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雷暴起始方位为180°、中间恰好经过天顶时,该程序提出疑问:雷暴格式有误.例如:雷暴方位从NE-Z-SW,该程序审核不通过,如中间方位改为NW或SE时审核即可通过,其它方位均不通过,所以当雷暴起始方位为180°时,该程序认为中间方位应在90°方位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6—2015年西宁曹家堡机场的雷暴观测资料,从雷暴日(次)数、持续时间、初现方位、伴随天气现象和雷暴初终日特征方面对该高原机场的雷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曹家堡机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4.7 d,主要发生在5—9月,夏季是该机场雷暴的集中爆发期;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集中发生在午后至夜间(16—22时),持续时间在2 h以内;雷暴初现方位以偏西、偏北为主,偏西、偏北的对流云团发展是该机场飞行保障的关注重点;雷暴伴随天气现象以干雷暴和小阵雨为主,而少数伴有中、大阵雨的强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雷暴初终日平均间隔为173.2 d,并且初雷能充分体现该机场的典型雷暴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ERBE和ISCCP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表短波吸收辐射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ERBE和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结合青藏高原地面日射资料,讨论了并提出了该地区地表短波吸收气候反演方法,该法的似合精度较高,平均误差为9.8W.m^-2据此计算出75°E-95°豚25°E-40°N间2.5°*2.5°经纬网格点和高原63个站点的各月平均地面吸收辐射通量密度,给制出其在高原的分布图,揭示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海风锋与雷暴天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  于莉莉  朱男男  汪靖 《高原气象》2011,30(1):245-251
利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2008年6~9月共56次渤海湾海风锋天气过程资料、 255 m高的气象铁塔资料及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资料, 统计分析了渤海湾海风锋的气候特征, 包括渤海湾海风锋出现的时间、 频率和海风锋触发形成雷暴天气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2008年6~9月雷达共观测到渤海湾海风锋56次; 每日海风锋的形成时间有所不同, 最早形成时间是09:30(北京时, 下同), 最晚在16:00; 维持时间也各有长短, 最长维持时间为6.5 h, 最短的仅1 h; 伸展到内陆的一般距离为70~80 km, 最远距离达120 km, 高度一般为1.5 km, 最高为2.0 km。同时, 结合2002-2007年典型的海风锋天气个例分析表明, 单一海风锋由于水平范围小, 垂直厚度最高为2 km, 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但是, 当它与西边很弱的冷锋形成一定角度(30°~90°)碰撞时, 在碰撞的交叉处能够形成雷暴天气; 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呈追赶碰撞时, 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 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平行碰撞时, 有时雷暴加强, 有时雷暴减弱。  相似文献   

5.
1 审核程序的使用注意事项1.1 通过DMFU .EXE文件正确设置台站基本参数库IIII4.LIB ,因为资料文件“DIIii iMM .YYY”中台站基本参数的审核是通过调用“IIII4.LIB”文件验证的。1.2 通过DMFU .EXE文件的“现用打印机选择”功能 ,设置台站在审核中使用的打印机类型。对于没有配备打印机的台站 ,可将审核程序AHDM -S .BAS、AHDM -S1.BAS、AHDM -S2 .BAS、AHDM -S5 .BAS中的打印语句LPRINT更改为屏显语句PRINT ,在其后增加暂停功能 ,然后编译联接为 .…  相似文献   

6.
吴春华 《浙江气象》2001,22(4):39-42
用空间解析几何研究乔唐式日照计安装误差对日照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南北方位误差超过1.38°或东西不水平程度超过1.36°时,日照测量误差大于WMO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西部的共106个测站的1960~1990年3~5月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内286个格点(5°×5°)的秋季(9~11月)的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及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秋季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及其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后期春季降水之间的空间地域遥相关耦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太平洋海温差异常存在6个关键区域,其中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是最敏感的异常信号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降水与前期秋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有着清晰的遥相关。当海温异常偏高,即有EL-Nino现象时,西北地区的降水普遍偏少,并以高原东侧青、甘、宁交界地区及渭水流域的偏少为主;La-Nina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内蒙西部的春季降水变化趋势与我国西北地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1 代危航空报中GGggW_2编报问题 例1:P2_s~(13)—2~(37) 2_s~(53)— 03时第一份航危报,此时如何报GGggW_2? 分析:根据(78)气业字第13号附件二(三)6规定GGgg报××××的条件是1)有危险天气存在,2)其发生时间是观测前。例中03时观测已有危险天气存在,主要问题是其发生时间是观测前还是观测时,显然雷暴在03时观测前已发生,但这段时间发生的雷暴对03时是否应发代危报无决定作用,故03时存在危险天气其时间应视为2~(53),与观测前是否有雷暴无关,GGggW_2应报02538。若例中雷暴的前段终止时间为2~(38),则根据雷暴记录的规定前后两段应视为同一次雷暴过程综合为R2_s~(13)—此时,GGggW_2应编报××××8。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安咸阳机场1997—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本场近16a雷暴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咸阳机场夏季雷暴最为频繁,高峰期在7—8月,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雷暴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点,晚上多于白天,前夜多于后夜;西方、北方、西北方向是机场产生雷暴最多的区域,其余方位的雷暴概率较小。雷暴过境时气温普遍下降,平均气温下降2.1℃,1h气压平均上升约1hPa,风速骤增,小时平均风速的平均值为5.1m/s,日降水量平均为8.1mm。  相似文献   

10.
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一个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林则 《山西气象》1999,(2):45-46,52
长子县气象局领取了一套新电接风向风速仪和新十二芯长电缆,正确安装后不能使用。1故障现象11转动凤向标一周,模拟16个方位风向E风时,SE灯炮亮,属于不正常;ESE风时,E和SE灯泡同时亮,属于正常;SE风时,E灯泡亮,属于不正常;SSE风时,E和W...  相似文献   

11.
1991—1992年ENSO事件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气候分析中心(CAC)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公报所提供的海-气资料,综合分析了1991-1992年ENSO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次ENSO事件的主要特点是:①在ENSO事件爆发前一年内热带太平洋海气特性频频呈现异常,暖水堆积在赤道中太平洋(5°N-5°S,160°E-160°W)约12个月,然后自西向东传输,爆发1991-1992年ENSO事件。②对ENSO事件作出响应的西太  相似文献   

12.
从临近预报的角度分析了长春机场夏季雷暴的逐时分布特征、雷暴起始方位和持续时间特征。以及雷达回波的形态特征,指出雷暴的临近预报需要注重多种特征的综合识别。  相似文献   

13.
雷暴:(一)记起止时间和方向(注意整体、判别系统),两次闻雷≤15分钟连记。闻雷一声,只记开始时间。(二)按八方位记录,≥180度时加记中间方位,过顶时加记“Z”,方向不明不记。(三)雷暴  相似文献   

14.
试用GMS卫星多通道资料反演海表温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 《气象》1997,23(11):27-31
从S-VISSR图像定位和数据定标出发,参考极轨气象卫星多窗区MCSST技术,对25°-45°N、117.5°-140°E区域GMS-5卫星海表SST反演作了尝试,探讨了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资料反演SST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施能 《气象科技》1980,(5):42-42
彼斯科夫和契斯佳科瓦分析了四个航空站,1963—1970年夏季273天的雷暴资料。对其中有近雷暴和远雷暴的203天分别制作了层结曲线、状态曲线,统计了各种参数。他们将雷暴持续时间定义为近雷暴或远雷暴的放电间隔不超过半小时的持续时间,并且取四个航空站的最大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得出雷暴持续时间Δt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现摘译如下: 1.持续时间(Δt)与状态曲线偏离层结曲线(T′-T)的关系: Δt随T′-T的增加而增加,起初增加很快,以后(当强的不稳定时)增加减慢。当负偏差时(T′-T4℃,雷暴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的大范围热力、动力作用,致使高原地区空气不稳定,也导致高原夏季雷暴活动非常频繁,成为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数最多的地区。利用2004—2009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拉萨地区夏季夜间雷暴的时间分布特征和背景场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1)拉萨地区的雷暴主要集中在14:00—23:00,其中17:00—20:00雷暴次数最多,超过总雷暴次数的60%。2)从20时整层大气特性上看,20:00—02:00时(次日)发生雷暴时,整层大气的湿度、假相当位温(θse)比不发生雷暴时的大,在400 h Pa层差别最明显;两者的温度差异并不明显。分析抬升凝结高度(LCL)、400 h Pa的θse、修正的KI、SI指数和300 h Pa到400 h Pa的平均垂直风切变(MS)对雷暴的指示作用,结果显示:1)各指数都能较好地区分雷暴日与非雷暴日。2)各指数的TSS预报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400 h Pa的θse352.1 K,TSS评分为0.401;修正的KI15.7℃,TSS评分为0.373;修正的SI3.20℃,TSS评分为0.288;LCL441.4 h Pa,TSS评分为0.276;MS1.87 m·s-1·km-1,TSS评分为0.201。400 h Pa的θse和修正的KI指数对拉萨夜间雷暴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与稳定度有关的参数比与风切变有关的参数的指示意义好。  相似文献   

17.
五月,是桂东北初夏季节(5—6月)降水高峰月,也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的特点:主要表现500毫巴高空图上,在87—110°E、2 7—41°N有冷槽东移,700毫巴高空图上,在80—95°E、30—40°N有312线的高压脊或高压中心;地面图上,在南岑北部到长江一带形成准静止锋或锋生;本区上空为强盛的暖湿气流,当北方冷空气加强时,锋面就南移到本区,加上地形抬升作用,对流更强烈,造成降水范围广、强度大,有时甚至出现连续数日的大雨、暴雨或大暴雨成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8.
El Niño-La Niña循环的海-气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开玉  泮益农  李骥 《气象学报》1995,53(4):461-470
利用1950—1987年2°×2°格点综合海-气资料(COADS),计算了赤道太平洋洋面(5°S—3°N)上逐月平均海温、气压、纬向风、比湿、云以及热量收支各分量的平均值和距平值,分析这些量的演变特征,得出:ElNino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洋面上气压梯度减小,东风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洋面上空气中水汽和云量增加,洋面射入太阳辐射和有效长波辐射减少,感热和潜热交换加强,洋面净获得(损失)热量减少(增加);LaNina过程中,情形相反。最后概括了ElNino-LaNina循环的两种海-气耦合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土壤增湿效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OSU大气环流模式做了两个试验,一个为控制试验,另一个为假设中国北部(30-46°N,90-120°E)土壤湿度为饱和的湿土壤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升高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低空急流的加强和北抬,使得105°E以东的江淮和华北东南部地区降水减滥,而105°E以西的非季风区和华北北部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4个代表站点1971-2007年的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山区多,市区和达坂城区少;37a来各地的雷暴日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各地雷暴平均活动期出现在4—9月,最多出现在7月,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14时至前半夜02时,各地雷暴持续时间以30min之内为多,各地的雷暴活动方位以偏北方向为最少,山区的雷暴持续期最长。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