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深层次地揭示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本文简称约束平差)的性质,以便更好地发挥约束平差在实际测量数据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从多个视角对约束平差这一基础平差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给出了约束平差问题的间接平差法求解过程;推导出了结论更简单、结构更清晰的约束平差两步法算法;从“新息”角度分析了两步法约束平差与序贯平差、Kalman滤波的有趣联系;采用Fisher-Neyman分解定理证明了无约束解是原始观测的充分统计量;将无约束解视作“伪观测”,可以为理解约束平差提供新的视角;从条件正态分布的角度对两步法约束平差进行了重新推导;证明了约束解为无约束解在约束方程所定义子空间上的正交投影;介绍了一种观测方程不可解的情况下获得无约束解的新方法,从而扩展了两步法约束平差的适用范围。研究表明:拥有诸多优良性质的约束平差将在处理海量、复杂、动态的测绘数据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均值平移模型粗差探测算法存在的不足,研究了粗差探测的计算过程,分析了影响计算速度的原因,提出了序贯粗差探测法,利用分块矩阵,对计算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洪燕  李明叁  孙强  孙岚 《海洋测绘》2014,34(5):31-33,41
由于多波束测深的海量数据,在基于ping的条带拼接网平差过程中,法方程的系数矩阵将会相当巨大,因此大型法方程的解算是实现条带拼接网平差的关键。结合条带拼接网中ping的分布特点,推导了按ping分段的序贯平差公式,并对此算法进行了优化。实际算例表明,此分解算法可以实现条带拼接网平差参数的快速有效解算。  相似文献   

4.
传统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共线平差的精度极大影响最终解算结果,针对经初步处理后卫星测高数据仍可能存在粗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抗差的共线秩亏平差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共线平差及抗差估计的优点,保留了秩亏自由网平差不需要基准控制点的优良性质,并有效地剔除秩亏自由网中存在的粗差,实现更高精度的解算结果。实验表明,相比较传统共线秩亏平差算法而言,提出的算法解算结果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CCD卫星影像空间后方交会时,存在系数矩阵列向量间的强相关的问题,用光束法平差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将光束法平差与线角元素分求法、广义岭估计、附有限制条件的平差结合,证实三种方法都可以克服平差时外元素和变率改正数震荡大的缺点,并且取得了合理的空间后方交会精度和地面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从网平差角度研究两相邻图幅的重叠测线间拼接问题,提出3种组网平差模型和图幅间系统误差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比较了组网平差判定法和常用的重叠线直接比对法,计算结果表明,组网平差判定法克服了常用的直接比对法对重叠测线依赖,能有效准确地判定图幅间的系统差异,为测深网拼接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粗差探测是平差解算中的重要课题,对平差解算结果可靠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典型摄影测量粗差探测权函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基于粗差率自适应调整权函数系数的粗差探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粗差探测方法在不同粗差条件下的卫星摄影测量平差中能有效剔除粗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于家城  晏磊  贺翔 《海洋测绘》2008,28(6):33-35
应用图像分层搜索序贯判决算法,进行海底地形轮廓匹配(TERCOM)算法设计。建立了上下两层同时匹配的比较控制逻辑,既提高了匹配速度,又减少了误匹配,增强了地形二维匹配的健壮性。应用实际海图原始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匹配速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和抗差特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控制点条件下测绘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迭代难以收敛和影像重叠区域存在接边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无控制点条件下的区域网平差时,相对于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基于基准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方法能得到较为稳定的平差解和较好的平差精度。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利用异轨长条带天绘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无控制点条件下的区域网平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基准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方法显著优化了卫星影像的内部符合精度,为下一级卫星测绘产品的高精度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应用中,若所列观测方程中实际用到的未知参数的个数少于所选参数的总数u时,就会出现法方程系数阵秩亏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在理论公式推导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并结合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张峰  李四海  刘金 《海洋测绘》2008,28(3):68-71
在船舶监控系统中应用3S技术,实现了船只航迹线的动态绘制,系统能够根据船只航行方向动态显示航行轨迹,程序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偏转角度算法和距离插值两个核心算法。实践表明,这两个算法的合理应用,在航迹线可视化表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几十年里,为了探索海洋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形态,发展了很多分离沉积物中不同元素结合态的淋滤萃取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了解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来源、迁移、分散、活动、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行为等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海洋地球化学和海洋环境污染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合论述了海洋沉积物的顺序淋滤萃取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两种影响较大的方法,对其选用的萃取试剂以及分析流程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比较了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类型含金属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的差异,对东太平洋海隆13°N洋中脊两侧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站号:E271和E53)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顺序提取实验,并与前人对轴部表层沉积物(站号:17A-EPR-TVG1)的研究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E271和E53是远端含金属沉积物,由非浮力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沉降所形成的;17A-EPR-TVG1沉积物是近喷口含金属沉积物,由黑烟囱或者热液硫化物丘状体崩塌、堆积,或者由热液羽状流中Fe-Mn氧化物和硫化物快速沉淀而形成的,近喷口沉积物比远端沉积物更富集Fe、Cu和Zn等元素。元素在两种含金属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基本相同,除了Fe,Cu,Zn,Mo和稀土元素(REE)等元素在远端沉积物中主要存在于Fe-Mn氧化物相,在近喷口沉积物中主要在残留相中。远端沉积物中REE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与海水相似,表明REE主要来自海水,而近喷口沉积物中REE配分模式与热液流体相似,说明REE以高温热液流体来源为主。相关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热液沉积作用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顺序提取法探讨沉积物中主量元素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essier以及欧共体标准局BCR等前人顺序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套改进的顺序提取法对海洋沉积物以及一些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的主量元素进行逐步提取。利用ICP—AES、ICP—MS方法分析了各提取液中Ti、A1、Na、Mg、K、Ca、P、Fe、Mn的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酸去除沉积物中非陆源组分的效果,结果显示,最后经盐酸淋滤后的样品,沉积物中的生物、自生组分已经被溶解,而残留下来的剩余物质基本上可代表海洋沉积物的陆源碎屑组分。  相似文献   

15.
水体光谱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是海洋水色遥感的基础工作之一。水体光谱特性包括两个方面:表观光学特性和固有光学特性。现场直接获取表观光学特性有剖面法和水面之上法。在多次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二类水体从误差来源的角度来对水面之上法进行方法研究。同时,借鉴一类水体水面之上法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二类水体水面之上法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机制下进入海洋沉积物中的元素分别与不同介质结合,因此,将沉积物中不同结合形态元素相分离的顺序萃取方法是研究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手段。以Tessier等建立的萃取流程为基础,针对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15中Fe、Mn、Co、Cu、V元素,分析了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各元素回收率基本介于94%~126%之间,平均值为106%。在重复性方面,除V元素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的相对标准偏差较高外,其余元素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以及残渣态中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5%,而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中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大,这与其样品中这些结合态的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有关。因此,对于深海沉积物来讲,顺序萃取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萃取效果令人满意。将该方法应用于冲绳海槽热液影响沉积物中,实现了热液源铁锰氧化沉积的有效萃取和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中部分海图复杂矢量线、面符号无法绘制的瓶颈问题,在分析电子海图复杂矢量线、面符号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并对具体的处理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讨论,设计了关键算法,给予了代码实现,对算法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绘制效率高,弥补了SVG中海图符号表达的短板,为基于SVG的海图符号库建设和后续的网络化电子海图显示与应用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EnKF和SIR-PF在贝叶斯滤波框架下的比较和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贝叶斯估计理论为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的数据同化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著名的洛伦茨吸引子(Lorenz'63)模式对两种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的数据同化方法——集合卡尔曼滤波器(EnKF)和重取样粒子滤波器(SIR-PF)——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揭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即当集合成员数目较多时,SIR-PF的同化效果优于EnKF;反之,则EnKF的表现较好。进一步地,我们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两者表现的差异和原因。最近提出的一种集合卡尔曼粒子滤波器(EnKPF)通过使用一个可控的参数整合EnKF和SIR-PF的分析格式,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本文在充分比较两种方法的前提下,重新阐释并改进了原有的EnKPF算法,使之适用于非线性的观测算子。通过使用相同的洛伦茨模式实验,我们揭示了EnKPF实质上提供了关于EnKF和SIR-PF的连续插值,使得后两者可以视为其特殊情况。并且,在集合成员数目有限的前提下,EnKP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滤波退化的发生,取得优于EnKF和SIR-PF的同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Fe限制的研究对于探讨全球CO2变化及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兼具开阔大洋和边缘海的特征,其古生产力的演变对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连续提取法对两个南海柱样沉积物中的Fe,Ba,Al等主要金属元素进行了形态分析,并将两个站位沉积物中沉积有机态Fe与Al/Ti比值、TOC、生源Ba等古生...  相似文献   

20.
Aveiro is a town with 80,000 inhabitants situated in the central west coast of Portugal. It is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the Ria de Aveiro, a coastal lagoon that functions as a multi-estuarine area. This town is crossed by several canal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lagoon channels through canal locks. The operation of the canal locks influences the hydro dynamism in Aveiro's canal and this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ft a sedimentary record. The study of these records was based on the sediments grain size and composition, mineralogy (by XRD techniques), geochemical (by ICP-M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microfaunal (benthic foraminifera) content in 15 grab-samples collected in 2006 in Aveiro's canal. The total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evaluated by total digestion of the sediment fraction <2000 μm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hot spots” of pollution caused by heavy metal contaminants in some Aveiro canals, related to legacies of past industrial activities. These “hot spots” have, for instance, higher available concentrations of Al, Cd, Co, Cu, Fe, Pb, Mn and Zn (evaluated by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s) and are located in Paraíso, Alboi, Botirões and Cojo Canals, at sites where the sediments are finer and richer in TOC. Abiotic and biotic variables submitted to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hydrodynamics and human effects on the system 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pollutants on the benthic organisms (foraminif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