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民航飞机利用陆基增强系统(GBAS)进行精密进近着陆过程中,GBAS机载甚高频数据广播(VDB)接收机所受到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采用盲信号分离算法,对VDB接收机所接收到的期望信号与同频干扰信号进行分离,并通过识别解码数据中的机场标识(ID),得到所需期望信号,从而抑制同频干扰信号. 分析并仿真了基于快速固定点(Fast ICA)算法、自然梯度算法和等变自适应分离(EASI)算法,对VDB接收机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的机理和同频干扰抑制的实现. 仿真结果表明,这三种算法均能有效分离期望信号与同频干扰信号,进而进行同频干扰抑制,并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收敛速度、串音误差和误码率,得出 Fast ICA算法更适合用于VDB信号的同频干扰抑制.   相似文献   

2.
多时相遥感图像相对辐射校正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相对辐射校正是多时相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几种常规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对源图像小波变换域的低频成分实施辐射变换,并保持高频成分不变,重构的图像具有保持高频信息的特性,因而能够较好地保留源图像中由于地物变化引起的辐射差异.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频雷达强海杂波和干扰环境下的多目标检测问题,结合S-method时频分布和Viterbi算法提出了一种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瞬时频率估计方法——SMVF法(S-method viterbi fitting),然后根据所提取的瞬时频率的直线拟合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目标检测算法。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时,与WDM法(wigner distribution maxima)、WDV法(wigner distribution viterbi)相比,估计精度提高约20%,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宽幅雷达成像模式可监测大范围地震形变,但该模式与条带成像模式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深入分析了图像拼接、大气效应校正和大地水准面差距改正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配准加权的拼接方法和基于EGM96的大地水准面差距改正方法,分析了适应于宽幅SAR干涉的大气校正模型。在此基础上,对ENVISAT卫星宽幅数据干涉测量成果进行了校正,并分析了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的宽域形变场。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斗B1C信号在低载噪比情况下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北斗B1C信号数据/导频联合跟踪方法.通过构建数据/导频双通道联合跟踪模型,增加对B1C信号利用率,并在联合跟踪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削弱传统跟踪环路中鉴别器和环路滤波器带来的跟踪误差,进一步提高跟踪环路对低载噪比信号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在低载噪比情况下,相比于传统单导频通道跟踪、单导频扩展卡尔曼跟踪和联合跟踪,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杂波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中的电离层杂波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结合自适应旁瓣对消来抑制电离层杂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时频分析合理地选择扫频脉冲时段和多普勒频率区间,然后对选定的时频域区间利用特征分解法分别进行阵元-脉冲域和阵元-多普勒域抑制电离层杂波,最后利用阵列结构特点采用分段处理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继续对电离层杂波进行抑制。实测数据表明,该处理方法对电离层杂波的抑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卫星导航抗干扰需求,研究了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多波束抗干扰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多波束抗干扰方法在波束数目受限时无法兼顾所有导航卫星信号导致接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动态指向多波束抗干扰方法. 建立天线阵列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接收的北斗卫星信号数目多于波束数目时,抗干扰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战场实际环境中,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设备获得辐射源的信息在时间上是冗余的。针对这种实际侦测环境,基于信息融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辐射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在灰关联识别的过程中.引入D-S证据理论,通过对信号的积累和对信任度的重新分配.对识别结果进行了有效的融合.提高了辐射源的正确识别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GPS直达波方位角和俯仰角、目标反射波方位角和俯仰角来得到直达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通过直达波到达雷达所用时间、直达波与反射波到达时间差以及直达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可以得到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用反射波的俯仰角和目标与雷达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目标的坐标值。仿真了各种变量误差对目标与雷达间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能把直达波和目标反射波角度测量误差以及信号时延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该方法可以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10.
GPS中频信号快速捕获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解决GPS中频信号快速捕获问题,在介绍GPS码相位和载频信号捕获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FFT的并行GPS中频信号快速捕获方法,同时在非相干累加、接收信噪比、先验信息等方面分析了提高中频信号快速捕获的可能性,最后利用一组GPS实测数据对上述分析进行了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FT技术的中频信号快速捕获方法具有抗干扰、捕获速度快和检测低信噪比信号的能力,可以满足GPS软件接收机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Multipath is one of the main error sources in high-precisio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ynam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s it is difficult to be mitigated by differencing between observations. In addition, since a specific frequency threshold value between multipath and deformation signals may not exist, multipath is usually inseparable from the low-frequency vibration signal using conventional frequency-domain filter methods. However, the multipath repeats in two sidereal days when the surroundings of a GPS antenna remain unchanged. This characteristic can be exploited to model and thus mitigate multipath effectively in dynam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Unfortunately, a major issue is that the degree of repeatability decreases as the interval between first day and subsequent days increase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we develop a new sidereal filtering referred to as reference EMD-ICA (EMD-ICA-R), wher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re jointly used to model multipath and renew the reference multipath.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MD-ICA-R, an a priori denoised multipath signal is needed as a reference. We further propose to us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method to extract more accurate reference multipath signal and form a combined PCA-EMD-ICA-R approac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a mo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were conducted, and th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can mitigate the multipath by around 67 % when a reliable reference multipath signal is extracted from a static situation. Furthermor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deformation signals added into the coordinate time series of three consecutive days show that the two proposed methods are also effective in a dynamic situation. Since wavelet filtering is used to denoise the reference multipath signals in the new approache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several wavelet filters are tes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CA-EMD-ICA-R approach can work well with various wavelet filters.  相似文献   

12.
多路径误差在绝大部分应用中,其测站间相关性很弱,不能通过差分观测得到有效削弱,成为高精度GPS动态变形监测中的主要误差源。针对GPS多路径误差的特点,结合具有良好多尺度分解能力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MD)和具有良好盲分离能力的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提出带参考信号的EMD-ICA方法来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应用实例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罗兰C天波信号延迟时间估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提出基于优化包络的相关系数时域法。通过分析标准罗兰C信号包络的特征,分别采用微分和二次微分方法对罗兰C信号包络进行优化,形成陡峭的包络信号上升沿;利用相关系数法对接收信号包络和参考信号包络进行匹配,形成的匹配峰值分别对应地波和天波信号到达的时刻,由此可获得天波信号的延迟时间;通过仿真分析和实测信号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满足数字化接收机的实际要求,并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估计准确性和自动识别功能的特点。估计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判别相位跟踪和周期识别正确率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4.
BPM短波授时是利用短波电台进行我国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的发播,是一种经济而又方便的授时方法. 为解决BPM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应用终端开发调试和测试标定的问题,在分析了BPM短波授时信号的特性和基于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技术信号生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EP2S60F1020C4ES以及数模转换器(DAC),通过理论分析结合仿真实验和捕获的实际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进而为新一代BPM短波授时信号模拟器的设计研究和BPM应用终端开发调试、测试标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面向多接收模式的GNSS互操作信号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互操作信号在性能与处理复杂度上平衡点不唯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非匹配接收模式下的信号性能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北斗二期B1频点互操作信号提出了4种参考调制方案,并从综合接收性能的角度给出了一种优选方案。与国际上现有的互操作信号调制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优选方案可获得最小的解调损失以及最佳的跟踪性能,在处理方式灵活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我国自主GNSS信号体制设计和优化的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海  岳东杰 《测绘工程》2015,(11):68-72
采用GPS监测运营期大跨度桥梁时,受到交通载荷和观测噪声的影响,GPS监测序列中的振动信号(mm级)完全被湮没,如何从监测序列中提取桥梁变形信息及其振动特性是桥梁健康检测的重要内容。文中利用EMD方法对GPS监测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一定数量的本征模态函数(IMF),选取特定的IMF做信号重构和功率谱分析,得到桥梁变形信息和振动特性,相较于传统FFT方法,能准确识别结构振动频率,同时提取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EMD-自适应滤波的干涉图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EMD-自适应滤波干涉图去噪方法,该方法基于信号和噪声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后在不同的IMF上有不同的特征,即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然后对各个高频IMF信号分别选用不同的滤波梯度参数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从初始干涉图上减去与斑点噪声所对应尺度信息,从而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该算法与Goldstein滤波、圆周期中值滤波、EMD分解方法和梯度-自适应滤波去噪的降噪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InSAR干涉图的噪声,并且能很好地保持相位的细节信息和条纹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GPS振动观测值的异常探测,将GPS振动观测值序列视为一组观测信号,先利用小波低频分解提取信号趋势,再利用小波高频分解探测异常值的位置,提出结合观测体自身变形趋势判断异常值是否存在,再通过小波高频分解和小波阈值去噪找到异常值准确位置的探测方法。结合某GPS振动平台上的振动观测实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准确的异常探测结果。实践证明文中研究的异常值探测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为GPS振动观测值的异常探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韬  徐爱功  隋心 《测绘学报》2018,47(7):907-915
陀螺随机误差是影响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阈值降噪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区间阈值的陀螺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利用EEMD方法将陀螺信号分解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和1个残余分量,基于信号和IMF分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2范数距离方法剔除纯噪声IMF分量,利用改进的区间阈值降噪方法实现信号的降噪。仿真和实测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EMD中的模态混叠问题,而且能有效削弱陀螺的随机误差,从而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