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我国矿山测量学科3S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数字矿山、开采沉陷与防护、矿区资源环境信息与空间决策、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日渐广泛和深入,数字矿山在不少矿区正由理念变为行动,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国内高层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矿山测量学科多个科研成果、论著与学者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都表明,这一交叉学科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研究领域正不断扩展与深化,学科地位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Geodatabase的四川省矿区地质环境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矿区环境评价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连接,把空间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Oracle9i中。结合矿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基础类等专题数据,构建核心矿区空间地理信息框架和基于B/S和C/S的系统,实现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发布四川省各地矿区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的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矿区地质环境评价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地理数据模型,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连接,把空间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Oracle 9i中。结合矿区基础地理数据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基础类、地质等专题数据,构建核心矿区空间地理信息框架和基于B/S和C/S的系统,实现有效地存储、管理和发布四川省各地矿区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化,大量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数据被收集,人们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具来从这些数据中获取信息或知识,这一需求导致了空间数据挖掘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出现。空间聚类分析既可以发现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聚类规则,又可以与其它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使用,发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空间数据与获取手段不足的矛盾日益显著,空间数据挖掘的地位日益提高。从大数据的含义出发,分析了空间数据与大数据的关系,回顾了传统空间数据挖掘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平台和算法两个方面探讨了空间大数据挖掘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矿山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选择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区开展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区划研究。采用SPOT6卫星图像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该矿区的矿山土地压占、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尾矿库分布、矿山恢复治理和矿山开采点等状况;根据建立的矿山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对该矿区遥感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矿区恢复治理区划,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成果数据客观、及时、准确,可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矿山保护治理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同时对促进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模型和数据间关系的过程,这些模型和关系可以用来做出预测。空间数据挖掘有十分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目前已出现大量的数据挖掘工具用于企业决策、科学分析等各个领域。文中对2个数据挖掘工具进行讨论,介绍它们的功能、所使用的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进行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矿山信息化及建设数字矿山的需求,在对矿山信息、知识与决策关系、矿山数据的特征等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矿山数据挖掘的矿山数据仓库体系结构,探讨了矿山数据仓库的构筑、矿山数据挖掘及相关技术以及其特点。论文认为,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推动数字矿山建设,强化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矿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地质环境问题。以东胜矿区2007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和2012年World View2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提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信息,计算矿山地质环境类型时空数据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转移矩阵等,揭示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时间变化过程;以采矿权为空间单元,通过计算各类矿山地质环境的年均增幅与综合动态度,描述其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东胜矿区开采规模持续扩大,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幅各异,由"污染"(采坑、排土场及积水区)向"治理"(恢复治理区和工业广场)转移的趋势显著;尽管矿区地质环境已得到足够重视,并呈现西北区域恢复治理优于东南区域的特点,但"治理"力度总体上慢于"污染"程度,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Sentinel-1和SBAS-InSAR分析钻井水溶岩盐矿山时序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基线集(SBAS)InSAR技术对钻井水溶岩盐矿山地表沉降开展时空分析。实验选取湖南常德某典型钻井水溶岩盐矿区为测试区,时间跨度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21景Sentinel-1影像数据,获取了测区的时序沉降序列。实验结果显示,矿区地表大量级沉降在2016年9月才开始呈现,沉降漏斗横向出现多峰值,矿区沉降整体空间分布上出现西南部整体片状、中部偏北离散带状沉降。这些沉降特征均与钻井水溶法开采特征保持一致。将实地水准测量形变数据和DInSAR形变结果与本文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结果可靠性。结果表明,SBAS技术获取结果与水准结果表现出较高一致性,从而为钻井水溶岩盐矿山地表沉降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监测手段,也可为此类矿山地表形变时空演化规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城市数字化 ,矿区数字化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讨论了建设数字矿区重要子集之一———数字矿山的必要性及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在露天矿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山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很有必要,它不仅能够实时掌握开采进度和开采方案实施的准确性,还有利于数字矿山建设。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某露天矿区为例,利用Pix4Dmapper软件对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获取矿区的三维点云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地表模型,并利用ArcGIS和Global Mapper软件对生产成果进行矿山开发占地分析,实现露天矿山三维可视化。本文为准确掌握矿山环境治理执行情况,把握矿山开发整体情况给予了有力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影像支持的矿区开采动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得我国矿区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对矿区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减少矿业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矿区环境监测多采用实地考察、逐级报告的工作方式,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在发现问题时难以作出及时的反应,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满足当前矿区监测工作要求的方法。本文利用无人机获取矿区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来进行矿区开采的动态监测;获取的影像通过Agisoft PhotoScan Pro软件的SFM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了影像的快速拼接,以及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与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快速生成;最后利用ArcGIS软件的GIS方法得到不同时期的DEM高程变化情况及填挖方量,实现了矿区开采的动态监测。本次研究成果客观,可为矿区相关部门管理与规划矿区的开采现状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复杂多变、随意性较强,给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带来了难度。本文针对金属矿山空间数据的特点,结合数字矿山建设目标,采用CAD和ObiectARX技术,开发了金属矿山地测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ADO技术实现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同步,应用ObjectARX技术实现了对数据库多源数据的显示与修改,并应用API技术实现了应用程序与绘图程序之间的通信。该系统已在甘肃某多矿种金属矿山生产中成功应用,提高了金属矿山地测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对矿山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并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监测周期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现势性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通过对矿山边坡变形进行阶段性分析,推导出不同阶段的周期计算公式,设定合理的观测周期,从而能及时地捕捉滑坡体的形状信息,并更准确地对滑动趋势进行预测。以鞍山某露天铁矿几年的监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分析发现该方法计算的周期与矿山边坡滑动阶段性相符。所以通过该方法能更合理、科学地设定监测周期,避免以往设定周期的盲目性,对矿山监测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露天磷矿矿山测量中的数字电子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大明 《北京测绘》2011,(3):83-85,93
结合露天磷矿测量实例,介绍数字电子图的测制,高边坡控制、工程量计算、采场运输道路设计,正是电子图在矿山测量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矿山测量工作效率和磷矿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17.
3维可视化是当前数字矿山理论及其技术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云南澜沧老厂为研究区,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与矿区高分辨率2维遥感图像(QuickBird影像)叠合生成3维遥感影像,能够真实再现老厂矿区的景观特征,有效反映该地区的复杂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提供综合、全面、实时、动态的矿山地面变化信息,为矿床定位及开展地质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王京卫 《测绘科学》2010,35(1):174-176
利用CASS从煤矿已有数字地形图上提取矿区地表塌陷前的高程数据,并在CASS中进行插值加密,利用开采沉陷预计程序对插值加密后的高程数据进行下沉修正计算,生成了塌陷后的矿区地表高程数据,利用该数据在CASS中通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实现了煤矿塌陷区数字地形图的预计更新。该方法对煤矿生产单位的测绘工作以及开采沉陷防灾减灾工程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On 3D Geo-visualization of a Mine Surface Plant and Mine Roadw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structing the 3D virtual scene of a coal mine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moderniz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on coal mining production. It is also the key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a "digital...  相似文献   

20.
利用LIDAR构建数字矿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峰  韩奎峰  黄珍珍 《北京测绘》2006,(4):11-14,45
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方式LIDAR,结合LIDAR自身特点,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其在建设三维矿山模型、进行矿区塌陷地的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和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构建数字矿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