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6,(6)
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抚顺市东洲区水资源严峻形势,使之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对地表水质污染程度及其污染原因有具体的了解。抚顺市东洲区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抚顺市东洲区河流地表水水质较好,也有少数地表水体严重污染;水源地和水功能区的水质基本达标,但是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继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矿区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是要对矿区水质进行准确的评价,而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真实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比传统的综合评价法对老虎台矿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法界限非常严格,未能综合考虑每个水样的离子成分,极值的作用过于明显;模糊综合评价法则能综合考虑每个水样的离子成...  相似文献   

3.
梁坤 《地下水》2018,(5):64-66
水体质量是水资源的生命,实施水体监测与水质综合评价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为掌握河北燕山南麓流域水环境特征,对区域内的桃林口、石河、洋河、陡河和邱庄等5个水库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水质矿质含量高、硬度大;水体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为水质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发展对区域水资源产生了影响,资源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采取科学的水污染质量和保护措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华昱矿区面临的生产、生活用水匮乏,水资源复用率低,严重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将矿井水资源纳入区域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利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通过对五家沟煤矿、元宝湾煤矿和南阳坡煤矿22组矿井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确定了区内矿井水的水质类型,将总硬度、氟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总铁和矿化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水质评价模糊综合矩阵对区内矿井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区内煤矿自身涌水和生产用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多井联动调配+井上下协同净化+分质供水+梯级利用+全复用”的水处理新模式。结果表明,区内矿井水为含悬浮物和高矿化度矿井水,矿井水水质级别为Ⅴ级,水质极差水样有20组,该类水样占比为90.90%,经深度处理后产水水质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Ⅰ类标准,水资源利用新模式实施后,满足了各矿井不同用水的供水需求,实现了煤矿间的多井联动调配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刘建  周波  李羚  胡丽丽 《地下水》2010,32(6):165-166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过程中往往出现只注重退水水质状况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而忽略了退水温度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从退水温度影响分析的必要性、相关限制标准、对受纳水体的影响以及影响分析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如何进行退水温度的影响分析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在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过程中务必从水体理化指标、水质类别、水生生态以及水功能区等多个方面入手,统筹考虑,综合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论证工作的科学性,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成为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淮南潘集杨庄采煤塌陷积水区水体水质指标与环境一号卫星影像4个波段反射率值之间的关系,针对叶绿素、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钾指数5项主要水质参数建立了遥感监测模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该地区水体整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该塌陷积水区水体为轻度—中度富营养化,与实测水样分析监测的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水质遥感模型反演技术在当地水质监测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该地区水质动态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6)
分析辽宁省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体水质污染超标、部分地区海水入侵加剧等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提出加大保护力度等对策与建议,同时也为全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泰安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泰安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河流湖泊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泰安市地表水体水质状况,地下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来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有关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志坚  朱志龙 《水文》2006,26(2):81-83
本文重点分析了湖北省水资源数量特性、各种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质现状,简述了与水有关的区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造成大浪淀水库富营养化主要因子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水质恶化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本文针对河北省大浪淀水库投入运营后水质变化的情况,论述了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分析了影响大浪淀水库水质的主要因子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改善水体环境、提高饮用水质量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北大港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调蓄水库,水库在蓄水后快速咸化,影响到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为解析北大港水库及周边水体的水质和主要影响离子,在2015~2017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集北大港水库水库水和独流减河河水样,分析水体的水化学组成及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河水、水库水的水化学类型分别是Na-Cl(HCO3)型和Na-Cl(SO4)型。由主成分分析可知,Cl-,SO42-,NO3-以及溶解氧(DO)四个指标是北大港水库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水质综合评价表明,水库水和河水中96%的水体隶属于V类。在空间上,水体距离渤海湾越近,水质越差;由于独流减河径流量和入海水量的减少,河水的水质最差点从水库排咸闸处逐渐上移到水库十号口门进水闸处。本研究可为北大港水库的水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体中的大量泥沙,除本身含有污染物质外,且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性能。过去黄河水质监测某些项目采用浑水测定,所得结果是包括泥沙本身和所吸附的污染物质。当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质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的矛盾。为了使水质监测工作能满足水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应根据黄河特点,对采用清水或浑水测定进行研究,使提供的水质资料更符合黄河水质的客观实际,更好地为水源保护和生产、生活服务。本文首先对黄河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讨论清、浑水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畅金元  吴锡刚 《地下水》2011,33(3):133-135
冀中廊坊市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加之近年旱情严重,水资源短缺形势异常严峻,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北运河是廊坊市的主要有水河道,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排污河道.其河道径流量具有量多、稳定、水质较好等特点.本文就北运河水资源的规律特点,指出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丰富的河道水量、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逐步改善的水体水...  相似文献   

14.
航空地球物理在海岸带水资源环境调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壤、岩石、水体的电性、放射性及磁性差异,通过了解水体、土壤及岩石的物性变化,进行构造填图,研究和评价水资源环境,总结出沿海岸地带影响水环境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地质运动使其遭受海侵事件影响;二是由于现代人类活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海水渗透侵入;三是天然或人工核辐射源污染水质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贾传义 《地下水》2003,25(4):271-272
东平湖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起调蓄、输水的枢纽,其水质关系到东线工程供水目标的成败,要保持好水体水质,必须强化入湖水体水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陈艳俊 《地下水》2014,(4):105-106
地下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具有综合服务功能,但必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才能为人们提供服务,这些年对地下水严重的超采,已经对地下水稳定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随之水体也受到污染,人们不能再片面的追求水资源开发,保护水质,保护地下水环境才是当务之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水资源的污染,逐步增加可用水资源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淮南市浅层地下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选取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氮、总磷、锰、铅等六项指标为评价指标,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水质进行了合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浅层地下水综合水质较差,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多数水体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成都市水质富营养化情况,选取了龙泉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龙泉湖实地采集水样以及高分一号实时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准确地评价出了龙泉湖水体所处的富营养级别。通过对龙泉湖实地数据进行水样参数浓度测量以及实地光谱曲线处理,获得相关的水质反演所需的敏感波段或者波段组合,得出了5个水质参数的反演公式,既而对校正预处理过的高分一号遥感数据进行富营养等级评价。在对各个评价的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后,选择适合龙泉湖富营养状态评价的叶绿素chl_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CODmn五个参数指标,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整体水域进行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得出龙泉湖目前处于中度营养状态,并初步进行了准确性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石家庄地区为例,阐述了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现状。分析并指出水资源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并从开发利用技术、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水的宏观控制,及从污染水体资源化、深化水质改革和城镇生活用水节水措施等方面说明如何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省南部山区林竹村现场测定50个水样的pH值、电导率和水温,结合9个水样的室内分析结果,分析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水质,指出当地的水体没有受到酚、氰、汞、砷、铬等成分的污染,但受生活污水的影响较大,可属Ⅱ类水;少数水样受农药化肥残留物的影响较大,属Ⅲ类水。并提出钻探一眼更好的深机井、注意生活用水的排放等措施,以提高当地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