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决随钻式掏穴技术钻进中需要配套泥浆泵调节流量以切换钻进、掏穴状态,控制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开发了无泵式双通道机械掏穴钻头,该钻头配套双通道钻杆及双通道送水器使用,在钻具内形成2套互不连通的水路,环空水路用于冷却钻头携带岩粉进行正常钻进,中心水路用于控制刀翼开合,大大提高了刀翼开合的控制精度,同时无需配套泥浆泵,提高了随钻掏穴技术应用范围。通过钻头结构设计、齿轮齿条计算以及水路结构优化等,提高了钻头可靠性,采用设计的钻头在淮北朱仙庄煤矿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共完成了?120 mm的钻孔101个,施工总进尺2 861.5 m,钻孔平均深度28.3 m,出煤量0.20~0.69 t/m,单孔平均出煤量0.22 t/m。采用双通道造穴技术可将原常规施工?120 mm钻孔直径扩大至4.1倍。试验证明:设计的双通道机械掏穴钻头,能够满足无泵式机械掏穴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研究为低透煤层瓦斯抽采增透提供了钻具支撑,为本行业类似掏穴钻孔施工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淮南矿区煤矿瓦斯抽采地面钻井施工,对常规钻进垂直成井与完井工艺的施工设备、钻井方案、下管与固井、垂钻技术、钻井结构进行优化选择,采用国产PDC掏穴钻头与长井段掏穴钻进技术,提高地面钻井稳定性和瓦斯抽采效率。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此种组合钻进成井工艺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应用于煤层气掏穴井的局部扩径扩孔钻头的基础上,成功研制PS-150/700D型局部扩径双翼扩孔钻头。介绍了新型扩孔钻头的结构、射流作用力计算、设计要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钻头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能满足煤层气掏穴井的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勘队伍自2003年开展煤层气钻井施工以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先后研发了大直径绳索取心机具、射流式扩孔掏穴器等专用器具,率先开展了煤层气参数井、水平井、采动井、穿采空井等施工技术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涵盖各类煤层气井型的钻井施工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促进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了河南地勘单位在煤层气钻井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煤层气开发深度逐渐增加、采空区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构造煤煤层气未实现突破等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开展高效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气动定向钻井技术及构造煤开发钻井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机械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强  何西伟  曹丹京  苏鼎  徐震 《冰川冻土》2016,38(4):922-928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成孔过程中孔壁稳定性的问题,以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的掏挖基础孔壁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旋挖钻机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开挖过程中掏挖基础孔壁土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钻机的自重荷载与开挖卸荷作用对孔口处和扩大头处土体的水平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不同埋深基础的孔壁土体塑性区的分布面积和延伸范围均存在差异,随着埋深的增加,基础扩大头处的塑性区面积和延伸范围也随之增大,因此,现场机械化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孔口和扩大头附近部位的变形破坏.该研究成果可为机械化旋挖钻机成孔技术在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杆塔掏挖基础施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气动力造穴在我国煤层气开发以及煤矿瓦斯抽采方面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对空气动力造穴技术在圣胡安盆地、寿阳和沈北煤田以及两淮矿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层气井增产为目的时,空气动力造穴技术在以生物成因为主、煤体结构好的煤田应用效果较好;以矿井瓦斯治理为目的时,空气动力造穴技术改进后可应用于煤体结构差、地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的地区,依据地质条件作适当改进后将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缩短建库时间、节约投资成本,充分利用地下已有空间,将已废弃的老盐腔改造成储气库。盐穴储气库密封性检测及评价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多学科的复杂技术。在借鉴国外盐穴储气库密封检测技术基础上提出CSCT方法。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盐矿区某井盐穴储气井为例,对CSCT方法的测试原理及施工流程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现场操作性强、试压费用低、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山东山旺中新世硅藻页岩中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式溥 《地质论评》1996,42(2):187-190
山东山旺中新世湖相沉积硅藻页岩下部,首次发现无脊椎动物潜穴遗迹化石。本文描述了这一新遗迹属及新遗迹种,定名为硅藻山旺迹讨论了遗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沉积环境。该遗迹化石保存为全浮雕,为觅食迹。新遗迹特征为平直和销弯曲的管状潜穴。潜穴一般可不分枝或二分枝,二分枝时两侧枝近相互平行延伸,潜穴直径2-2.5mm,沿长度粗细变化不大,估计潜穴动物身体粗细与潜穴相适应,推测可能是由湖生的寡毛动物蠕虫类所形成。  相似文献   

10.
氢能是来源广泛且低碳清洁的能源,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全产业链中,储氢难问题长期制约着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盐穴储氢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安全性高和储氢纯度高等突出优势,是未来氢能大规模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需求。综合调研了我国制氢产业和氢能消费现状,分析了我国盐穴储氢的需求。调研了国外利用盐穴储存天然气和氢气的技术及工程现状,总结了我国盐穴储气库发展和建设历程。对比了利用盐穴储存天然气、氦气、压缩空气和氢气的异同点,提出我国盐穴储氢面临三大科技挑战:层状盐岩氢气渗透与生化反应、盐穴储氢库井筒完整性管控、储氢库群灾变孕育与防控。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氢气储备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和大规模盐穴储氢的重点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1.
热磁技术方法条件实验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磁技术方法条件实验主要包括焙烧粒度、温度、时间及热磁组分分离等实验内容,对各技术环节进行了设计、试验,确立了一套合理的样品焙烧、热磁组分分选的技术流程,并就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为热磁地球化学方法的引入、推广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创新实践,分析了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作用与意义,探讨了工程咨询企业的技术创新途径以及实施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对指导地质工程测量生产,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讨论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常见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何编制符合规定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Liu  Liang  Li  Lianshui 《Natural Hazards》2021,107(3):2463-2486

Technical change has a pivotal role to play in low-carbon development. Recent research has offered different insights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technical change on CO2 emissions but ignored the bias of technical changes which lead to changes in CO2 emissions. To fill the gap, this paper uses the 2008 to 2015 provincial-level data on China’s 22 industrial sub-sectors to investigate both the effect of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on CO2 emissions and its heterogeneity. We find that the technical change in most 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a was capital-biased, although a labor-biased trend was evident. Labor-biased technical change is conducive to CO2 reduction, while capital-biased technical change has the opposite effect. Moreover, this effect is different by developmental periods, industries, and regions. Therefore, we propose that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labor-biased technical change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e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5.
阎凤增 《地质论评》2009,55(2):153-158
“找矿方式”是指技术上采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手段进行找矿活动,大体上可分为“经验式”、“成因式”、“技术式”和“信息式”。经验式主要依靠直接或间接标志找矿,不太深究标志的成因;成因式则试图通过对找矿标志的成因解释以使其具有普遍意义,进而指导找矿;技术式侧重于研制某种适当的技术方法,用以寻找矿床;信息式不拘泥于上述任何一种找矿方式,而是强调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各类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上述各种方式均在找矿实践中发挥着作用,但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难题。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对下述三个方面必须有清醒认识,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其一,矿床成因研究探索性极强,勘查者要对研究成果客观评价并恰当应用。其二,地质找矿实践性极强,不能把一些必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和经验性认识混同于矿床成因研究和成矿理论。其三,地质找矿工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选择的技术方式应该视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变化。这凸现出能对各种观测资料、成因观点和技术手段作出综合评价的集成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质调查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图  毛晓长 《地质通报》2017,36(10):1823-1829
地质填图是一项旨在查明国家基本地质情况的超前性、公益性、战略性、多用途的基础性地质工作,为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国土开发利用、地球科学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保障。中国的地质填图技术标准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前地质填图技术标准未能与实际工作同步跟进,出现技术标准难以满足当前地质填图工作需求、地质填图标准不统一、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根据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地质填图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经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地质填图理念、方法和标准,结合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实际状况与需求,在分析梳理地质填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填图标准体系框架和推进地质填图标准更新与完善的建议,以满足现代地质填图需求。  相似文献   

17.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echnical system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our institute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strong challenge confronted technical system in the large environment of reforms and openness is analysed. The countermeasure for technical system to come out from valley bottom i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ical system are also made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建所30年来技术系统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技术系统所面临的挑战;讨论并提出了技术系统走出谷底的对策;对技术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顾士坦  程卫国  李文  郭英  任振群 《探矿工程》2009,36(10):71-72,77
自嵌式景观挡土墙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稳定性好、造价低、美观、环保等特点。针对自嵌式景观挡土墙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地层复杂的贵州晴隆杨寨煤勘项目钻探施工中,从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细化管理程序和严格审查施工机台的准入条件,选择好钻进方法、护壁措施、正确使用冲洗液和钻进操作,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钻孔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施工中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抓好施工组织管理和钻探技术管理。同时制定好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在高瓦斯、涌水煤系地层钻探施工中孔壁易坍塌的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难度极大的钻探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