类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均经历4个期次。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可分为俯冲期(K2-E)、盆地发育期(N11-N13)、沉降期(N14-N15)和挤压期(N2-Q):俯冲期发育火山岩和变质岩基底,局部为海相碎屑岩;盆地发育期以海相沉积为主,伴有火山活动,局部发育陆相沉积;沉降期以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挤压期以三角洲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河湖相沉积。陆架边缘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也分为4期,分别为前裂陷期(K2-E1)、裂陷期(E2-E31)、拗陷期(E32-N13)和沉降期(N14-Q):前裂陷期和裂陷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火山活动强烈;拗陷期沉积环境由陆相向海陆过渡相演化;沉降期以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2)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各不相同:弧前盆地构造以挤压和板块俯冲为主,平均沉积厚度为3.6 km,总体由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弧后盆地构造受板块俯冲后撤和弧后洋壳扩张作用控制,平均沉积厚度为4.8 km,总体由海相向海陆过渡相演化;陆架边缘盆地构造呈下断上拗双层结构,平均沉积厚度超过10 km,总体由陆相演化为海相。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以中生代沉积为主的大型盆地,呈北北东方向展布,它位于欧亚板块的中国板块内部,面积26万公里。其东界为张广才岭和大黑山,西界为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南截辽西山地和内蒙地轴。盆地内侏罗系沉积厚度约3000米,白垩系沉积厚度近4800米。   相似文献   

8.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年代学和沉积学特征表明,与印度板块约55MaBP以来沿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缝合带碰撞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相对应,沿阿尔金断裂带阿尔金山地区亦发生阶段性走滑隆升,时间段大致为55~30MaBP、约20MaBP、约10MaBP和1~0.8MaBP。始新世一渐新世期间,阿尔金断裂大型左行走滑活动的发生,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格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改造了古老的盆地和褶皱带,而且控制了新生代的走滑拉分盆地和两侧盆地的沉积速率,并对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和地壳物质东向蠕散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7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和甫 《地球科学》1993,18(6):699-724
沉积盆地分类和构造样式分析应从(1)几何学,(2)运动学,(3)动力学和(4)时间等方面来进行研究,从动力学系统可以将盆地分为:(1)裂陷盆地,(2)压陷盆地和(3)走滑盆地3大类;随着时间进展从板块运动学系统可以划分出盆地的演化序列;在一定构造阶段可以形成一定的盆地几何特征,各类盆地相应地产生伸展构造体系,压缩构造学系统和板块构造理论为盆地分类提供理论基础,构造样式对比为预测和外推盆地的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10.
安徽无为盆地平衡地质剖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无为盆地一条代表性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计算,从而建立了盆地基本构造模型及其演化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剖面跨的仑头背斜实际上是一外多重推覆构造,是由志系地层形成的;志留系地层叠置造成地层缩短量灰7.9km,地层缩短率为17.3%;推覆构造形成的背斜在后期演化过程中经受的剥蚀量达2.5km;盆地边界正断层造成的拉张量为5.4km,盆地基底的沉一达3.4km,所得结果与盆地周边边地质及深部构造所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鄂西建始断裂的几何分形结构和变形结构的分析,结合其新构造活动、现今构造活动特征,探讨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形成演化过程。建始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在燕山主期以逆冲作用为主,在燕山晚期以伸展作用为其主要活动特征,在喜马拉雅期则表现为平面左旋剪切活动;在新构造活动期以右旋剪切为主,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强,中段和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弱。断裂在Q1-Q2时期有过明显的活动,其最新活动测试年龄为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总被引:167,自引:9,他引:167  
徐嘉炜  马国锋 《地质论评》1992,38(4):316-324
1980—1990的十年间,作者主要根据自己和参考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对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地质成果,论述了该断裂带的范围、性质、产状、结构、形成时间、断裂两侧的水平位移、两侧地块的对比及其成矿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断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调查资料表明,伴随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将产生规模不等的地震断层。本文研究了该区地震断层的分布规律、类型以及与先存断裂的关系等,同时对研究区不同地段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断层封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断层封闭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了断层封闭性理论机理,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封闭机理及与有关的评价方法,构造反转与断层封闭的关系以及断层封闭性的三维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依舒地堑汤原、方正断陷古近纪边界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依舒地堑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为其两个面积较大的二级构造单元。通过对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边界断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依舒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在始新世-渐新世依舒地堑边界断裂的活动整体上具有多中心、不均衡的特征,汤原断陷东部的边界断裂为控盆断裂,方正断陷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对盆地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西部边界断裂为主要控盆断裂。断层的生长指数分析表明,依舒地堑内部的北西向断裂与边界断裂的活动具有一致的规律性,都起到协调边界断裂演化发展的作用。依舒地堑边界断裂转换引张方向是由莫霍面梯度带的倾斜方向所决定,梯度带的倾向与地堑的整体伸展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16.
易顺华  朱章显  金军  但卫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4):441-444,440
以露头尺度构造现象、物探成果图件、模型模拟实验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了由非同沉积断裂活动导致的、发生在邻断裂场所的岩层厚度变化的现象及规律。其表现特征为:在正断层作用下,上盘岩层发生增厚,下盘岩层出现减薄;在逆断层作用下,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平移或走滑断层则在"滑向端"和"滑离端"分别出现增厚及减薄现象。该认识对石油、工程和找矿部门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对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具有深化认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琼东南盆地2号断裂东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通过2号断裂陵水带、松南带基本结构及特征分析了它自新生代以来特别是古近纪的活动史和构造-沉积发育史。并发现,2号断裂松南带发育比陵水带更加复杂的结构样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断裂带的深部切片和地震资料,运用断层传播连接热点理论剖析了这种结构的成因,认为2号断裂松南带以L1023测线为界在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早期断陷和所控充填方式都不同的两条断裂交叉连接而成,而且指出了这种成因断裂在油气勘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断裂性质与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杨巍然  张文淮 《地球科学》1996,21(3):285-290
流体包裹体是构造热事件中流体的样品,并在断裂构造中得以大量保存,不同性质断裂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组合;不同深度的断裂有不同热流体组分参与构造活动,张性断裂流体包裹体数量多,粒径大,气液化变化范围大,常伴随出现沸腾包裹体群,压性断裂流体包裹体粒径小,具定向排列,深部以流体直大,CO2的大量出现为特色,韧性剪切带在深熔阶段以发育硅酸盐熔融包裹体和纯CO2流体包裹体为特色,包裹体数量少,均一温度高,脆性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方法在琼北地区探测隐伏断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在琼北地区探测隐伏断层,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充分发挥该方法轻便、快速、经济的优点,为该区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国土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夏口断层对惠民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口断层对惠民南部地区的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岩性对置、泥岩涂抹(RSG)、紧闭指数等参数对夏口断层封闭性进行定量评价表明,夏口断层不同位置封闭性差异明显。在对夏口断层断面形态分析基础上,结合物理实验模拟,确定夏口断层作为惠民南部地区的运移通道,主要存在东西两个优势方向,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向上。通过分析夏口断层的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配置关系,得出明化镇期伴随主力烃源岩大量排烃,夏口断层成为惠民南部地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夏口断层东西两端复杂的封闭与开启状态,决定了惠民南部地区油气分布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