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某时有过火山喷发的世界洋底,形成了枕状熔岩。它是直径1~5m球体的堆积物,球体的边缘是玻璃质的,而在中心则是结晶岩石。以前,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火山学家和岩石学家研究这样的熔岩,但不久前它吸引了古生物学家的注意力。以挪威卑尔根大学地球物理学家FurnesH为首的一批专家研究了南非岸边组成洋底的玄武岩、辉长岩和其他岩石,其中包括了覆盖枕状熔岩的玻璃质结壳。在年龄约为35亿年的熔岩中,发现了显微隧道(平均直径为4μm,长达50μm)。按Furnes及其同事们的意见,这些通道是极古老的微生物遗留下来的,因为它非常像晚得多的海底…  相似文献   

2.
<正>火山、熔岩、暴雪、冰川,这些本该格格不入的词语却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国家之中——冰岛。它是由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板块不断挤压、板块张裂后引起火山喷发、岩浆涌出形成的神奇岛屿,岛上的裂谷至今仍沿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岛,被称作"地球的伤痕"。而近北极圈的高纬度位置,也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气候环境,勾勒出这个星球上最类似月球的地形。这个冬日,我终于踏上了这块魔幻的土地,誓要看尽它银装素裹下的万般风情。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上,大洋中脊经常发生火山喷发,但是从未有人见过活动的火山喷发。人们只能研究这些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流、火山锥和火山脊,来推断熔岩喷出时海底的变化情况。近来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向实际观察海底火山喷发大大靠近了一步,海洋深处的火山活动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逐渐被人们  相似文献   

4.
滇西腾冲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腾冲新生代火山岩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附近,但是喷发时大洋已经闭合,属于大陆板内火山岩。对其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用来划分构造属性和推测岩浆来源。采用XRF和ICP-MS对典型岩石样品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有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化学显示高K2O、CaO和低TiO2,Mg#较高,平均约为46;稀土元素分布呈右倾,显示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并具有明显的Th正异常;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与岛弧岩浆岩相似,推测其成因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发的岩浆活动有关。特征元素比值显示岩浆可能来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EMⅠ型地幔。  相似文献   

5.
梅扎马火山     
梅扎马火山位于美国西北端的克雷依托尔湖边,它是一座几千年来未显示生命特征的死火山。但是地质学家们知道,它曾经在某个时期是很活跃的。在它最后一次喷发中流出的熔岩体积达50 km3,而扩散的和后来沉降的火山灰占据的面积有170 km2。看来,喷发属于普林尼型,其特点是强烈的爆发、有力的地下震动和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岩石。现在该区的人口密度大,因此,必须测定其潜在的危险性和它最近一次的喷发时间。 我们认为这是6 845(±50)a前的事件。但是Zdanovicz C M 和Zielinski G 根据有关采自格陵兰钻孔冰岩心化学成分的资料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海底火山喷发很难探测 ,取样则更困难。仅凭少量资料 ,难以确定熔岩—海水相互作用和岩浆库除气对局部海水化学成分或对喷发时细粒火山灰再搬运过程的影响。据我们所知 ,两个最全面的研究均涉及板块内火山。夏威夷沿岸基拉韦厄火山活动形成海底热柱 ,溶解的金属颗粒、Si和H2 含量增高 ,然而CO2 未增加 ,因为熔岩到达洋底之前 ,CO2 已释放出来。1 989年 1月 ,南太平洋中部的麦克唐纳海山喷发时 ,研究人员在大约 1 50m的深度的海底喷发处取到一整套水样。Fe、Mn、SiO2 、H2 S和CO2 的明显异常 (根据 pH值计算 ) ,提供了有关喷发期间浅埋…  相似文献   

7.
海底平顶山(即截顶锥)平坦的顶部,并不是海蚀造成的,而是大量的熔岩溢出海底火山口,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缓缓流淌沉积,最后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在侧压力作用下的板块三联点(即一条板块边界线仅以交切另一板块的边界为终点的板块边界线的交汇点)和拉张力作用下的地缝合线的拐角上,容易形成口径较大的火山口。熔岩上涌的通道宽大,不仅减缓了熔岩上涌的速度而不至于喷射,而且涌出的熔岩体积大,热容量也就大。那么,熔岩与海水接触冷却的表层部分,占熔岩体的比例甚小,于是,涌出火山口的熔岩并没有当即凝固,而是在海水重力的作用下,向低处淌流。例如,一直处在活动  相似文献   

8.
1 俯冲区最古老的地壳构造板块在俯冲区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得最少的地质问题之一。很明显 ,被吸收的物质应当改变位于俯冲区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参数。但是不知道这个物质的哪一部分参与了喷发产物的形成 ,而哪一部分在地幔中被再改造。在俯冲区被改造的地球陆壳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海洋板块沉积盖层中的化学元素(如稀土元素、Th、Ba、Be) ,而在其火山基底最上部氧化带则为K、B、V、CO2 和H2 O。因此 ,研究海洋板块和位于俯冲区的大陆板块边缘部分剖面的地球化学参数 ,可以提供计算物质平衡及其在这些地区被改造的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的会议上 ,澳大利亚岩石学家K.Collerson的报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他宣称首次发现了从约770km深处喷出的岩石。如某些深部的岩石发现在新几内亚岛以东所罗门群岛的马来塔岛上。34Ma前该区发130Ma的翁通爪哇海底高地喷出地表。大约在23Ma前 ,这个高地与澳大利亚板块相撞 ,导致马来塔岛的上升和出露。金属矿山公司将采自马来塔岛的“奇异岩石”送至昆士兰州立大学进行研究 ,专家们发现了10~20μm的金刚石晶体以及莹青石(石榴石的变种)和其它在古代的火山喷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喻普之 《海洋科学》1978,2(2):12-16
火山喷发、熔岩溢流、雾气腾腾的温泉,这些宏伟壮观、迷人的景色,长期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人们在陆地上经过几个世纪的探险和摸索,对地球内部热状态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应当说这还是不深刻的。近二十年来,海洋地壳热状态研究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11.
按照“热点”理论,从该区升起的岩浆“柱”“穿透了”在其上缓慢移动的岩石图板块。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火山链。夏威夷岛向东南35km的太平洋底可作为观察这些过程的合适地点。洛依希活火山位于该区水下,它是由来自巨大的地下熔岩“柱”的岩浆补给的。喷出的熔岩在海底形成了高达3500m的海山,并继续生长。由海底火山产生了海岛@朱佛宏  相似文献   

12.
阿奥巴玄武岩盾火山(南纬15°,东经168°)位于新赫布里底群岛瓦努阿图共和国的太平洋阿奥巴岛上。火山底部位于海平面以下3000m深处,而它的顶部几乎在海平面以上1500m处。这是赫布里底岛弧的最大火山(包含于其中的岩石体积约25000km3)。1995年它曾猛烈地喷发过。对阿奥巴岛整个地球物理系统的研究,将给有关地球科学的专家们提供不少涉及这个在地球动力学和火山学方面重要地区的最有趣的信息。阿奥巴火山位于名为当特勒卡斯托的地壳板块碰撞区的前面。其2个集中的山顶破火山口包含了主要的火山口,在其中央有…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采自青岛即墨WN部两个深钻孔中新鲜玄武岩样品进行Rb-Sr同位素测年,测定年龄值为65.77±13.6Ma。认为该年龄值代表了胶莱盆地东南缘基性火山熔岩喷发的时代上限,对于整个胶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的划分和对比具重要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极西部马里伯德地的3个大的碱性复合火山的晚第四纪火山活动以火山喷发为主 ,许多沉积火山灰层作为南极西部冰盖和南大洋海洋沉积物的区域时代 -地层层位。在Berlin山、Takahe山和Siple山的熔岩和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以及非熔合火山碎屑坠积物共记录了20次喷发 ,在组成上大多数为过碱性粗面岩。运用40Ar/39Ar激光熔融和反应堆逐步加热方法测得的喷发年龄范围为571~8.2ka。40Ar/ 39Ar测年的这些马里伯德地喷发中的火山灰可用1968年伯德站冰心的地球化学资料来鉴定。74ka的冰心记录…  相似文献   

15.
就象香槟酒中上升的气泡,地球内部的气体可以上升到地球表面,引起岩浆进行危险性的喷发。  相似文献   

16.
地幔对流改变了物质的分布状态和热状态,使不同物质的混合为放射性和化学反应生热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可能性,岩石圈在消亡和增生过程中与地幔成为一个统一的壳幔对流体系,其中岩石圈向聚合带移动,软流圈向另一个方向移动,二者之间是相对运动的,软流圈内部的对流是壳幔对流体系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从火山喷发可以直接观察到快速流动,快速对流能够将热量迅速带到岩石圈底部,促使岩石圈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为板块的运动提供了原动力源,板块聚合构造在不同地史时期都有发现,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正在演化,表明动力过程具有统一性。聚合带的构造演化与板块驱动力的生成有直接关系,本文探讨了一种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初步定性分析了理想岩石圈底剖受热的4个演化阶段和动力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沿岸的危地马拉有许多高耸的山脊,圣玛利亚火山(海拔3772m)即为其中之一。科学家将其归属于层火山,亦即由凝固的熔岩流与松散的火山灰层互层而形成的火山。它们的喷发通常由爆发开始,随即喷出火山弹和大量的火山灰,然后松散的岩石被熔岩流所覆盖。通常液态的炽热熔岩和火  相似文献   

18.
海底熔岩风化作用过程的研究对于澄清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简要介绍了海底熔岩风化作用及鉴定标志。在细致的岩相学工作前提下,利用指示风化程度的特征风化矿物如橙玄玻璃、黏土矿物(蒙脱石和蒙皂石)、沸石(钙十字沸石)以及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结合烧失量(L.O.I),K_2O/(K_2O+Na_2O)比值和Fe_2O_3/(FeO+Fe_2O_3)比值等识别风化岩石的化学鉴别指标,辨识了马里亚纳海槽熔岩(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和火山玻璃、西太平洋海山省(白垩纪碱性洋岛玄武岩,OIB)及中生代洋壳(洋脊玄武岩,MORB)的风化程度,探讨了风化作用的原因及其对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超过5 Ma的海山和洋壳玄武岩相比,马里亚纳海槽玄武质熔岩风化程度很低,仅基质中的隐晶质和玻璃质及玄武岩的玻璃质边缘略微橙玄玻璃化,其余基本保持新鲜岩石结构。马里亚纳海槽熔岩和火山玻璃的很低的风化程度是因其在海底经历的风化作用时间很短。最后,我们指出,马里亚纳海槽处海底熔岩风化作用没有造成显著的元素迁移,对精确获得其全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不产生明显影响,而对超过5 Ma的海底熔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解释时要谨慎。  相似文献   

19.
按瑞士苏黎世联邦工艺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NielsenS的结论,由夏威夷群岛火山中流出的岩浆源头位于3000km深处,在地幔和地核之间的边界上。夏威夷热点形成于很大的深度,与发生在大陆构造板块接触边界上的火山作用不同。由于岩浆上升至板块外表面,出现了来自熔融岩石的羽状物。  相似文献   

20.
极大的火山隆起———翁通—爪哇海台是巨大的岩浆省区之一 ,它们在白垩纪形成于许多海洋被动边缘之上。这些被认为类似于大陆暗色岩省区的构造是在“热点”(即从深部熔化的地幔物质中升起的地表显示 )发育的初始阶段 ,由熔岩在地质上非常短的 (数百万年 )时间内喷出海底而产生的。如果确实如此 ,考虑到翁通—爪哇海台地壳的体积 (5× 1 0 7km3) ,在其范围内熔岩喷出的速度应当与全球洋中脊体系所具有的喷发速度相同。2 0 0 0年 9— 1 1月ODP1 92航次的任务是研究这个极大的火山构造是不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的。在本航次中共在 5个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