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河 -集宁深断裂是一条具长期活动历史的复杂断裂带 ,以往对其早期演化研究甚少 .在 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 ,测制了 5条 1∶2 0 0 0构造剖面 ,室内进行了大量的显微构造观察和组构测量 .研究表明 ,该断裂太古宙末表现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高温韧性剪切带 ,古元古代地壳在伸展体制下抬升之后又叠加有浅层次的绿片岩相低温韧性剪切活动 .中元古代之后转化为脆性断层活动 ,控制着不同时期的沉积和岩浆建造 .  相似文献   

2.
湖北青峰断裂为一韧性剪切带,对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表明,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机制,形成时的构造差异应力平均值为137.92MPa,应变速率为6.713×10^-15s^-1。文章还讨论了断裂带的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中部交其尔复杂构造带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苏尼特左旗等8幅图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了交其尔构造带。该构造带由浅部的逆冲推覆断裂与深部的韧性剪切带上、下叠置而成。  相似文献   

4.
秋格时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和应变测量与显微构造分析方法,研究了秋格明塔什-黄山声望生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建立了其变形序列。该带依次经历了:(1)中深部构造层次的紧闭同斜褶皱作用;(2)中深部构造层次的顺层(片)韧性剪切变形;(3)中部构造层次的右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4)中浅构造层次的膝折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南段五龙断裂带为一条200m~1000m宽的推覆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岩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根据构造岩及其显微构造、超微构造特征,认为该断裂带为上盘相对向上剪切运动,自北西向南东推覆的产物;其形成深度为16km~20km,温度为450℃~550℃,压力为450MPa~530MPa,古差异应力值为100MPa~106MPa,应变速率为1.3×10-10m/s;为高温、高应变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6.
西藏冈底斯岩带中段南缘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万曲水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一条东西向巨大韧性剪切带,据几何形态和显微结构特征,该剪切带属于正剪切带性质,是在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发生碰撞时的产物。区内在构造-岩浆作用下,造成地壳不同层次折离滑脱及韧性剪切带的形成,解释了地壳增厚,构造变形弱及地球物理多层结构不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毛奕坤 《江西地质》1994,8(3):205-210
作者在进行暖水幅1:5万区调时发现了三条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组成岩石以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及强片理化带为主。本文较为详细地对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剪切带的主要变形时代为中晚元古代,与这一时期的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桂东南射广嶂伸展滑脱韧性剪切带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覃小锋 《广西地质》2000,13(2):11-16
文章介绍了在桂东南1:5万长山幅、那卜幅区调过程中,首次在广嶂一带识别出4条规模较大的伸展滑脱型韧性剪切和一系列小型顺层韧性剪切带,这是该地区地质研究的重要突破。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详细叙述了这些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岩石组合、显微组构以及韧性变形过程中的岩石转变等,初步探讨了韧性剪切带的应变、形成环境和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9.
华北陆台高压麻粒岩-榴闪岩韧性剪切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冀蒙交界地区存在着隶属于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演化历史阶段的3条地壳规模的高压麻粒岩-榴闪岩韧性剪切带。其特征的矿物组合是石榴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石英或石榴石-斜长石-普通角门石,发育明显的减压结构。残留高压麻粒岩的平衡条件高者温度可达820-910℃,压力达互.2—1.5GPa,推断它们为不同地质时代地体(微地体)碰撞或拼合所形成。研究区不同时代、不同层群及变质杂岩系较高级的构造岩石单位(单元)均以高压麻粒岩-榴闪岩韧性带相接触,这在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进程中,几乎成为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胶南隆起北缘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门-薛家庄韧性切带曾经历过正-左行平稳、正-右行平稳及左行正滑三期剪切运动。其东段以正-右行平移运动为主,中段具左行正滑性质,而其西段则主要为左行平稳。该剪切带同时又是一条经受了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形的多相剪切变形带。  相似文献   

11.
吴川-四会断裂是我国华南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兼控矿构造,沿带分布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同时与粤北铀矿成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在论述了它作为一条大型对冲韧性剪切带的一系列特征后指出,它与其他构造的交汇复合是控制矿产分布的重要构造条件,并提出了韧性剪切带、拉伸构造、铀活化区、幔涌带"四位一体"的铀成矿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吴山 《矿物岩石》1993,13(2):71-77
本文从构造变形和断层岩的角度,运用断裂构造的新观念.通过野外宏观特征和糜棱岩的显微构造研究,证实了彭灌杂岩体中韧性剪切蒂的存在,并以构造层次原理阐述了它们对该区构造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与金矿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该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变形带,该带近EW向波状延伸,长600km,宽10-20km,分为南北两个子带。独特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东天山金成矿带的主体部分。脆-韧性转换变形是与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一类构造现象,其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变形转换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行为,是带内成矿流体活动的主导因素,成矿流体的活动又促进了岩石矿物变质、变形作用,因此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房沟变质核杂岩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万区调中,于大黑山条垒北段机房沟地区发现四楞山碱长花岗岩北东、南西两侧的早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及碎屑岩中广泛发育了向外倾斜的中-深层次的顺层韧性变形带、剥离断层及二叠纪哲斯组构成的沉积盖层。总体反映为北东-南西拉伸作用形成的机房沟变质核杂岩构造。  相似文献   

15.
小北湖韧性剪切带分布于敦密断裂北侧泥盆纪地层中,为逆冲推覆韧性剪切带,发育各种糜棱岩、叶理和线理构造及显微构造,其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变形,属低温韧--脆型剪切带。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德臻  李龙等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37-342,347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对其中段沙湾子-大老虎店段进行了重点解剖。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构造形迹特征,对该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大地构造意义。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及深震剖面上都有明显的反映。对断裂带上韧性剪切带、碎裂岩带、推覆构造、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是一条自新太古代至今长期活动的构造活动带,控制着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17.
石灰沟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发带是经仑中带多条北西向区域韧性剪切带之一,规模宏伟、切割深度较大、多期活动相控岩控矿作用明显,并在区域构造分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剪切带主期变形属于 为形环境相当于中一深构造层次,其表现NW向左行逆冲位移。在印支期又经历了右行脆性复活。这些均揭示了东昆仑中带海西-印支期具北西向构造的发育历史,同时亦说明了该类韧性剪切带在地质构造及矿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南召地区韧性剪切带及构造变形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磨坪-维摩寺、下浦池-廓沟和三道岗-小罗沟三条韧性剪切的形成与活动,影响并决定了它们所分隔的四个构造变形域和变形带的构造变形,导致地壳压缩,最终奠定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并形成脆裂剪切,弯曲滑动,固态流变和柔流或熔融四种构造变形相。  相似文献   

19.
油洞断裂是长江铀矿田NW向主断裂之一,研究和勘查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该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演化特征以及含矿特征的详细评价和研究工作,认为:油洞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构造带,在110~70Ma之间发生了右行韧性剪切作用,断裂内花岗岩和辉绿岩均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自NW向SE逐渐增强,韧性变形的温度为280~350℃,形成差压力为62.6~118.1MPa,平均值为81.4MPa,水或流体对岩石的弱化和蚀变作用可能促进了岩石韧性变形的发生。韧性剪切作用破坏岩石的结构完整性而形成构造薄弱面,从而使其张裂、破碎,成为含铀热液迁移的通道和铀矿赋存的空间,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同时,韧性剪切带空间上产状稳定,向深部延深较大,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意义。长江矿田油洞断裂南东段韧性剪切作用最强的地段是进一步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类型有5类,即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残留区域变质构造、拟态交代与生长构造、碎裂流动构造.其中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是成岩的基础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是最重要的叠加构造.韧性剪切指向为正-左旋剪切,Δσ=55~135MPa,ε'=9.6×10-12~3.5×10-10/s,变形变质相为绿片岩相.岩体西部片麻状岩带的形成与新资断裂长期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