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温分别为20℃和32℃,最适温度范围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所需时间[T(h) ]温[X(℃) ]呈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符合指数函数方程:T=438 .30e-0. 043 3X(R2 =0. 982 3,P<0 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14和32,最适盐度范围为20 ~28,在适宜盐度范围内,不同盐度对方风螺的胚胎发育速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温度、盐度、pH值及水中溶氧四个环境因素对虎纹蛙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孵化水温为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速度加快,水温在(30±1)℃时,胚胎发育到鳃盖完成期需58.8h,孵化率为84.2%;水温(20±0.5)℃时,需203.9h,孵化率为89.0%;水温(25±1)℃时,需时84.0h,孵化率最高,达94.5%.盐度对虎纹蛙胚胎发育影响很大,盐度越高,胚胎畸形率越高,且发育经历时间越长,孵化水体的盐度应在1.9以下,最适宜用淡水孵化.pH过高或过低都对胚胎发育不利,孵化水体的pH值以6.5~8.5为宜.虎纹蛙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中溶氧量要求不同,在肌肉效应期、鳃血循环期和鳃盖完成期,水中溶氧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7mg/L、1.13mg/L和0.40mg/L.  相似文献   

3.
盐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雌雄中国鲎进行人工授精育苗,研究盐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并用未授精的卵作对照,观察其授精后 2~3 d 出现的分裂纹是否可作为受精的标志。结果表明,中国鲎人工授精育苗的可行盐度为16~40,适宜盐度为16~33。实验中,受精率在可行盐度范围内均达85% 以上,但孵化率却较低,授精后所能表现的分裂纹可作为其已受精的标志。卵的成熟度对人工授精后的卵的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雌雄中国鲎进行人工授精育苗,研究盐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并用未授精的卵作对照,观察其授精后2~3d出现的分裂纹是否可作为受精的标志。结果表明,中国鲎人工授精育苗的可行盐度为16~40,适宜盐度为16~33。实验中,受精率在可行盐度范围内均达85%以上,但孵化率却较低,授精后所能表现的分裂纹可作为其已受精的标志。卵的成熟度对人工授精后的卵的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胚胎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能力,为龙虾繁殖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封闭静水实验方法和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在温度(30±0.5)℃,盐度30,pH(8.10±0.1)和溶解氧(DO)为(5.0±0.5)mg/L条件下,分别进行温度、盐度、pH的骤变和渐变对波纹龙虾胚胎存活影响研究;根据急性毒性预实验结果设置等对数间距浓度值,进行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波纹龙虾胚胎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结论】波纹龙虾胚胎发育的温度、盐度和pH耐受范围分别为7~36℃、15~45和5.8~9.4;波纹龙虾胚胎适宜温度为15~30℃,适宜盐度为30~35,适宜pH为7.0~8.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毒性效应与浓度和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暴露24~96 h,波纹龙虾胚胎存活率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氨氮对波纹龙虾胚胎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80.46、61.11、41.87、26.58 mg/L,安全浓度(SC)为2.66 mg/L;亚硝酸盐氮对波纹龙虾胚胎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是839.50、423.75、214.48、135.41 mg/L,SC为13.54 mg/L。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匙吻鲟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下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胚胎与仔鱼发育。结果表明,26℃时,匙吻鲟胚胎发育到大卵黄栓期全部死亡;在15~24℃范围内,胚胎均可孵化出膜,孵化时间与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2℃,最佳温度为20℃,生物学零度为12.30℃。卵黄囊期仔鱼历时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6~22℃范围内,温度对卵黄囊期仔鱼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22~24℃影响不显著(P<0.05)。在22~26℃范围内,仔鱼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低,且畸形率极显著地高于16~20℃(P<0.01)。匙吻鲟仔鱼早期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0℃,温度过高是造成仔鱼畸形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了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催产及胚胎发育过程。根据性腺检查及催产结果,判定鞍带石斑鱼在广东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7-9月份,产卵水温在28~31℃。使用10~12尾雌鱼和3尾雄鱼搭配进行催产实验,亲鱼未出现发情和追尾现象,虽能产卵但均未受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得受精卵。对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将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7±0.5)℃、盐度31.0、pH 7.8的海水中,鞍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5 h 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温度梯度(14、19、24、29、34℃),海水盐度为32,研究温度和规格对管角螺Hemifusustuba(Gelin)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4~29℃范围内,管角螺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29℃时达到最大值;14~34℃范围内,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温度下,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单位软体部干重的增加而下降,管角螺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R)、排氨率(NR)之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幂函数方程OR=aW-b、NR=cW-d,W与OR、NR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华贵栉孔扇贝稚贝盐度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温28.5~29.4℃、pH值7.6~8.1条件下,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稚贝(壳高9.77±0.19mm)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稚贝适宜生存盐度为24.27~37.18,最适生存盐度为26.91~32.13,适宜生长盐度为24.56~37.09,最适生长盐度为26.91~29.52。在适宜生存盐度范围内,当盐度变化超出最适范围时,低盐端变化对相对成活率、壳高日增长率、体重日增长率影响比高盐端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光照强度等理化因子对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n)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其最适温度为30℃,孵化率达82.7%;盐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盐度5~40的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pH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其适宜pH为6.5~8.5,孵化率达83.0%;光照强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在照度为100 lx时其孵化率为69.1%,在1 000 lx时孵化率大幅度降低至8.8%,在4 000 lx以上时,其不能孵化甚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1.
管角螺、细角螺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管角螺、细角螺鳃组织为材料,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观察分析获得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管角螺核型公式为2n=60=44m+10sm+6t,染色体总臂数NF=114。细角螺核型公式为2n=42m+10sm+2st+6t,总臂数NF=112。两种螺的全套染色体中未发现次缢痕、随体,也无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珠江斑鳠3批次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及记录了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所需时间。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 h 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相似文献   

13.
苏氏圆腹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两批苏氏圆腹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并记录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时间。结果表明:苏氏圆腹成熟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富有光泽,卵黄分布均匀,相对密度略大于水,卵径0.93~1.11 mm,平均0.98±0.19 mm。受精卵吸水后呈微黏性,属黏性卵,卵膜略膨胀,卵径0.99~1.15 mm,平均1.08±0.27 mm。苏氏圆腹胚胎发育属于盘状卵裂,与其他淡水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出膜期和初孵仔鱼。在水温26±1℃的条件下,苏氏圆腹胚胎孵化历时24 h 45 min,总积温640.90 h.℃。初孵仔鱼体全长3.20~3.60 mm。  相似文献   

14.
比较在0、5、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45、50等11个盐度梯度下,菊黄东方鲀(Takiugu flavidus)的受精卵发育和仔鱼生长情况,测定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在盐度0~50范围内均可孵化,最适盐度20~25.盐度(x)与孵化时间(y)呈正相关关系,表达式为:y=0.345 x+141.1,R2=0.956.2)实验盐度范围内,菊黄东方鲀仔鱼SAI值为1.55~30.10.3)在盐度5~45条件下,仔鱼皆可存活,存活率为3%~27%.其中,在10~30盐度下存活率较高,为20%~27%.经15 d的培育,仔鱼平均全长为6.28~7.34 mm.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鲀仔鱼生长更有利,在15~20盐度条件下,仔鱼生长较好,最终平均全长为7.30~7.34 mm.4)根据SAI值和生长状况,仔鱼生长和存活的适宜生长盐度为10~30,最适盐度范围为15~20.  相似文献   

15.
波纹龙虾胚胎的离体培养及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波纹龙虾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进行离体培养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初始培育的离体胚胎愈接近孵化期,其孵化率愈高(最高达80.0%);波纹龙虾胚胎发育经历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中眼色素形成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心跳期、破膜前期和出膜期;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颜色变化:橙红→深橙红→砖红→灰白→接近透明。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管角螺7种组织(外套膜、肌肉、肝脏、心脏、生殖腺和缠卵腺)的5种同工酶(EST、SOD、ME、MDH、L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同工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SOD、EST、LDH在肝脏组织中有较高活性,而MDH、ME在心脏组织中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