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脑-肠-微生物轴”理论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5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改善肠道菌群情况,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其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AMD、PSQI、PDQ评分及精神行为、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G-EO康复机器人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采用G-EO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八段锦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MD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第三部分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GE-O康复机器人评定参数(包括步长和步速)。结果:2组MDS-UPDRS第三部分评分、TUGT结果、BBS评分、步长、步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八段锦联合G-EO康复机器人可以较好地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躯体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平衡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均以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PD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铜砭刮痧干预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 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铜砭刮痧干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能力评分、ADL量表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PD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状态、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术前术后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扶正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SAQ的5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患者的综合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2 例。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37/39),对照组为81.58%(3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6周后SDS、HAMD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SDS、HAMD、TESS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肝气阻滞兼痰热型抑郁症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干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有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 例脑卒中后SHS Ⅰ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加干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ADL、FMA评分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普通针刺及干针疗法对Ⅰ期脑卒中后SHS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而干针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0%(19/25),对照组为40.00%(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25/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AG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 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情况、Fugl-Meyer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组Fugl-Meyer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神健脑方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CIND伴Hcy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醒神健脑方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临床痴呆评定表(CDR)、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MMSE、MoCA、CDR、ADL、Hcy、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仅ADL、Hcy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8周后MMSE、CDR、ADL、中医证候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及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MoCA、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思维呆滞、善忘无记、语言紊乱、性情改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体困重、唇甲紫暗、二便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醒神健脑方可提高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与降低高Hcy对血管的危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血管和神经元的损伤,进而改善脑部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 例AL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活动度(ROM)评分、Roland-Morris 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7%(42/43),对照组为74.42%(32/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ROM、RMDQ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针法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能显著改善ALS患者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以及腰椎功能障碍,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智安神汤治疗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髓减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益智安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智安神汤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关节围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功能量表上肢部分(U-FM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上肢水肿评分、U-FMA评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关节围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皂角刺膏外敷治疗肝癌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癌重度癌性疼痛患者5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皂角刺膏外敷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的疼痛强度、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剂量、爆发痛次数及健康状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26/28),对照组为71.43%(20/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第1天止痛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药剂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爆发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皂角刺膏外敷治疗肝癌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阿片类止痛药剂量与爆发痛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玉郎通络方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郎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4 周。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玉郎通络方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法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规范化治疗,同时联合EE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郁安神方治疗,随访观察7周,比较2组临床证候疗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DS、SA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安神法联合EECP治疗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 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 例)和对照组(50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程度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2组THI、耳鸣程度、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8 例。西药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汤剂口服治疗,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配合五音疗法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为92.86%(26/28),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22/28)和中药组的75.00%(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中、西药组(P<0.01);五音疗法联合中药组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中、西药组(P<0.05),且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中、西药组(P<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痰瘀阻络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8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4%(37/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