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青松 《地质与勘探》2022,58(5):1128-1138
老挝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但第四系覆盖严重。为优选老挝东南部某多金属矿区的找矿靶区,在此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运用含量-频数分形、变异系数、剔除比率等理论和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内Cu、Pb、Zn、Au、Ag、Bi、As、Sb、Hg九种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出Pb-Au-As-Sb元素为研究区内有利成矿元素。然后对九种元素的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划分出了F 1元素组合(Pb-As-Sb),F 2元素组合(Cu-Zn)和单独的Au元素共三种元素组合。最后利用含量-频数分形法计算各元素的异常下限,绘制出单元素异常图,结合地质背景,共圈定三个靶区。对成矿潜力最大的A-1靶区进行了探槽验证,在TC-1探槽可见达到工业品位的明金。证明该异常为矿致异常,为今后在研究区及相邻地区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那渠地区铀成矿潜力巨大,与铀共生的钼矿也达到可综合利用的程度。然而目前该区钼矿系统的勘查工作依然缺乏,致使钼矿的找矿勘查依据不足。为了优选那渠地区钼矿找矿靶区,在该区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系统采集了3295件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Au、Ag、As、Bi、Hg、W、Mo、Cu、V和Ti共10种元素的含量。多元统计分析显示Mo是该地区主成矿元素之一。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对原始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划分出Ag-Cu-V、Bi-Ti-W、As-Mo、Au和Hg五组成矿元素组合。采用衬度异常法计算各元素和元素组合的异常下限,运用Geochem Studio 3.5软件将各成矿元素组合衬度数据处理并绘制成异常图,结合地质条件共预测圈出3个找矿靶区。对Ⅰ号找矿靶区进行探槽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一个工业钼矿体,钼品位0.11%~0.15%,平均值0.112%。对Ⅱ号找矿靶区开展探槽工程验证,通过刻槽取样分析,显示钼品位均达到了矿化标准。研究结果指示那渠地区钼的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李超 《地质与勘探》2020,56(6):1170-1182
为优选内蒙古标山北找矿靶区,在了解该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对Cu、Zn、Co、Ti、Cr、Ni、As、Sb、Sn、W共10种元素含量特征(变异系数、浓集系数等)统计,显示Cu、Cr、W元素为区内成矿有利元素。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5对10种元素数据进行R型系统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共划分出Cu-Zn-Co-Ti、Cr-Ni、As-Sb、Sn-W四组成矿元素组合。采用衬度异常法计算各元素和元素组合的异常下限,运用Surfer15软件将成矿有利元素和元素组合衬度数据处理成图,共圈定3个预测靶区。对Ⅱ号靶区14号铜矿化体进行探槽工程验证,发现两条较好的工业铜矿体,同时对12号、14号铜矿点以及13号赤铁矿矿点附近取样分析,显示铜、全铁(TFe)品位均达到了矿体品位,表明标山北地区具有较好的铜铁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木兰县六块地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岩浆弧,成矿区带为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查明该区各成矿元素和矿(化)体的分布特征,实现找矿突破,开展了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成矿预测工作。利用12种成矿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单元素异常分析和组合元素异常分析,圈定了元素异常区,优选了找矿靶区。结果表明,区内Au、As、Sb、Mo元素变异系数值高,成矿潜力较强;As、Sb元素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3,R型聚类分析将成矿元素分为4类,因子分析将分析元素分为4组;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共圈出单元素异常113处,组合异常3处;测区主攻矿种为Au和Zn, Au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Au-5和Au-7异常区,Zn元素主要找矿靶区为Zn-6异常区,As、Sb、Mo找矿前景非常好,可作为第一找矿目标元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了云南金平燕子岩地区Pb、Zn、Ag、Cd、Hg、Sb、Cu、Cr等的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结合测区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Pb、Zn达工业品位的矿化,并通过靶区资源量预测,铅、锌矿潜力达中—大型,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庞西垌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华南乃至我国重要的银金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为了挖掘与提取深层次找矿信息,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庞西垌地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现第三主因子(F3)中Au、Ag、Zn元素具有较高的载荷,据此推测研究区Au、Ag、Zn元素的局部富集可能主要受控于F3所代表的本区域银金多金属成矿地质作用过程,进而利用F3得分值圈定了可能指示银金多金属矿化的综合化探异常区(即F3得分值异常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综合化探异常区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对应关系以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已知的三个典型银金矿床(庞西垌、金山、中苏)所处的位置,与Ag、Au两种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带)异常和F3得分异常区在空间位置上叠加吻合较好。最后,通过类比推断在其他至今未发现银金矿床,但具有相似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区域,可能具有寻找与已知矿床同类型的银金矿的潜力,并据此将这些区域圈定为找矿靶区。该研究表明: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粤西庞西垌地区银金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进行挖掘与提取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据此圈定的化探异常区及找矿靶区对该区域后续找矿工作的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峪地区位于甘肃崖湾–大桥金锑矿带,属于国家级整装勘查内,具有金、锑、铜等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在研究区开展了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Au、Ag、Cu、Pb、Zn、Ni、Sb、Bi、Hg等9种元素原始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特征及元素的变异系数、浓度系数等方法,对9种元素基础数据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元素空间富集状态及分布趋势。结果显示,Pb、Zn、Sb和Au具有一定的找矿指标,利用SPSS 25对9种元素进行聚类及因子分析,共划分出F1(Ag-Pb-Zn-Sb)、F2(Au-Cu-Ni-Bi)、F3(Hg)3种组合元素,通过衬度异常法得出元素组合异常下限,根据软件Sufer 13对组合元素做出因子得分异常图,共圈定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缩小远景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河南洛宁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的找矿工作,在深入了解该区地质特征后,对此预查区进行了1∶10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于测量数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Au、Ag、Cu、W、Mo、Pb、Zn、As、Sb、Bi十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各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区内Au、Ag、Cu、Mo元素成矿潜力较大。运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将SPSS软件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划分出F1(As-Sb-Au)、F2(Cu-Zn-Pb-Ag)、F3(Mo-Bi)、F4(W)四组元素组合并做出因子得分异常图。根据因子得分异常分布的套合情况以及元素在区内的成矿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圈定找矿靶区5个,这为该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西藏芒康某铅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蚀变-矿化强度、致矿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有地质、矿产资料分析认为测区内主成矿元素为Pb、Zn、Ag、Cu,重要伴(共)生元素或指示元素为Cd、Hg、W、As、Zn、Sb、Mo、Au、Sn。该次土壤测量在区内共圈定元素综合异常23个,通过对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进行推断解释,同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对区内铅多金属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沙锡拉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为明确找矿方向,对研究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单元素异常、组合异常与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评价。单元素异常显示,Ag、Pb、Zn与Sn元素的异常规模大、强度高。组合异常圈定4个异常,分为Ag—Au—As—Sb与Bi—W—Pb—Zn—Sn两类。因子分析将所分析元素分为五组,其中F1因子由Ag—Au—As—Sb元素组成,F2因子由Pb—Zn—Sn元素组成。根据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在本区圈定2个找矿靶区,BQ—1为Pb—Zn—Sn找矿靶区,BQ—2为Ag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沟里地区,具有多元素共生特征,这些共生元素不仅具有综合利用价值,也是重要的找矿指示元素。文章依据工作中系统采集的81件样品的11种元素(Au、Hg、V、Mo、Ni、Cu、As、Co、Ag、W、Pb)测试数据,进行了元素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分块段将各因子得分与矿体Au品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矿区地质情况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主成矿元素Au与Ag、Pb、Cu、Mo显著正相关,与Hg、W、As弱正相关。伴生元素中As与Hg、Pb与Ag为强正相关,Pb与Cu、Cu与Ag、W与Mo为正相关,Ni、Co与V元素呈弱正相关。因子分析结果显示,11种元素可分为四个因子组Au-Cu-Ag-Pb(F1)、W-Mo(F2)、Hg-As(F3)和Ni-Co-V(F4)。F1因子为中温多金属硫化物元素组合,在矿床主成矿阶段形成,该因子得分情况在矿区西部区域与矿体Au品位变化规律完全一致,因此,Au-Cu-Ag-Pb组合异常对矿区西部区域找矿具有指示意义。F2因子属高温岩浆热液元素组合,该因子上Au有一定载荷,推测矿区华力西-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对Au成矿具有重要意义。F3为低温热液元素组合,矿区自西往东分段统计结果显示,该因子得分变化情况与矿体Au品位变化规律具一致性,可运用As-Hg组合异常进行成矿预测。F4因子与地层中的基性火山组分有关,与其它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因子得分统计结果显示,矿区中部是与Au相关多元素富集中心,该区段为多种成矿因素复合叠加的中心,应加强该处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广西思旺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该区Au、Ag、As、Hg、Sb、Pb、Cu、Sn、Mo、B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水平,Au、Ag、As、Pb、Cu、Sn、Bi、Mo等元素高于广西区背景含量;异常元素主要沿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两侧呈近EW和NE向带状展布。主要异常区均分布在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与近SN向断裂交汇处。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西藏衣珠兴拉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带东段,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系构造带向南转折的藏东三江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多金属矿成矿条件,是寻找铬铁、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研究表明:1)通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认为Ag、Au、Cu、Pb、Zn、Sb等为本地区主要成矿元素;2)利用因子分析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及异常分布规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点)信息,认为该区多金属矿化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3)划分出4处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即拉桑卡-尼尼拉卡铬铁矿Ⅰ级成矿远景区、母拉同Ⅰ级成矿远景区、根达卡-曲功马Ⅱ级成矿远景区、摘龙-瓦昌达铅锌钨锡多金属成矿远景区Ⅱ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春哲地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的青都—则学铁铜多金属次级成矿带南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该区是铅、锌、银、钨、钼等矿产的有利成矿区。依据元素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指示元素种类,划分出以Pb、Zn、Cd、Ag元素为主、以W、Mo、Bi元素为主和以As、Sb元素为主的3类元素组合异常,并指出了各类组合异常内寻找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和构造热液型铅锌矿。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恰我铁钨多金属矿、勒翁铁多金属矿等2个中型矿床和多处矿点,找矿成果显著。其中,恰我铁钨共生矿为区域内首次发现的新类型矿产,对该区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亦显示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山盐池黑山一带圈定多处金弱异常。为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高找矿效果,优选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弱异常,开展1∶1万岩屑测量,利用相关性及R型聚类分析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圈定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2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追索、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探槽等手段进行查证,发现了盐池黑山南金矿,实现了在水系沉积物弱异常区的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北山水系沉积物测量弱异常区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成矿带北亚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单元。为缩小找矿靶区,在常家山地区开展了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采集到的1 141件样品中的Au、Ag、As、Sb、Bi、Cu、Pb、Zn、W、Mo 10种元素进行核密度估算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浓度高于全国水系和区域水系沉积物的平均值,表明研究区成矿潜力大。通过因子分析得到F1(Bi、Cu、Zn)、F2(Au、As、Sb)、F3(Ag、Pb)、F4(W、Mo)4个主因子。使用浓度-面积(C-A)分形模型得到各元素和因子的异常阈值,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相应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图;结合区域控矿因素和异常分布特征圈定出Hz1、Hz2、Hz3 3处综合异常,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显示出自西北向东南分布的趋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北西方向的礼县—闾井断裂是常家山地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西昆仑黑恰—三十里营房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扫面、大比例尺矿产地质填图、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及槽探等工作,在查明地质特征、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评价该区矿产资源潜力。结果表明: 研究区主要有黑恰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铁多金属矿、阿克塔河南海相沉积型含钛铁矿及阿克塔河北层控型铜金矿3种成矿类型; 划分了7处成矿预测区,其中A类预测区1个,B类预测区1个,C类预测区5个; 铁矿石预测资源量为1 565.69万t,锰矿石预测资源量为39.73万t,铜金属预测资源量为0.35万t,铅金属预测资源量为1.33万t,锌金属预测资源量为2.58万t,钛金属预测资源量为14.76万t; 圈定了5处找矿靶区,其中A类找矿靶区2处,B类找矿靶区3处; 建议进一步对黑恰铁多金属成矿带开展Fe、Pb、Zn找矿工作,扩大找矿成果; 首次在阿克塔河南早石炭世帕斯群发现海相沉积型含钛铁矿矿体,有望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8.
宁志熙 《矿产与地质》2001,15(6):718-723
萨热阔布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及矿产的分布与泥盆系下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一、二岩性段有密切的成矿关系。异常规模较大,且成群成带分布,是金及铅锌银铜多金属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