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素蓉 《气象》2006,32(3):121-125
2005年12月份我国天气显著特点为南部、北部降水偏多,中部偏少;气温东部偏低,西部偏高。具体而言,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7mm,略少于常年同期14.5mm。全国平均气温为-2.0℃,比常年同期偏低1.3℃,为1986年以来近20年历史同期最低值。山东、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上中旬冷空气势力强,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严寒、大风天气;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大雾天气。  相似文献   

2.
边志强 《气象》1996,22(7):58-61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强,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持平,上中旬全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春寒天气;我国西部地区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东部偏少。上中旬北方大部地区干旱严重。1天气概况本月,除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及青藏高原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低或持平(图1),其中,新疆北部、陕西南部、四J!D东部、贵州、华南大部以及江南东南部偏低2-4℃,浙、闽、赣、粤、桂的月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就各旬而言,上旬冷空气活动较强,全国大…  相似文献   

3.
张守峰 《气象》2000,26(4):58-61
1月份 ,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 ,我国多次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由于暖湿气流活跃 ,国内出现 6次降水过程 ,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 天气概况月内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较多 ,其中上旬和下旬各有一次强冷空气影响 ,因而月平均气温淮河~秦岭以北地区普遍在 0℃以下 ,大兴安岭最低 ,达 - 2 4~ - 30℃。与常年同期相比 (图 1) ,我国东部的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北部偏低 2~4℃ ,与 1987~ 1999年 13年同期平均气温相比 ,今年 1月平均气温偏低 3~ 5℃。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大部、南岭以南地区以…  相似文献   

4.
2003年3~4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回寒天气多。降水北疆3月少、4月多,南疆两月持续偏多;北疆开春期接近常年;终霜期北疆大部地区晚、南疆早。3月份,气温北疆略偏低,南疆略偏高,降水北疆少、南疆多。4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全疆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南疆、北疆地区均居历史同期第三位。降水北疆分布不均、南疆偏多;其中,4月14~18日寒潮天气影响造成中旬北疆各地普遍偏低6.5~8.8℃;南疆大部地区偏低2.2~5.7℃,北疆大部地区及南疆的哈密、库尔勒、巴里坤旬平均气温偏低幅度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给农牧业生…  相似文献   

5.
邹旭恺 《气象》2006,32(3):126-127
12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7mm,略少于常年同期(14·5mm)。全国平均气温为-2·0℃,比常年同期(-0·7℃)偏低1·3℃,为1986年以来近20年历史同期最低值。月内,山东、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上中旬冷空气势力强,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了严寒、大风天气;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大雾天气;华北中部、西北东部等地旱情持续,华南南部部分地区出现秋冬连旱。1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严寒、大风天气1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北方大部、江淮、江南东部及福建、广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1~2…  相似文献   

6.
蒙古气旋肆虐北方南方持续低温阴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震坤 《气象》2000,26(6):58-61
每月天气3月 ,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干旱少雨 ,气温明显偏高 ,且多大风、扬沙、沙尘暴和浮尘天气 ;而南方却阴雨连绵 ,部分地区雨日达 18天之多 ,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或略偏高。1 天气概况月内 ,冷空气活动频繁 ,但大多强度较弱 ,因而我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同期 1~ 2℃ (图 1) ,其中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和西北地区东部偏高 2~ 4℃。就地区而言 ,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南方由于受持续阴雨影响 ,上旬西南地区东部旬平均气温偏低 1~ 3℃ ;中旬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偏低 1~ 2℃ ;下旬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天气结…  相似文献   

7.
邹旭恺 《气象》2006,32(3):126-127
12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7mm,略少于常年同期(14.5mm)。全国平均气温为-2.0℃,比常年同期(-0.7℃)偏低1.3℃,为1986年以来近20年历史同期最低值。月内,山东、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上中旬冷空气势力强,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了严寒、大风天气;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大雾天气;华北中部、西北东部等地旱情持续,华南南部部分地区出现秋冬连旱。  相似文献   

8.
赵素蓉 《气象》2006,32(3):121-125
2005年12月份我国天气显著特点为南部、北部降水偏多,中部偏少;气温东部偏低,西部偏高。具体而言,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7mm,略少于常年同期14·5mm。全国平均气温为-2·0℃,比常年同期偏低1·3℃,为1986年以来近20年历史同期最低值。山东、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上中旬冷空气势力强,我国中东部及西北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严寒、大风天气;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大雾天气。1天气概况1·1全国大部地区月降水量偏少或接近常年同期本月降水量(见图1),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江淮、山东半岛及吉林东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在10mm…  相似文献   

9.
范永祥 《气象》1985,11(3):45-47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持续时间出较长,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常年同期少见的严寒天气。上旬后期至中旬,中部地区出现持续雨雪天气,黔、湘、赣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上旬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出现年内最后一个台风。 概况 月内有4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分别出现在1—5、13—15、16—18、19—24日。后3次冷空气接踵而来,形成持续性冷空气活动。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强,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除青藏高原及滇、辽、吉、黑四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其中北疆地区偏低6—9℃(图1),尤其在中、下旬出现奇寒天气,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8—15℃,最低气温达-27—-45℃,这不仅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丛 《气象》2013,39(3):394-400
2012年12月主要环流特征如下: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南支槽活跃,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7.6mm,较常年同期(10.5mm)偏多67.6%;全国平均气温-4.4℃,较常年同期(-3.2℃)偏低1.2℃,其中北京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低值.月内,共有五次明显冷空气过程和四次降水过程影响我国;多个地区出现极端低温和极端日降温事件,北方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江南、华南等地多阴雨寡照天气.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6年1月1日至31日的FNL资料,对一次极端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等熵位涡分析。结果表明:高位涡主体由极涡分裂而来,前面低位涡区的阻挡与后侧低位涡大气的北上加强了位涡的经向交换,高位涡空气不断由极地向南输送,使得高位涡主体不断加强维持。高位涡在由北向南移动的同时,也由对流层顶向下输送。此次寒潮过程主要有3股冷空气由上而下发展,位置均在高空急流轴的北侧,最南端的一股下沉气流最旺盛,这是其与高空急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强盛的冷空气下沉使得寒潮影响范围触及我国华南地区。随着高位涡的向南向下传输,一方面引起对流层中高层低涡系统迅速发展,当它移到中国东部地区时,东亚大槽迅速加深,使槽后强冷空气迅速向南爆发;另一方面,在高位涡输送的过程中,其后侧有强烈的下沉运动,使得地面冷高压快速发展,导致强寒潮天气的爆发。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11年2月下旬典型华北回流形势下天津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降雪过程中,华北上空西风环流以纬向型为主,冷空气主体偏北,主要影响系统为华北回流冷高压和低压倒槽。同时,回流降雪中有浅薄的冷空气垫,其上有暖湿气流在爬升,爬升高度大约为650 hPa。回流降雪期间有来自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的水汽在天津地区交绥,西南方向的水汽较为暖湿,东北方向的水汽相对干冷,低空和超低空为一致的东北气流,900 hPa附近有超低空急流,700 hPa以上为西南暖湿气流。降雪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均为一致的强上升运动,上升高度可达200 hPa,对应于低空和超低空有强的辐合。降雪开始前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对称不稳定性,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丹  张耀存 《大气科学》2014,38(1):146-15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台站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EASJ)和东亚温带急流(EAPJ)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境内冷空气活动的关系。以(45°N~60°N, 70°E~110°E)和(27.5°N~37.5°N,130°E~160°E)区域平均的300 hPa全风速分别表征冬季EAPJ和EASJ的强度,将两支急流的强度变化分为四种情况:EAPJ和EASJ同强(SS)、同弱(WW)、以及强弱(SW)、弱强(WS)。分析四种急流强度变化情形下中国境内冷空气活动强度、路径、持续时间以及源地的不同特征,发现当EAPJ和EASJ均强时,冷空气从内蒙古中东部入侵,主要影响华北、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强度较弱,持续时间短,冷空气源地位于新地岛以东的洋面及陆地上;当EAPJ和EASJ均弱时,冷空气从新疆北部入侵,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冷空气源地位于巴尔喀什湖西部;当EAPJ强,EASJ弱时,冷空气从我国东北入侵,主要影响我国东北部,中国南部降温不明显,冷空气强度较强,持续时间短,冷空气源地位于中、西西伯利亚地带;当EAPJ弱,EASJ强时,冷空气从内蒙古中部入侵,进而影响华北和我国东部地区,但冷空气强度较弱,冷空气源地位于贝加尔湖的西侧。进一步分析急流强度四种变化情形下的环流特征发现,EAPJ、EASJ均弱时,西伯利亚高压偏强,阿留申低压偏弱,东亚大槽偏深,中国东部的偏北风强,而EAPJ弱、EASJ强时,尽管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强,东亚大槽偏深,但中国东部的偏北风并不是很强,而另两种情况时,西伯利亚高压较弱,东亚大槽也较弱,中国东部的偏北风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8年初影响广西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演变情况、环流异常特征、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能力的分析,得出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成因是:500hPa欧亚地区环流形势异常稳定、地面冷空气堆积明显,冷高压中心异常偏强、850hPa锋区强盛、华南中低层逆温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大部时次的预报较为准确,但部分时段、个别要素预报仍存在较大误差,使用应注意。  相似文献   

15.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4月7~11日北京浮尘天气过程的持续性进行分析,指出此次浮尘天气过程主要受500 hPa西西伯利亚冷涡、鄂霍次克海暖高压以及青藏高原高压脊影响;700 hPa有干冷空气不断向北京地区输送,冷平流和斜压性都很强,大风和沙尘暴发生在强冷平流区域;由于华北南部地区近地面至中低层存在弱的不稳定层结,容易产生弱的上升运动。在近地面低压前部偏东风的作用下将沙尘粒子向北京地区输送,北京地区上空大气在中低层基本处于中性或不稳定层结状态,沙尘粒子不易在北京上空沉降,造成较长时间的浮尘天气。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50,自引:8,他引:50  
从预报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特点和环流特征,对冻雨、暴雪的成因也进行了初步分析: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大气环流形势稳定,极涡中心偏向于东半球,强而稳定,来自极地的冷气团与来自热带洋面的暖气团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是主要原因;贝加尔湖以西地区阻塞高压强而稳定,中亚、西亚低槽(涡)位置稳定、发展活跃;对流层700 hPa等压面西南气流稳定,850 hPa低层多切变、低涡活动,为降水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低空辐合条件;对流层中层高原有低涡发展,高原不断有正涡度向东传播至东部沿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强盛,位置偏西、偏北;副热带锋区强盛,南北温度梯度大;南支槽比较活跃;华南准静止锋、滇黔准静止锋稳定维持;热带洋面上暖气团活跃;逆温层稳定,融化层厚度较厚,是长时间冻雨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期间的第1次过程为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所致,其后是华南、滇黔准静止锋稳定,扩散冷空气渗透所为;2008年初暴雪天气的主要因四川盆地有正涡度向东传播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汽充沛,上升运动强烈所致.  相似文献   

17.
胡春丽  焦敏  李菲  李辑  周晓宇 《气象科学》2023,43(3):420-426
利用1961—2017年东北地区1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最低温度资料,按照《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行业标准,建立东北地区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历史数据集,采用气象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冬季气温、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4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1960s最低,2010s达到最大值;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时间为1981年,突变前气温负距平为主,突变后气温波动变化明显;东北地区冬季冷空气过程以寒潮为主,冷空气出现日数、发生强度以12月最多、最强;冷空气趋势变化不显著,其中1961—1970强度最强,2001—2010年最弱;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后冷空气日数减少,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8.
广东低温阴雨的低频振荡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做好广东2—3月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该文分析了1953—2011年广州低温阴雨年景变化与广东低温阴雨年景变化的关系,并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的低频振荡及与低温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低温阴雨的年景变化与广东年景一致的相同率达94.9%(56/59)。轻度低温阴雨年份,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主要存在8.0~18.3 d显著周期,而中等及严重年份主要存在10.1~28.4 d及30~89.6 d的振荡。2—3月长低温阴雨主要与18 d以上的周期振荡有关,尤其与45 d以上的季节内振荡强度变化密切相关。利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建立了长低温阴雨30~64 d季节内振荡的天气概念模型,它们反映了长低温阴雨回暖—降温—开始—维持—结束的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其中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西的阻塞高压可作为广东出现长低温阴雨的500 hPa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19.
通过等熵位涡和热力学能量方程的各项诊断对2018年1月上旬我国东部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重点给出垂直运动在寒潮降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主要受蒙古国南部的横槽转竖影响,巴尔喀什湖东部和西伯利亚地区及其北部为引起这次寒潮的主要冷空气源地。欧亚大陆北部和极区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的高位涡强冷空气沿着等熵面向南向下平流,引导强冷空气侵袭我国东部。等熵位涡大值区的东侧对应上升运动区,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寒潮期间风场平流引起的850 hPa强降温区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降温幅度最高可达6×10-4 K·s-1,而东北地区在整个寒潮期间冷平流强度较弱,最大降温幅度仅约为1×10-4 K·s-1。通过计算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区域平均风场平流和垂直运动引起850 hPa温度变化,得出寒潮期间两地的温度总降幅约为1×10-4 K·s-1。东南沿海地区的寒潮主要由风场的冷平流引起,而东北地区则是由冷平流和垂直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引起。垂直方向上,东北地区冷空气能影响的高度要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0.
亚洲急流与冬季风的关系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姚慧茹  李栋梁 《气象学报》2013,71(3):429-439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逐日观测数据,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冬季亚洲高空急流的配置与冬季风的关系及其对地面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至亚洲东部沿海的副热带急流强(弱),高纬的温带急流弱(强)时,中国中、东部大范围地区气温偏低(高);中东急流强(弱),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南(北),温带急流东南部较弱(强)时,西南气温偏低(高),东北气温偏高(低),中、东部地区冬季降水偏多(少).结合水平风场的变化,副热带地区出现西风异常弱,温带出现东风异常时,有利于东亚大槽加深并向南扩张,低层偏北风加强,东亚冬季风增强,而青藏高原反气旋环流被削弱,冷高压减弱,相应的高原季风减弱.高、低纬急流区纬向风的差异较大时,加强了急流对低层冷、暖空气交绥的引导和汇聚的作用.东亚季风指数(EAMI)与高原季风指数(PMI)在冬季多呈负相关.冬季风异常期间,若副热带急流偏强,温带急流偏弱,高纬的干冷空气受南侧急流的汇聚作用而南侵,有利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温,降水减少;反之,低纬的暖湿气流受到北侧急流引导而向北输送,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升温,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