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4年5月份4次造成广西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诊断场资料等进行分析,找出近年来广西初夏暴雨降水过程的一些特点,为广西初夏大范围强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广西一次大范围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2004年7月18~21日广西大范围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势力相当的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低空强劲的暖湿急流轴左侧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韩礼应何振伟  陈丽娜 《广西气象》2005,26(A02):F0004-F0004
对我国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七省区,2004年7月16-20日先后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卫星红外图像来看,有清晰西南季风云系,从盂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和南海北上。切变线、高空槽和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西南季风强烈水汽输送是产生这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恩施自治州8个县(市)国家气象站自记雨量资料,分析1990~1994年初夏(5~6月)出现的56次强降水过程,用天气学原理建立恩施州初夏强降水过程24小时潜势预报判据(略)。对有雷达回波资料的1992~1994年初夏24次强降水过程,分析其回波演变,以过程主要回波系统的可见源地为依据,归纳划分出W、O、N、S、Z五种回波类型,并建立恩施初夏强降水过程的临近预报判据(略)。根据潜势预报判据和临近预报判据制定初夏强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4年7月18~21日广西大范围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势力相当的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低空强劲的暖湿急流轴左侧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山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七省区,2004年7月16~20日先后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卫星红外图像来看,有清晰西南季风云系,从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和南海北上。切变线、高空槽和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西南季风强烈水汽输送是产生这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广西秋季一次冷空气造成的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2007年9月9日~12日广西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前后的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FY2C卫星红外云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强降雨和西部暖低压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充沛的水汽条件和湿层厚度好,涡度场和散度场与强降水有着很好的配置,云层发展强烈,云顶温度低,是这次强降水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梁钰  王蕊 《河南气象》2003,(1):14-16
分析了2002年5月多雨期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以及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时的影响系统、物理量资料等,揭示了2002年5月河南省多雨的天气学成因,得出了5月份强降水预报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3年6月26~28日广西全区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与弱冷空气在广西维持对峙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物理量和云图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广西上空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造成本次的强降水是对流层中低层暖湿空气被地面弱冷空气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雷达和云图,对2019年5月27—28日发生在广西西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期间有切变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广西;边界层到对流层中层风速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之后移动缓慢;温度平流是上升运动的主要贡献者;暴雨发生前广西的西部到南部湿层深厚,垂直风切变小,暖云厚度厚,有利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产生;云团长时间的维持造成了大范围的强降水;列车效应是造成强降水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次锋面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孟松  卢伟萍 《广西气象》2004,25(B12):13-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3年6月26~28日广西全区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与弱冷空气在广西维持对峙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物理量和云图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广西上空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造成本次的强降水是对流层中低层暖湿空气被地面弱冷空气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汛期长江中下游降雨量与下游水位增幅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沿江城市防汛关键是长江的持续高水位,本文经统计分析,南京下关水位的大幅上涨,主要决定于长江中游两岸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经二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引发下关水位升幅达0.5m左右,与长江中游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密切相关,且滞后约2-3d,在此基础上,设计,试验了长江下关高潮水位变化值的模拟预测式,经历史样本检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1998年6月16~27日,在锋面低槽的天气形势下,广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本文对这次强降水过程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1强降水过程概况16—27日,广东先后有73站/次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日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有14站欣,日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3站/次。阳春的过程降水量最大为1236.4mm,20~24日阳春连续5天大暴雨累计降水量为1123.7mm,为历史罕见。这次强降水是自北到南、自西到东,与天气系统影响的先后相一致(表1)。过程峰期的23、24日两天内,有31站/次出现暴雨以上降水量(占过程暴雨站数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NCEP的1.0°×1.0°和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的方法对2014年6月5日广西区域性强雷暴天气过程的雷达特征和环境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是在500 h Pa前倾槽与地面静止锋配合的有利天气背景下,由两个弓形回波造成的。广西北部地区的弓形回波强度较弱,移动较慢,呈低质心和垂直上升结构,属强降水雷暴系统,造成了短时强降水重复出现,导致大范围暴雨;广西南部地区的弓形回波强度较强,移动较快,具有前侧和后侧入流缺口、前倾结构、中层径向辐合等雷暴大风的典型特征,造成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局地短时强降水。中层环境湿度及垂直风切变的差异是造成广西北部和南部地区雷暴天气类型差异的环境背景原因。广西南部地区中层干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环流内的干空气在西南急流作用下向北输送造成的。850—500 h Pa西南急流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则是由高空槽与副热带高压快速靠近导致的强气压梯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70-2001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在阳江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一般不会对韶关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北方有弱冷空气南下影响粤北地区,在热带低压倒槽和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则会造成韶关的明显降水过程,而热带气旋登陆后往北偏东移动,进入广西东北部或广东的西偏北地区或穿过韶关,韶关地区都有大范围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16.
中尺度模式中各种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MM5数值模式,选择Anthes-Kuo、Grell、Kain-Fritsch和Betts-Miller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2003年7月25-26日台风登陆减弱为中尺度低压系统后影响云南产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试验,重点分析了4种参数化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降水强度和中尺度低压的流场特征。结果表明: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这次强降水过程均有一定的模拟能力,能够很好地模拟过程强降水中心的位置,但Grell、Kain-Fritsch和Betts-Miller3种方案模拟的大雨范围比实况大雨范围明显偏小,Betts-Miller方案模拟的降水强度比实况偏大,Anthes-Kuo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它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强降水过程的降水区范围、降水强度和降水中心位置,还能很好地再现低压环流系统的一些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 d低频降水的联系,并根据前期低频信号构造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研究表明,(1) 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紧密相联,低频降水对强降水过程有显著贡献。在30~60 d低频降水显著年,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频降水峰值阶段;但对于低频降水而言,仅有56%的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2) 当低频降水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时,来自东北亚和南海的低频位势高度低值系统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南北高、中间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并在经向上形成两个完整的反向低频垂直环流圈,促进了上升运动发展,导致强降水过程发生;而对于低频降水峰值未发生强降水过程的情况,北方冷空气南下较弱,高纬度低频影响系统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附近表现为“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和单圈垂直环流,不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3) 综合高、中、低纬的前期低频信号构造了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对延伸期(10~25 d)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4—2019年5—9月(暖季)新疆北部19部ADTD型闪电定位仪资料及642个国家站和区域加密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新疆北部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闪电特征,并对初夏与盛夏闪电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暖季短时强降水过程的负闪频数明显多于正闪,前者是后者的51倍;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阿勒泰地区负闪频数最多,博州最少。各区域初夏、盛夏短时强降水过程的负闪频数也明显多于正闪,但相同区域因时节的不同,正负闪比例有所不同。新疆北部短时强降水过程出现闪电的个例占744%,各区域出现闪电比例为633%~853%,其中阿勒泰地区、塔城北部较高,博州、伊犁较低。值得注意的是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闪电比例与天气系统有关,其中西西伯利亚低槽(涡)型比例最高,西北气流型最低,闪电主要出现在短时强降水过程前1~6 h。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1-2020年广西台风逐日降水量和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以1981-2010年30a资料作为历史气候态,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阈值和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过程,对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特征和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过程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1)不同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差异很大,基本上呈现出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减小的趋势,极端降水阈值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5倍多;(2)广西平均每年出现极端强降水的台风个数为2.975个,最多6个;出现台风极端强降水年平均日数为7.8d,最多26d;从变化趋势来看,台风极端强降水在桂中和桂南多有增加,桂北大部地区为减少;(3)对比16个区域性台风极端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参数,整层大气可降水量、850hPa水汽通量、200hPa散度和700hPa垂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极端性,一般偏离气候态2倍标准差,对广西台风极端强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棠”影响河南降水雷达回波和中尺度雨团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使用郑州714CD雷达观测资料,以及2005年刚建立起的河南省乡镇雨量站网资料,配合河南省自动站资料,对0505号台风海棠造成的河南省大范围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强降水回波区早于中尺度雨团1个小时左右生成,中尺度雨团早于降水回波减弱消失,稳定少动的强降水回波有利于中尺度雨团的产生和发展;多普勒速度场上,中尺度系统存在的地方有利于强降水回波发展和维持,也有利于中尺度雨团产生和发展;受持续不断45dBz左右强降水回波影响,构成“列车效应”,可造成暴雨甚至是大暴雨过程;对于大范围降水回波,依据乡镇雨量图上中尺度雨团活动规律,分析速度场上中尺度系统如逆风区、辐合区、大风区(低空急流),可以准确预报暴雨落区,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