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7,(6)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必须对城市老旧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标本兼治城市才能和谐发展。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持续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践,针对政策法规,既有现状和住户意愿等因素限制,诸如消防改造、户内加固等部分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烟台市新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旧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不明显。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烟台市委、市政府从2003年起,以平均每年两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分期分片对旧城区的地下市政管网、地上建筑物及公共配套设施全方位、立体化整治,取得明显效果,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信息视点     
《浙江地质》2010,(12):27-30
全国土地整治“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议初步确定 从12月17日召开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专家咨询会上获悉。全国土地整治“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议已初步确定,预计到2015年基本农田整治面积将达3亿亩。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组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以农用地整理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胡能灿 《辽宁地质》2011,(10):52-5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有益实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光辉前景。笔者作为基层围土资源工作者,本文拟就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一浅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里子”工程。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重庆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建设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似文献   

7.
省政府会议后,我县认真贯彻,积极行动。3月17日,即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柘城县委、县政府召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全县的“龙头”工作高调推进。县委、县政府提出,2010年,全县启动不少于30个村的综合整治试点,每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后提供给县城建设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用地指标不少于200亩。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9,(7):I0004-I0005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生态建筑、建材及城市建设博览会”于6月1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旧馆)如期召开。本届展会主题是生态建筑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为探讨在能源紧缺、气候变暧的大环境下,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构筑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契机,本届展会有国际著名策展机构美国生态博览集团组织了西门子、博驰、欧文斯科宁等国际知名厂商前来参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亚太景观建筑设计论坛以“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为主题,自2002年起已连续在广州和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参加演讲的国内外著名专家超过30人,来自建设、规划、市政园林、房地产、工程、设计等行业的听众超过1200人次,成为业界认可的权威学术会议。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展览会(CLE)也已连续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三届,是业界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展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土地整治通过建设设施良田和设施菜田、村庄改造、建立涉地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等,实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农用地资源、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社会综合实效,在助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具有大都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对上海市土地整治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差别化农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农村特殊用地管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热点     
陈永刚 《湖南地质》2010,(12):10-1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沙模式”获国家肯定 11月30日,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现场会在长沙召开。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总工程师万本太、宁夏回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齐同生、副省长刘力伟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13,(10):35-39
国发[2013]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刘静 《河南地质》2010,(8):24-24
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市1825个行政村、53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及周围农用地全面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置换出15万亩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日前,焦作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见正式出炉,对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4.
会展     
《中国勘察设计》2007,(11):60-61
绿色建筑的市场机遇与发展趋势主题论坛;2007年国产信息管理和CAD软件全国巡展拉开序幕;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北京燕莎区域人居规划发展论坛举办;2007年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武汉论坛召开;“设想明日新城”中法建筑师研讨会举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沭阳县城市经济建设活动的加快和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沭阳主城区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水质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等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科学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沭阳县国土开发整治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省组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着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14,(3):25-27
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中心工作,推进深化改革,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城镇节能减排,改善城镇人居生态环境,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地质》2010,(1):58-5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中国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城市环境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城市化加速与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速度:三是“退二进三”战略增加了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风险:四是城市用地过快增长,导致多种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强调研究地质环境~工程设施系统的协调稳定性出发,建议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和适应性基础上,以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可由研究、分析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等综合进行评定。文中初步提出了地壳、地面及地基稳定性级别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也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的简单判别式,并附一实例。该方法对地震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将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以低影响开发为核心,其核心技术措施中的“渗、蓄、滞、净、用、排”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角度出发,以常州城市规划区为对象,基于GIS类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等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特征、浅层含水层特征及地质灾害情况,构建了常州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并评价了该区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结论有:浅层含水层岩性与厚度、包气带岩性及地质灾害易发性是影响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地质因素;研究区海绵城市地质环境整体较好,适宜性在中等及以上地区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89.69%。构建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可为同类型海绵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