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81~1994年气象资料,对南阳市的连续性暴雪、暴雪天气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并结合本站资料,分别找出预报指标。利用预报指标,对1981~1994年进行回报,连续性暴雪预报概括率和准确率均为100%,一般暴雪预报概括率100%、准确率为71.4%:1995~1997年试报南阳无暴雪,预报结果与实况一致。  相似文献   

2.
MOS,PP方法在降水及温度预报中的效果对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华  王建国等 《山东气象》2000,20(4):14-15,24
利用1995~1997年的北京T106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建立了山东省各测站夏季(6~9)1~5天日极端温度、降水MOS预报方程和PP预报方程,并对1999年7~9月的预报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MOS方法预报效果明显优于PP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HLAFS资料对三门峡市1996年6~8月区域性强降水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并给出动力诊断模型和相关预报方程;通过1997、1998两年汛期业务试运行,对上述模型和方程进行了修正;利用相似预报方法,对1997年和1998年汛期的大到暴雨及中雨以上过程日期前1~2天的物理量场资料分别和上一年相应日期的前后共21天的相同物理量场资料进行了相似系数计算,通过筛选取相似较好的6个物理量,建立了预报规则,得出较好的预报结果;根据多年天气图预报经验,结合MCAPS预报平台给出专家预报规则;建立了集成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驻马店1991~2001年9~10月历史降水资料、天气图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产生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选取了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1]提出的客观预报技术研制模式,以1990~1999年的42个探空站的常规3层高度资料为依据,研制了本站6月暴雨客观预报模型,并对2000~2005年的实时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暴雨客观预报模型与主观预报准确率相当,且无漏报(主观预报则有一次漏报).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5年7~9月、1996年7~8月24~144h、1000~500hPa的T106格点资料与赣南17个县(市)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作相关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分县逐日滚动预报方程。并用1996年9月份T106格点资料对方法进行检验,同时对预报方法及T106产品在温度预报中的释用能力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的超级集合预报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基于TIGGE资料中的ECMWF、JMA、NCEP和UKMO四个中心2007年6月1日-8月31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24~168 h集合预报资料,分别利用固定训练期超级集合(SUP, Superensemble)和滑动训练期超级集合(R-SUP, Running Training Period Superensemble )对2007年8月8-31日预报期24 d进行超级集合预报试验.采用均方根误差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评估,比较了两种超级集合方法与最好的单个中心模式预报、多模式集合平均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SUP预报有效降低了预报误差,24~144 h的预报效果优于多模式集合平均(EMN, Ensemble Mean)和最好的单个中心预报,168 h的预报效果略差于EMN.R-SUP预报进一步改善了预报效果.对于24~168 h的预报,R-SUP预报效果都要优于EMN.尤其对于168 h的预报,R-SUP改进了预报效果,优于EMN.  相似文献   

8.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及安阳本站实况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1980~1998年安阳区域高温天气形势特点,找出安阳区域高温天气分月预报指标。利用预报指标对1980~1998年历史资料进行回代,预报概括率和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3%。  相似文献   

9.
对1998年夏季汛期(6~8月)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在6~8月期间用IAP-ETA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进行了每天的24小时的降水实时预报;首次采用从Internet网上获取的NCEP资料,作为初值。预报的结果表明,ETA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NCEP资料是有用的,尤其是在高原和广大海洋资料稀少地区。  相似文献   

10.
代清  颜华 《湖北气象》2006,25(1):16-18
利用2005年的气温实况与预报资料及1976~2005年近30年的气温统计资料,对武汉市2005年6~8月高温天气特征及其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从武汉单站气象资料的分析和应用来提高夏季气温(主要是高温)预报准确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统计 1966~1996年阜新地区寒潮天气资料 ,归纳出寒潮天气类型 ,选定预报指标和预报区域 ,列出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寒潮预报模式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桃仙机场 1989~1994年地面和高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预报方程 ,得出预报判据 ,对桃仙机场雷雨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HALFS物理量预报产品资料,通过选取预报指标,建立判别方程,对商丘市1998年6~8月强降水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天气雷达实时回波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对雷达回波随距离的衰减特征作客观化订正,使探测资料更接近于实际,计算并组建了大量的预报因子。选用常规数理统计模型,建立了湖州0~2小时短时雨量预报模型,从而定量地作出0~2小时暴雨预报。  相似文献   

15.
开封市6—8月24h大—暴雨分县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6~1989 年开封市气象资料,对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进行分型。在符合区域性大~暴雨入型条件和指标的条件下,利用单站温、压、湿资料,选择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并确定分县大~暴雨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91~2000年四川省2~4月雾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掌握其变化特点、规律以及成因的基础之上,进行预报因子的筛选,结合实况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通过最优子集回归计算建立了四川雾站数预报的方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驻马店1991~2001年9~10月历史降水资料、天气图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产生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选取了预报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8.
T106资料1997年9月以后才正式投入业务使用,省气象中心每天从9210网络上下发各种预报产品。在此之前的T106历史资料则由中国气象局提供,以便各省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用于科学研究,以及对T106资料在本省区的预报确率进行检验。目前只有3年的T106资料。为了方便使用,针对本省的需要对资料进行了整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后,检验工作可以立刻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展模式预报、概率预报、暴雨预报等项工作。1 T106历史资料形式  国家气象中心下发了1995~1997年共3年的T106资料,原始的T…  相似文献   

19.
一种可业务化的雷电潜势预报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巧倩  林良勋 《气象科技》2008,36(2):150-154
利用2000~2005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业务应用的数值预报产品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基于雷电发生的天气学分型和完全预报方法原理,以可业务实时实现为原则,对广州地区雷电的短期潜势预报进行了研究,引入了"马赛克化"、不确定度概念以及多元回归、线性/非线性拟合方程等数学统计方法,得到一种较有效的雷电短期潜势预报方案,该预报方案在实时业务预报中试用,预报结果对雷电潜势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桃仙机场1989~1994年地面和高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预报方程,得出预报判据,对桃仙机场雷雨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