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内蒙古索伦镇-扎兰屯段重力梯级带属中国东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一段,其地质成因存在不同观点。根据最新的区域重力资料,结合航磁及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段重力梯级带的重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重力场总体呈现西低东高、中间陡变(梯度大)的特点:磁场西部为低缓负磁场背景上的低变化磁场,中间重力梯级带为正磁场背景下的剧烈跳变强磁场,东部为以高幅度负磁场为主;重磁场的特征与本区构造单元的展布密切相关,重力梯级带的重磁场及地质特征尤为鲜明,该重力梯级带为大型断裂带系及深层构造带的地球物理场响应。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重力异常比较复杂,东部大兴安岭为镜像异常区,山体重力低,松辽平原重力高,存在山根和反山根,艾里模式成立。中部阴山山链为山形异常区,山体重力高,平缓的莫霍面上不存在山根效应,普拉特模式成立。在中部山形异常区出现了大东山重力低异常,通过对该异常的分析对比研究,认为大东山重力低异常既不属山形异常又不是镜像异常,为花岗岩体异常,均衡补偿在壳内花岗岩体下界进行,可以说,在山形异常和镜像异常之外,出现一种花岗岩体异常,是内蒙古布格重力异常的又一大特征,证实了内蒙古重力异常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重磁场特征及深部构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贯我国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是一条地壳深部构造的变异带。对其中段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研究表明,巨大的重力异常的急剧变化主要反映了莫霍界面的陡倾。此变异带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东缘的俯冲有关。对此带的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我国东部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具有地质理论意义,也对矿产资源的评价和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陆地 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编制中国岩石圈篱笆图 ,并加以说明。通过对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学分析 ,认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和青藏高原周边重力梯级带为界 ,可把中国陆地划分 3个岩石圈构造单元。中国陆壳既有三分结构也存在二分结构 ;对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带、高导带和天然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为界 ,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特征与构造运动、均衡调整过程有关。莫霍面几乎遍布全国 ,它具有内部结构。下部地壳底部存在的地球物理异常与莫霍面有关 ,也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伟  汪青松 《安徽地质》2014,(4):268-271
杨桥孜铜金矿是皖北覆盖区以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物探手段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是皖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金矿床,对三铺岩体成矿预测、皖北地区找矿、研究华北陆块找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覆盖区综合找矿方法提供了成功经验。重磁勘探在该矿床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磁组合异常特征倍受关注。杨桥孜金铜矿位于重力梯级带的次级鼻状重力高异常区,重力二阶导数异常与矿体分布相吻合;地磁场以正异常为背景,局部叠加明显的强磁异常,强磁异常与铁矿体分布一致,铜金矿体对应于磁力梯级带。重高磁高、重高磁梯组合异常在矿床普查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东向延伸的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其西部与大兴安岭接壤,东部与长白山脉邻接.松辽平原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内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和420~ 530m厚的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以及75~ 200m厚的第四纪地层.本文根据松辽平原北部500多个钻孔揭示的第四纪地层沉积序列和岩性,确定松辽平原第四纪早...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盆地群的代表性盆地之一。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以北东—北北东向为 主,其次为东西向,重力场分区分块特征明显,显示了明显的拼贴构造背景,依据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对研究区构造单元进 行分区,共分成松辽盆地异常区、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等 5 个特征区。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松辽盆地重力场进行分 离,选择最佳的分离阶数(4 阶),随后利用对数功率谱确定每阶异常的视深度,提取区域异常,分层研究地壳顶部(D1G)、基 底(D2G,D3G)及深部密度界面(A4G)的起伏特征,共圈定基底凹陷 14 个,并绘制了研究区的 Moho 面埋深图。地球物理特征 揭示了松辽盆地的深部构造,为研究盆地油气勘探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84-186
重力异常解释主要依据1:25万区域重力调查资料,结合航磁以及区域地质、区域化探等资料,以剩余布格重力异常为基础,划分出82个局部重力异常,包含重力高40个,重力低42个。其中火山岩和沉积岩引起的异常59个;酸性侵入岩和中性侵入岩引起的异常22个;基性岩引起的异常1个。并通过定量计算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重力异常的产状参数。以重力场反映的构造—岩浆条件和局部异常找矿程度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环境、化探背景,总结了已知矿点与重力异常的关系,即多金属矿产多分布在石炭系永珠组地层和花岗岩接触带上,对应剩余重力高值异常以及零值线附近和剩余重力异常梯级带上;金矿应选择在推覆构造带内或石炭系地层分布地段,且剩余重力异常表现为高值区。通过以上分析,将该区划分成矿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84-193
重力异常解释主要依据1:25万区域重力调查资料,结合航磁以及区域地质、区域化探等资料,以剩余布格重力异常为基础,划分出82个局部重力异常,包含重力高40个,重力低42个。其中火山岩和沉积岩引起的异常59个;酸性侵入岩和中性侵入岩引起的异常22个;基性岩引起的异常1个。并通过定量计算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重力异常的产状参数。以重力场反映的构造—岩浆条件和局部异常找矿程度为基础,结合成矿地质环境、化探背景,总结了已知矿点与重力异常的关系,即多金属矿产多分布在石炭系永珠组地层和花岗岩接触带上,对应剩余重力高值异常以及零值线附近和剩余重力异常梯级带上;金矿应选择在推覆构造带内或石炭系地层分布地段,且剩余重力异常表现为高值区。通过以上分析,将该区划分成矿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10.
首都圈地区是中国大陆东部构造极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首都圈地区布格重力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信息进行了局部场分离,对场源在横向及纵向上所产生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将这些现象与地质构造环境建立起联系,对其产生原因给予了地质上的充分解释。重点对小波变换细节图中存在的规模较大、特征较为明显的两条NE向及一条NWW向布格重力异常带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异常所揭示的构造现象在地壳不同深度的展布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3条布格重力异常分别反映了华北地区的3条构造带,分别为太行山前构造带、沧县构造带以及张家口-渤海构造带,每个构造带分别由次级隆起、凹陷以及断裂构造单元组成。研究认为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为深大断裂,构成了华北裂谷盆地与太行山隆起的地球物理分界,沧县构造带与张家口-渤海构造带新生代以来仍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其中在两条NE向构造带与NNW向构造带的交汇区域,地壳结构最为复杂,形成了两条非常重要的地震带,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通过研究,对首都圈地区构造体系及地壳结构有了深入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华北地区壳幔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倾斜台阶重力异常灰色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放  徐忠祥  方敏 《地球科学》1999,24(5):516-518
迄今为止,想直接利用某一种重务异常曲线求解台阶是类隐 伏地质体的物性和几何参数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只能从异常曲线特征上作定性分析,详细分析了倾斜台阶△g重力异常的理论公式及其特下点列的性质,提出了倾斜台阶的重力异常、规范特征点春序列以及差比变换等新概念,建立了直接利用△g曲线反演倾斜台阶全部未特点及其序以及差比变换街等概念,建立了直接利用△g曲线反演中队全部未知参数的一种新解法-规范特征点序列灰关联  相似文献   

12.
异常评序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培生 《物探与化探》2002,26(6):441-442
从元素组合及其含义出发,来确定异常的分类和异常评序中各元素参与计算的方法。其优点是综合考虑到矿化遭剥蚀的程度,使得异常排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遥感找矿异常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ETM图像数据为信息源,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进行了遥感找矿异常提取的方法研究,根据矿化蚀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基于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和分类方法的试验,选定了区内的最佳遥感异常圈定方法。针对区内与铜矿有关的主要蚀变类型分类进行了提取,分别赋色后叠加形成了遥感矿化蚀变异常图,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成矿远景区的划分,总结了遥感找矿异常提取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岩石-分散加密测量是快速评价分散流异常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通过对该方法应用效果的论述及其特点、应用条件的说明,认为该方法确为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冷福荣 《物探与化探》1994,18(2):151-153
内蒙某水化学铀异常研究冷福荣(内蒙古第二物化探队,武川011700)1地质及自然特征景观区内分布有太古界乌拉山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和中无古界波尔泰群片岩、炭质板岩。华力西晚期碎裂花岗岩和花岗门长岩侵入上述地层中,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带发育。该区属干旱...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黑鹰山铁矿区航磁、遥感资料,发现与黑鹰山铁矿相对应的航磁异常特征明显,具有强度高、梯度陡,尖峰状异常特征;遥感铁氧化物异常表现突出与矿床对应较好.该项研究对该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有指导意义,即在北山地区,航磁强磁异常和遥感铁氧化物蚀变异常可以同时作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分级是化探工作量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采用Visual Basic程序方法实现了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的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灵活,1 h内可完成3 600 km2的1∶5万化探数据处理。该方法先统计出不同地质单元的背景值,在程序运行时依据工作比例尺选择合适的搜索半径、点控制面积等参数。程序利用异常临时存储器搜寻每一个元素独立的异常,自动对异常进行编号并统计异常参数,再进一步找出各个组合异常。该方法输出结果有20多项,如各元素各个异常的首坐标、最大异常值、异常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异常面积、组合异常的元素序列、异常重合度、综合异常评价分级指数等等。输出结果提供了较全面的异常信息,可灵活选择和创建新的异常评价分级指数。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的自适应衬值滤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数据分布,特别是微量元素的频率分布,是正向偏斜的,其异常下限的计算也是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当定性分析元素的分布状态时,大部分样本分布状态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定量计算异常下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样本的实际分布情况。引入g-h分布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根据所得到的参数确定异常下限,将异常下限与标准离差分割开来。结合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对个旧及其外围成矿区的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自适应的调节滤波窗口大小,提取化探异常,从而对预测靶区进行圈定。  相似文献   

19.
吴悦斌  沈镛立 《现代地质》1996,10(2):222-230
针对金矿化的具体地质特征,研究了确定背景值、异常下限和异常分级的一套方法。在大比例尺基岩地球化学勘查中,应用目标追踪法,分别采集了背景场和异常场两类介质[1]。在确定背景值、异常下限时,将每类介质中的全部样品测试结果,按x+3s公式剔除到不能再剔除为止,使剩余样品在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取其平均值作为背景值;最后一次被剔除样品的平均值作为异常下限;在每次被剔除样品的平均值中,选择与上下相邻变化梯度显著的平均值作为异常分级的界线值;并将它们与地质特征相联系,使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中最重要的3个参数被赋予地质涵义,分级界线与金的成矿阶段相对应,对异常的评价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