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呼盟地区夏季冷热状况进行的分析,从中归纳出夏季冷热的一些规律,并对夏季冷热的500hpa环流及主要影响系统(如,副热带高压,东亚大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对太阳黑子活动、ENSO、海温等因子进行了相关统计,得出一些初步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2.
11月15日,区局组织计划、装备、预报、通信、雷达等方面的专家对“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移动气象台”实施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乌兰局长,李彰俊、裴浩副局长出席。专家组对“应急移动气象台”实施方案进行了肯定,对实施方案系统整体功能、设备选型、参数要求、设备布局、通讯网络连接、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夏季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着重讨论了利用具有射程远,播撒高度高,催化剂量大,成核率高等优点的增雨火箭,对对流云进行催化时目标云的选择、催化潜力判断、催化时机把握、催化部位的确定以及运用雷达来指挥作业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地地形气候特点、对流云雷达回波特征、作业工具特点等资料,并通过模式对催化剂量(火箭用弹量)进行模拟计算,以及充分考虑现有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水平、装备设施和通讯条件等,提出了包括客观作业指标、监测预警流程、作业参数生成、指挥通讯方式和效果观测收集等内容的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表现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我国气候与环境影响的评估,从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重大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从冰冻圈、生态系统、土地退化、工业、交通、服务业、城市与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气候影响的利弊分析。进而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减缓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对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40年气候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其中心城市东营为例,进一步分析了风向在城市布局规划中的指导作用,用统计方法估算了不同频率和高程的风载荷,对日照间距系数、采暖通风和空调室外气象参数等进行计算,为城市建设部门充分应用风、光、热等气候资源条件,趋利避害,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蒸发量的计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彭曼公式对蒸发量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对近40a灯塔站蒸发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年和生长季等不同时段的分布规律分析,以便为农业水分分析、农业气候影响评价、作物水分平衡等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东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7-8月,山东省气象部门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益调查,根据所取得的气象预报服务年付费额、年节省费用额等数据,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用进行了评估,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在对人才资源生态环境的含义、构成等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人才观念、体制机制、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春玉米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米气候生态角度出发,对重庆地区春玉米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组建了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同时对影响本地区玉米产量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趋利避害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着国家有关改革、气象事业发展方针和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等新的形势,气象科技服务在发展中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外部环境、发展空间、发展方向、发展基础等方面对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机遇进行了阐述,从供需矛盾、加入WTO的影响和冲击以及行政管理体制障碍等方面对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对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NOAA卫星沙尘暴光谱特征分析及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郭铌  倾继祖 《高原气象》2004,23(5):643-647,i001,i002
通过对2000—2002年多次沙尘暴过程NOAA卫星AVHRR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沙尘、云、沙漠、戈壁、积雪、裸地、植被等不同目标物的光谱特性,发现沙尘暴在AVHRR-2中各通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1,2通道中沙尘的反射率较高(介于云和沙漠之间);4,5通道的亮温低于晴空地表高于云;在3通道中沙尘表现的很独特,其亮度温度为所有研究目标物中最高的,表明通道3包含较多的沙尘信息,AVHRR-3取代AVHRR-2后对监测沙尘有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定量提取沙尘信息的两种沙尘判识指数,并利用沙尘判识指数成功地提取多次沙尘暴过程的沙尘信息。结果表明:利用多通道组合沙尘判识指数能够对沙尘信息进行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12.
敦煌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在沙尘源区进行长期监测是获取区域代表性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的重要研究方法。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之一,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安德森采样器进行了长达30个月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其年变化特征与气象资料的年变化关系密切;针对典型天气过程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背景大气、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下TSP浓度存在倍数关系和量级的差异,其质量浓度随粒径的分布特征也明显不同;并与2001年9月-2004年3月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的一些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热红外通道沙尘识别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尘识别是沙尘灾害监测和沙尘气溶胶特性研究的首要工作。利用辐射传输方程进行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计算,对不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热红外通道温差ΔT(T11μm-T12μm)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水汽和陆地表面温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加,ΔT逐渐减小。理论分析表明,利用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进行陆地沙尘识别是可行的。进一步,利用NOAA-AVHRR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 < 0进行了3次陆地沙尘识别,经与地面气象站观测的沙尘天气现象相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中的研究对象为山西省的沙尘日数,气象资料站点18个。对与沙尘事件关系较为密切的地面气象要素包括降水、温度、风、湿度、蒸发量作了详细的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得出在温度偏高、湿度较大、风力偏弱、蒸发量不大的年份,少沙尘天气;风要素是影响沙尘天气最为直接、最优相关的因子。  相似文献   

15.
地形对沙尘暴的影响及敏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沈建国  姜学恭  孙照渤 《高原气象》2007,26(5):1013-1022
在初步探讨地形影响沙尘扬升、传输、沉降等动力过程可能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沙尘数值预报模式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暴形成阶段沙尘主要来源于阿尔泰—萨彦岭及以东地区,这部分沙尘主要向东扩展,该区域地形对其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等地的起沙主要在沙尘暴持续阶段产生影响,之后主要向南输送,青藏高原东侧地形绕流对其强度具有影响。地形影响可以使沙尘的扩展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当上下游地形落差较小时形成整体推进式传输,此时沙尘位于对流层低层,没有上下沙尘层的分离;当上下游地形落差较大时形成分离式传输,沙尘位于对流层中层且在传输过程中沉降很弱,同时与地面附近的沙尘层分离。源于蒙古国、内蒙古等地的沙尘往往产生整体推进式传输;而产生于青藏高原的沙尘常形成分离式传输。  相似文献   

16.
利用TOMS资料遥感沙尘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了利用TOMS资料定量遥感沙尘暴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遥感了1998年4月15日发生在中蒙边境地区的一次沙尘暴过程,得到了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等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上可以排除云的影响,能够定量遥感沙尘暴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较好的沙尘暴遥感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我国沙尘暴的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3、4月沙尘暴发生频率以及相应的月和候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大槽发展和加深是造成该年沙尘暴偏北路径多的主要成因,并且是影响华北、东北甚至华中的一种主要环流形势。东北低涡维持期间生成的副冷锋次天气尺度系统,可以产生强局地沙尘暴。使用GMS-5的卫星观测资料的亮温数据,对沙尘暴在冷涡天气下的沙尘输送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沙尘暴在向下游输送沙尘时的空间分布,特别指出了在东北冷涡强烈发展的形势下,沙尘可以向东北方向输送,影响东北、远东,甚至更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戈达德对地观测系统(GEOS)提供的再分析气象场GEOS-5驱动的GEOS-Chem模式,模拟中国地区2009年4月22~29日沙尘暴期间沙尘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化学过程对我国污染物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沙尘暴期间,全国平均沙尘硝酸盐和沙尘硫酸盐浓度分别为0.2 μg m-3和0.4 μg m-3,占总硝酸盐(非沙尘硝酸盐与沙尘硝酸盐之和)和总硫酸盐(非沙尘硫酸盐与沙尘硫酸盐之和)的24%和10%。我国西部地区沙尘硝酸盐占比( > 80%)要大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沙尘硫酸盐占比则要小于下游地区。考虑非均相化学反应后,沙尘暴期间,全国平均的二氧化硫(SO2)、硝酸(HNO3)、臭氧(O3)、非沙尘硫酸盐、总硫酸盐、非沙尘硝酸盐、总硝酸盐、NH3、总铵盐浓度变化量分别为-7%、-15%、-2%、-8%、3%、-2%、14%、21%、-5%。  相似文献   

19.
使用RegCM3-dust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MIROC3.2-hires全球模式输出结果,在IPCC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中国及东亚地区进行了当代(1991年-2000年)和未来(2091年-2100年)水平分辨率为50km的气候以及沙尘气溶胶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中国地区地面气温、降水和东亚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模拟较好。未来东亚沙尘气溶胶年平均起沙通量增加2%,其中12月-3月由于地表积雪量的减少而增加,4月-11月由于10m风速的减小而减少,不同强度的强起沙事件同样12月-3月增加,4月-11月减少。年平均沙尘气溶胶柱含量增加14%,其中3月-5月和8月略减少,其它月份增加。沙尘气溶胶引起地面(SRF)负辐射强迫和沙尘源区大气顶(TOA)正辐射强迫、下游地区TOA负辐射强迫,受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影响,地面起沙通量和柱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起沙近地层动力学阈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沙尘暴探测与监测试验站2008年和2009年春季沙尘和近地层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晴天、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入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的演变,并利用两层高度沙尘浓度差,区分局地起沙和非局地起沙,有效地避免了沙尘水平输送引起的起沙阈值的低估。结果表明,起沙前,摩擦速度和沙尘浓度数值都较低;临近起沙阶段,摩擦速度迅速增大而沙尘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起沙时,摩擦速度数值较高,沙尘浓度迅速增大;沙尘天气减弱阶段,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近似呈线性减小。科尔沁沙地春季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t和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0.62m.s-1和9.5m.s-1,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的起沙阈值依次略有增加。与晴天天气相比,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