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别山地区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是当今国际上研究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经典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Mo、Au、Ag、Pb和Zn等多金属成矿带,与东秦岭Mo多金属成矿带相连,构成了中国最大的钼矿省,已探明钼金属量约500万t。大银尖钼矿床是西大别地区近年来取得较大勘探进展的典型矿列之一,初步估算钼金属储量已达到中型矿床,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探中(邱顺才,2006;杨泽强,  相似文献   

2.
田茂生  贾伟  金川  于淼 《吉林地质》2010,29(4):48-53
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之翠宏山—二股铁、有色金属成矿亚带(也称铁力—玉泉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的中南段,呈南北向带状展布。成矿带中区域上发育三期成矿作用,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印支晚期成矿作用和燕山期成矿作用,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铅、锌、银、铁、钨、钼等多金属成矿带。测区先后发现了前进东山铅锌矿点、前进先锋沟铁矿化点、牛奶沟钼矿点、九小工队钼矿化点。本文以牛奶沟钼矿点、九小工队钼矿化点为例总结了五三零和寒月林场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并确定了其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张璟  邵军  周永恒  鲍庆中  王宏博 《地质通报》2016,35(8):1388-1399
得尔布干成矿带是中国东北地区中、俄、蒙毗邻区域一条重要的铜、钼、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控制产出大量多金属矿床。满洲里—陈巴尔虎旗一线集中产出铜钼矿,如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八大关铜钼矿、八八一铜钼矿。然而与相邻俄罗斯额尔古纳—上黑龙江—岗仁成矿带中的铜钼矿产出现状对比,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均相差甚远,显示仍存在较大找矿空间。在近年来大量野外地质工作及矿床实际考察基础上,阐述了八大关铜钼矿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LA-ICPMS锆石U-Pb及辉钼矿Re-Os年龄测试,确定八大关铜钼矿为形成于印支晚期(205.8±3.4Ma),受八大关短轴背斜及NE-SN向断裂控制的造山带斑岩型铜钼矿。与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对比,八大关矿区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花岗质斑岩体极有可能是新的铜钼赋矿体。  相似文献   

4.
东秦岭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钼矿带,已发现东沟、金堆城、南泥湖、上房沟等5个世界级钼矿床,探明钼金属量达500万t以上(李诺等,2007;Mao et al.,2008;陈衍景等,2009)。除斑岩型钼矿外,本地区还发育众多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如木龙沟铁矿床、黑山铁铜矿床、八宝山铁  相似文献   

5.
东秦岭钼成矿带是我国14个大型钼成矿带中最重要的成矿带[1],其规模可与北美的科罗拉多地区钼矿带相媲美.世界上六大钼矿就有两个在东秦岭地区,分别为河南栾川(储量为130万t)和陕西金堆城(储量为97万t).该钼矿带西起陕西省金堆城,东至河南省栾川南泥湖、嵩县雷门沟一带.成矿带中所发现的钼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信阳新县钼矿床地处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矿区内地层系统划分为北淮阳构造带北亚带、北淮阳构造带南亚带和桐柏-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亚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和资料分析,查明了成矿带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分带。  相似文献   

7.
辽西杨家杖子-八家子钼多金属矿成矿带钼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关系密切.产于花岗质岩类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的钼矿床为夕卡岩型或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产于花岗斑岩、长英质或中性火山岩内的钼矿床多为斑岩型钼矿床.不同类型钼矿床在成因、分布规律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带性上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细粒花岗斑岩是主要成矿母岩.从成矿条件分析可确定,该钼多金属成矿带的找矿远景可观.  相似文献   

8.
全球范围内大型、超大型钼矿主要产于碰撞造山带或者大陆边缘岩浆弧。产于碰撞造山带的钼矿以我国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秦岭钼成矿带、中亚造山带东缘的燕辽钼成矿带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为代表,其拥有金堆城、上房沟、南泥湖、三道庄、东沟、杨家杖子、沙让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钼矿(李诺等,  相似文献   

9.
红山子铀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的沽源-红山子铀多金属成矿带和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上,该矿床内发现有发育在花岗斑岩内的辉钼矿化。通过对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模式年龄为(137.2±3.2) Ma和(138.2±2.1) Ma,对围岩花岗斑岩锆石进行SHRIMP U-Pb同位素测定,获得成岩年龄为(133.1±1.2) Ma。两种方法获得的年龄相近,表明成矿和成岩大致同时形成,均属早白垩世。另辉钼矿的Re含量为(186.6~216.8)×10~(-6),表明该钼矿化的成矿物质来自于地幔。通过与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的典型矿床开展综合分析,认为红山子铀钼矿床的发育在花岗斑岩内的钼矿化具有斑岩型钼矿化特征,且应属该成矿带的138 Ma成矿期,该矿化是在白垩纪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由地幔组分与岩石圈作用形成的岩浆携带地幔含矿流体上侵而形成的钼矿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东秦岭钼成矿带探明了石瑶沟大型钼矿床,获得钼金属储量10余万t,平均含量0.068%.对狮子庙金矿田区域物化探成果进行了整理、研究,运用物化探资料循序渐进地揭示了钼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该钼矿床的发现,为在东秦钼成矿带进一步运用物化探技术寻找更多的钼多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成矿特征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凤军  肖荣阁 《矿产与地质》2009,23(6):500-506,513
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著名的钼多金属成矿带,也是中国最大的钼矿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本文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两组八大类:斑岩.接触带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斑岩一爆破角砾岩型矿床;破碎带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钼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认为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Ma~106.89±2.14Ma,把成矿时代空间从中生代扩展到了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铅同位索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秦岭陕西金堆城—黄龙铺—河南南泥湖钼矿带,拥有驰名中外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如近年来探明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钼(铁)矿床和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等。无论从矿床类型、规模,还是从成矿地质条件和远景上看,该钼矿带无疑是我国最主要的钼成矿带之一。因此,在研究该钼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的同时,进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隐伏矿床,矿区位于大别山北麓钼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认为姚冲钼矿属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大别片麻杂岩中,钼矿化与隐伏花岗斑岩和构造关系密切.该矿床的发现对大别山北麓钼多金属成矿带寻找隐伏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堆城—南泥湖东西向钼成矿带位于华北成矿区南侧,钼矿床多,矿床类型齐全,金属组合多,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钼成矿带。它受金堆城—南泥湖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钼矿床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地研究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一、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华北地台(板块)南缘,北秦岭地槽褶皱系与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汇部位。区域地壳厚达40—45km,可分盖层和基底。盖层可达25km,为元古界浅中变质岩,以及寒武系、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基底可见太古界,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相似文献   

15.
<正>马厂箐是滇西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属于金沙江-红河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普胜等,2002),该带被认为是我国西南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王登红等,2004)。其中,马厂箐铜钼矿、乱硐山磁铁矿和金厂箐金矿是该区重要的勘查对象,前人从不同角度对这几种矿化类型(尤其是马厂箐铜钼矿和金厂箐金矿)进行单独  相似文献   

16.
<正>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铀和其他稀有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带长约120 km,由白杨河铀-铍-钼矿田及一批矿化、异常点组成,新疆白杨河矿床为铀-铍-钼组合且铀、铍、钼均达到工业品位的火山热液型矿床,其独特元素组合世界罕见,为U-Be-Mo-F组合(陈奋雄,2010;张成江,2013;Zhang et al.,2013)。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翠宏山铁钼多金属矿田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铁多金属成矿带,发育铁、铅、锌、钼、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尤以钼矿化最具特色,出现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化、斑岩型钼矿化和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化等多种类型的钼矿化在单一矿田中并存的现象.但三种钼矿化类型的矿化特征和时空关系等缺乏系统梳理,钼成矿事件尚未清晰厘定.选取该矿田...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是国内重要的钼成矿带之一,但有关该区的钼矿床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资料。本文选取了霍吉河、鹿鸣及翠岭钼矿床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体及围岩为偏铝质-过铝质,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与俯冲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相似的特征。锆石LA-ICPMSU-Pb定年显示,与霍吉河钼矿床成矿有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6±1.7Ma),与鹿鸣钼矿床成矿有关的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176±2.2Ma);与翠岭钼矿床有关的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78±0.7Ma)。因此,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综合研究认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侏罗纪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佳木斯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凡  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杨宗峰 《地质通报》2010,29(10):1704-1711
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河南汝阳钼铅锌多金属矿田是国内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区内发育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竹园沟大型钼矿床和老代仗沟、西灶沟、王坪西沟等大型铅锌矿床。介绍了竹园沟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竹园沟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辉钼矿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22.2±2.3~119.6±2.2)Ma,平均为120.9 Ma±2.3Ma。该成矿年龄显示竹园沟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汝阳南部其他钼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表明汝阳南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岩成矿年龄(120~110Ma)的一致性,均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时期的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