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0.6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600MHz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以电荷泵型锁相环的线性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依次设计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环路滤波器,电流饥饿型压控振荡器,分频器等模块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锁定所需时间为1μs,稳定输出频率640MHz。验证了在普通CMOS工艺条件下,可以设计出性能稳定,工作频率较高的频率综合器。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8~2018年茅山断裂带及周边82个测震台站记录到的516个近震Pg、Sg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茅山断裂带及邻区进行地震重定位和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并分析溧阳历史上两次破坏性地震与速度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重定位后残差显著降低,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横向分辨率可达0.2°。P波的速度结构横向差异变化比较明显,反演后的速度与初始速度模型之间的变化率基本在±10%左右。茅山断裂带两端呈现高速特征,中段表现为低速结构。溧阳震源区1974年MS5.5地震发生在深变质岩系内的低速层上,而1979年MS6.0地震发生在深变质岩系与浅变质岩系边界上,这两次地震的发震原因可能与具有塑性流变特性的低速体和速度梯度较大的转换复合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选择双流体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新型未开孔螺旋管气液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螺距、管径等结构参数及液体黏度、入口速度、入口含气率等操作参数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螺距为26.67和47.22 mm,在入口速度为1~30 m/s时,增加螺距或入口速度可以改善分离效果.当入口速度较大时,减小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CMOS技术发展到22nm技术节点以下,体硅平面器件达到等比例缩小的极限。全耗尽超薄绝缘体上硅CMOS(FDSOI)技术具有优秀的短沟道效应控制能力,利用TCAD软件,对不同埋氧层厚度的FDSOI器件短沟道效应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减薄BOX厚度及器件背栅偏压对器件性能和短沟道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减薄BOX厚度使FDSOI器件的性能和短沟道效应大幅提升,薄BOX衬底背栅偏压对FDSOI器件具有明显的阈值电压调制作用,6.00V的背栅偏压变化产生0.73V的阈值电压调制。在适当的背栅偏压下,FDSOI器件的短沟道特性(包括DIBL性能等)得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25nm厚BOX的FDSOI器件比145nm厚BOX的FDSOI器件关断电流减小近50%,DIBL减小近20%。  相似文献   

5.
使用固定台网与喜马拉雅三期台阵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临汾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最终获得研究区地震精定位和精细速度结构。地震重定位结果表明,临汾盆地地震具有2个优势地震地层,分别为5~9 km和18~25 km,且下层地震多于上层;地震具有明显的丛集性,发震层下界清晰;洪洞凹陷和辛置凸起下方地震成簇,震源深度最深的小震全部集中在该区域。速度结构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速度梯度与出露地质构造高度吻合,说明反演结果具有可靠性,12 km以下速度结构与浅部构造特征不同,说明该区域地壳总体呈现深浅构造不一致的特征;灵石隆起先期存在连通临汾、太原盆地的古河道,后期发生断块式穹状隆起,本研究可为其提供地球物理佐证,并推测古河道位于灵石隆起西侧;地震条带处于灵石隆起西侧的原因为西侧较东侧具有低速构造,在鄂尔多斯块体逆时针转动作用力下西侧易于破碎;临汾盆地下方至18 km处整体呈现低速低密度特征,这与构造含水有关;临汾1695年M7地震发生在速度转换带上,洪洞1303年M8地震发生在高速构造区,这说明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机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庆数字地震台网目录记录到的2009-01~2018-10重庆地区的地震数据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得到重庆地区的上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研究表明,浅层地壳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的分布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石柱地区褶皱基底缺失,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华蓥山基底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差别明显,可能与两侧结晶基底的深度和物性有关;巫溪断裂的高速区可能与地幔深处的物质上溢有关。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普遍发育二叠系火成岩储层,地震震资料显示二叠系岩性、速度变化剧烈,影响其下伏奥陶系油藏"串珠"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低幅构造圈闭的变速成图。在分析哈拉哈塘南部工区地质资料基础上,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多参数反演方法对二叠系火成岩速度识别进行对比;采用db4小波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基于小波变换的分频重构,将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应用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结果表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更适用于工区巨厚的、岩相变化复杂的火成岩的快速建模;声波测井曲线重构后反演的数据体对岩性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有助于火成岩速度建模。文中速度模型对"串珠"的刻画取得较好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哈拉哈塘及类似地区火成岩研究提供初始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GRACE RL05数据反演2003-01~2012-12格陵兰岛的冰盖质量变化,构建去相关滤波和高斯滤波的组合滤波方式,采用线性及二次多项式拟合分析格陵兰岛冰盖质量变化速度及加速度。结果表明,格陵兰岛冰盖呈现加速融化趋势,冰盖融化主要在南部及西北地区。扣除泄漏误差及冰川均衡调整改正,冰盖质量融化速度及加速度分别为-157.8±11.3 Gt/a,-17.7±4.5 Gt/a2,其融化速度在2010年后明显加快,由2003~2009年的-132.2 Gt/a增加到2010~2012年的-252.5 Gt/a。东北部冰盖趋于稳定。中东部地区冰盖质量变化加速度呈现正增长,显示该地区冰盖融化逐年减缓,但2010年后加速融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选取2008-10~2017-12山东及周边区域182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190个近震观测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邻区的震源位置和三维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内部介质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并呈现分段特性;在郯城和莒县中上地壳内存在明显的低速结构;胶南地块总体速度低于鲁西地块;鲁西...  相似文献   

10.
2017-02-14山东长岛地区出现比较集中的震群活动,后期在南侧海域又出现一系列的小震分布。本文通过双差层析成像方法重建长岛及附近海域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模型,揭示了长岛海域地震集中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壳构造特征。结果表明,南侧震群主要集中在大竹山岛-威海北断裂,与断层的走向一致;北侧震群也可能是NW向的隐伏断裂或者分支断裂。长岛南北震群附近海域的速度结构存在比较明显的速度差异,P波的速度结构横向差异比较明显,断裂带两侧介质的速度也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也反映了高低速异常区断裂介质比较脆弱,属于应力集中释放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 Engine的车辆监控GIS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PS/GIS的车辆临控调度系统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的位置、速度、方向等状态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车辆管理手段.客户端车辆监控GIS系统是车辆监控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针对实际的车辆监控项目的应用需求,本文采用ArcGIS Engine、Oracle数据库和Visua...  相似文献   

12.
浮动车轨迹数据已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状态识别的主要数据源之一,但是现有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交通状态识别中多数是应用高精度或是多源轨迹数据。针对稀疏轨迹数据在城市交通状态识别中存在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戴维森堡丁指数(DBI)和轨迹相似性度量的动态交通状态划分方法。首先,对轨迹数据和路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且建立不同时间片的路段轨迹集合;接着,依据轨迹速度-空间相似性,利用戴维森堡丁指数动态地扩展轨迹的空间维度,并根据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构建最佳车辆队列;然后,将前后不同的车辆队列进行二次处理,连接组成交通流簇;最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交通流进行划分,实现路段交通状态的识别。采用厦门市厦禾路、湖滨西路和湖滨南路交叉路段上的真实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保证了车辆队列速度分布与原始轨迹速度分布基本一致,相比对比方法Kmeans++和ST-DBSCAN,本文方法均方根误差平均下降了18.77%和21.22%,并且在不同的实验路段表现更加稳定,可有效、可靠地运用稀疏轨迹数据识别城市交通状态,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状态的精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地形坡度对车辆越野机动时间的影响,预测和估计车辆通行时间,采用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来模拟复杂的地貌形态。采用了移动窗口法计算了DEM格网单元的坡度,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地貌对车辆越野机动的速度影响系数,包括两方面:坡度引起路线延长和坡度影响车辆自身速度。通过实例分析计算了车辆通行时间,该方法为准确研究车辆越野机动通行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场飞行区车载差分北斗/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卫星信号衰弱、断续和中断时引起导航系统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检测的高精度组合导航方法。该方法基于运动检测的差分北斗/SINS组合导航系统框架,根据车辆运动的特性,利用零速修正与动态零速修正相结合的模式来约束SINS误差;建立系统误差最优估计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并结合惯性测量单元输出的陀螺和加速度计信息以及SINS输出速度来实现车辆运动状态的检测;最后通过车载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卫星信号有效时,差分北斗/SINS组合导航定位精度优于1 m;相比于传统运动学约束技术,2.5 km信号中断场景下,组合导航系统的经度误差最大值由5.21 m减小为1.35 m。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提高车载激光扫描数据高程精度为出发点,分析了扫描数据的误差来源。该文提出多种控制点布设方案,以京沪高速部分路段激光扫描数据为例,统计并分析各个控制点布设方案改正结果,为以后车载激光数据外业控制点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sinkage of a moving tracked mining vehicle is greatly af fected by the combined compression-shea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ft deep-sea sediments. For test purposes, the best sediment simulant is prepared based on soft deep-sea sediment from a C-C poly-metallic nodule mining area in the Pacific Ocean. Compressive creep tests and shear creep tests are combined to obtain compressive and shear rheological parameters to establish a combined compressive-shear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and a compression-sinkage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The combined compression-shear rheological sinkage of the tracked mining vehicle at dif ferent speeds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Recur Dyn software with a selfprogrammed subroutine to implement the combined compression-shear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The mode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shear rheological sinkage and ordinary sinkage(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compression-shear rheological constitutive model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alculating the sinkage of a tracked mining vehicle. The combined compression-shear rheological sinkage decrease with vehicle speed and is the largest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sinkage. The developed subroutine in the Recur Dyn software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moving tracked mining vehicl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BP网络的参数调整特性,进行了参数α、β的选取对BP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模型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通过BP网络用于气象预测建模的参数调整个例分析表明:参数α、β的取值对BP模型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参数值的调整尤其是β值的调整对建模的收敛速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车载GNSS/INS组合导航中,GNSS信号易受外界干扰而失锁,导致INS独立导航误差迅速累积。为提高车载松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完整性,使用里程计观测信息结合非完整性约束辅助车载组合导航。考虑里程计刻度系数误差和IMU安装角影响,推导出里程计的输出模型,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里程计辅助GNSS/INS松组合的数学模型。设计GNSS信号中断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里程计能有效抑制组合导航系统误差发散,在GNSS中断60 s或10 min的情况下,位置精度提高超过90%。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循迹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循迹智能车的实现方法.利用转速传感器、线阵CCD、舵机等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并采用PI算法控制智能车后轮速度.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将线阵CCD返回的误差模糊化,然后按照MAX-MIN规则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将推理结果反模糊化后以控制舵机转向.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瑞雷面波在灌浆加固路基检测中 ,既可利用面波波速等值线断面发现可能存在的软弱部位 ,在三维空间上宏观评价灌浆加固效果 ,还可结合少量动力触探 ,间接计算路基承载力。文章从工程实例出发 ,着重探讨了实际工程应用中路基加固效果的宏观评价及触探击数与波速回归分析中的抽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