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5):870-873
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于8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中国发展”。会议收到论文近700篇,来自海内外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陶澍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致开幕词,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致欢迎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纪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孙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中国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奥地利、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1000余名代表出席了  相似文献   

3.
由香港大学主办的“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于1990年4月27日至5月1日在香港举行。这是海内外华人地理学家欢聚的一次空前盛会,也是展现和交流华人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探讨地理科学的发展、增进相互了解、培植感情与友谊、开辟未来合作的良机。  相似文献   

4.
为缅怀和发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及河南省地理学会、平顶山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十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0~23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6.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12,67(7):992-996
北京大学地理系资深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 张景哲先生于2011 年8 月25 日在美国芝加哥仙逝, 享年92 岁。作为他的学生和共事多年的忘年之交, 我愿意与朋友们分享张先生的生前业绩, 让历史记住这位爱国的地理学家。  相似文献   

7.
南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澳大利亚地理学家协会(IAG)和新西兰地理学会(NZGS)组织的“2006年IGU区域国际地理大会”于2006年7月3日—7月7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昆士兰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近50个围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地理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本次会议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8.
朱竑  柴彦威  王开泳 《地理研究》2007,26(6):1304-1304
由日本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协办、日本熊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5日在日本熊本市召开。这是2006年“第一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延续。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友  黄剑  朱竑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19,74(11):2197-2208
中国地理学会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34年3月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同年9月《地理学报》的创办,不仅是中国地理学科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亮点。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赛先生”,即科学观念不断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清晰地将近代地理学与传统舆地学分离开来,以独立学科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地理学报》的创刊,则使中外地理学家们在中国开始享有高水准的专业学术窗口。这是中国地理学界仁人志士对“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思潮的实践。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老一代地理学家艰苦奋斗,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家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认知还主要停留在权力高层与专业学术圈内,但为后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火种,也为唤醒普通民众的地理科学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回顾历史,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地理学报》的创办可谓是中国地理科学的发轫,自此成为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值此中国地理学会创立110周年、《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之际,深入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发展,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地理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葛岳静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07,62(1):101-101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日本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协办的“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系列学术研讨会创办20周年特别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6-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足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的鼓励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理学会发起,日本地理学会与大韩地理学会呼应的首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赵志强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7,26(6):1076-1076
为缅怀和发扬已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陈传康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同学、学生以及家人共70多人_出席,许多本拟出席但临时另有要事的同人专门书面致意。会议由蔡运龙教授主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教授、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保继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王恒礼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分别代表北大地理学团体、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以弟子或朋友的身份先后致词。  相似文献   

13.
张国友  柴彦威 《地理研究》2011,30(5):963-964
2011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于4月12-16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00名地理学者出席了会议。根据中国地理学会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协议内容,中国地理学会派出了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毅研究员为团长的核心团组出席了年会及相关活动。同时,在中国地理学会号召下,中国大陆共有50多位地理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学会秘书处等。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90华诞。为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吴先生70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吴先生“治学与创业并重”的人生信念和治学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吴传钧院士九十华诞贺寿座谈会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地理研究》2020,(1):F0002-F0002,F0003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纪念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40周年暨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办90周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新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国际地理联合会前秘书长、南非科学院院士Michael Meadows,国际地理联合会前第一副主席、德国科隆大学荣退教授Dietrich Soyez,全国政协常委、中山大学教授闫小培等著名地理学家在内的来自国内外167个单位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和100余名中山大学地理学校友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6.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4,59(5):i001-i001,i002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的“第30届国际地理大会”(30thIGC)于2004年8月16日至20日在英国的格拉斯哥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地理学者出席了大会。中国地理学会组织60多位大陆地理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另外还有近20位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代表和海外华人地理学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1999跨世纪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1999年8月21日~27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进修推广部举行,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海外的华人地理学工作者24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继1998年8月香港会议之后,具有重要意义的全球华人地理学家的又一次大聚会。这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4篇。按照会议筹备者的安排,研讨会有七大主题。分别是:(1)跨世纪地理教育、课程及教科书,论文23篇,占14.9%;(2)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研究与进展,论文30篇,占19.5%;(3)环境变迁与资源永续利用,论…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0月8—12日,经济地理科研、教育工作者,聚会北京大学勺园,支流乡村发展与农业地理实践经验,讨论农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发展的理论、方法等问题,提出本科学今后发展方向。10月14—15日,经济地理发展问题讨论会,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经济地理研究室(部)成立30周年大会在九一七大楼召开。同时为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七十寿辰志  相似文献   

19.
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大疫灾及逆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局势“变上加变”。“大变局”同时也意味着对世界各国是否能坚持“大合作”的“大考验”,即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能否抵御单边主义、封闭和对抗的倾向,从而逐步实现“大合作”。地理学能够在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连通自然与社会,贯穿时间与空间,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机理,捕捉世界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因此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中国地理学研究要“赶上时代”和“引领时代”,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中国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首届世界地理大会的召开,就是中国地理学家走向世界的新起点。世界地理大会未来要形成机制,定期举办,广泛邀请海内外学者参与,努力将世界地理大会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22日,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22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葛全胜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老一辈地理学家陆大道、刘昌明、郑度、张耀光等院士专家应邀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