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首都圈"九五""十五""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等项目的建设完成,河北省已形成一个种类多、规模大的地震前兆监测台网,每日产出大量前兆观测数据,运行维护工作量逐渐增加。河北地震前兆台网运行质量监控系统从台网数据汇集及时性、工作日志填写完整性、工作日志汇集及时性、仪器运行状况、监控日报填写完整性、监控日报汇集及时性、错情的短信通知等方面,实现地震台网运行监控。根据工作需求,软件开发首次尝试主动监控方法,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正确性,减少人为监控错误的发生。该监控软件可以提高台网运行效率,对提高观测数据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HostMonitor监控软件在山西地震前兆台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Host Monitor应用到山西地震前兆台网,根据不同监控对象配置相关参数,设定监控周期及阈值,实现邮件告警及远程管理,便于台网服务器、网络化前兆仪器的全面监控。该技术在山西地震前兆台网应用以来,效果良好,地震前兆台网运维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日常工作,基于微软VS2010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研制山西地震前兆台网日常运行管理软件。主要实现网络化仪器监控、测项统计、监控日报编辑及报送、工作日志查询、数据查询、数据浏览、基础信息管理和维护、标定信息汇总等功能。软件应用提升了山西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山东区域地震前兆台网的基本概况,阐述技术系统和观测仪器的运行监控、观测数据的质量监控。结合台网的实际情况,总结技术系统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经验,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监控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天津地震前兆台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震前兆台网为天津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各类数据信息,目前台网运行仪器62套,包括地形变、电磁、地下流体等.随着专业仪器逐渐实现网络化工作,对于这些仪器运行质量的监控成为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在实现了仪器设备的网络监控后,笔者对监控信息可视化展示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了研究思路、设计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青海省地震前兆台网的基本概况以及前兆台网中心的职责任务,阐述在前兆台网技术系统维护过程中解决的一些常见技术问题,最后提出区域地震前兆台网正常高效运行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兆台网产出与服务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在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监控、专业产品产出、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当前地震前兆台网产出的主要产品、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和近年来的产出与服务情况,并对前兆台网产出产品的应用服务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应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结合福建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一套福建省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日报自动编辑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可将前兆观测台网每日收集的观测日志进行自动编辑,形成符合规范的监控日报,实现人机交互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西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实际情况,研制了地震前兆数据智能监控分析软件,完成了山西前兆台网模拟数据下载核对及上传、模拟数据分析、曲线查询及日志浏览、监控日报下载及工作日志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等。介绍了该软件的开发环境、设计思路、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技术系统整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3个阶段,目前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等3套观测系统,这增大了前兆台网运行维护工作的复杂性.2010年起开始实施的前兆台网改造升级工作,将“九五”、“模拟和人工”观测系统整体并入了“十五”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台站接入改造、前兆专业软件升级和并网仪器历史数据的迁移等几个方面,以实现前兆台网3套观测系统统一的运行监控、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管理和服务.本文系统分析了前兆台网观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观测系统整合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关键点、取得的成果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11.
A groundwater observational network for monitoring seismic precursors has been established at the reservoirs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in southwestern China, where a series of hydropower station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It is the second network in China that is operated by enterprises with the purpose to observe and study earthquake precursors in reservoir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ayout and techn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its observational wells and aquifers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its experimental operation. Its capability to monitor seismic precursor is evaluat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well-aquifer system as well as the multiple-monthly, monthly, daily and hourly variations of water levels and water temperatures observed by this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车用太  赵文忠  鱼金子  刘成龙 《地震》2006,26(4):103-112
在较为系统地调查北京、 天津、 河北地区井水位数字化观测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井水位的年、 月、 日动态特征, 并根据以往的震例评估了地震前兆监测的效能。 研究结果表明, 约90%井的水位年动态有一定规律性, 可在地震中期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 约50%井的水位日、 月动态有一定规律性, 无阶变与超3倍均方差的脉冲, 可在地震短期和短临前兆监测中发挥一定效能。 研究结果还表明, 数字化井水位观测中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约一半的井水位动态中存在较大幅度的脉冲状"异常"变化, 严重影响地震前兆监测效能。  相似文献   

13.
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青海地区"十五"期间架设的12个数字化水温(地温)井的观测现状,及年、月、日不同层次上的动态特征,对其在相关的地震前兆观测中发挥效能的可能性作了宏观的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井孔可在地震中期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期的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文中还介绍了主要影响数字化水温(地温)资料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地震前兆台网为例,就日常数字化观测资料收集、处理、监控、备份入库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阐述.对加强今后区域前兆台网监控及提高数据管理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是反映前兆台网数据变化信息的重要部分,可为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数据记录,研制了基于MapSIS的地球物理台网事件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事件记录的人工交互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基于震情自动触发的专题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具有功能全面、运行稳定的优点。该平台现已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会商中部署使用,可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地热观测台网监测效能评估是优化与完善前兆观测系统、提高在地热观测台网在防震减灾中效能的重要环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和观测资料应用等方面,以省局和台站自评为基础,学科组结合日常管理对各测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地热观测台网监测效能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姚会琴  曹开  张明东  胡嵩 《华南地震》2011,31(4):116-122
中国地震局在台站(网)运行、产出与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与规范,地震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明显加强.天津市地震局制定了一系列地震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台站(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短消息管理中心、日常综合管理平台和台站综合评比平台等多套系统软件,贯穿了运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了...  相似文献   

18.
系统针对前兆学科评比、运行等要求设计。为台站或台网中心值班人员作为日常工作辅助使用,基础功能包括了前兆台站仪器运行状况监测、日常实时曲线、电源监测、网络监测、视频监测、UPS监测、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等相关日常工作所需功能。保证地震台站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料评比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台网监测能力评估方法及其在首都圈地区的试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介绍了地震前兆台网的前兆监测能力评估的二种方法,并在首都圈地区现今与未来监测能力评估中试用。评估的初步结果表明, 实施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工程之后, 该区的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但西南部和东北部山区仍然是源兆监测的“ 空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