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国平  张洋 《地理科学》2001,6(6):511-518
通过研究抚顺煤田区域由煤炭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工业化和城市形态形成过程,首先讨论资源型城市形成的自然基础及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揭示了煤炭城市形态形成的阶段性规律;其次,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内部的资源开发区域与工商业区域的分化及其独特的形态与内部结构;第三,发现抚顺市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采煤区域的多级直线型结构与工商业区域的多核心组合式结构共存;第四,提出了抚顺煤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的基本模式,并评价了经典的弗雷德曼(Friedmann.J)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福建省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速度、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经济变化的特点,并阐述了区域经济的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县级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动力因素,尔后根据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发展条件,提出了以不平衡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际物流格局中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国际贸易(物流)的支撑。世界产业结构的演替为东北亚区域产业结构演替方向提供了借鉴和方向性启示;但东北亚区域物流在国际物流格局中的地位决定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影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因素分析,提出加速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个关键:图们江地区一体化、跨境交通走廊以及区域内的节点城市与口岸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郑锋 《热带地理》2002,22(4):304-308,314
经济空间集中化起因于产业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内聚集并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它以区域城市为增长中心,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空间集中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有关的经济增长阶段:初级阶段——均衡低速增长;中级阶段——集中快速增长;高级阶段——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区域和城市的相互联系.研究区域与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其实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中国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市场经济的纽带,铁路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首先提出了要有一个超前发展的战略思想,大力建设铁路;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确保铁路建设资金;第三,大力兴建合资狡资铁路,加快地方铁路建设;第四,大力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经济营利。  相似文献   

7.
绵阳市与区域关联度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区域联系又是城市体系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与复杂。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鉴于绵阳市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力量,选取绵阳市及其所辖县市和四川省内与绵阳相邻的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绵阳市与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以其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以及城市发展的方向。以此来预测绵阳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城际联系、省际联系和外向性联系3个不同的层面上分别考察了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并据此就山东半岛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城市与开发区发展和经济联系通道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天山北麓工业带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选择新疆区域工业发展为参照系,用Shift-share方法对天山北麓工业带6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动态角度判别各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劣及存在问题并揭示其原因,提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在得出区域经济关系有可能紊乱这一结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条件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格局中的地位,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紊乱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紊乱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总结 2 0年来中国经济区研究的发展趋势 ,并探讨经济区的范围、边界 ,以及经济区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欧美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长虹 《地理科学》2007,27(5):617-623
经济地理学是在与经济学的交融中创新、发展的。基于经济学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流派:新古典主义、制度主义和演化主义,经济地理学在新世纪将进入前所未有的纷争时代——新古典经济地理学、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在对经济学领域的这三大流派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欧美经济地理学领域这三个发展方向各自的理论出发点及其异同,进而分析了其竞争、合作和创新的基本途径以及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崛起,世界主要大国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并通过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等经济途径重塑中国周边环境,由此导致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中国则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经济途径化解。本文按照全球—区域—国家间的尺度,探讨了国际经济组织、经济联盟和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等3种主要经济途径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现。结果表明:通过国家间经济依赖的不对称性改变各国权力大小,进而影响地缘格局中地缘体的权力分配,其空间表现主要为影响地区冲突和改变国家地缘空间影响范围。而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则通过权力再平衡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其空间表现主要为数量增长、交错分布和空间范围扩大。中国学者对如何通过经济途径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改善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不够充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应更为关注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周边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①将经济相互依赖转化成为有效的地缘影响力;②利用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拓展中国地缘政治空间;③“一带一路”空间走向及沿线国家;④多尺度经济途径影响效应分析;⑤运用定量模拟方法探求国家地缘影响力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等,为中国的地缘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实证。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进而对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正如经济地理学所言,新经济地理学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对研究空间的模糊化、强调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外部经济的片面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等,但是新经济地理学在很多方面,如对市场结构的强调、对过于经验化描述的摒弃以及报酬递增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等表现出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北京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杨开忠 《地理学报》1997,52(6):481-490
本文利用有关普查和统计资料,在京,津、泸对比中对北京经济基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复杂度是近年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其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和内生增长路径,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介绍了经济复杂度的理论背景,梳理了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经济复杂度的内涵、概念及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经济复杂度的主流测度方法,并基于产业多样化与产品空间理论探究了经济复杂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回顾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收入差异和创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进展,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证明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区域可以从提升产品空间密度的思路出发,通过提升产业生产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复杂度提升。中国经济复杂度高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特殊性,这为经济复杂度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殿廷  武聪颖 《世界地理研究》2001,10(1):104-112,83
本文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系,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征进行概括和评价,中国在经济规模上是发展很快的大国,在经济水平上是不断提高的究国,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和城镇化严重滞后,经济效益相对低下,行为开支比例太高,而科技教育投入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及其消除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东明  樊杰  胡宝清 《地理研究》2002,21(2):247-256
以重庆库区为例 ,首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经济的二元化特征。静态特征表现在城乡之间资本存量、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三个方面的差异。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投资结构变化中工业投资比重远远高于农业 ;比较劳动生产率演变中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 ;城乡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变动中非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产业演进过程中 ,产业内部的产业分工和技术等级上的二元性。其次 ,探讨形成三峡库区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最后 ,提出改变库区二元经济结构的具体途径是加强库区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发挥中心城市对库区的带动作用 ,实现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互动和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香港与大京九带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入手,将香港和京九沿线地区纳入统一的协作框架内,提出了香港同大京九带横向联合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