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速读     
《地图》2014,(3):20-20
1.国家地理 宇宙生成的秘密 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摆脱了对宇宙观察与解释的神话范式,开始理性地思考宇宙形成的秘密。1980年酋先提出宇宙“爆炸论”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len Guth说:“要获得这些发现相当困难。”不过,这些困难没能阻挡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他们试图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也就是研究宇宙生成后所留下的余热来寻找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从而揭示出宇宙生成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二、天体大地测量方法的发展天体大地测量方法是指利用天体运行的规律和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方法。天体大地测量也有称为宇宙大地测量的,但“宇宙”涵义太广,似不如用“天体”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3.
正继《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强爆热动力学》之后,陈荫祥就宇宙-地球强动力的研究新成果编著出《核动力地球学》一书。该书在遥感地球动力学和宇宙超强动力学探索方面有新的进展,希望能为拓展遥感应用提供理论引导和专业科技参考。目前,该书已由现代文化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988-12887-3-8咨询电话:13521512608  相似文献   

4.
1992年11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飞越黑洞——谈天说地话宇宙》一书。 评题 黑洞是一种天文现象。“飞越黑洞”,初看标题,或许您会疑为某种天体有神奇的力量能超脱黑洞的强大力量;假如您还不知道“黑洞”为何意,或许您会认为这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然而《前言》很快就会告诉您,这是一本用测绘知识解释天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所以  相似文献   

5.
天有多高,自古以来就是个未知数。古代人说天高九重,但史无记载一重是多少。现代人说天就是宇宙,而宇宙是无限的,高不可数。但是按照从地面到“青天”这个高度,还是可以测出上下之间的距离。根据苏联科学家乘坐汽球对天空颜色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观察计算,结果是“青天”到地面的高度,在10公里之内。  相似文献   

6.
托勒玫     
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公元90~168年,图一)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他确立起来的宇宙地心说(又叫托勒玫体系)桎梏了人类的宇宙观达一千三百年以上;他创导的地图制图理论和方法,也影响着地图学的产生和发展。他的不朽著作,长期以来都被看作是关于宇宙、地球和地图的知识源泉。托勒玫出生于上埃及的希腊化城市佩鲁休姆(Pelusium),也有人说是托勒马达伊  相似文献   

7.
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天学研究,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宇宙中能找到地球的“伙伴”吗?  相似文献   

8.
75~115 km的大气层中存在Na、Fe、K、Ca等多种金属成分,通常认为这些金属成分来自宇宙尘埃和流星烧蚀的产物。大量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会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大气金属层是宇宙尘埃和流星进入地球大气的示踪物。同时研究表明,大气金属层所在区域的大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很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示踪物。大气金属层物质沉降,是夜光云凝聚核的主要来源,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75~115 km的大气金属层探测和研究还很不够,为此,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专门针对大气金属层探测的卫星概念。在大气金属层探测卫星中,提出以主动探测技术为主要探测手段的载荷配置,包括星载钠激光雷达、大气激光掩星探测仪、空间微流星体探测仪、星载F-P测风仪、金属层气辉成像仪5种先进载荷。大气金属层探测卫星将能够对大气金属层进行全面探测,并取得重大科学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万有引力将行星、恒星以及星系轻轻地约束在一起,而它却在拉扯着时间和空间的构架.将星系彼此推开,并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将它们向着宇宙的最远最深处推去  相似文献   

10.
霍建瀛 《地图》2010,(4):130-133
<正>1977年,一枚载重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星际探测器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它携带着55种人类语言的问候,刻录着27首世界名曲,踏上了为地球寻找宇宙知  相似文献   

11.
9月11日,日本在种子岛宇宙中心使用H-2A火箭发射了首颗"准天顶"定位卫星"引路号",这是日本首次发射本国自主研发的导航定位卫星.按照计划,"引路号"试运行后如果不出现技术问题,日本将陆续发射另外两颗"准天顶"定位卫星. 日本的"准天项"卫星计划由来已久.2000年6月,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改进日本航天开发体制,扩展航天利用新领域》的报告,决定执行空间基础设施(I-SPACE)计划."准天顶"卫星系统正是"I-SPACE"计划要重点开发的三个系统之一.其目的是开发日本下一代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同时试验高速移动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2.
郭林 《中国测绘》2006,(6):14-14
东京时间9月11日下午1时35分.搭载1颗情报卫星(IGS)的日本大型国产“H2A”火箭10号机在位于鹿儿岛县南种子町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逃离银河系     
《地图》2008,(1):11-11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天文学家使用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迄今运动速度最快的一颗恒星。这算得上是一颗“宇宙炮弹”,解释其极快的速度是个理论上的挑战,并且研究者们至今仍不确定自然界是如何造出如此有力的大炮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世界的理性接触从小学自然课和地理课就开始了.地理课告诉我们世界的空间结构,即使在传统的旧式教育中,也有《千字文》要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讲起,一篇韵文在摇头晃脑之中就把宇宙结构装进了孩子们的头脑中. 中国近代地图的出版要从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算起,此后有邹代钧的《中外舆地全图》(1903年),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1906年),后来又有了周世棠、孙海环编的《廿世纪中外大地图》(1907年),胡晋接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13年)和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34年),这些近代经典地图的出版都是与地理教育有关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管理和空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深入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成为地理信息行业领域与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概念、理论与技术,阐述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数字孪生城市三者的关系,总结了数字孪生城市现状及趋势,并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萌芽期依靠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建数字城市,发展期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及时空大数据技术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期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和实景三维技术等实现数字孪生。展望了跨时代的元宇宙智慧城市,或许会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融合增强现实、扩展现实、脑机接口与体感设备等技术或设备,实现人类生活在两栖世界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16.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感到很高兴,对他们的获奖没有任何的异议。我觉得这个奖迟早是要给他们的。在天体物理方面,他们在“探测中微子”或“发现宇宙x射线源”领域都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尤其是戴维斯和贾可尼。  相似文献   

17.
米逗油 《地图》2012,(4):132-133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由其第24代祖师尊者大雄筏畎摩那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耆那教有着独立的信仰和哲学,认为世界不由神创造,而是由极微(对物质进行分割后得到的作为极限的微粒子)构成。耆那教向所有生物倡导非暴力,它的哲学和实践主要依靠精神进阶的努力从而让灵魂进入神圣觉悟的宇宙。  相似文献   

18.
松花江如玉带般镶嵌在东北大地上,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生机与灵气。前不久,在哈尔滨市太阳岛科技园区,松花江北岸,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科普教育场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向全社会开放。一个来自于宇宙天体的灵感催生了一个形同“日月生辉”的科普苑,欲点燃科技文明的圣火,给来往参观的男女老少播洒智慧的甘霖。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是针对14岁以下  相似文献   

19.
龚缨晏 《地图》2010,(2):134-137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它包括《旧约》和《新约》。《圣经》毕竟是一部关于宗教及伦理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系统研究世界地理问题的地理学专著,它在地理学方面的描述是非常含混不清的,据说伏尔泰曾说过:“上帝显然不是地理学的行家。”《圣经》对于宇宙与世界的看法,是通过一些简单、模糊、分散的文句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测绘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扩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也正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构筑起空间智能驱动万物互联的新格局,迸发出以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为基底的"元宇宙"新概念……在这样的新浪潮下,测绘教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测绘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