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强震观测系统中力平衡加速度计动态测试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本文提出了利用力平衡加速度计内的自标定机构进行在线动态测试的方法。通过对比力平衡加速度计的绝对测试和在线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自标定机构可以代替超低频标准振动台来进行力平衡加速度计的动态测试。  相似文献   

2.
位移换能型加速度计中电子力与机械力的比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力平衡式加速度计中机械平衡力与电子反馈力之间的比例关系;阐明了加速度计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强震动观测仪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烈度计、MEMS加速度仪等强震动观测仪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了强震动记录中典型异常波形产生的原因和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及校正,建议了解决强震仪器缺陷的措施,分析了强震仪在强震动观测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结果如下:① 进行强震动记录异常波形的研究是有针对性改进现有强震仪存在问题的很好途径;② 早期数字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频带范围0至30Hz)获取的强震动记录应进行仪器校正;③ 应跟踪强震动观测新方法和相关领域新技术,发展MEMS加速度仪和光纤加速度仪等新型仪器。  相似文献   

4.
力平衡加速度计传递函数和标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MBA-30型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它的机电结构,来推导其传递函数;对标准振动台和标定线圈分别测得的加速度计幅频特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定性的给出了采用标定线圈来标定加速度计幅频特性时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哈尔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制造的中国力平衡加速度计(RJL-1)的理论和实验分析。研究发现,此传感器的传递函数与美国的力平衡加速度计(FBA-1)相同。同时观察到,用单自由度粘滞阻尼体系表示感传器的反应,对于接近于和高于自振频率的频率是不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数字式强震加速度仪,例如美国Kinemetrics公司生产的PDR-1、SSA-1、SSR-1型强震仪和我国生产的SCQ-1型强震仪,这些强震仪的拾振器都选用了力平衡加速度计(如FBA-1或RJL-1型).我国使用上述数字式强震仪已经获取了较多强震记录,但在强震记录数据处理方面,力平衡加速度计强震记录仪器误差校正问题目前尚无解决办法.本文在简要回顾力平衡加速度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振动反应数值分析连锁公式的反演算法,提出一种仪器误差校正的方法,并给出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7.
SLJ型宽频带大动态力平衡三分向加速度计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详尽介绍了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和理论计算,给出了技术指标鉴定实测结果和获取地震记录的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研制的井下数字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装置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分析讨论了仪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无陀螺捷联惯导原理,提出一种用八支力平衡加速度计测量六自由度地震动的方法,并对该测量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精确权函数的仪器响应失真校正方法与算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经仪器响应失真校正后,加速度计有效观测频带通常为0至1倍自振频率,这限制了强震仪应用领域的延拓。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精确权函数的仪器响应失真校正方法并给出一个验证算例。分析表明:较之现有方法,新方法兼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点,并可以将力平衡式加速度计的有效观测频带至少延拓3倍,对于拓展强震仪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震观测中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是城市大型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为城市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对加速度计在稳定性、线性度、动态范围和直流响应等性能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提出利用静电力反馈控制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形成闭环力平衡式MEMS加速度计,使之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并采用四阶ΣΔ调制器完成低噪声信号采样,确保其动态范围高于140 dB,完全满足现有强震观测规范对该项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制的SLJ-100型三分向力平衡加速度计,进行泉州东、西塔结构脉动反应测试和模态分析,可为同类古塔的测试和研究提供参考;提出了砖石古塔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可为砖石古塔的抗震计算、鉴定及抗震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测震台网采用统一的2 000 Vs/m灵敏度,该灵敏度适用于观测微小地震和中强地震。但对于区域内发生的强震,台站使用该灵敏度的反馈式地震计会出现限幅现象,这就影响了台网在震级测定中的作用,且不利于地震波形的研究。本文在现有的"三分向力平衡式加速度计"产品基础上给出可供台站速度观测使用的硬件设计和系统指标测试结果。设计通过一个生成主导二阶极点并完成一次积分的电路转接盒,将三分向力平衡式加速度计输出的加速度波形变换为区域台网使用的工作周期为60 s或120 s、工作阻尼为0.707的速度波形。利用本文介绍的转接盒可以将现有的强震台站产出不限幅的地动速度波形。  相似文献   

14.
振动测量用叉指式硅微加速度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MEMS加速度仪可以用于地震以及各种工程振动的测量,目前其精度较低,温度灵敏度较高,为了掌握MEMS加速度计的特性,提高其实用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叉指式硅微机械加速度计(FMSA)表头微结构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微结构梁的刚度,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FM-SA加速度计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温度特性,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说明微结构参数是决定FMSA加速度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改进加速度计性能提供了依据,并对其在振动观测领域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在轨质心位置的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国内首次搭载飞行的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在轨数据与卫星姿态数据,对加速度计与卫星质心的相对位置进行了估计测量.文中分析得到,在卫星姿态机动时,加速度计的输入加速度主要来自于离心加速度及角加速度引入的线加速度.结合卫星姿态机动时陀螺仪的测量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加速度计质心位置的三个分量进行了联合估计.结果表明:质心位置的估计精度达到约6 mm水平,主要受限于卫星平台条件和加速度计测量精度限制.利用本文方法对未来重力卫星任务进行了分析,若使用精度为1×10~(-10)m·s~(-2)加速度计以及2角秒分辨率的星敏感器,可将质心位置估计精度提高至4.6×10~(-6)m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继数字磁带记录器之后,美国泰奈达因-吉奥泰克公司又研制出 A-700型固态加速度强震记录器(A-700 ACCELOCORDER,StrongMotion Recorder),这是信息记录方式的又一进步。特点这种加速度强震记录器的主要特点为:①采用固态记录方式,不运动的部件;②采用力平衡型加速度计;③事件存储判别、触发记录;④内附编码数字钟;⑤内附标定和自校装置;⑥记录数据可快速转录到数字磁带机上。A-700型加速度计是全部固态和数字化的强震记录器,它把36分钟记录的地震数据输入  相似文献   

17.
杨黎薇  周正华 《地震研究》2013,36(1):116-122,142
分析了激光干涉校准的基本原理,应用绝对校准法开展强震动加速度计的相位测试,通过振动校准试验,在振动台与强震动加速度计的记录输出波形中找出振幅变化趋势,以叠加两个波形的延时对比推断出强震动加速度计的相位差。实例证明,绝对校准可为标准强震动加速度计的性能校准奠定高精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深井和核电站强震动观测需求,研制一种能在100℃ 130℃环境下有效连续工作的力平衡反馈加速度计,并重新设计其电路方案,主要利用高温分立元件重新设计检波及前后级放大电路,并对其余电路进行升级改造.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满足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光纤地震加速度计的瞬态响应精度对智能油田领域的地震储层监测影响很大。本研究演示了优化后的光纤地震加速度计的瞬态响应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阻尼对瞬态响应的影响。通过将硅油注入加速度计结构中以增加阻尼,并使用附加弹性橡胶圈来提供可调节的阻尼。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的硅油明显增加了压模阻尼,扭矩的变化也略微改变了加速度计的阻尼。阻尼的增加避免了振荡拖尾现象,因此大大改善了瞬态响应,而之前这一直是由商用压电加速度计确定的。该研究可用于修改测量误差,提高智能油田应用中地震储层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加速度计静态标定方法及设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了专门用于加速度计静态标定的PBT-1型双轴转台工作原理,性能和构造基于地球上给定地点的重力加速度(g)为一恒量和转角准确测量,给出了加速度计主要参数(灵敏度,线性度和横向灵敏度)的标定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