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疆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构成了新疆地貌的基本轮廓.新疆地质构造与气候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可划分为熔岩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和湖成地貌等类型,具有山系走向与深大断裂方向一致,山地与盆地高差悬殊,山地层状地貌明显,山间盆地多,沙漠面积大,各山地气候地貌垂直分带各异,地貌类型组合呈环状结构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央亚细亚的八种雅丹地貌类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达木盆地是中央亚细亚的极端干旱盆地之一,风力搬运及侵蚀是该地最为明显的地貌动力。在其东部,风成沉积普遍,西部则为地球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形。作者在文中将这种地貌特点划为八种不同类型,并认为其形态是一种逻辑循环。初始阶段多为隆起扇缘或湖盆平原,受水、风严重切割。地表风化物被吹蚀,基岩被沙吹。形态各异的水、风蚀低丘残体完全被破坏,剥蚀残留的部分为低矮的流线状鲸背状残体。其长、宽、高比例为10∶2∶1。这一点与沃德(WARD)1979年经过200个小时的风洞实验中所发现的事实相符。最后形成低海拔新平原。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和卫片影像解译为资料,在对乃东县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侵蚀强度、功能缺损程度、生产力水平三项指标对乃东县99种生态类型进行健康性评价。以此为乃东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耀光 《地理科学》1999,19(1):55-62
对我国12个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的研究,了解目前海岛县所处不同的经济结构演进阶段,为因岛制宜布局海岛的产业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轨迹的变化,动态和定量的分析海岛县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从而划分出海岛县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5.
土地评价类别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服务目的,应予明确区分。土地潜力评价揭示某一块土地可被利用的范围以及在这些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在进行土地潜力评价之前必须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先次序。优先次序不同,即使同一块土地其评价结果也不同。土地适宜性评价强调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作出适宜性等级评定,每一块土地均可针对不同利用方式作出土地适宜性等级评定。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劳动和物质投入下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慕寒  鲍洪明 《地理研究》1996,15(1):98-104
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涵义,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特征,阐述划分名城类型的方法。运用比值法,将我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分成六大类型,分析每一类型的主要特征,对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气田卤水分布广泛 ,自震旦系至白垩系各层系均有分布 ,然而其浓度及成因类型不尽一致。按其浓度可分高浓卤水、淡卤水和中浓卤水三类 ;成因类型依据氢、氧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可划分为大气水渗入淋滤型、海源沉积型、海源沉积—大气降水叠加型和海源沉积—岩浆水叠加型四类。该分类明确 ,标志明显 ,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根据自然、社会条件特点,将新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个一级类、33个二级类。研究表明,新疆土地利用具有垦殖率低、利用率低、土地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不协调和地域差异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地貌形态分类的数量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高玄彧 《地理科学》2007,27(1):109-114
用数量分析法进行地貌分类时会遇到数据怎么量取、样本的基本单位怎么选择、样本基本单位的界线怎么定、样本选择多少为宜等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做了探索。最后分析并讨论了用数量分析法得出的分类结果,得出用数量法进行地貌分类时以细致、定量、综合、三性优于传统分类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古杰  宋广文 《地理科学》2023,(4):690-698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 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比值比从大到小分别为自身经历的扒窃和入室盗窃、亲朋好友在公交地铁和其它公共场所犯罪受害、社区内发生的扒窃见闻,其余7项指标不显著;个体属性方面,仅教育水平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社区类型对被访者犯罪恐惧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乡村经济类型是对在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上具有相对一致性的乡村经济体的高度抽象,对其进行划分并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是制定乡村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模比系数法进行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的划分,分别采用以不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进行主导产业类型的判定,将两个判定结果相结合最终确定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的类型.依据此方法对1994-2009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经历了脱贫期、成长期和提升期;主导产业类型从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再向商贸业主导演变,综合发展型乡村的数量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总体来讲,京津冀地区共有4个区域,其内部的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具有相对一致性,可以分别作为政策扶持的类型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基础数据处理、空间统计分析、统计单元归类、类型特征描述等过程,以乡镇为单位对福建省地形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描述,总结出8种地形综合分类中的高程、地貌、坡度的分布和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金子兴 《地理教学》2014,(14):15-18
课堂活动是师生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信息存在包含、背离、交叉等现象。因此,可以从集合的思想出发,将地理课堂教学分成三种类型:相离型、包含型和相交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地理课堂的主要特征,针对相离型和包含型课堂的不足,提出了向相交型课堂转化所需要的策略。认为师生要充分利用交叉的信息,相互启发,创设相交型课堂,促进教与学的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贫困地区环境类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指出贫困是困惑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存在592个重点扶贫县,按照环境特点可分为三大类型,即:(1)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包括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蚀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等类型;(2)西部沙漠高寒山原环境恶劣贫困带,包括新疆、青海及西藏三省区的沙漠地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区等类型;(3)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危急及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带,包括东北沿边地区、华北平原低洼盐碱地区;东部岛状分布的丘陵山区革命根据地贫困区.文中还论述了环境与贫困度的关系,即环境愈脆弱,贫困度愈高,脱贫难度愈大.但致贫因子又错综复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然环境较好,而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技术落后,也阻碍致富.同一环境不同的政策机制,可以引发不同的结果.环境改造与脱贫,一定要有宏观战略规划和分类指导的方案,并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贫困地区即使解决了温饱,依然是低标准,向贫困开战仍将是21世纪中国的一项艰巨工程,只不过那时的贫困线划定标准有所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类型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焕发  姚建衢 《地理学报》1992,47(6):507-515
农业类型是系统反映农业分布差异特征的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地域差异显著,类型分布多样。本文按照土地利用、产值结构、集约程度、产出效益、商品化特征和农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依据指标,将全国划分为12个一级类和122个二级型。  相似文献   

16.
理想类型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变迁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艳刚  刘继生 《地理学报》2012,67(10):1399-1410
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 世纪下半叶以来, 城市化、交通网络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乡村景观。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认识、解释和评价, 这影响了对乡村景观变迁的理性认识, 以及对乡村景观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本文采用理想类型叙事法, 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 对乡村景观的变迁进行叙事分析, 提出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4 种乡村景观变迁理想类型叙事:保护叙事、现代化叙事、公平生存叙事和内生发展叙事, 更客观全面地凝练乡村景观变迁的多元价值观、理论基础、核心假设和基本观点与建议。最后本文提出了乡村景观分异的7 种情景类型, 每种情景类型具有不同的判征指标、空间区位指向、主体景观和主要功能, 并结合理想类型叙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以期为未来建设健康、富有生产力和吸引力、和谐的乡村景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玮 《干旱区地理》1991,14(3):79-85
阿尔泰山砂金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按其成因可分为残积砂金矿、冲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冰川-冰水砂金矿、风积砂金矿和复合型砂金矿六大类。不同类型砂金矿形成环境不同,砂金成矿规律也不一样.受成矿条件影响,阿尔泰山砂金矿的分布以垂直分带性为其主要特点.高山带砂金矿以冰川-冰水型为主;中山带冲积砂金矿最为发育;低山丘陵区集中分布残、洪积砂金矿;山前平原则发育风、洪积砂金矿。  相似文献   

18.
施兵 《地理教学》2013,(24):29-31
日照图的判读与应用是自然地理中的重难点。介绍了日照图的三种类型:常规型、变式型、旋转复合型,以及日照图判断和应用的八个步骤或方面:确定南北极点、确定东西经和东西向、确定晨线和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日期和时间、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地球上不同日期的范围、确定太阳升落方向和物体影子朝向。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中古土壤淀积类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景波 《地理学报》1995,50(1):25-40
作者在西安附近发现了第1、4层古土壤的双层淀积和第5、8层古土壤多层淀积现象。资料表明,双层淀积、多层淀积和厚度异常大的CaCO3淀积层是土壤具多元发生过程或受后期淋溶的产物,它们常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壤期。第1层古土壤下部的两层结构均不属古土壤组合部分,该层土壤为中、酸性森林土壤。第8层古土壤特殊的厚层淀积代表了气候的多次变化和多个成壤期。第4、5层古土壤具不连续CaCO3和Fe2O3、Al2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省区形状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区域是由面积、边界、形状等三个基本空间要素组成的。在以往的区域特征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与面积和边界有关的区域特征的研究上,例如用面积计算区域人口密度和地均产值,分析人文现象的分布状况;用边界走向区分各具特征的自然地理带和经济地理带;用闭合边界划分各级各类的行政区、经济区和自然地理区等等。但是,对面积与边界组合而成的形状讨论不多,而区域形状在城市形态学和区域科学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作用形式和相互联系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形状指数的分析,揭示我国各省区的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