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958~2002年海洋同化资料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温场,定义了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永久性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指数,即不随季节变化的27.5℃等温面所包含的>27.5℃的暖水体积或强度,并采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均具有显著的准10 a的周期振荡和1976~198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暖池由1976年前的"冷"暖池转变为1986年后的"热"暖池;暖池指数的季节循环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特征,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在异常暖年代其季节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暖池三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暖年代热带南印度洋暖水的向西向南扩张和西太平洋暖池东边界的向东及北边界的向北扩张,暖异常主要分布在60 m以浅的上混合层中暖池的东边界区域,而其下面的温跃层内则为更强的异常降温,垂向上表现出上暖下冷的斜压模态结构,而温跃层和混合层深度的变化在不同暖池区则有不同的特点,表明东印度洋暖池和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可能由不同的机制引起,尚需进一步分析其海洋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邱云  李燕初  李立  许德伟 《台湾海峡》2010,29(4):547-554
利用1951~2003年HadISST资料集的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讨论了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IPWP)海域,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及其周边海域SST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海域SST的年际变化均与ENSO相关,但印度洋与南海的响应特征与西太平洋的相反且不同步.前者海温变化滞后Nio3指数3~6个月,而热带太平洋西边界和ITF流经海域海温则超前1~3个月.沿ITF及其东印度洋出口,SST的年际变化规律不同于热带印度洋而与太平洋的相似,分析表明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ITF海洋桥的影响.在季节尺度上,印度洋和太平洋赤道海域SST的波动规律也有明显不同.以巽他岛弧(苏门答腊、爪哇和小巽他群岛)为界,从赤道西太平洋向西沿ITF流径,太平洋一侧SST的季节变化以0.5a周期的波动占主导,印度洋一侧则以1a周期占主导.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强度变化指数和面积变化指数,分析了其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暖池强度和面积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0-80年代,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增加的趋势加大。将水平风速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分析了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发现尽管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并不十分明显,但在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对流层高度上这种响应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西太平洋暖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太平洋暖池(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是全球海温最高的海域,汇聚了巨大的热能,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有关西太平洋暖池的研究进展,包括西太平洋暖池的维持机制、在不同时间尺度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特征和物理机制,以及西太平洋暖池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西太平洋暖池的维持是现有地形下大气过程和海洋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的,在季节内到世纪尺度均存在很强的变化。其中:季节内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包括与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相关的对流和海表面热通量变化,以及海洋波动等海洋动力过程;季节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导致;在年际尺度上,西太平洋暖池作为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的一部分而振荡具有显著年际变化;太平洋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和大西洋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驱动着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世纪尺度的变化显示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暖池存在扩张趋势。人类对西太平洋暖池的系统观测始于海洋观测卫星的使用,随后历经WCRP/TOGA、TAO/TRITON、TOGA-COARE、WOCE、Argo、SPICE、NPOCE等多个观测计划,极大促进了西太平洋暖池的研究。但截止到第五次耦合模式比对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5),多数气候模式仍未能克服热带模拟偏差,对西太平洋暖池的模拟效果较差,表明在西太平洋暖池动力学的理解和模拟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英国气象局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1870年1月—2010年12月全球海表温度逐月再分析资料,引入物体重心的概念,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在El Nino年和La Nina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就季节变化而言,西太平洋暖池重心呈一个西北-东南倾斜的"8"字型结构。2月和8月暖池重心分别达到其一年中位置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西太平洋暖池重心的年际变化以纬向变动为主,显著周期为3—5年,变动幅度可达12个经度。在年代际变化上,重心呈现"纬向-经向-纬向"的移动特征,其转折点分别与上世纪气候突变的时间相一致。El Nino时期,西太平洋暖池重心偏东,而LaNina时期,重心则偏西,其南北差异则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夏季江淮地区雨量与印度洋海温联系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近50a(1951-2000年)来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冷暖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雨量与印度洋海温年际遥相关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的印度洋海温与夏季江淮地区雨量之间的联系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PDO冷位相(1951-1976年),同期夏季和后期秋季南印度洋海温与夏季江淮地区雨量的负相关最显著;而在PDO暖位相(1977-2000年),从前期春季到后期秋季热带印度洋表现为持续的正相关,其中同期夏季赤道东印度洋SST与夏季江淮地区雨量的正相关最大,前期春季热带西印度洋SST异常对夏季江淮地区雨量变化有重要的预示性,后期秋季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强度与夏季江淮地区雨量变化密切相关。它反映了印度洋海温和东亚季风降水之间年际相关的不稳定性,季风系统中年际和年代际振荡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这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DO和伴随的亚非大陆和印度洋地区之间海陆热力差异的年代际变化对印度洋海温和东亚季风降水年际联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海暖池初探(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暖池是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热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SST比较,次表层水中表层至100m的垂直平均温度(TAV)是描述南海暖池特征的较好工具,因此采用TAV变化来讨论南海海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海暖池有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其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年际变化与赤道西太平洋的变化趋势相反,是独立于“西太暖池”的暖水体。  相似文献   

8.
龙霜  董庆  殷紫 《海洋学报》2022,44(3):118-127
本文利用1993年2月至2016年1月共23年的中尺度涡数据,对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区(即印–太暖池区,15°S~15°N,60°E~170°W)中尺度涡的生命周期、振幅和半径等属性特征以及生命周期内各参数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研究了印–太暖池区中尺度涡生成个数的季节变化规律及与厄尔尼诺循环的关系。结果表明:印–太暖池区大部分中尺度涡存在生命周期短、非线性、向西移动的特征;气旋涡与反气旋涡各参数的统计特征及其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印–太暖池区中尺度涡生成个数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会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潮延伸体海域海平面变化及其与比容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VISO高度计海面高度异常、SODA的温、盐和混合层深度资料,研究黑潮延伸体(KE)海域海平面变化及其与海水比容变化的关系.1993-2007年KE上游区海平面上升,而比容海平面则微弱下降;两者均具有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在年际尺度上的差异显著.KE下游区海平面年代际变化明显,而比容海平面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海...  相似文献   

10.
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时频特征的区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5-1999年间的JEDAC月平均海温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东、西代表区热含量的时(间)-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交叉谱分析方法探讨了两海区热含量间的耦合振荡,结果表明,暖池热含量的时频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即暖池东、西区热含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都是反相的,且其年际变化的时频特征有较大差异,暖池东、西区热含量间主要存在着年际(43个月)和年代际(172个月)时间尺度的反位相耦合振荡。  相似文献   

11.
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带西太平洋卫星云图资料及流场特征分析,讨论了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SPCZ是反映西太暖池同东太冷舌海气耦合系统以及暖池大气同相邻陆区大气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在12~2月的热带西太平洋上的NW/SE辐合带,其形成原因主要应归因于西太暖池本身,以及暖池与东太赤道冷水舌强度与相对位置改变引发的Walker环流位置与走向的变动,另外,新几内亚岛及澳洲大陆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太平洋暖池展布于热带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其水温终年高于28℃(Wyrtki,1989;张启龙等,1997)。其最主要特征是水温高,热含量丰富。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大洋表面水温(SST)最高的海域,也是全球大气运动最主要的热源地和对流活动的最活跃区。暖池以热量和水汽形式将大部分能量释放给大气,从而影响大气环流系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表明(Philander,1990),暖池海域SST的变化,尤其是它处于高值时的微小变化会对大气环流演变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黄荣辉等,1994;董敏等,1994),暖池SST的异常会导致大气环流,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进而影响东亚夏季降水。由此可见,暖池SST的变异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的异常及灾害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是旱涝灾害多发的省份之一。山东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其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可见,夏季降水量的多寡对山东全年的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山东夏季降水及其长期预测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许多学者已就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变异对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成果(黄荣辉等,1994;翁学传等,1996)。然而,在以住的研究中,涉及西太平洋暖池对山东夏季降水影响的研究却很少,迄今尚未见专文报道。本文作者利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0~1998年间太平洋2°×2°经纬度格点月平均SST资料、1951~1998年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和1961~1999年间山东省气象台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SST变异对山东夏季降水的影响,为山东夏季旱涝预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热带西太平洋暧池幅员广阔,是全球大洋表层温度(SST)最高的海域(Philander,1990),也是全球大气运动最主要的热源地,它的维持和变化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近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已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随着多项国际性实验研究在暖池域的开展,许多学者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机制、与ENSO的关系,以及暖池的变化对东亚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然而迄今有关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本身主要特征的研究却较少,除Wyrtki(1989)和Luksa等(1987)对暖池的某些特征作过初步研究外,尚未见有专文报道。本文利用1950-1990年间的1,7月SST资料,冬、夏季137°E(1967-1992)断面和夏季155°E(1972-1979,1987-1991)断面的观测结果以及其它有关资料,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主要海洋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暖池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目前在现有的实测资料分析中对暖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关于暖池的定义采用Wyrtki(1989)提出的标准,即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是指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28℃的暖水域,它的边界除西部以菲律宾至新几内亚的岛群连线为界外,均以28℃等温线确定。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and the Navy Coupled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Global 1/12° Analysis (GLBa0.08), and the 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imatology Cloud Project products, we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evolutions of heat budget, including the pseudo-heat content change, the net air–sea heat flux and the eddy heat transport (EHT), based on the time-dependent heat budget analysi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eudo-heat content change has significant semi-annual variation, which peaks in April–May and September. There is strong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EHT and the net air–sea heat flux. EHT is important in balancing the sea surface heat flux into the WPWP. The seasonal EHT variability is dominated by its meridional component. 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 the zon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of EHT show comparable amplitudes with the meridional one. The observed net air–sea heat flux in the WPWP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HT and the pseudo-heat content change 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 The net air–sea heat flux leads the pseudo-heat content change by about half a month and leads EHT by about one month. The variations of the air–sea heat flux and EHT are connected to the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 Niño (La Niña) events, the warm pool expanded eastward (retreated westward), the net air–sea surface flux into the WPWP increased (decreased) and EHT enhanced (weaken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5.
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驱动大气环流的最大热源之一,也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新生代晚期印尼海道的关闭是暖池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在印尼海道区划出了对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起阻挡作用的5道屏障,分析了5道屏障的形成过程和年代,据此提出了印尼海道两度关闭的模式。板块运动导致印尼海道关闭,有利于暖池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利的负面影响,本区构造运动对暖池的演变具有特有的双向复合控制作用;由此出发勾勒了近1000多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史:11~9MaBP为原始暖池形成期,9~6MaBP为暖池演化的第一衰退期,6MaBP以来为现代暖池的孕育和发展期,其间在1~0.2MaBP穿插着暖池演化的第二衰退期。上述暖池兴衰史的演化模式,得到了暖池区ODP1143站浮游有孔虫组合所反映的古海水温跃层深度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水温冷、暖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作了合成分析,与气候平均比较后发现:夏季暖池区暖异常时,在西太平洋上空的对流层低层产生一个强的反气旋偏差环流,因而不利于南海南部和赤道太平洋地区的西风发展,使热带夏季风强度减弱;在南海西部和中南半岛东部有偏差气流转向大陆,因而增强了偏南风,使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增强;在对流层中、下层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大约以400hPa为分界线,低层副高强度增强,高层副高强度减弱。西太平洋暖池冷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大致与上述情况相反,且强度或变化幅度小于暖异常年夏季。另外,与气候平均比较,暖异常年纬向Walker环流上升支大幅西移,而冷异常年该环流上升支则东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SODA再分析资料以及SST、JEDAC和TAO观测资料,利用加权平均法建立了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暖池整体暖水的纬向运移指标序列,并利用Morlet小波变换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暖池的纬向变异特征及其对ENSO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池具有明显的年际(2—7年)和年代际(10—16年)纬向变异,并在1976年前后经历了一次由弱到强的气候跃变。暖池内部的暖水大致可以50m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非常大,而其下半部分的纬向变异幅度则相对较小。但两者具有很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暖池的年代际纬向变异对赤道中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和纬向流有较好的响应,而且对赤道西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变化有较大影响。相关和合成分析表明,暖池的东扩、西缩对ENSO暖(El Nio)、冷(La Nia)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暖池的异常东扩对El Nio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波变换,Lanczos时间滤波器,相关分析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多尺度特征及与海温场的关系,并研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短期气候预测新方法——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方法.结果表明,1958-200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平均日期为5月18日,标准差约10 d,具有弱的偏早爆发趋势,存在15.4a的年代际变化和5....  相似文献   

19.
使用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对热带地区积云对流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积云对流区主要是东西向,位于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近赤道地区;夏季则北移至北印度洋和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地区。低纬地区积云对流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位移,北印度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5—10月,7—8月位置最北;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则主要集中在6—11月,8—9月位置最北。标准差分析表明,冬季北半球热带西太平洋、赤道中太平洋及热带印度洋东部地区积云对流的年际变化最明显。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的主要空间型反映了赤道中太平洋、热带西太平洋、阿拉伯海和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积云对流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遥相关计算还表明秋云对流存在4种遥相关型,即2种东西向偶极型涛动型、西太平洋型和北印度洋型。  相似文献   

20.
Time-series data from sediment trap moorings intermittently deployed during 1991–1999 show that the fluxes of biogenic material (carbonate, opal and organic matter, including amino acids) and other related parameters are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distinct across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These variations resulted from the El Niño and La Niña conditions, which alternately prevailed over the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during the mooring deployments. The westernmost WPWP (a hemipelagic region) recorded relatively high average total mass and amino acid fluxes during the El Niño event. This wa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WPWP (oligotrophic and weak upwelling regions) which recorded higher flux values during the La Niña event. Settling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was rich in labile components (amino acids) during La Niña throughout the study area. Relative molar ratios of aspartic acid to β-alanine together with relative molar content of non-protein amino acids β-alanine and γ-aminobutyric acid) suggested that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was more intense during La Niña relative to that during El Niño in the WPWP. This study clearly shows that during an El Niño event the well documented decrease in export flux in the easternmost equatorial Pacific is accompani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xport flux in the westernmost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